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方案,關祖頓感天地一片天清氣朗。
拿起電話。
“山雞,動用一下情報系統,派人去調查一下這段時間……”
關祖將目標一一告訴山雞。
山雞:“好的,祖哥!”
掛掉之后,關祖又打電話給大頭:“大頭,讓五星物業各分部,調查一下所屬區域,有哪些廢棄樓房,統計出列表,另外把所屬的業主給調查清楚。三天時間!”
大頭:“沒問題,祖哥!”
掛掉電話之后,阿星問道:“祖哥,找到方法了?”
關祖微笑:“找到了。”
阿星驚訝:“那豈不是拜黃大仙沒拜錯?”
關祖哈哈一笑:“黃大仙很好,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到群眾中去。”
如果不是自己說要出來走一趟,到處看看,估計他也不會看到華夏男子公寓這種房子,也不會產生靈機一動。
平時他的路線都是繁華區域,哪里會有老爛樓。
關祖想了想,又打了個電話給華新社。
關于土地供應上,他需要和上面通通氣,看看上面的意見。
就在關祖行動起來的時候,
索羅斯團隊、各房地產商的行動還在繼續,炒!炒!炒!炒!
不斷通過媒體轟擊港島市民的神經,給他們造成購房的緊迫感。
海怡半島小區,
位于港島區南區鴨脷洲西部,為長江集團和鄭老板聯合開發的小區,共34棟,分4期從1992年至96年落成。
原本這個項目,應該是長江集團自己開發的,但是被關祖對擂了幾次之后,傷筋動骨,資金短缺、工期拖延,最后拉上了鄭老板,一起合作開發第2/3/4期。
第4期的2528,3233A座名為御庭園,是新開樓盤。
今天,
模特凌祖兒、凌珊珊兩姐妹來這里看房。
她們都是被媒體報道的買房熱潮影響,心急不已。
剛到小區門口,中介小李就滿臉熱情地迎了上來。
“是凌小姐嗎?叫我小李就好了”
“凌小姐,你比封面還漂亮”
中介小李一接到兩人,嘴里就開始叭叭叭說個不停。
“我們這海怡半島,可是全港島都難找的好地方。你看,小區里綠化做得多好,空氣清新得沒話說。”
“而且多數樓棟都是沿海岸建的,像你二位要是買了房,推開窗就是無敵海景,那視野,絕了!”
走進小區,小李繼續介紹:
“這小區是分4期建成的,像最新的第4期的御庭園,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前天開盤,現在已經賣掉了70多,估計這兩天就能全部賣完!”
“凌小姐,你也看到了最近房價不斷漲,要買的話,要盡快啊。”
一路介紹,
最后來到售樓部。
此時,售樓部已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市民街坊們,有的拿著戶型圖熱烈討論,有的向銷售人員詢問著各種問題。
在一旁的簽約區,一位先生正在簽字。
銷售人員高聲喊道:“恭喜這位先生成功認購一套,又成交一單!”
凌祖兒雖然覺得他們有可能是托,但是還是不免被影響到了。
小李不斷勸道:“凌小姐,這海怡半島的一手房子,是賣一套少一套。”
“還有,你別看一手這邊火爆,二手那邊也非常火爆。”
“最近小區業主們都在不斷漲價。”
“就說昨天一個二手盤交易,有個客戶猶豫了一天,第二天再來,同樣戶型的房子,賣家直接多要了50萬。二位這么有眼光,可千萬別錯過這好機會,趕緊定下來,以后肯定偷著樂。”
“現在買到,就是賺到啊!”
凌珊珊拉了拉姐姐的衣角,小聲說:“姐,我覺得這房子真挺好的,要不我們就……”
凌祖兒看著房子,眼神里透著猶豫與心動,一時難以抉擇。
最后,
“等我考慮考慮。”
理智讓她穩住了心態,沒有沖進去。
凌祖兒姐妹的反應,只是港島購房者眾生之一,相同的一幕幕,發生在了港島的各地。
一晃,三天過去了。
就在全港購房熱的時候,
關祖終于準備好了,然后通知了全港媒體,在立法局大樓內舉行一次新聞發布會。
6月7日,
立法局大樓,新聞發布會大廳。
大廳內早已被擠得滿滿的。
來自全港各大媒體的記者們早早抵達,長槍短炮嚴陣以待,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記者們相互低聲交流。
“這次關先生竟然選擇立法局大樓召開新聞發布會……”
“通知的時候不是說了么?是關于最近的房地產大熱的問題。”
“最近這樓市,簡直瘋狂了,開發商和那些投機者拼命炒房,房價一個勁兒地往上躥,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是啊,我都買不起房了。”
“希望關先生能夠打擊一下這些炒家。”
就在這時,舞臺上的燈光陡然變亮,關祖在眾人的矚目下穩步登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臺下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記者都將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手中的錄音筆、相機等設備紛紛對準了關祖。
“今天我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以港島市民的身份,站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
“自5月以來,房地產方面,非常熱鬧。”
“各種新聞層出不窮,這些新聞無一例外都在指向————炒房!”
“某些勢力為了一己私利,連結在一起,不擇手段地操控輿論,哄抬房價!”
“今天,我站在這里,就是為了揭露、抨擊這一場不顧民生大眾的惡劣行為!”
關祖聲音洪亮,語氣中滿是憤慨。
“首先,《南華日報》,看看你們做了什么!《港島土地資源枯竭:未來10年新房供應將暴跌50!》,這個所謂的50,是哪里來的?華新社?還是什么地方?”
“昨日,我跟華新社的領導通電話,他們已經明確答復土地供應不會減少。所以《南華日報》用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配上虛假的數據,妄圖制造恐慌,為房價瘋漲造勢。你們的居心何在?”
“我希望新聞署能夠重視這一個問題,依照《出版管理條例》《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等法例法規度,對《南華日報》進行懲罰。”
“同時,我號召港島市民,對這種哄抬房價,沒有企業良心的報紙,堅決抵制!”
關祖義憤填膺。
他當然不會僅僅在口頭上批評《南華日報》,所以,直接號召市民進行抵制。
你不顧市民的利益,那我號召市民抵制,順理成章。
臺下,
眾多記者紛紛看向某個區域,那里正是《南華日報》記者的位置。
南華日報的記者:“…………”
感受周圍的目光,這一刻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
而且,
如果市民真的抵制,那《南華日報》的銷量豈不是雪崩?
“還有《亞洲華爾街日報》的《97之后,將有大量內地富豪涌入港島購房,豪宅價格年內或翻倍!》的文章,毫無根據,信口胡謅,就為了讓市民們陷入焦慮,盲目跟風買房。”
“還有其他報紙,我就不一一點名了……”
關祖目光掃視全場,
“你們對得起香港的市民嗎?對得起你們扎根的這片土地嗎?”
“除了報紙之外,”
“我這里要點名批評銀行方面!”
“匯豐、渣打,還有那些所謂的資產管理公司,你們更是狼狽為奸!用專業術語包裝虛假數據,欺騙大眾,誤導市場,其心可誅!”
“此外,更過分的是,匯豐、渣打等銀行,推出所謂的‘超低首付計劃’,誘導市民高杠桿貸款買房。卻忘記了這樣做的弊端,一旦房地產市場波動,香港的金融體系將面臨滅頂之災!”
“這些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的行為,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這里,我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要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能夠迅速介入調查,該罰款罰款,該吊銷牌照就吊銷牌照,絕不姑息!”
眾多記者一個個興奮起來了。
什么《南華日報》,都是小癟三!
匯豐、渣打,這才夠勁啊!
關祖最近一年‘修身養性’,再也沒有搞什么大動作,這次終于來了!
港島要熱鬧了!
以前匯豐過于巨無霸,可能記者不太敢過于報道。現在匯豐就是被關先生揉圓搓扁的貨色,只要自己站在關先生這一邊,匯豐算個毛。
這時候,關祖又加了一句:“此外,對于匯豐、渣打這些銀行的無良行為,我希望市民能夠認清他們的真面目,抗議,或者抵制這些銀行。”
單單政府懲罰怎么夠?
關祖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抵制,抗議,讓你們失去民眾基礎。
“除了銀行之外,還有一個公司……”
“那就是索羅斯基金公司。”
關祖他的聲音在大廳里回蕩。
“根據我所掌握的信息,整個炒房計劃,都是他們一手推動,聯合各方勢力,收買所謂的經濟專家,跟房地產企業勾結,跟銀行勾結,甚至不斷制造假交易,人制造房價暴漲的假象。”
“短短的一個月,香港的房價已經漲了13,再這樣炒下去,普通市民還買得起房嗎?”
臺下的記者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少年輕的記者,更是內心瘋狂點贊,因為他們還沒買房,房價高了他們還怎么買?
“此外……”
“我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點名批評幾個房地產公司,包括新世界地產、兆業地產、嘉里地產、九龍倉地產、長江實業……”
關祖目光冷峻,一連點了七八個房地產商。
“這些房地產商,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聯合一起,捂盤惜售,推高房價……雖然從商業上、法律上,他們并無不妥。”
“但是結合銀行、索羅斯基金公司、媒體的聯動合作,他們顯然有參與惡意操控房地產市場,制造恐慌氛圍,從中謀取暴利的嫌疑!”
“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秩序,損害了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是對香港社會公平正義的公然踐踏!”
聲音鏗鏘有力。
這些房地產想要牟取暴利,以為打個電話通知一聲,關祖就不會記小本本。
簡直天真!
曝光他們,譴責他們,讓市民抵制他們。
身為商人,如果聲譽受損,他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吹噓企業文化‘為市民住房問題謀福祉’這種大話嗎?市民買他們的房子、產品,估計都要思考再三。
很快到了采訪環節,
TVB的記者迫不及待地提問:“關先生,你認為未來的房價,會持續上漲嗎?”
關祖:“隨著經濟上升,房價上漲是必然的,但是!我希望這個房價能夠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明報》記者:“但是目前房屋緊缺,大量市民有購房需求,這次更是有‘盡快上車’的恐慌性購房,關先生有什么策略可以解決這個局面嗎?”
關祖認真嚴肅:“這一點,原本應該是這次新聞發布會第二個議題,不過這里既然采訪到了這一個,我就先跟各位媒體宣布一下接下來我的計劃。”
什么?
還有第二個議題?
所有記者精神二振。
關祖目光掃視全場,面容肅穆:
“目前,我準備了3個計劃……”
“首先……”
“我接下來,會以立法局席主的身份,召集發展局、地政總署、房屋局的負責人開會,一起商談加大對廉租房、廉價房的建設計劃。”
“其次……”
“我已經和華新社的領導談過,他們已經明確表態,在1997之后,會加大廉租房、廉價房的土地審批,推進‘市民有房住’計劃。”
所有記者紛紛點頭。
這確實是可以緩解一下市民的焦慮。
但是,還不夠!
遠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這還不夠!”
“這些廉租房、廉價房,因為建設周期過長,等建好第一批之后,最快也要一年多,就算是10年也無法解決市民的根本問題。所以我將推動另外一個計劃。”
所有記者精神再振。
“這個計劃,叫——舊樓改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