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第三百五十二章 葉詩韻:官家,得教你的兒子們反哺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葉詩韻:官家,得教你的兒子們反哺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葉詩韻:官家,得教你的兒子們反哺了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11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趙開是幸運的。

要知道,歷史上,一四九二年,哥倫布就發現了新大陸。

可直到十八世紀前,三百多年間,歐洲人仍未發現舊金山灣。

這主要是因為,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殖民者常用的是“大西洋美洲東海岸”航線,而舊金山灣卻在西海岸線上,當時,巴拿馬運河還沒有鑿通,想要從東海岸線來到西海岸線,需要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合恩角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氣候惡劣,海域多狂風巨浪,是此時航海技術中極具挑戰性的一段航線,這使得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都不愿意來探索西海岸線。

除了舊金山灣在西海岸線上,如果是走“大西洋美洲東海岸”航線,很難到達舊金山灣以外,舊金山灣的灣口還被圣弗朗西斯科半島遮擋,從海上直接觀察時,若船只未抵達金門海峽正前方,僅能看到半島西側的太平洋海岸(多懸崖與淺灘),無法察覺背后的海灣。

當然,這也是因為,十六到十七世紀的太平洋航線,核心目標是“貿易”而非“地理探索”。

當時,西班牙的太平洋航線以“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為核心(從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到菲律賓馬尼拉),重點是跨洋運輸白銀與香料,對北皇子大陸西海岸的探索僅為“副業”,且重心在已知的墨西哥殖民地附近(如圣迭戈),未主動向北搜尋未知海灣。

而荷蘭、英國的太平洋探險,目標是尋找“西北航道”(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北極航線),注意力集中在高緯度地區,對低緯度的舊金山灣區域關注度較低。

再加上,十八世紀前,歐洲航海測繪依賴“天文定位”(通過太陽高度角計算緯度)和“航位推測法”(通過航速、航向估算位置),誤差較大,而舊金山灣的灣口又狹窄(僅1.6公里)進一步降低了“偶然發現”的概率。

而趙開就不同了。

首先,趙開是從亞洲來的,走的是“太平洋美洲西海岸”航線,離舊金山灣本來就不遠。

其次,因為有李琳這個活地圖指導,趙開的船隊到了西海岸線,就冒險靠近海岸(甚至登陸勘察),突破“離岸航行”的安全慣例。

還有就是,趙開來的時間好,避開了海霧、風暴等天氣的干擾。

這使得趙開很快就找到了加利福尼亞地區。

加利福尼亞地區此時仍處于原始部落社會階段。

從地理格局看,西部沿海是狹長的海岸山脈,山脈與太平洋間分布著零星的河谷與灘涂,住著以漁獵為生的丘馬什人、奧隆人等部落,他們用貝殼制作工具與飾品,靠獨木舟捕撈海魚;東部則是內華達山脈與科羅拉多高原,氣候干旱,派尤特人、莫哈韋人等游牧部落隨水源遷徙,以采集漿果、捕獵小型哺乳動物為生。

整個地區無統一政權,部落間以語言、圖騰區分,偶有貿易往來卻無大規模協作,更未形成文字或金屬冶煉技術,與歐亞大陸的文明發展斷層明顯。

而舊金山灣一帶,恰是這一原始圖景中的“地理精華”。

圣弗朗西斯科半島如一道屏障,將灣內與太平洋隔開,灣口的金門海峽雖窄,卻讓灣內形成了一片風平浪靜的水域——漲潮時海水涌入,與周圍河流注入的淡水交融,形成咸淡適宜的濕地與灘涂,滋生著大量魚群、水鳥與貝類。

半島東側的灣岸地帶,有低矮的丘陵與平緩的谷地,覆蓋著橡樹與針葉林,丘陵間的溪流提供了穩定的淡水,此時正有奧隆人部落在此聚居,他們搭建著茅草屋,在灘涂上用削尖的木桿插魚,對即將到來的外來者毫無察覺。

好吧。

趙開找到舊金山灣的過程,更像是“精準定位下的驗證”。

按出發前李琳給他標注的坐標,船隊沿北皇子大陸西海岸北上多日后,他便令船工縮短離岸距離,僅保持三海里左右的航線。

這在此時的航海中近乎冒險,船身常因近岸洋流晃動,瞭望手需時刻緊盯礁石。

行至標注區域附近時,趙開想起,李琳特意提醒他的“需留意半島突出處的特殊地貌”,便令兩艘快船先行探路,他們則站在主船甲板上,用千里鏡查看,又用六分儀和用象限儀測量緯度,找到李琳反復交代的北緯37度,并與標注數據反復比對。

當探路船回報“前方半島盡頭似有水流涌動,兩側海岸走向突然內折”時,趙開等人立即用千里鏡查看那里,同時再派小船靠近那里詳細查看。

此時,恰逢晴日,海霧消散,趙開親自登上桅桿瞭望,只見半島盡頭的海峽如一道“裂谷”,海水從兩側涌入,而海峽內側并非預想中的陸地,竟是一片開闊的水域。

越開派出去的小船,緩緩穿過海峽,駛入灣內后,有人驚呼“此處水勢平緩,水深足以泊船”,并立即回來向趙開匯報。

趙開得報,下令船隊全部進入其中。

駛入海峽,趙開立于船頭,望著兩岸原始的植被與灘涂上活動的土著身影,確認這便是他母親張純所說“可作長久據點”的舊金山灣。

——實際上,這并非偶然的發現,而是穿越者掌握地理信息后,對原始地理的一次定向抵達。

到達目的地了之后,趙開命人立即擇地建立駐地,繼續探索這片區域,爭取早日找到那座金山……

與趙開如此順利就抵達目的地不同的是,趙樘前往佛羅里達的航程可就坎坷太多了。

行使到巴拿馬地區時,趙樘看著李琳繪制的皇子大陸的地圖,忍不住去想,要是這里打通了,該有多好。

這一刻,趙樘就已經下定決心,等他的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了之后,一定要挖通巴拿馬運河。

從西海岸線一直行駛到東海岸線,趙樘的船隊整整用了三個月。

這中間,趙樘的船隊還差點沒折在合恩角。幸好趙樘的船上都有蒸汽機,不然不可能沖過合恩角的狂風巨浪。

離開合恩角了之后,趙樘給這里起了個“死亡角”的恐怖名稱。

在東海岸線又航行了一個多月,趙樘才帶著他的船隊來到了佛羅里達。

老實說,一度趙樘都在懷疑,他們能不能活著抵達佛羅里達,該不會下一刻他們就葬身于大海吧?他甚至都開始懷疑起張純到底是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他該不會是抱養的吧?后來,他母親張純生下了趙開等親生兒女,看他礙眼,給了他這個錯誤的指示,讓他死在離家數萬里之遠的大海中吧?

直到來到了佛羅里達,又簡單地探索了一下這里,趙樘才確定,張純是他的親生母親,給他挑了一塊極好的龍興之地。

此地位于北皇子大陸東南端,形如一柄突入海洋的彎刀,東濱大西洋,西臨墨西哥灣,南隔海峽與古巴相望,恰處兩洋交匯之要沖。

其地理格局與加利福尼亞的山海縱列截然不同,全境以平原為主,僅北部有低矮丘陵,南部則多沼澤與淺灘,地勢平緩無遮,卻得海洋饋贈之厚。

此地氣候濕熱,屬亞熱帶至熱帶過渡帶,全年無霜期近三百日,降水豐沛。沿岸平原多為沖積土,因河流常年攜帶腐殖質沉積,土壤極其肥沃且保水性強,尤其適合水稻、甘蔗與熱帶作物生長。內陸沼澤周邊的灰化土則適宜柑橘種植,后世所謂“陽光之州”的物產根基,此時已藏于這片原始土地之中。

換而言之,這里就是一個天然糧倉,占據這里,就不會缺最重要的糧食了。

還有,與加利福尼亞的分散部落相比,佛羅里達的土著分布更顯集中。其北部居住著阿巴拉契亞人,以農耕為主,已會燒制陶器、修建木構聚落,種植玉米、南瓜的技藝雖不及中原精細,卻已形成穩定農業體系;南部的卡盧薩人則善漁獵,乘獨木舟穿梭于群島與沼澤間,用骨器捕撈貝類,部落聯盟初具規模,人口密度約為加利福尼亞沿海的三倍。這些土著雖無金屬工具,卻對土地與氣候的利用已有章法,為外來者提供了可借鑒的生存經驗。

關鍵,這為趙樘提供了統治的人口和發展的勞動力。

其作為封地的優勢,更在地理樞紐之利。東部港口可直航大西洋,西經墨西哥灣能抵北皇子大陸腹地,南部海峽則是連接加勒比海的捷徑。

若在此筑城駐兵,既能控制兩洋航線,又可依托平原發展農業自給。

與舊金山灣的“天然良港”屬性不同,佛羅里達是“水陸雙優”的綜合型據點。這里既有海洋貿易的潛力,又有足夠的耕地支撐人口繁衍,恰合封建封地“守土拓殖”的核心需求。

趙樘登岸時所見的茂密森林與連片沼澤,實則是待開墾的糧倉與待打通的航道,這片土地的價值正藏在濕熱的風與肥沃的泥土之中。

最關鍵的是,如今到來這里,實在是太費勁了,因此,他的大多數兄弟,肯定會選擇在更容易立足的西海岸線登陸,那東海岸線就只有他自己,如此一來,短時間內,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

‘此我母良苦用心耶!’

選好駐地了之后,趙樘立即讓他帶來的文官,帶領將士和民夫擇地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和各種各樣的農作物。

與此同時,趙樘親自選擇合適的地區修建港口、修建城市。

趙樘所不知道的是,他們剛到佛羅里達不久,當地的印第安土著就發現了他們。

這些印第安土著見大宋的寶船比他們的神廟都大,趙樘等人穿的是精美的絲綢,就是普通人都穿著耐磨耐用的棉布衣服,大宋將士身上的兵甲更是精良,還有懷表、火柴、自行車、各種各樣先進的工具、先進的農具,將大宋所掌握的“技術優勢”誤判為“超自然力量”,進而產生敬畏。

有些膽大的印第安土著將部落最珍貴的物資主動贈予趙樘等人,如他們將黃金飾品、可可豆(印第安土著的貨幣)、羽毛披風、玉石雕像獻給趙樘。

這些物資在部落文化中要么是“祭祀神物”,要么是“權力象征”,其贈予行為本質是向神靈示好。

一些印第安土著甚至主動為趙樘等人提供向導、勞工,甚至讓部落成員“侍奉”殖民者,如部分部落會讓青壯年幫趙樘等人搬運物資、開墾荒地,女性負責炊飲,甚至主動侍寢。

面對印第安土著擺出來的架勢,趙樘等人有些懵逼。

不過,在來的路上,趙樘已經聽趙滄說過,滄島上的土著早期見到他們的船只時,不敢讓他們的腳直接接觸土地(認為“神靈的腳不能沾凡土”),會鋪上皮毛或織物供其行走;還有部落禁止成員觸碰他們的武器,認為那是“神的工具”。

趙樘跟他的幕僚商量過后,決定利用印第安土著的“單純”,賞賜他們一些大宋那邊很常見的小鏡子、小玩具,忽悠印第安土著幫他們開墾荒地,建設城池和港口……

與此同時,趙俁又接連派出了幾十個兒子,讓他們像先出發的趙修、趙達、趙樘、趙開一樣,率領船隊,裝滿物資,前往皇子大陸為大宋開疆拓土……

值得一提的是,趙俁也讓自己的不少兒子像趙滄一樣下南洋去接手要地,包括華渚。

換而言之,雖然趙俁還沒有開始大搞分封,但實際上,他已經悄悄地動手了。

還有,為了確保自己的兒子總能順利到達皇子大陸,趙俁不斷派人去加強沿路的航線建設,使這條航線變得越來越安全。

如此一來,趙俁花錢如流水。以至于,有錢如他,錢包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縮水。

見此,管著趙俁錢袋子的葉詩韻,前來找趙俁,開門見山地說:“官家,得教你的那些兒子反哺了,不然,你的錢可扛不住幾年了……”


上一章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