家父是康熙第224章 汝有何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父是康熙 >>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汝有何用?

第224章 汝有何用?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9日  作者:大司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司空 | 家父是康熙 


啟程去熱河的路上,胤禑只帶了年觀音。

因為,老四帶了年海棠,年海棠說她很寂寞,連個陪著說話的人都沒有。

此次去熱河之前,康熙特意吩咐了下來,皇子和旗下王公們,必須騎馬。

與此相反,隨行的漢臣們,卻可以坐車。

胤禑可遭罪了,身上的常服,里三層外三層,不僅特別捂汗,還不能不穿。

御道上,被超大的隊伍,卷起的黃沙,滿天飛舞。

以至于,胤禑的鼻內嘴內,全是沙子。

好在,胤禑管著內務府,漱口洗臉的清水,隨叫隨有。

從京城到熱河,路上有十座行宮,整好十天的路程。

到了熱河行宮之后,山谷里的涼風席席,吹得渾身舒爽!

到了熱河之后,康熙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召見蒙古王公,而是給李煦寄去了一石新稻種,命李煦在蘇州本地試種雙季連作。

眾所周知,在暢春園的西側以及大內的豐澤園內,都有康熙的試驗田。

以農為本的社會,能夠增產的好稻種,就是決定大清存亡的生命線。

這個道理,康熙不止一次的教育過皇子及諸王大臣。

康熙發現御稻種的過程,一直陪伴左右的胤禑,可謂是知之甚詳。

五年前的六月,在豐澤園的試驗田里,因水稻剛出穗,康熙去觀察情況。

結果,康熙突然發現一棵水稻比其它棵都高,而且籽料飽滿,便將其收藏起來作種子。

經過幾年的辛勤實驗,康熙帝親手培養出了水稻新品種“御稻米”。

這種御稻米色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生長期短,適于北方生長。

俗話說的好,蘇湖熟,天下足。

康熙決定向江南的蘇州,進行推廣試種。

俗話說的好,無農不穩。

不管怎么說,只要糧食能增產,草民牛馬們就可以少挨餓。牛馬們可以勉強填飽肚子,就不會變成流民。

前明末年,遍地大饑荒,導致流民起義,是朱明王朝轟然倒塌的主因之一。

大清朝建立之后,充分吸取了前明的深刻教訓。

就在胤禑掌權的這些年內,康熙已經豁免災區的錢糧,達八次之多,惠及百余州縣。

在行宮里辦公,其實和在暢春園內,也沒啥兩樣。

早朝,是不存在的,康熙每日擁艷高臥,睡到自然醒。

胤禑呢,他還是和張廷玉,共用一間值廬。

張廷玉埋頭寫節略,胤禑則拿著“知道了”的小印,在請安折上,挨個蓋印。

實際上,張廷玉寫節略,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票擬的相權。

但是,胤禑很知足,御前管侍衛,宮里管內務府,京里管步軍衙門,權勢已經熏天了。

康熙若是讓胤禑連軍國大事,都參與處理了,胤禑的實權遠超廢太子。

一般情況下,御前大臣們,都需要在行在的大門邊坐班,等著給康熙引見重臣們。

胤禑畢竟不同,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值廬內,一邊喝茶,一邊處置御前的事務。

請安折,實在太多了,胤禑正在煩躁之時,魏珠進來傳旨,說是前尚書王鴻緒來了,康熙命胤禑親自引見。

一廢太子的時候,身為漢臣的王鴻緒,上竄下跳的想幫老八當太子。

換個雄主臨朝,王鴻緒的全族老小,早就被殺干凈了。

康熙沒殺王鴻緒,只是罷官,趕回原籍了事。

誰曾想,王鴻緒居然憋了個大招,帶著修好的幾百卷《明史》,來熱河請見康熙。

已是康熙五十三年初夏,《明史》才正式修畢,康熙的心里自然很高興了。

胤禑自然猜得出王鴻緒的心思,不就是想借著修成了《明史》的機會,盼望著重出江湖么?

有些人吶,書讀得極多,卻不通大勢。

八爺黨的日益壯大,康熙已經越來越反感。

王鴻緒偏偏選在這個節骨眼上,想重掌權柄,康熙能答應么?

見胤禑親自出面引見,王鴻緒心里猛的一喜,趕緊長揖到地,異常謙遜的說:“致仕老朽王鴻緒,拜見愉王爺!”

“起吧。”胤禑和王鴻緒素無交情,又是敵對的狀態,自然不可能給他什么好臉色看了。

胤禑領著王鴻緒,進了康熙的內書房。

剛一進門,王鴻緒就跪了,伏在地上,顫聲道:“能重見天顏,實乃老臣三生之幸也!”

胤禑暗暗冷笑不已,為了求官,王鴻緒居然連臉面都不要了。

畢竟,胤禑不是言官,又是在行宮里,若是把規矩搞嚴了,大家都跟著難受。

所以,胤禑也沒有厲聲喝斥王鴻緒,指責其在君前失儀的罪過。

“臣兒胤禑,恭請圣安。”

“起喀吧。”

王鴻緒已經退休了,手無權勢,他即使失禮了,康熙也不可能計較太多。

胤禑很年輕,還想繼續掌權幾十年呢,他自然要禮數周全了。

“明史修得很好……”康熙和顏悅色的猛夸王鴻緒。

王鴻緒剛開始還很高興,可是,他聽了半天,卻沒聽見想要的結果。

一旁的胤禑,暗覺好笑,不殺你,已算是你祖上積德了,還想出來,繼續做高官?

夸了一通明史之后,康熙話鋒一轉,開始細問,華亭縣的稻種和畝產情況。

因為,王家兄弟都是高官的緣故,很方便利用災情搞土地兼并。據說,王家人擁有良田數萬畝之多。

“這個……”王鴻緒急得直冒熱汗,他很會讀書,也擅長修書,但是,對農事卻一竅不通。

康熙不由拉下了臉,冷冷的說:“我大清以農為本,汝只會修史,又有何用?”

發展農業生產,才是大清坐穩江山的根本。只會修書的人,有個球用?

這話就說得很毒辣了,幾乎和乾隆罵紀昀是弄臣,相差無幾!

王鴻緒察覺到不對頭,趕緊跪地請罪。

康熙擺了擺手,嘆息道:“跪安吧!”輕輕的放過了王鴻緒。

領王鴻緒出去的路上,胤禑心想,若是老四在位,王鴻緒已經下獄問罪了!

下午,直隸巡撫趙弘燮,來熱河請見康熙。

在康熙朝,只有直隸巡撫,而無直隸總督,二者的職權范圍幾乎一模一樣。

趙弘燮是河西名將趙良棟的次子,他自從做官以來,從未離開過直隸境內,算是出了名的京畿地頭蛇了。

“直隸巡撫,臣趙弘燮,恭請圣安!”

“起吧。”康熙很信任趙弘燮,態度自然也很溫和,“來人,賜座,賞茶!”

胤禑還站著呢,趙弘燮又不傻,他安敢造次?

趙弘燮極力想推辭,胤禑看出了康熙的本意,便主動插話說:“趙中丞,汗阿瑪常夸你是個直臣,也是忠臣。汗阿瑪讓你坐,你就坐,何必多言呢?”

“亮工,坐吧,喝口茶潤潤喉嚨,咱們慢慢的絮叨。”康熙這么一說,趙弘燮也就欠身坐到了錦凳上。

值得一提的是,趙弘燮的表字,也是亮工。

不過,趙亮工的下場,可比年亮工,強出去何止十倍?

談完了直隸的政務后,康熙感慨道:“汝父戰功無雙,只可惜,性格太過剛直。朕年紀大了,思及往昔,頗有對不住西華之處。”

趙良棟,字擎之,號西華,是攻破昆明的第一功臣,康熙一般稱之為趙西華。

趙弘燮趕緊跪了,伏地叩首,說:“若不是皇上寬仁,安有臣家今日之榮耀?”

也是巧了,胤禑知道這事的背景。

趙良棟很會打仗,卻不懂人情世故,經常得罪人。

在趙良棟的上司之中,除了張勇之外,就沒一個關系好的。

而且,趙良棟幾次陛見的時候,都在康熙的跟前訴苦,讓康熙很嫌棄他的啰嗦和固執。

不過,有一說一,趙良棟被閑置了,卻絲毫也沒有影響,康熙對他兒子們的重用。

趙良棟的五個兒子之中,趙弘燮和他哥哥趙弘燦,都是實權在握的封疆大吏。

召見結束時,康熙賜了趙弘燮幾瓶葡萄酒,外加一匹好馬。

等胤禑回到別院之時,卻聽說,年海棠來了,正和年觀音一起說話。

胤禑不禁抿唇一笑,年海棠既然來了,老四忙完公務之后,必定會跟過來。

“烏林,吩咐廚下,置辦兩桌上等席面。”

“嗻。”

天快擦黑的時候,果然不出所料,老四真的帶著蘇培盛來了。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老十三居然身穿著太監的服色,跟著老四混了進來。

內書房里,胤禑屏退了所有外人后,刻意壓低聲音,說:“熱河的四周,眼線密布,怕是不妥吧?”

老四笑了笑,沒吱聲。

老十三卻大咧咧的躺進了椅子里,把手腳一攤,這才解釋說:“正因為危險,我才要混在四哥的隊伍里。”

胤禑一聽就懂,因為,康熙在行宮里的緣故,熱河附近全都戒嚴了。

“眼瞅著快到萬壽節了,我聽說,老八準備了兩只海東青。”老四也擔心隔墻有耳,便只露了點口風而已。

胤禑哪能不明白呢,老四打算對老八的禮物下手了!

“老十三負責暗中出手,你從旁協助,沒問題吧?”老四滿是自信的望著胤禑,這個好弟弟,從來沒讓他失望過。

老四都決定了,老十三也來了,胤禑還能有個鬼的意見?

“一切都聽四哥你的吩咐!”胤禑既是御前大臣,又是臨時性的熱河都總管,他若不配合,老十三就弄不死老八送的鷹。


上一章  |  家父是康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