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

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2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趙俁讓梁師成傳旨,令趙佶來玉華閣覲見。

趙佶趕緊在第一時間跟著梁師成來到了玉華閣。

玉華閣在宣和殿后面,趙佶來到時,宰臣蔡京、蔡卞、蘇軾,執政何執中、張商英、余深,趙俁新提拔到中央輔佐宰執的唐恪、李綱、趙鼎、陳遘、種師道等人都在,跟金使一塊來到東京汴梁城的呂頤浩也在。

這兩年,趙俁早期任用的宰執,像許將、李清臣、呂惠卿、趙挺之、郭成相繼過世,宰相章惇、樞密使曾布、副宰相韓忠彥、尚書右丞蘇轍,因患病最近也沒來上朝。

目前階段,趙俁已經讓蔡京暫代宰相之位,蘇軾暫代樞密使之位,蔡卞暫代副宰相之位。

其實,沒來上朝的章惇等人基本上也就回不來了。

只是,趙俁鑒于他們為趙宋王朝做出的巨大貢獻,并沒有讓他們致仕,而是讓他們先“帶薪休假”,要是朝廷有什么大事,趙俁也會派人去他們家中跟他們商量一下。

不過話又說回來,鑒于章惇等人的年紀,他們的政治生涯,甚至是生命,其實都已經走到了盡頭。

唯一讓趙俁感到驚奇的是,本來早該死了的蘇軾,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受到趙俁重用的原因,七十五歲了,身體還非常硬朗,干勁十足,看來應該能熬走他弟弟蘇轍。

于是,趙俁把蘇軾提拔為代理樞密使,讓他總管軍事,抗衡蔡京、蔡卞兄弟兩個。

另外,趙俁自從登基以后,就重視培養新人。

唐恪這些年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幫朝廷治理黃河,在他的治理下,也不能說黃河一次都沒有泛濫過,但它給趙宋王朝的百姓帶來的危害已經極小了。

后來,因為治理黃河有功,趙俁將唐恪提拔為戶部尚書。

歷史上,唐恪在擔任宰相時,雖然是力主和議以及割讓三鎮,面對勤王軍隊集結,又下令不得妄動,導致勤王軍隊不戰而散,為御史所劾,罷相。

但張純分析,當時的宋軍的確不堪一擊,這不是戰不戰的問題,后來的歷史也證明過了此事,冷靜分析一下,唐恪的主張其實是對的,如果趙桓能聽唐恪的,至少不會有靖康之恥和北宋滅亡發生。

而后來金人要廢掉趙氏改立張邦昌為皇帝,唐恪雖然為了救一城百姓簽字同意了,但等東京汴梁城失陷,發生了靖康之恥,他服毒自殺也算是給了趙氏交代。

總得來說,唐恪算得上是趙桓用的一眾宰相中最有水平的一個,而且,他一直都很清醒。

面對郭京這樣的神棍,他直接當面折之,故意讓他難堪,問,“老兵兒戲,果能了否?”,郭京無話可答。

后來,是趙桓把唐恪給廢掉了,趙桓君臣才用了郭京這個神棍,導致在宋金交戰的關鍵時刻,趙桓君臣竟然撤去守軍,用七千七百七十七個六甲正兵守城,被五百金騎一通砍殺,沖進城中,汴梁城才被攻破。

另外,唐恪給趙桓出的最后一個主意就是,讓趙桓趁著金人到來前,趕緊跑,千萬別留在城中死守,當時,給趙桓出這個主意的還有趙佶和種師道,從結果上來看,他們無疑是當時對形勢判斷得最準的人。

李綱等人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趙俁才把年紀稍大一些的唐恪提拔到朝廷,壓一壓陣。

而李綱等人,這十來年都是趙俁重點鍛煉的對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扎根基層鍛煉過,在邊疆任過職,進入軍隊擔任過都監,還擔任過轉運使,負責過經濟。

如今,趙俁又大膽啟用新人,把年紀并不大的李綱等人調到了中央輔政,明顯是培養新的宰相和宰執,甚至現在就已經讓他們參與到了宰相和宰執的工作當中。

見趙俁尊重政治經驗豐富的老臣,敢于重用有才能的年輕大臣,甚至就連奸臣都能用他們的長處,比如,這次解開皇子、宗室身上的枷鎖,就是蔡京帶頭支持的趙俁,老實說,趙佶真挺佩服趙俁的用人之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需得調和眾味,方能成就一番大業。’

趙佶望著眼前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不知道當初如果是他打敗了趙俁,會不會也能干得這么出色?

等了一會,趙佶才知道,蔡京等人匆匆趕來,是出事了。

江南的太湖,在去年冬天,不但全部結冰,而且冰堅實的足可通車。寒冷天氣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桔全部凍死。杭州降雪不僅比平常頻繁,而延至暮春。

江南的人都在傳,這是因為江南地區這些年一直在進行殺戮,怨氣太重,才致使天氣異常。

關鍵,這樣異常的天氣有可能影響今年的春耕。

要是天氣不盡快回暖,那么今年很可能會因為糧食短缺而迎來巨大的災荒,導致趙宋王朝發生動亂。

三天后就是谷雨,直接關聯播種時機,如果天氣不轉暖,事情就大了。

所以,蔡京等人來請求趙俁御駕親耕,祈求上蒼賜福,以安民心,同時昭告天下,朝廷正在積極應對天災,定能保民于水火之中。

除了這件事以外,還有遼國后知后覺,才知道金人從海上遣使來趙宋王朝請求冊封,而匆忙派遣使臣來到涿州,請求出使趙宋王朝,希望趙宋王朝不要與金國接觸,最好能將金使捉了送給遼國,遼國會對此感激不盡。

此事似乎變成了二選一的棘手事。

不少宰執在請求趙俁拿個大主意,他們也好有應對金使和遼使的方向。

宰執大臣奏完事,便離開了。

呂頤浩又上前奏稟他已經將金使安置在了城外的同文館,并請求回登州……

等到呂頤浩也奏完事,天色已經大黑了。

這時,趙俁準備起身回去休息。

趙佶急忙上前奏稟:“愿請間。”意思是希望向皇上單獨進言。

趙俁這才想起來,自己叫趙佶過來,想跟他聊聊。

不想,讓蔡京等人一耽誤,自己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

這趙俁才又坐了回去,主動問趙佶:“你可是不愿意放棄狀元之位?”

趙佶答:“臣不敢。”

見趙佶口中雖然答不敢,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與不甘。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復雜而微妙的表情。他微微低下頭,雙手緊握,似乎在竭力克制內心的波瀾。

趙俁見狀,心中不禁暗自嘆息,‘趙佶因自幼養尊處優,缺乏歷練,對于權力的渴望與對失敗的恐懼交織在一起,使得他時而顯得優柔寡斷,時而又偏執激進。唉,還是他在歷史上的問題,好大喜功,又志大才疏。’

趙俁讓梁師成取來趙佶和莫儔的朱卷,交給趙佶,問道:“你與莫儔策論熟優?”

趙佶一聽,就尷尬不已!

雖然趙佶從小就想完成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都沒能實現的夙愿,也就是收復燕云十六州,可實際上,他對燕云十六州根本就不了解,對遼國和金國也都不了解。

這不只是趙佶這一世才有的問題。

歷史上,趙佶也因此犯下過大錯。

當時,宋金達成議和的協議。

按理來說,北宋王朝應該拿出國書與金國簽署盟約。

可趙佶君臣卻怕滅不了遼國,再落下話柄,而耍了個心眼,沒有拿國書,而是讓趙佶給完顏阿骨打寫一封親筆信。

趙佶因對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圍缺乏清晰認知,在給完顏阿骨打的御筆書信中,僅模糊提出索要“燕地并管州縣”。

而實際上的燕云十六州,應該是燕京并管州縣、遼西京(云地)并管州縣以及平灤營三州,還有包括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榆關等關卡,涵蓋華北北部重要戰略屏障。

這樣,“燕云十六州”才能將胡人擋在長城以外,不用再擔心胡人把中原當成其家的后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但趙佶的表述僅聚焦“燕地”,未明確提及其它區域,讓金朝得以借文字歧義縮小割讓范圍。

金朝利用北宋王朝方面表述的模糊性,在談判中不斷壓縮歸還土地的范圍,僅同意歸還燕京及周邊六州,且附加高額贖金(即代稅錢)。

北宋王朝為盡快收回“燕云十六州”,被迫接受苛刻條件。

結果,趙宋王朝不僅未能完整收復燕云十六州,還暴露了自身軍事與外交的軟弱,導致金人南下,發生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趙佶只有藝術家的浪漫,對敵人根本不求甚解,只憑喜好治國,因而難免會有短視與輕率。

這就如同在歷史的長河中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層層波瀾,最終將北宋王朝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趙佶對于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圍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勿論其戰略意義之重。在他的御筆書信中,那模糊的“燕地并管州縣”六個字,不僅是對國家領土主權的輕慢,更是對子孫后代命運的草率。

當然,趙佶只是不太了解遼金這兩個敵人,并不是說他缺乏分辨能力,尤其是在文章等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方面。

所以,趙佶自然知道,單論這篇策論,莫儔勝過他一籌。

趙佶以為趙俁在跟他“要人情”,他立即拜道:“謝陛下維護。”

不想,趙俁卻搖搖頭:“此事確與你有關,不然,莫儔也不可能先得探花,再得榜眼。”

見趙俁承認了他的猜測,甚至是承認了世人“徇私舞弊”的指責,趙佶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為好。

他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甚至是一個很自負的人。

他之所以愿意放棄王爵,跑去參加科舉,就是因為,他自信絕對能奪取狀元之位,讓他徹底擺脫宗室的束縛,為他自己正名。

他甚至都想過,在他奪取了狀元之位后,世人的評價是,當初如果由他來繼承皇位,趙宋王朝肯定會變得更好。

誰想,半路殺出來了一個莫儔,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還很懂遼金之間的事。

關鍵,科舉考的不是藝術,而是治國、經世致用之學,是關乎國家興衰、民生疾苦的深邃智慧。

趙佶心中雖有萬般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在這方面的造詣,確實不及莫儔。

趙佶有些垂頭喪氣,覺得他還是有些草率了,把科舉想得太簡單了,要不是趙俁徇私舞弊幫他拿到了狀元之位,他可就丟人現眼了。

這里趙佶還是很感激趙俁的。

然而,趙佶萬萬沒想到,趙俁語氣一轉,又說:“若是沒有你,莫儔必不得一甲,二甲朕都未必會錄取他。”

“甚么?!!!”

趙佶怎么都沒想到,如果不是為了幫他,趙俁沒準會將莫儔打成三甲!

‘那我豈不是必入三甲之列?’

想明白個中關鍵,驕傲自負的趙佶,真接受不了了。

輸給莫儔也就算了,他最差也能拿個探花,好吧,這是不算趙樘的成績的情況下。

可他自詡才高八斗,怎么都不至于成為三甲吧?

這不是把他看扁了嗎?

趙佶看向趙俁,希望趙俁能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趙俁沒答反問:“朕問你,遼與金孰強孰弱?”

趙佶心想,這還用問嗎?遼國別看丟了燕云十一州,又被金國割據了東北,其版圖仍舊不比趙宋王朝小,人口也有近千萬。而金國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割據勢力,人口多數幾十萬。金國怎么可能比得過遼國?

但答案要真是這么簡單,趙俁也不可能問他了。

再想到,趙俁要將莫儔打成三甲。

‘莫儔的策論沒問題,恁地時,便是他的方向錯了?’

趙佶試探著問:“金強遼弱?”

趙俁斷言道:“若我大宋不助遼,遼必被金所滅。”

‘這不可能!!!’

趙佶根本不信趙俁所說的,他猛地抬起頭,目光中滿是驚愕,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謬的言論。

‘遼國立國百年,根基深厚,豈是金國這等新興小邦所能撼動?再者,遼國兵力雄厚,即便失了燕云之地,其鐵騎之威,亦非金國所能匹敵。金豈能比遼強?’

關鍵,如果真是遼比金強,那么,趙佶和莫儔的策論基礎就錯了,那趙俁真打他們入三甲,可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而如此一來,沒有趙俁維護趙佶,趙俁就真是跳梁小丑了,甚至是把皇家的威嚴都給丟光了。

那時,就算趙俁給趙佶恢復王爵,趙佶都沒臉接著。

這么說吧,如果真是金比遼強,趙俁裝著不知道此事,先趁著遼金之間的態勢不明顯,把他提成了狀元,又奪了他的狀元之位恢復了他的王爵,而是公事公辦,那趙佶可能都沒有活路可走了。

趙佶不信他自己這么差,所以他把頭扭到一旁,拜道:“臣實難茍同!”

趙俁沒說:“遼國看似強大,實則內憂外患交加。其國內部族矛盾重重,貴族腐化,百姓疲敝,早已失去往日之銳氣。反觀金國,完顏阿骨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部落團結,兵強馬壯,且其民風尚武,斗志昂揚。此消彼長之下,遼國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而是對趙佶說:“朕同你打個賭,若遼強金弱,朕便教你做宰相,若金強遼弱……”

趙佶很決絕地說:“臣愿任憑陛下處置!”

趙俁笑著說:“你我是兄弟,朕豈能因此小事對你痛下殺手?”

趙佶心中一凜,想到,‘你不會因為小事殺我,但要不是小事……’

趙佶看了一眼趙俁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有些后悔近期的所作所為了,更后悔剛剛的沖動。

還好,這時趙俁只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若輸了,給朕畫一幅《萬里江山圖》即可……”


上一章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