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播出后,方星河在籃球領域和社會層面雙重爆火。
有高順位簽的球隊馬上向他發來試訓邀請,沒有簽位但極度渴求控衛的球隊,同樣蠢蠢欲動。
在這個年代,能打可不是錯,恰恰是一種強硬的證明。
“可他是一個黃種人……”
一部分球隊經理仍然心懷顧慮,這是必然的,因為從來沒有黃種人在nba獲得過成功,亞洲人的身體很難適應哪怕NCAA級別的對抗,大學里有很多案例。
“他會是一個例外!”
主教練們相當狂熱,并且信心十足。
“哪怕不是,我也愿意賭!”
破節目用了50分鐘來研究方星河的功夫,但是那區區幾分鐘的對抗賽就足以看出方星河的籃球天賦。
麥克和胡比并不是菜逼,他們把方星河的優勢分析得相當詳盡。
“我會將方放在今年新秀的前五位置上,之所以只在這里,是因為他展現的東西太少,仍然具備一些不確定性,但是考慮到他的年齡和動態素質,在第五順位上選擇他絕對稱不上是冒險……”
胡比非常嚴肅,而麥克馬上點頭附和。
“是的,是的,至少前五,甚至,用狀元簽選他也不算冒險,除了傷病隱患,他幾乎就是另一個AI。”
奧克利接口:“所以他的模板就是AI了?”
“我無意冒犯AI……”胡比搖搖頭,“但是恐怕不止,你們注意到他的傳球選擇和傳球路徑沒有?”
“是的,極具穿透性。”
“NONONO,不對,你沒有注意到重點——他傳球時沒有臨時觀察隊友站位!”
胡比極其興奮,并且暫停了畫面,在一旁的白板上畫出了動線圖。
在開戰之前,方星河總共只傳了兩次球,都是不看人傳球,ESPN下了大功夫去研究整份錄像,發現了其中微妙。
“他們是臨時組隊,因此沒有固定戰術,也不存在隊友間的默契。所以這兩次傳球不存在任何常規戰術點位,完全是臨時起意的機會判斷……”
“請讓我打擾一下。”斯蒂芬聽迷糊了,“很厲害?”
“超級厲害!”
麥克的嗓音變得非常激動。
“那是一種對于球員行進軌跡的預判,結合了對于整個球場空間的讀取,上一個能夠這么傳球的人是魔術師約翰遜!”
“不,不對,他的球場空間意識更像大鳥伯德,魔術師也需要觀察,只是他的身高在1號位上實在太驚人,所以視野足夠廣闊。而方好像根本不需要現時視野,最起碼錄像里展現出來的兩次傳球沒看到他抬頭找人,極其突然準確。”
“哇哦……”
奧克利撓撓后腦勺:“是這樣嗎?我以為這幫突擊手都能做到突破分球。”
胡比用力搖頭:“他并不是那種突破后分球的亂戰打法,而是極具靈性的以球領人,因為素材太少,我不能判斷他在這方面的上限,但是方的潛力絕不僅限于個人攻擊。”
“我感覺方很適合打防守反擊,接球快下,防守大閘跟不上他,小快靈跟得上但擋不住他,是吧?”
“其實跑轟也可以。”
“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LMU)的那套打法?”
“哇哦,這太值得討論了,讓我們來做一下戰術演練吧!”
ESPN的籃球節目一直以專業性著稱,麥克和胡比的專業程度甚至勝過某些魚腩主教練,他們幾乎第一時間找對了方星河的使用說明書。
快節奏,全攻跑轟,落位防反,陣地戰拉開空間突防分球。
具體的陣容配置和戰術打法仍需磨合,但是胡比堅持認為方星河自帶體系。
同方星河一樣快的小土豆、小飛鼠不帶體系,區別正在于傳球視野。
單單有速度,只能打亂戰。
有速度有強攻,那是艾弗森。
有速度有強攻有投籃再有傳球,那就是從未出現過的1號位終極原神。
奧克利質疑:“方的體型在防守中很吃虧吧?”
胡比立即就給出了解決方案:“不不不,只要方不往深處換防,保持外線站位,隊友控制住球的一瞬間他就能突到中線,所以對手必須始終用一個速度型球員保持對他的看守,這個兌子很難深度參與到進攻中……”
“因為參與進攻就等于放棄鎖防,如此一來,方就可以自由啟動下快攻……”
“兩分換兩分?”
“看上去是兩分換兩分,然而這邊只需要方一個人進攻,對面卻是五個人一起消耗體力,越換越吃虧。”
麥克補充道:“而且方下快攻的成功率,必然高于對方五打四的進球成功率。”
外行人斯蒂芬都聽懂了:“所以,因為方的極致速度,他的防守并不是很大的弱點?”
“不單單是因為速度。”
胡比耐心解釋,試圖讓他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完全理解。
“方的力量并不差,所以只需要在線上給出一定對抗或者延誤,就能保證相當質量的干擾,別把他當成防守黑洞,能生吃他的至少得是小前鋒。”
他沒有講出口的是:方星河并不像艾弗森一樣,很多時候都得被藏起來。
“如果對方用速度型球員保持看守呢?”
“那就控制不住節奏!”胡比哈哈大笑,“你不攻擊他,就等于保護了他的體力,于是他就可以帶著全隊跑起來,以最快的節奏完成反擊。”
“哇哦!”斯蒂芬驚嘆連連,“聽起來這是一個建隊基石級別的球員,作為高中生,他有希望達到科比或者加內特那樣的高度嗎?”
“他們三個人的特征完全不同。”
胡比搖了搖頭,然后又點了點頭:“但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認為,值得期待。”
ESPN的影響力太大了,節目播出之后,很多前輩和名宿被記者追問看法,其中就包括了魔術師約翰遜、狼王加內特和小飛俠科比。
約翰遜是一個不甘寂寞但是非常愛捧人的好前輩,他在另一檔節目里對方星河大肆贊揚。
“是的,我看了,哇,你們不敢相信我有多么震撼!
他那么棒,我的意思是,籃球天賦,我不在乎他教訓了幾個出言不遜的小朋友,我只是為他的天賦感到驚喜。
聯盟的1號位已經太久沒有出現一個足夠優秀的領軍者了,是的,他有那個潛力,別問我為什么,在1號位的事情上,我是專家。
他會走到哪一步?他會超越我的,伙計,他有那個潛力!
選秀預測?我會用狀元簽拿下他,我不會為此猶豫一秒鐘!”
《方星河不是下一個魔術師,他會超越魔術師——來自魔術師本人的認可》
——《洛杉磯時報》體育版
加內特被問到的時候略有一些猶豫——他挺喜歡欺負新人的,對方星河天然懷有一些不滿。
可他沒有把這種不滿完全展現出來。
“對不起,我對他不熟悉,有些問題,你應該等到他真正進入聯盟,并且以老大的身份站到我對面,打完一場好球,然后再來問我。”
“你的意思是,他不配做球隊老大嗎?”
加內特剛想點頭,結果忽然想起了那一記如同天外流星的回旋踢,話到口邊忽然收回。
“不,或許有一天他會,但是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我不預測那么遠的事情,我只是打好每一場球。”
《狼王:方星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等他打服了球隊老大,才配跟我對話》
——《波士頓環球報》籃球報道。
科比最冷淡,心情不大好的樣子。
“不知道,別拿不相干的事情來煩我,現在我只想拿到那個該死的獎杯!”
記者受挫之后并不灰心,因為他們太知道怎么刺激科比了。
“可是,我們收到消息,喬丹已經邀請了方星河去奇才進行單獨試訓,欽點他為自己的接班人……”
霎時間,幼蛇的眼神里就含滿了殺氣。
“真的?”
“當然,方已經出發去了華盛頓。”
“那我祝他好運。”
在科比身上,有一個定理——話越短,事越大。
他不愿意跟記者多說什么,但卻把這個新人的名字記在了心里。
方星河是吧?等著瞧!
《GoodLuck,科比對新秀方星河妒意深重,殺氣騰騰送上祝福》
——《今日美國》體育版
體育畫報的最新一期選秀預測排名,果真將方星河排在了第四名的位置上。
第一名是埃迪庫里,第二名是夸梅布朗,第三名是泰森錢德勒,三名天賦滿滿的大中鋒。
再下面就是方星河,力壓其余所有天之驕子。
其實這種事情根本不科學,純屬找罵。
因為別的所有新秀,都經過了長達一年甚至幾年時間的追蹤考察。
體育媒體從高中開始就給他們打分評星,四星五星的天才高中生到了大學繼續追蹤天賦成長和技術進步,再結合賽場表現和數據,方才形成了現在的預測排名。
方星河憑什么用小半場訓練賽就超越那么多天才數年的積累?
排名一出,體育畫報就被罵上了熱搜。
嗯,可把他們樂壞了。
作為一本周刊,他們吃滿了整周的熱度,然后在下一期里,放出了方星河的球探報告。
資料來源:安德森。
快船隊已經確定了幾乎不會選擇方星河,他們缺控衛,急缺,但是老板斯特林不同意選擇方星河。
“用樂透簽選擇一個中國人?你想讓我變成笑柄嗎?”
貝勒爺和金特里特別心累但沒有任何辦法,于是安德森就把第一手球探資料賣掉了。
按理來說,這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斯特林只給金特里教練團隊開出了50萬美元的年薪,是整個團隊!
作為其中一個廉價且隨時可能失業的助教,安德森也需要活著。
這可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什么事都能發生。
安德森在他的報告上是如此寫的——
“方,來自中國的16歲少年,本次試訓最大的意外驚喜。
位置:控球后衛/得分后衛
靜態:……
動態:……
優勢:聯盟中第一檔的速度,以及超越聯盟的敏捷性,他的動作快如閃電,又像風一樣靈動。
由此帶來了同AI一樣可怕的突防能力。
他的突破技巧非常全面,在短暫的試訓中展現出節奏變幻、重心調動、一步強吃等多種突破方式。
整體上,他的突破能力沒有任何短板,不懼怕任何防守策略,也沒有天敵型防守球員。
方的投籃手感極其柔和,三分精準,中投全區域覆蓋。
這種投射天賦我從未見過,即便強如雷吉米勒,也是在25歲以后才長期保持住了訓練中三分命中率85以上,而方星河幾乎提前十年時間便擁有了這樣的命中率。
更可怕的是,他的中投也沒有死角,距離和位置的變化于他而言似乎并不是一種困擾,力量的調整自然而然,仿佛天生為籃球而生。
由此帶來的突投結合能力,將使他變成防守球員的噩夢。
他的控運傳接能力暫時只有聯盟第二檔層次,但是基礎非常扎實,難以想象他是如何在那個籃球荒漠般的國度里練出這樣的基本功。
由于基礎技術動作沒有任何壞習慣,他對賽場的適應性將會極高,因此他的培養期或許不會太長。
以賽代練,最多12個賽季,他就會是聯盟前幾的控衛……”
報告里沒寫隱形的空間感天賦,但是胡比在節目里為大家科普了。
節目里沒夸的投射天賦,在報告里由安德森詳細指出了。
兩相結合之下,方星河的第四名順位,忽然就不那么浮夸了,很多球迷開始慎重考慮他的天賦級別。
淺薄者看數據,3/4場沖刺和繞樁變向跑動測試都是歷史記錄的級別。
資深者看細節,一直外延到三分線的無死角投射功底,只能是基于天賦,16歲的少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用來訓練投籃。
“咦?這個忽然冒出來的家伙好像真的很有潛力?”
當普通球迷也開始如此思考的時候,主教練和球隊老板們幾乎都瘋了。
他不但能做建隊基石,他好像還很能賣票啊!
產生如此判斷的原因,正是基于方星河在社會層面造成的影響力。
籃球在美國有兩三千萬受眾,相當不少,但是半個多月以來,討論方星河籃球天賦的信息量,不足討論他本人的十分之一。
顏值、來歷、功夫是三大主話題,網絡討論量分別數倍于籃球天賦。
盡管網絡聲量不受NBA球隊的重視,可是輿論風向不會騙人,只要稍微有點敏感性,就能感受到美國社會對于方星河的興趣。
一個最直接的證據——那段半分鐘不到的斗毆視頻,已經在各大電視臺播出過不下一百次!
另外一個更直接的證據——《奧普拉·溫弗瑞秀》邀請方星河成為節目嘉賓!
在覆蓋美國的功夫熱潮中,橫空出世一個最能代表功夫的中國少年,偏偏他又那么神秘英俊,純正的資本主義媒體當然坐不住了,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把方星河造為神,又或者毀成灰。
這無關好惡,只取決于哪條路能夠帶來更大的利益。
而方星河,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并且全力提供對方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資料。
打算拿我當搖錢樹?
熱烈歡迎啊!
你們是黑心資本家,我是華夏匪類,咱們剛好沆瀣一氣,在韭菜田里割個痛快!
禍害自家人我有道德負擔,在你們大漂亮的土地上,小爺我還能手軟?
來,擂鼓,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