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第二百九十七章 捉到了耶律延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捉到了耶律延禧

第二百九十七章 捉到了耶律延禧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1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等耶律浚留下的兩位太妃和三個新晉契丹少婦一臉滿足地被宮人攙到另一個房間休息,趙俁才問懷中的蕭普賢女:“她幾個身份不一般,你將她們弄來,沒問題罷?”

趙俁這也是玩過了,才知道那個沒什么經驗的美婦和那個三十多歲了還是楚女的美婦竟然是遼國的太妃、耶律延禧的小媽,那三個契丹少女都是遼國重要大臣或重要將領家的女兒。

那三個契丹少女也就算了,估計在這個遼國快要滅亡的時候,她們各自背后的家族巴不得跟趙俁扯上關系,好多一條退路。

而那兩個太妃,老實說,身份有點敏感。

蕭普賢女胸有成竹地說:“一則,國破人亂,她等無家可歸,官家將其收留,乃大善之舉,無可厚非;二則,官家既已準備廢掉遼主,立其子為遼國皇帝,挾遼天子以令遼國諸侯,自當恩威并施,方可教遼人聽命行事,她們不過一些無關緊要婦人耳,若有遼人膽敢以官家收留她等指責官家,豈可留之?”

趙俁聽明白了,蕭普賢女這有點“指鹿為馬”的意思。她明顯是想用這招來測試遼國朝堂中誰順從趙俁、誰反對趙俁,以此鞏固趙俁在遼國的權力。

可以想象,對那些附和趙俁禍害遼國這些身份不一般的遼國美人的遼人,蕭普賢女會視其為自己的黨羽,加以拉攏重用;

對那些敢對趙俁收這些有爭議的遼國美人有怨言的遼人,則認定為反對者,隨后借機清除,排除異己。

這一行為本質上是通過混淆是非的手段,進行權力試探和政治清洗,最終達到獨攬朝政的目的。

聽了蕭普賢女這一番深思熟慮、邏輯嚴密的分析,趙俁不禁暗暗佩服她的心機、手腕與決斷。

趙俁輕撫著蕭普賢女柔順的發絲,心想,‘我應該是選對人了,你應該能幫我放干遼金兩國的血,甚至能幫我耗干蒙古諸部的血,讓我最終成為草原霸主,一統兩原……’

趙俁不知道的是,蕭普賢女看得很明白,耶律敖盧斡是蕭瑟瑟的兒子,不是她的兒子,她甚至都不是耶律延禧的妃子,她當遼國的太后,不合理也不合法,只能是靠趙俁力挺她,她才能當上遼國的太后,獲得遼國的最高權柄,沒有趙俁力挺她,她分分鐘都得被遼人給趕下臺。

這就沒什么好說的了,蕭普賢女必須牢牢地站在趙俁這邊、站在趙宋王朝這邊,這她才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而且,蕭普賢女很清楚,趙俁之所以沒有將遼國完全交給蕭瑟瑟,就是因為蕭瑟瑟心里有遼國,趙俁選她跟蕭瑟瑟一塊執掌遼國,就是因為這些年她一直堅定不移地幫趙俁算計遼國,幫趙俁從遼國取利。

關鍵,蕭普賢女十分清楚,她跟蕭瑟瑟不同,蕭瑟瑟曾是耶律延禧的文妃,給耶律延禧生的兒子耶律敖盧斡有遼國皇帝的血脈能繼承遼國,而她給趙俁生的那三個兒子體內流淌的都是趙宋王朝皇帝的血脈,是不可能繼承遼國的皇位的,他們就算是繼承,那也只能是繼承趙宋王朝的皇位。

換而言之,蕭普賢女雖然是契丹人,但自從她嫁給趙俁的那一天起,她實際上就已經跟遼國劃清界限,成了趙宋王朝更準確地說是趙俁的人了。

所以,蕭普賢女很清楚她的屁股該坐在哪邊,她也用行動向趙俁表明,她一定會幫趙俁、為趙宋王朝從遼國盡可能多地得到好處。

將這幾個遼國美人獻給趙俁,就是蕭普賢女對趙俁忠誠的明證,也是她權謀布局中的精妙一環。她深知,這些遼國美人的身份雖敏感,卻能在亂世之中成為一把雙刃劍,一面可以用來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遼人,另一面則能作為紐帶將更多渴望生存與權勢的遼人捆綁在趙俁的戰車之上。

趙俁和蕭普賢女經過充分的溝通后,又大戰了一場。

一個多月后,蕭普賢女和蕭瑟瑟同時傳來喜訊——她們又懷孕了。

與此同時,云地也傳來了喜訊——宇文虛中他們捉到了耶律延禧……

將時間撥回半年前。

耶律余睹突然叛遼降金,出乎完顏阿骨打的意料。

反應過來,完顏阿骨打就不禁狂喜。

要知道,耶律余睹可是少有的能跟一眾金國猛將正面交鋒的遼國猛將。

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耶律余睹的身份背景足以撼動遼國的根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耶律余睹可不光是蕭瑟瑟的妹婿,他還是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外孫。

因為有這樣的身份,耶律余睹一直都是耶律延禧的親信,常年執掌遼國的軍隊,他在遼國的地位差不多就相當于歷史上的高俅,而且還是自己統兵的高俅,他對遼國的軍事部署、防御弱點乃至皇室內部矛盾了如指掌。

耶律余睹的投降,對金國而言,無異于得到了一把撕開遼國防線的“金鑰匙”。耶律余睹能直接提供遼國核心防御區域的布防圖,包括遼中京的兵力配置、糧草儲備,甚至包括燕平地區的兵力配置、糧草儲備。

耶律余睹還極為了解遼軍將領的性格與作戰習慣。

這能讓金軍避開遼國的精銳防線,精準打擊其薄弱環節。

此前,金軍雖連勝,但對遼國腹地的進攻仍需步步試探。

而如果有了耶律余睹的指引,那金軍再南下,將如入無人之境。

還有,作為遼國皇室近親與重臣,耶律余睹的叛降本身就是對遼國統治合法性的沉重打擊。只要他在降金后,公開痛斥耶律延禧的“荒淫無道、濫殺忠良”,并號召遼國境內的部族與將領“棄暗投明”,這直接就能動搖遼國的士氣,不少原本猶豫觀望的遼國官員、將領會紛紛效仿耶律余睹棄遼投金,加速遼國統治體系的崩塌。

對遼國而言,耶律余睹的叛降則是一場致命的“雪崩”開端。

耶律延禧本就因連年戰敗而猜忌心極重,耶律余睹的叛變讓他更加不信任身邊的宗室與將領。

耶律延禧更愚蠢的是,隨后竟下令誅殺了一批與耶律余睹有舊的大臣,這進一步將更多人推向了金國陣營。

同時,遼國的邊防軍因主將叛降而陷入混亂,部分部隊直接潰散,另一部分則可以在耶律余睹的勸降下倒戈。

可以說,耶律余睹的投降,不僅讓金遼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徹底失衡,更從內部瓦解了遼國的統治根基,成為遼金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遼國雖弱,仍有茍延殘喘的可能;在此之后,遼國的覆滅似乎好像也許已進入倒計時。

完顏阿骨打是何許人也,他立馬就意識到了耶律余睹叛遼降金的價值,并穩準狠地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耶律余睹來投金國時,完顏阿骨打正在咸州,他很看好咸州這個地方。咸州是一座軍事重鎮,南臨清水河,北依黃龍崗,素有“北枕黃龍南撫青龍”之說,完顏吳乞買已經在城內營造了好幾座宮殿和寺廟。

得知耶律余睹來降,完顏阿骨打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后悔。他很后悔將耶律余睹的家人送給了趙俁。

不過,完顏阿骨打轉念一想,這也是好事,如此一來,趙俁和耶律余睹就結成了死仇,耶律余睹也就不能再去投趙宋王朝了,至于女人,那還不簡單,回頭他送兩個女真女人給耶律余睹,就能把耶律余睹牢牢地綁在金國的戰車上。

這么說吧,耶律余睹既然來投了金國,以完顏阿骨打的手段,肯定能榨干耶律余睹的全部價值,不然,完顏阿骨打也就不是當世第一英雄了。

完顏阿骨打在金鑾大殿里接見了耶律余睹。

一見面,完顏阿骨打就十分熱情地招呼耶律余睹:“來來來,快過來,同我坐在一起。”

耶律余睹有些誠惶誠恐,他急忙跪地參拜:“臣拜見大金皇帝陛下,遼主沉湎于游獵,荒于政事,好與佞人游玩,遠離忠直之士,刑煩賦重,民不聊生。臣粗知軍事,曾經進策于遼主,但他不聽不察。今大金疆土日益擴大,臣因此率部族戶三千,車五百,牲畜數萬來降。”

完顏阿骨打笑呵呵地說:“好好好,你若能為我立功,我會別當獎勵和重用。”

完顏阿骨打賜宴盛情招待了耶律余睹,當晚就安排了兩個女真貴族女去伺候耶律余睹,并答應讓耶律余睹繼續統領其所率之軍。

完顏阿骨打的做法,讓耶律余睹大為感動,進而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給了完顏阿骨打。

有了耶律余睹充當金國的先鋒,金軍只用了一個多月就突破了遼國的防線,而且,在此期間,有大量的遼軍被耶律余睹招降。

洪武十三年正月十四日,金軍向遼中京進發。

這天,西北風刮得很猛,一陣緊似一陣地在曠野上尖叫著。

耶律余睹率領先鋒軍頂風冒雪,晝夜之間強行軍三百多里路。

黎明時分,金軍悄然來到遼中京城外的一座山崗上。

此時,風雪已停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寧靜世界。

耶律余睹心情很激動,根據情報報告,耶律延禧此時就在中京城內。

耶律余睹想象著,耶律延禧被俘時究竟會是一副什么樣的神態呢?

遼中京建于宋遼《澶淵之盟》后的第三年,那時候遼國正是繁榮鼎盛時期。

遼中京是仿照趙宋王朝的東京汴梁而建,也是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城構成。

皇城住著契丹貴族,內城住著契丹平民,外城則住著漢、女真、阻卜、渤海、室韋等族百姓,層次很分明。

攻城從早晨開始,耶律余睹騎著一匹黑駿馬精神抖擻飛馳而進,在他身后是千余名精銳,他們一齊向中京城發起沖鋒。

完顏斜也隨后率金軍主力趕來,將遼中京包圍。

攻城戰斗持續到中午,守城遼軍獲悉是耶律余睹率軍攻城,便停止抵抗開城投降。

至此,遼中京也被金國所奪。

令耶律余睹怒不可遏的是,耶律延禧早已在半夜時分帶領家眷和五百名衛兵順著一條暗道逃出城去。

耶律延禧連夜逃到燕京,遼南京留守耶律淳勸他留在燕京組織力量與金軍決戰。

可耶律延禧哪有這個膽量?他封耶律淳為秦晉國王,令耶律淳在燕京組織力量抗擊金軍,他自己要到草原上去召集人馬。

第二天,耶律延禧便攜帶家眷和衛兵離開燕京,跑到了鴛鴦濼。

鴛鴦濼是一個明鏡似的湖泊,這里水很干凈,環境很寧靜,水禽眾多,尤其是棲息著成群結隊的白天鵝。

這里是耶律延禧最喜歡的地方之一,他每年都要來一次。

可耶律延禧剛到鴛鴦濼,蕭奉先就急急忙忙地跑來報告說:“陛下,剛剛接到探馬來報,說余睹正率軍朝這邊奔來。”

這個消息讓耶律延禧又驚又怕,他有些不知所措:“這可如何是好?”

蕭奉先說:“余睹乃王子班之苗裔,此來實無亡遼心,欲立晉王耳。若以社稷計,不惜一子,誅之,可不戰而退。”

耶律敖盧斡畢竟是耶律延禧的親兒子,所以,耶律延禧不禁還是有些猶豫,他問蕭奉先:“若誅晉王,余睹果真能不戰而退?”

蕭奉先勸道:“今十萬火急,陛下不可再猶豫不決,不然危矣!”

耶律延禧居然真就糊涂到了這種地步,他聽信蕭奉先的諂言,下旨賜死自己的親兒子耶律敖盧斡。

此時,遼國上下熱烈盼望耶律延禧早日駕崩,好讓耶律敖盧斡繼統,開啟遼國的中興。

不想,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

耶律延禧一直活得好好的,而耶律敖盧斡竟然要被賜死了,遼國中興的最后一點兒念想也沒有了。

所以,聽說耶律敖盧斡要被耶律延禧賜死,遼人無不痛哭流涕,人心也徹底解體。

這耶律熬盧斡也是一個死心眼,耶律延禧讓他死,他就含淚拔出佩刀,準備自刎而死。

就在遼國的命運馬上就要定型了之際,突然從鴛鴦濼的四周涌出了數萬宋軍,他們喊殺聲震天,將鴛鴦濼中的人圍得水泄不通……


上一章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