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回所有皇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回所有皇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回所有皇權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7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哇……”

一聲洪亮的哭聲響起,趙俁提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老實說,趙俁真不知道李琳和葉詩韻到底能不能救得了茯苓母子?

上一世趙俁也沒聽說李琳或者葉詩韻有過從醫的經歷。

不過趙俁也曾看過《赤腳醫生手冊》,雖然他沒記下來多少東西,但他能確認,葉詩韻在默寫的確實是《赤腳醫生手冊》。

關鍵,她們的確搞出來了產鉗等助產工具和醫療器械,確實有救茯苓母子的可能。

這趙俁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讓她們試一試。

如今事實證明,她們真的有可能成功了。

‘別說,她們幾個還真挺有貨的!’

‘也是茯苓母子命大啊!’

很快,便有女官出來報喜:“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沈才人與皇子母子平安!”

其實,女官說這話,多少有點心虛,因為葉詩韻還在那指揮那個針線活好的宮人給茯苓縫合傷口,葉詩韻還在說什么現在就看她能不能扛住術后感染之類莫名其妙的話。

不過話又說回來,至少現在茯苓和小皇子看起來平安無事,尤其是小皇子,別提多健康了。

這肯定得先向趙俁報喜啊。

‘真是兒子!!!’

一聽茯苓給自己生的是兒子,趙俁大喜過望。

別說趙俁太現實。

事實就是,在這個封建社會,生兒子就是比生女兒有用,尤其是對于皇帝而言。

毫不夸張地說,有了這個兒子,趙俁的皇位基本上就坐穩了。

這么說吧,如果出現什么有可能影響趙俁皇位安穩的突發事件,趙俁完全可以直接封自己的這個兒子當太子。

到那時,趙俁的這個兒子就是趙宋王朝最合法的繼承人,別人輕易也就不敢打換掉趙俁的主意了。

趙俁當即下圣旨:“皇子初誕,國祚方熙,思與群臣,共同斯慶,內外文武賜帛各有差……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趙俁還賞賜了接生的穩婆、御醫、使應、宮女、宦官、小黃門等等,以表彰他們的功勞。

不多時,就有人把趙俁的兒子給抱到趙俁面前。

一入手,趙俁就發現這小子很壓手,估計最少有八斤重。

——過后,趙俁聽了葉詩韻的建議,特意下了一道措辭嚴厲的圣旨,強硬規定:懷孕的妃嬪,要控制飲食,多吃瘦肉、魚類、禽類、蛋類、奶類等優質蛋白食物和蔬菜水果類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以至于胎兒太大,難以誕下。另外,懷孕的妃嬪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爬樓梯,控制體重,提高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力量等……

趙俁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發現這小子的臉雖然皺巴巴的,但依稀之間還是能看得出來他的五官有自己的影子。

在與他茫然又充滿好奇的眼睛對視時,趙俁的心仿佛被一股暖流輕輕拂過,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血脈相連之感。

趙俁用自己的手指輕輕地觸碰那稚嫩的小手,這小子的小手微微一動,仿佛是回應這份初見的喜悅。

“你就是朕的皇子……”

趙俁低聲呢喃,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

隨后,趙俁親自給自己的這個兒子起名為“趙衍”。

“衍”字,形從水從行,本指水流順河道匯于海,引申指蔓延、擴展。

趙俁希望,趙衍的誕生,能開個好頭,讓自己有更多的子嗣,讓自己將來不必為繼承人的事操心。

葉詩韻等人給茯苓做完縫合,一眾使應便很殷勤地將茯苓轉移到了她的新住處——一座單獨的小院,趙俁剛賞賜給茯苓的。

如果是在趙煦那一朝,給皇帝生下兒子,不說能當上皇后,也至少能當上貴妃。

就算是在趙俁這一朝,茯苓給趙俁生下了趙俁的庶長子,也肯定飛黃騰達了。

這座小院,還只是茯苓獲得的第一樣賞賜。

很快,趙俁便親自過去探望茯苓,并破天荒地抱著茯苓聊了一個多時辰。

在這次聊天的過程中,趙俁表示想封賞茯苓的家人,可不成想,茯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誰。

趙俁只能作罷,改為對茯苓個人進行了封賞。

接著,鄭顯肅履行她的承諾,將茯苓收為養女,讓茯苓在后宮中有了充分的保證。

術后第二天,茯苓便發高燒。

葉詩韻用金銀花煎的中藥給茯苓內服,將蒲公英搗爛給茯苓外敷,又找來了御醫給茯苓針灸,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和陰陽。

這么一通搗鼓過后,別說,還真讓茯苓有驚無險地挺過了這關。

李琳和葉詩韻一戰成名,在后宮中的地位直線飆升,甚至就連鄭顯肅都對她們很親熱,還代茯苓送給了她們不少謝禮。

宋太祖、宋太宗時期,在制度上還留有五代亂世時期武人政治的遺風,且二者在登基前,便都擁有了自己的政治勢力,登上帝位后再憑借強勢作風與權謀手段,自然能在朝堂上貫徹自己的意志。

但是到了宋真宗時期,皇帝的性格不如前兩任強勢,又經過趙匡胤時期就開始發展的崇文抑武,文人在政治上的話語權自然就大大增加了。

于是皇帝在對待士大夫的態度上越來越謙和禮敬,變相地也在表面上構成了皇權與相權共治天下的新秩序。

后來,隨著文官制度的成熟,皇權與相權的分工也逐漸常態化。

到了宋仁宗時期,又強化了言官的權重。

皇權,相權,諫權相互制衡。

這一方面讓政治更加清明,另一方面也確確實實地限制了皇權的欲望。

等到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去世,皇位傳承到宋英宗和宋神宗時,這二位皇帝卻不甘于自己的皇權被制衡。

所以,他們倆上位以后,一個搞濮議之爭分裂宰輔與天下士人的關系,一個支持王安石變法,使得士大夫分裂成了新黨與舊黨。

經過多年的政治積累,宋神宗又罷免了王安石的相位,實現了自己的皇權回收。

到了趙煦時期,因為變法而產生的新舊黨爭更趨于白熱化,士大夫內部繼續斗得兩敗具傷。

如此一來,相權和諫權依然在衰弱,皇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到了趙俁這一朝。

比起宋英宗、宋神宗(包括趙煦),趙俁這個皇帝在繼位之初其實非常弱勢。

這主要是因為趙俁不是從太子繼承皇位的,而是由親王“突然”獲得皇位的。

這使得趙俁幾乎沒有自己的潛邸近臣。

——趙俁登基前任用的大多都是黃經臣、梁師成、童貫這樣地位低下也缺乏政治能量的邊緣宦官,在最高一級別的權力博弈中,他們這些小人物根本就不夠看。

所以,在趙俁繼位之初,所能依靠的只有向太后和她身后的舊黨。

可別人不清楚,趙俁還能不清楚,向太后和舊黨更多的是趙俁的政治同盟,并不能供自己驅使?

這使得趙俁繼位以后,必須如宋真宗、宋仁宗那般待大臣以師禮,與向太后分享皇權,從而爭取時間獲得屬于自己的皇權。

不要以為趙俁在多想。

你知道那時有些舊黨提出的政治口號是什么嗎?

——嘉佑故事。

也就是,宋仁宗過世之后,嘉佑年間,繼位的宋英宗,即使成年了,也要請曹太后垂簾聽政。

換而言之,有些舊黨希望,向太后成為曹太后、高滔滔,而希望趙俁當繼位之初的宋英宗、趙煦。

雖然向太后表現得像是一個無心政治權謀只全心全意對趙俁好的恬淡之人,并且她只垂簾聽政了三天,就還政給了趙俁。

但事實上,一直以來,向太后對于政事的關注,卻絲毫都沒有松懈。

事實證明,向太后不但有極強的權力欲望,而且政治手段嫻熟,比之高滔滔猶有過之。

這么說吧,雖然向太后常表態自己無心政治,并支持趙俁親政,但若是遇到她真心在意的事情,她絕對會明確表達出她的態度,不會輕易做出退讓,甚至于,遇到趙俁和向太后有分歧時,向太后還會讓趙俁遵從她的意志。

譬如,向太后頗寵幸李憲的義子宦官李彀,想要給他升遷,但李彀卻是一個十足的廢物點心,宰執們全都不同意,向太后便直接找上趙俁,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讓趙俁給李彀加官進爵。

趙俁二話沒說,就給李彀連升七級。

事后,趙俁還勸向太后,不要跟宰執一般見識。

值得一提的是,繼位不久,趙俁就不顧向太后的“反對”,給向太后的弟弟向宗回、向宗良遷節度使,向太后的弟侄中沒有當官的人,趙俁全都給封了官。

不難看出來,那段時間,不論向太后想做什么,趙俁都會全力支持,他還會主動給向太后爭取好處,十足的孝子模樣。

那時的趙俁,一直很清醒,知道自己雖然能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繼承皇位,但自己的政治根基太淺薄了,與其說自己是皇帝,還不如說自己是一個傀儡——向太后的傀儡。

老實說,這也不是向太后的意思,至少向太后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表示,甚至都沒有過這樣的暗示,一切都是趙俁主動做出的退讓。

趙俁之所以如此,

一來是因為,向太后在舊黨中的影響力一直非常巨大,趙俁必須得用孝子的形象來取得他們的好感,進而才能保護好自己。

二來是因為,趙俁不是沒有競爭對手,也不是不能被換掉。

比如,曾經跟趙俁競爭過皇位的趙似,便一直對趙俁的繼位不太服氣。

一繼位就在第一時間將皇城司抓到手上的趙俁,早就知道了趙似的王府中一直都有人蠢蠢欲動,比如趙似的王府中的屬吏鄧鐸,始終氣焰囂張地在為他家大王的篡位積極謀劃,并親筆寫下大字“隨龍人,三班借職鄧鐸”,篤定的模樣似乎完全不怕證據會流出一般。

而那段時間,朱太妃、趙似母子確實對趙俁有威脅。趙煦剛繼位時,便是朱太妃派遣官宦藍從熙去聯絡的章惇,對章惇拜相出力甚多,這使得章惇有可能被他們母子所拉攏;最關鍵的是,統領禁中御前親軍的大宦官梁從政也早早地就投靠了他們母子。

而趙俁那時有什么?向太后不是趙俁親媽,朝中一眾宰執沒一個是趙俁的親信,兵權就更別說了。

還有一直按兵不動的趙佶也是潛在的危險。

誰敢保證,那時孤立無援的趙俁,就一定不會被換掉?

所以,那段時間,趙俁緊緊抓住向太后,并按照向太后的意思,將被新黨趕走的舊黨和諫官全都召回朝。

而在一眾舊黨和諫官被召回來了之后,趙俁克己復禮,虛懷納諫,仁厚開明,給他們一種自己有可能會成為宋仁宗的假象。

同時,趙俁利用做皇帝有制度優勢,來拉攏對自己很有好感的章惇、曾布、蔡卞,并暗示他們,自己會繼承趙煦的變法改革。

趙俁就這么在短時間內同時抓住了向太后、新黨和舊黨這三大王牌,借著他們的力量,接管了皇城司,并把自己的親衛,換成了童貫、王稟、何灌等人,同時把自己的便宜老丈人名將郭成提拔為太尉掌管禁軍,抗衡梁從政。

后來,趙俁利用新舊兩黨的黨爭,一點一點拿回來了自己的皇權,逐漸掌握了主動。

老實說,這主要也得益于,與高滔滔不同,向太后雖然有復興舊黨的意愿,也不喜歡新黨,但向太后十分清楚趙宋王朝要想繼存下去,離不開變法改革,而舊黨根本就不會變法改革,要想變法改革,就只能靠新黨,因此,在趙俁有意保章惇等新黨的情況下,向太后選擇了退讓,并沒有清算新黨,而是希望能調和新黨與舊黨之間的矛盾。

那段時間,向太后親自下過懿旨,表明:“熙寧、元豐、元祐、紹圣,但是者則用,非者則不用,更不必分別此時彼時。”

對于宋神宗搞的變法,向太后也強調:“豈可專欲毀廢?”、“神宗圣明,豈近世人主可比,只是晚年不免錯用人,以致天下議論。”

向太后有稱贊有批評,總之全是情緒平和不走極端。

這么一看,向太后比高滔滔那個腦殘不知高明了多少。

如今,經過小半年的博弈,隨著趙俁展示出來了自己能勝任皇帝的一面,隨著章惇徹底倒向趙俁,隨著一眾宰執全都跟趙俁聯了姻,再隨著趙俁有了兒子,趙俁的皇位基本上就坐穩了。

有些大臣見趙俁羽翼已豐,開始彈劾向太后身邊的人,甚至開始彈劾向太后本人。

御史中丞豐稷、殿中御史陳師錫等人,更是直指,向太后雖然表面上已經還政給趙俁,暗地里卻還在插手朝政。

向太后看明白了如今的形勢,也覺得趙俁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皇帝,便徹底將皇權還給了趙俁。

如此一來,趙俁也時不時地便會去探望向太后,鄭顯肅和王懿肅更是總往慈德宮跑,但他們全都心照不宣地不再聊政治了。

至此,趙俁收回所有皇權。

緊接著,趙俁開始拿朱太妃、趙似母子開刀。

趙俁先是派童貫率領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包圍了親軍,捉了掌握親軍依附朱太妃的大宦官梁從政,當場誅殺,抄家問族。

而親軍則被郭成拆成了六部分,分別派往西北六路,美其名曰前往前線進行輪訓。

緊接著,曾有謀反意圖的鄧鐸,遭到告發,被處以極刑,夷三族。

言官江公望、給事中朱紱擔心事情會變成兄弟相殘,興起大獄的情況,紛紛上書營救朱太妃、趙似母子,希望趙俁點到為止,不要深究此事,被趙俁給外放了。

言官劉正夫跟著上疏勸說趙俁得饒人處且饒人,又被趙俁給外放了。

看明白趙俁的心意了之后,辦理此案的人,哪還能不知道怎么辦?

很快,趙似一黨全部被揪出來,抄家問族,罪大惡極之人全部處死。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趙俁會徹底除掉朱太妃、趙似母子之際,不想,趙俁卻主動赦免了他們母子的死罪,只是剝奪了趙似的親王爵位,將之貶為潤國公,終生禁足在家中,又剝奪了朱太妃的太妃之位,降為太嬪,幽禁在偏殿之中。

此案過后,趙佶主動驅逐了他自己手下的絕大部分屬吏,包括他的球搭子李邦彥,只留下高俅等寥寥可數的一些玩伴,整天花天酒地、墮落腐朽,并時不時地便因為逛青樓、不擇手段斂財、縱容手下惡仆激起民怨等事被大宗正寺懲罰……


上一章  |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