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第164章 門下走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父是康熙 >>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 門下走狗

第164章 門下走狗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7日  作者:大司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司空 | 家父是康熙 
按照朝廷的軍令,胤禑所屬的兵馬,除了從京城帶出來的禁旅八旗之外,還有陜西、山西、河南和四川,這四省調來的近三千兵。

其中,距離西安最遠的是,從四川敘州調來的五百名綠營兵。

敘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宜賓市。

從敘州到西安,差不多兩千里地了,即使每天行軍五十里地,也至少需要40天的行軍時間。

朝廷不是傻子,之所以這么干,就是擔心前線大將籠絡軍心,從而對皇權不利。

必須承認,晚明軍閥遍地的天坑,清初時期,全都避開了。

八旗兵出戰的老傳統是:輕步兵、重裝步兵、輕騎兵、重裝騎兵和火器營,五個兵種組成的合成部隊。

如今,胤禑手下的八旗兵,也是混編的合成兵種。

清軍作戰,和蒙古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戰馬,僅僅是清軍機動作戰的載體而已,真正突破敵軍的攻堅兵種,其實是火器營和重裝步兵。

值得一提的是,大清的重裝步兵,無一例外,全是身穿三層綿甲的甲胄怪物。

和一般人想象的箭如雨下的場景,迥然不同的是:區區三只重箭而已,就值八兩銀子。

而且,八旗兵的弓、箭、馬、甲、仆,都必須自備。

換句話說,八旗兵打不起箭如雨下的消耗戰。

所以,清軍的經典戰法就是,重裝步兵們騎馬機動到戰場上,然后下馬步戰,抵近到十步左右,再用重箭齊射敵軍。

清弓,加上重箭,近距離射擊之下,多厚的重甲都擋不住一擊。

等重甲步兵突破了明軍的防線之后,重甲騎兵再上馬發起沖鋒,徹底擊垮明軍大部隊。

從薩爾滸大戰,到松錦大戰,明軍永遠沒有吸取教訓,用極大損失成就了八旗滿萬不能敵的威名。

隨著各地兵馬的逐次歸建,如今的胤禑手下,除了那幾百名四川綠營輕步兵之外,基本滿編了。

100門子母炮,350名索倫鐵騎,1000名重甲八旗步軍,1000名輕騎兵,500名重甲騎兵,1000名綠營輕步兵,這就是完整的作戰編制了。

客觀的說,在冷兵器時代,如此強橫的力量,足以對抗三萬輕騎兵為主的準噶爾人了。

不過,胤禑心里有數,準噶爾人的手里有羅剎國賣的火繩槍,數量還不少。

所以,清軍的傳統戰法,肯定就不能用了。

在倭國的長筱合戰,織田信長以三千鐵炮隊為核心,采取三段擊的戰法,把威震日本的武田赤備,打成了渣渣。

而且,昭莫多戰役時,清軍就吃過準噶爾人躲在駝城后邊放槍的大虧,作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重甲步兵傷亡慘重。

胤禑的手里,掌握了100門子母炮,這個才是制勝的關鍵。

子母炮的威力,肯定不如紅衣大炮。

但是,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效果,肯定遠勝于準噶爾人手里的火繩槍。

在西安城外的軍營,胤禑正在指揮火器營和輕騎兵之間的小配合戰術,忽然聽說,陜西巡撫雍泰,帶著大量的豬、羊,以及蔬菜,前來勞軍。

胤禑不由微微一笑,算日子,雍泰也該來了。

康熙提前布局,把年羹堯擺到了川陜總督的寶座上,胤禑也可以利用雍泰牽制住年羹堯。

畢竟,總督管不了巡撫,巡撫又有權管轄陜西全省。

雍泰找的借口,確實不容胤禑拒絕。

大軍西征,帶兵將軍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后勤物資的供應。其中,肉食倒還好說,綠油油的蔬菜就顯得十分金貴了。

胤禑在中軍大帳內,接見了雍泰。

“陜西巡撫,奴才雍泰,請十五爺安。”雍泰進帳后,異常恭敬的扎千行禮。

帳內只有烏林,胤禑便換上了溫和的態度,微笑著說:“雍中丞大力勞軍,送來了不少急需的蔬菜,我很是欣慰。”

雍泰在官場上打滾了幾十年,聽話聽音的基本功,還是很扎實的。

察覺到了胤禑態度的緩和,雍泰趕緊表明了態度,異常誠懇的說:“不瞞十五爺您說,為了搞到這些蔬菜,奴才確實頗費了一番心思……”

胤禑點點頭,夸獎雍泰:“若是能每日吃上新鮮的蔬菜,我必上奏朝廷,替你表功。”

在大清,軍功的封賞之重,位列所有封賞的首位!

直到張廷玉授予伯爵之前,沒有軍功的文臣,一律不得授爵。

洪承疇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勞,也只是獲得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罷了。

不過,大清還真沒有虧待洪承疇。洪家人的手上,有個世襲的佐領之職,這個就很金貴了!

雍泰察覺到了有門,趕緊扎千說:“多謝姨父的抬舉,侄兒一定盡心竭力的保障大軍的蔬菜不斷供。”

胤禑聽出了雍泰的稱呼變化,嗯,這家伙不愧是個官場老油條了,不僅臉皮極厚,而且,擅長順竿往上爬。

很多人總是抱怨沒機會,實際上,胤禑松了口風之后,雍泰若是聽不出來的話,嘿嘿,攀扯關系的大門,肯定會被關上了。

除了今上之外,任何頂級權貴所掌握的官場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

既然資源是有限的,胤禑也肯定需要權衡利弊了。

總不能,把寶貴的帽子資源,投到聽不懂話外音的傻蛋身上吧?

哦,你吹噓自己是千里馬,伯馬鑒定之后,發現你是匹只能拉土包的駑馬,當然不可能亂砸資源支持你了。

俗話說的好,良禽擇木而棲,明主選賢任能,相輔相成也!

胤禑沒有反對姨父這個稱呼,這就讓雍泰看到了希望!

深受鼓舞的雍泰,趕緊哈著腰,小聲說:“不瞞十五爺您說,驪山之麓,榴花似火,漫山遍野,令人賞心悅目,堪為花中西施也。”

胤禑明白,雍泰這是找了個好借口,想請他去游驪山,順便安排一些特殊的節目。

人在廟堂之上,尤其是到了一定級別的大人物,很忌諱太過赤果果的交易,而喜歡把真實的目的,隱藏在看似文雅的社交活動之中。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彼此有默契,就是這么個事兒!

但是,很多人才不懂這些,非要收禮的人,給出明確的承諾。

問題是,上位者怎么可能缺你送的那三瓜兩棗呢?

不客氣的說,想給胤禑送禮的人,可以從開封,一直排到西安!

投資嘛,必然有風險!

但是,不投資,肯定沒出息!

雍泰不主動往胤禑的身邊湊,胤禑根本懶得搭理他。

其中的道理,并不復雜,你都不想主動向爺靠攏,難道要爺屈尊降貴,求著你靠攏不成?

胤禑點點頭,說:“正好后日有點空閑時間。”

雍泰大喜欲狂,當即跪到地上,畢恭畢敬的說:“侄兒雍泰,請姨父安!”

胤禑心想,雍泰確實有幾分小機靈勁兒,他又是至關重要的陜西巡撫,若是將其收入門下,對于將來的整個大局,有著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

驪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

張小六子捉住常校長的地方,就是在驪山之上。

在雍泰的陪同下,胤禑乘馬車,一路向東,經過一個時辰的跋涉,順利的抵達了驪山腳下。

登山的路上,于半山亭歇腳的時候,雍泰把一名極其俊俏的丫頭,領到了胤禑的跟前。

“姨父身邊不能沒人伺候著,侄兒我左思右想,不揣冒昧,便替您找了一位婢女,也可幫著端茶遞水,鋪床疊被……”

胤禑略微看了眼跟前的丫頭,嚯,腰細,臀大,長得極美,一看就不是小丫頭,而是熟透了的少婦。

以胤禑的身份,他肯定不可能缺美人伺候。

不過,雍泰剛投入他的門下,心里肯定不安穩。

若是,有個女人擱在胤禑的身邊,雍泰的心里也就踏實了許多倍!

人際之間的交往,說復雜,肯定很復雜。

說簡單,其實只要明白一個道理即可,即: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作為封疆大吏的雍泰,也想試探一下胤禑對他的真實態度。

若是胤禑收下了美貌丫頭,所謂拿人的手短,雍泰也就跟著放心了!

如果,胤禑拒絕了雍泰的腐蝕,雍泰難免會三心二意了。

胤禑既然想利用雍泰,也要給他吃顆定心丸,便點頭收下了美丫頭的饋贈。

當晚,夜宿于山上的別院之中,胤禑順其自然的捅了美丫頭。

果然不出所料,懷中的美丫頭,就是個熟透了的少婦!

只是,幾番酣戰之后,美丫頭卻告訴胤禑,她竟然是雍泰的寡居長兒媳。

聽了寡居二字,胤禑這才放了心。

經過這件事后,胤禑總算明白了,他喜歡泡良家浪婦的惡名,只怕是已經傳遍了整個大清吧?

在大清,一般情況下,稍微有點權勢的豪門,都會要求寡居的兒媳,替死去的丈夫守貞。

現在,雍泰居然把兒媳婦獻給了胤禑,誠意已經滿滿。

有了這個基礎之后,雍泰也就安心的充當胤禑的門下走狗了!

胤禑出門在外,已經有很久沒有碰過女人了。現在,有美丫頭相伴,倒也幫著泄了火。

關系不同之后,胤禑對雍泰也就隨和了很多。

“雍中丞,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胤禑抖開折扇,笑著問雍泰。

“請教實不敢當,姨父您但有所問,侄兒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雍泰精神猛的一振,正好借機會摸清楚胤禑的需求。

在大清的上流社會,彼此有需求,才是最為緊密的關系!

PS:求賞月票!


上一章  |  家父是康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