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第161章 各懷鬼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家父是康熙 >>家父是康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 各懷鬼胎

第161章 各懷鬼胎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7日  作者:大司空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司空 | 家父是康熙 
老十三和胤禑,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看懂了對方的否定之意。

老四都能夠帶兵打仗了,唉,公雞也會下蛋了!

彼此都是至親手足,誰還不知道誰啊?

老十三可開十力弓,胤禑可開十一力弓,老四嘛,勉強拉得開五力弓罷了!

至于騎術方面,老四更是慘不忍睹,頂多也就是會騎馬而已。

所以呢,老四是個死宅,非必要,絕不出門打獵。

所有皇子里邊,老三才是能文能武的楷模,他的騎射水平遠超諸位兄弟們。

可開十二力弓,騎射永遠正中靶心,這樣的老三,老厲害了!

老十三也知道胤禑的為難之處,便主動站出來,說:“四哥,帶兵打仗的事兒,干脆讓十五弟替你去得了。你若是有個閃失,我和十五弟靠誰撐腰去?”

既然老十三開了個好頭,胤禑也趁機勸道:“四哥,請恕我直言,汗阿瑪從來沒考慮過,讓你帶兵打仗。”

老四的脾氣有些擰巴,你答應他的事情,卻沒做到,他還用得著你的時候,肯定會選擇隱忍。

可是,小黑本上,也必然幫你記一筆,等秋后再算帳。

所以呢,胤禑從來不騙老四,再難聽的話,也當面講清楚!

哪怕老四為此生氣,胤禑也要把丑話講在當面。

兩害相權取其輕。

老四當時氣一下,事后發現是真心話,屁事都沒有。

為了討老四的歡心,當面答應了,卻不幫著說話。嘿嘿,老四就會越想越氣,越琢磨越不舒服,然后在小黑本上,狠狠的替你記著了。

不客氣的說,凡是被老四惦記上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

“十五弟,你就不肯幫我說句話?”老四是真想親自抓兵權了,借著喝了點酒,故意逼胤禑表態。

胤禑很了解老四的脾氣,知道他越上頭的時候,越不能說假話騙他。

“四哥,我若是幫你說了話,汗阿瑪肯定會起疑心。”胤禑把手一攤,解釋說,“汗阿瑪早就知道了,你我比親兄弟還要親!”

老四還是有些生氣,但是,比親兄弟還要親,也確實打動了他。

俗話說的好,知子莫若父!

老四是真沒有軍事天賦,派他帶兵出去打仗,全軍覆沒,親兒子戰死,是康熙必須逾越的心理障礙!

老十三一看火候到了,故意埋怨胤禑:“十五弟,這么好的機會,你就應該自薦為帥。”

這意思是說,帶兵打仗的事情,就應該由胤禑主動承擔了,免得老四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老四擺了擺手,說:“唉,我是靜極思動,太想在汗阿瑪的面前有所表現了。”

通常情況下,只要老四開始誠懇的自責,心里憋的氣,也就完全消散了。

老十三再次看向胤禑,胤禑卻低著頭,故意沒看他。

嗯,老十三心頭猛的一凜,在他和胤禑之間,類似的默契配合,以后肯定還有。

俗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

一旦巧合太多了,很可能惹來老四的疑心。

老四的心胸,遠不如康熙那么寬廣,老十三也是知道的。

次日,康熙召集老三、老四、胤禑、溫達、張玉書和李光地,在清溪書屋的東暖閣內議事。

三個皇子,一個滿洲重臣,兩位漢臣,正好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均勢。

在位近五十年的康熙,把異論相攪之術,玩得爐火純青。

“三阿哥,你怎么看?”

老三現在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年長的皇子親王,手頭掌握著從下五旗搶來的十七個牛錄。

老大呢?嘿嘿,他雖然還可以喘氣,康熙卻已經當他是死人了!

老三的門下,不僅比老四多兩個牛錄,而且,清一色的滿洲牛錄。

由此可見,老三在康熙心目的地位,確實不同凡響。

老四的手下,只有一個滿洲牛錄,其余的都是漢軍牛錄。所以呢,老四的藩邸舊人,比如說,戴鐸、戴錦、沈竹、沈廷正、馮國相、傅敏、胡鳳翚、馮毅和李英等人,皆為鑲白旗漢軍的出身。

康熙晚年的政壇格局,一言以蔽之,就是:今上信任的皇子們,一起壓制旗主諸王。

老三想了想,十分謹慎的說:“汗阿瑪,如果您覺得臣兒可以勝任的話,臣兒也想替朝廷效力!”

老三也想抓兵權!

胤禑一直低著頭,他心里卻很有數,老三終于暴露了惦記大位的野心!

進入康熙五十年以來,關于太子之位搖搖欲墜的傳聞,越傳越廣,越傳距離真相越近。

老三讀的書,比誰都多,他自然知道,太子的再次被廢,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

既然太子快不行了,老大又被圈禁了,老三也就成了實質上的皇長子。

這個時候,老三覺得他可以試探一下康熙的態度,若有機會抓住兵權,那就意味著,繼承大統有望。

張玉書沒看別人,一直盯著胤禑。

俗話說的好,近水樓臺先得月!

老三再得圣寵,也不如每天待在暢春園內,繞著康熙轉的胤禑。

張玉書打定了主意,只要胤禑不表態,他絕不表態。

李光地沒看胤禑,他一直死盯著張玉書。

如果說,李光地現在還有什么遺憾,那就是沒有取張玉書而代之!

不過,一廢太子之時,李光地故意裝傻,沒有替康熙傳話出去,圣眷明顯不如以前了。

老十三和胤禑,都不贊同老四帶兵打仗,老四拗不過他們,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但是,老四不打算帶兵出擊了,并不意味著,他就會眼睜睜的看著老三抓兵權。

當年,老四被太子踢下臺階,昏過去那事,起因就是老三在太子的跟前,進了讒言。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即使康熙的腦袋被門夾了,也不可能讓老四帶兵出戰。

老四自己確實沒希望了。但是,拖老三的后腿,不讓他摸兵權,老四還說得上話。

康熙沒有表態,扭頭問溫達:“你覺得如何?”

溫達哈著腰,小聲說:“回皇上,奴才以為三阿哥能文能武,頗堪大任!”

老四的心房陡然一震,好家伙,溫達啥時候和老三勾搭上了?

“四阿哥?”康熙還是沒表態,轉而問老四。

老四的態度異常鮮明,當即表態說:“回汗阿瑪,十五弟曾經率軍長途奔襲,出其不意的震懾住了通州大營,確保了整個京畿的安穩,臣兒以為,十五弟乃是真正的帥才!”

“十五阿哥,你自己怎么看?”康熙不動聲色問胤禑。

康熙有句經典名言,胤禑一直牢記于心,即:朕不給,你們不能搶!

坐穩皇位的根本,就是牢牢的掌握兵權!

誰敢覬覦兵權,天然就會惹來康熙的警覺!

所以,胤禑哈腰說:“回汗阿瑪,臣兒若是帶兵出征了,手頭的差事,交給何人?”

這話說的妙到了毫巔!

作為暢春園的大總管,胤禑每天忙的沒空喝水,不夸張的說,一個人當五個人用。

若是胤禑帶兵走了,誰來填補遺留的那么多空缺,就成了很棘手的問題。

皇子和滿洲重臣都問了個遍后,康熙這才問了張玉書。

“素存,你覺得呢?”

張玉書拱手道:“回皇上,臣以為,兵貴精不在多,增援地形險要的巴里坤,三千兵足矣。”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張玉書,這個老家伙,真是一只老狐貍。

張玉書的話,看似說的是增援兵力的問題,實際上,從側面否定了皇子帶兵的可能性。

區區三千兵以內,竟然需要皇子阿哥親自率領,難道說,大清沒有能戰之將了么?

李光地見康熙的目光投到了他身上,便不慌不忙的說:“稟皇上,臣以為,四阿哥可擔此任。”

老四差點驚掉了下巴,李光地那可是人盡皆知的八爺黨啊!

胤禑起初沒明白,仔細一想,隨即搞懂了李光地的彎彎繞。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老四的武力值,不值一提?

但是,滿朝文武,都知道,老四的親弟弟老十四,從小喜歡兵事。

李光地還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敢直接推薦老八帶兵出戰,康熙就敢把他的漂亮兒媳婦,賞給胤禑享用。

但是,推薦老十四,就沒有那么敏感了。

每個人都問了之后,康熙并未當場作出決策,而是淡淡的說:“改日再議!”

老四走出清溪書屋的時候,很是欣慰的看了眼胤禑。

十五弟,是真的沒有野心,而不是裝出來的沒有野心!

站在老四的立場上,他自然希望胤禑掛帥出征,趁機幫他掌握兵權了。

但是,胤禑不貪權的態度,更讓老四感到滿意。

老四還沒走出暢春園的小東門,就被梁九功叫了回去。

康熙問老四:“此間沒有外人,你覺得三阿哥如何?”

老四暗暗冷笑一聲,老三啊,你就別做夢了,誰都可以抓兵權,就你不行!

“回汗阿瑪,臣兒以為,若是三哥帶兵增援的話,各種典籍的精修大事,顯然就要停擺了很久了。”老四故意提醒康熙,老三的本職工作是修書,而不是帶兵打仗。

“延信呢?”康熙搞清楚了老四的態度,便又問他。

老四仔細的想了想,說:“延信在御前多年,辦差一直很謹慎,只是未曾帶兵經歷過大戰罷了。”

康熙點點頭,說:“跪安吧。”

PS:三更在凌晨了,求賞月票。


上一章  |  家父是康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