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第216章 不賭沒前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父是康熙 >>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6章 不賭沒前途

第216章 不賭沒前途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2日  作者:大司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司空 | 家父是康熙 


年羹堯是康熙親手超擢的封疆大吏,康熙自然心里有數,年羹堯除了喜歡吹牛之外,他的帶兵能力,完全沒問題。

但是,年羹堯和老八親近的事兒,康熙也早有耳聞。

甚至,康熙還知道,胤禑瞧不上年羹堯,曾經狠抽過他。

本質上,胤禑和年羹堯不是一伙的。

所以,胤禑舉薦年羹堯為帥,康熙并不認為是,邀買人心,而是為國掄才。

老八的壞,就壞在,九成以上的旗主諸王和滿洲勛貴們,都支持他當新君。

康熙在位長達五十余年,他培養的心腹重臣們,大多和八爺黨重合。

偏偏這些人,還真是大清的脊梁!

康熙若是不用他們,必將無人可用!

“亮工還需要磨礪。”康熙毫不遲疑的否決了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的可能性。

年羹堯退下后,胤禑哈著腰,說:“臣兒想接二十妹去臣兒的府上,小住幾天,請汗阿瑪恩準。”

大清的公主們,除了撫蒙的作用之外,幾乎沒有別的用處。

康熙毫不在意的說:“我知道你疼妹妹,準了!”

疼妹妹嘛,隨便胤禑怎么去疼,都無關大局,無傷大雅!

“十六阿哥的年紀也不小了,朕打算讓他管理驍騎營,你看呢?”康熙看似很隨意的問。

胤禑心頭一凜,趕緊找借口推辭,小聲說:“回汗阿瑪,十六弟從未帶過兵,而且,他的性子比較懶散,怕是受不住軍營里的束縛。依臣兒之見,不如命其協助臣兒,一起管理崇文門。”

崇文門監督衙門,收的是京稅,管的是錢。

在大清朝,凡是撈錢的差事,都不可能觸動康熙那顆敏感的心!

驍騎營管著城門,那個性質就迥然不同了。

“也不能太委屈了十六阿哥,就讓他協助你,幫辦鑲白旗三旗事吧?”康熙說是商量,其實是決定。

到目前為止,胤禑身上的兼差確實很多了。比如說,管理內務府、管理步軍衙門、管理鑲白旗三旗事,都是真有實權的厲害差事。

讓老十六從胤禑的鍋里分食,既讓老十六有事可干,又沒有助長胤禑的權勢,可謂是兩全其美也!

由于胤禑的不結黨,又多次立下護駕之功,康熙對他可謂是相當的信任。

“嗻!”

既然康熙樂意提拔老十六,胤禑自然是樂見其成。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兼職太多,也非好事!

人的精力,永遠是有限的。

管的太多,太雜,還不如專管一個領域。

“十六阿哥的年紀也不小了,該大婚了,吶,這是候選秀女的名單,你拿去看看吧!”康熙把一張紙片,順著桌面,推到了胤禑的跟前。

胤禑拿起紙片一看,排第一位的候選女子,居然是滿洲首相溫達的第五女。

第二個也是出自名門望族,竟是禮部尚書赫碩色之女。

前四個備選女子,個個家世顯赫,被胤禑很自然的忽略了。

第五名秀女,姓郭羅絡氏,其父為三品官品級的能特。

所謂三品官品級,也就是享受三品官待遇的閑人罷了!

“回汗阿瑪,十六弟并無雄厚的母族,理應低門娶婦,免得鬧家務的時候,會吃大虧。臣兒以為,能特之女就挺般配。”

胤禑嘴上說的老十六,實際上,是在提醒康熙,他的嫡福晉翠晴,母族已經徹底垮了。

其實呢,根本不需要胤禑的提醒,康熙當然知道了,翠晴的娘家,也就是廢太子妃的娘家,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皇帝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做到朝堂上的權力平衡,勿使使一家獨大。

在康熙朝,除了老十二之外,皇子的嫡福晉,大多家世很一般。

就算是廢太子妃的母族石家,也不算是頂流的權貴世家。

廢太子的母族,已經很強大了,再弄一個異常豪橫的妻族,康熙即使躺在床上,也不敢合眼睡覺。

康熙很了解馬齊,知道他是妥妥的八爺黨,這才把他的女兒許配給了老十二。

果然不出康熙所料,盡管女兒嫁給了老十二,馬齊依舊支持老八。

家族的根本利益,怎么可能因為女婿而改變呢?

“俗話說的好,長兄如父。老十六的婚事,就由你這個哥哥做主。”康熙順水推舟的認同了胤禑的提議。

胤禑覺得好笑,康熙若真想把溫達之女,許配給老十六,直接指婚即可,又何必問他呢?

不過,康熙的既當且立,胤禑早就習慣了!

從清溪書屋出來之后,胤禑沒去和張廷玉做伴,而是去老地方,拿起了釣魚桿。

敢在暢春園內釣魚,這是身份和權勢的體現!

不大的工夫,一等侍衛納喇善湊到了胤禑的身旁,小聲說:“愉王爺,奴才遇見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只能求您老的援手了。”

胤禑心里明白,納喇善其實是故意找個借口,目的是想和他套交情。

在大清朝的官場上,求人辦事,其實蘊藏著幾層意思。

俗話說的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

你求人辦成了事兒,并且重重的酬謝了,這就讓上位者看到了你的價值,也就奠定了繼續交往的堅實基礎。

在京城里辦事,即使是普通旗人,只要舍得砸錢,頂多繞三到五次關系,就可以找到有資格說了算的正主兒。

納喇善,姓葉赫納喇氏,其瑪法非常有名,是順治朝的重臣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很能生,共有八子。納喇善的阿瑪,就是其中的第八子綏和。

在滿洲內部,因為總人數過少的緣故,一般情況下,斗爭失敗者的家屬,頂多也就是流放寧古塔而已,并不會誅殺三族。

所以,鰲拜弄死了蘇克薩哈之后,也沒有繼續整死他的八個兒子。

蘇克薩哈,本是多爾袞的心腹,卻在多爾袞摔死后,第一個站出來背叛多爾袞,實在是臭名遠揚。

所以,康熙親政之后,并未重用蘇克薩哈的兒子們。

也是巧了,納喇善也有八個兒子。除了長子因為恩蔭做了三等侍衛之外,其余的七個兒子都閑在家中,都指望著納喇善的施舍。

隆科多擔任一等侍衛的時候,短期內就發家致富了,除了他善于敲詐勒索之外,更因為他的親爹是今上的親舅舅佟國維。

納喇善因為老祖宗有大污點,一直夾著尾巴做人,不敢出賣御前消息,以換取不菲的好處。

可是,大清的京城里,只要是靠俸祿過日子的官員,就沒有不窮的。

客觀的說,在老四沒有搞出養廉銀制度之前,官員們都被迫利用手里掌握的權力,大肆撈取好處。

當然了,養廉銀并不是萬能靈丹,大部分的官員們該貪還是貪。

其中的弊端是,老四只給了好處,卻無法有效的監督官員們,迫使他們不敢貪污受賄。

在大清朝,即使是小小的知縣,除了沒有兵權之外,就是個可以為所欲為的土皇帝,其權力完全不受制約。

“你爽快點,徑直說,要我做什么?”胤禑的手,并沒有離開釣魚桿。

“奴才厚著臉皮,想請愉王爺您給崇文門監督衙門的人打個招呼,讓犬子補個監酒的差事。”納喇善一點也沒說錯,他的臉皮比崇文門的城墻還要厚。

監酒,算是崇文門監督衙門里邊,一等一的美差了。

這么說吧,掌握決策權的幫辦委員,一年的正經收入,大約五千兩。

監酒的話,嘿嘿,一年收入少于三萬兩,都算是白當了這個官。

“老納啊,你就不怕別人彈劾你,私下交通的皇子?”胤禑微微一笑,發出了靈魂之問。

是啊,你納喇善本是御前一等侍衛,親兒子卻在胤禑的手下發財,老八他們知道了,怎么可能無動于衷呢?

納喇善哈著腰說:“不瞞愉王爺您說,奴才尚有七子一女,尚未婚配,實在是窮怕了!”

胤禑瞬間秒懂了,納喇善根本不是圖銀子,而是想站到他的隊伍中來。

銀子再重要,能比腦袋還重要么?

納喇善和胤禑親善的消息,只要傳入康熙的耳朵,他肯定沒有好下場。

不過,胤禑也很理解納喇善的想法,康熙已經六十多歲了,還有幾年可活?

前明的超級大才子解縉,就是聰明得過了頭,不怕被剮的鮮明站隊進了太子一派。

對于主動投靠過來的納喇善,胤禑自然不可能虧待了。

胤禑笑著說:“令郎若想發財,又何必到我管理的衙門里當差呢?廣州海關監督衙門里邊,還缺個兼管十三行的協辦委員,不知令郎可愿赴外任?”

納喇善一想,現任廣州海關監督是康熙心腹赫世亨的兒子保勝,而保勝卻是出了名的孤臣帝黨。

“謝愉王爺的恩典!”納喇善心下大喜,他的兒子跟著皇帝自己的心腹發財,完全沒有后顧之憂,真是跟對了人!

“起吧,別叫外人看見了!”

胤禑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笑,隨著康熙的日間衰落,他昔日的心腹臣子們,為了延續家族的榮華富貴,必然會逐漸選邊站隊。

皇帝漸老,子孫們的富貴卻懸而未決,真正的明白人,都會趁機賭一把!

反正吧,不賭肯定沒前途。賭輸了,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PS:快四點才回家,沒睡覺,六點更了。唉,馬上要去上班了。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家父是康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