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讓女人懷孕方面,趙俁從來就沒讓人失望過。
好吧,在裴穗等一眾盡心竭力伺候過他的女人的注視下,趙俁承認,自己剛剛吹了個牛逼。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方面,趙俁的戰績,真的還算可以。
而且,關鍵時刻,趙俁真沒掉鏈子。
也就一個多月,鄭顯肅的肚子,就被趙俁搞出了動靜。
危機解除。
后宮中的所有女人無不歡呼雀躍。他們的皇帝又可以任鳥飛了,她們的好日子終于回來了。
趙俁也是高興不已!
鄭顯肅漂亮,也聽話,趙俁讓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雖然貴為皇后,但在趙俁面前,她真的百依百順,不比趙俁的任何妃嬪表現差。
可男人都有劣根性。不論一個女人有多好,跟她在一起久了,都肯定會心里長草,想去試試不同的女人。
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就是這種心理。
更何況,趙俁那么多女人,都在排著隊等他,他能不心猿意馬嗎?
可趙俁又知道,生下嫡長子的重要性。
所以,這一個多月,除了鄭顯肅掛免戰牌的那幾天,趙俁去王懿肅和郭婷那里睡了幾宿,其余時間都在鄭顯肅身上耕耘,致力先生下自己的嫡長子解決傳承大事再說。
關鍵,在此之前,趙俁真不知道自己還得這么大干特干多久,才能完成任務。
萬幸!
這樣的日子,只持續了一個多月,趙俁就自由了。
加上嫡長子可能有希望了。
趙俁賞賜了后宮中的所有人,以示慶祝。
陪了鄭顯肅一陣,趙俁就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到了演武場,準備繼續修煉《囚徒健身》和《瑜伽》。
不出趙俁所料,李琳已經在這里了,而且她已經練了一陣,身上布滿了細密的香汗,以至于她那迷人的馬甲線熠熠生輝。
見趙俁來了,李琳在第一時間停下來,前去伺候趙俁更衣。
趙俁看著李琳身上自制的戰術背心(實際上是看著李琳那絕絕子的小腹)說:“愛妃這抹胸甚是與眾不同,從何處而來?”
“臣妾教侍女崔念月等縫制,臣妾還教她等給官家縫制了一套,官家可愿一試?”李琳問。
其實趙俁也不喜歡這個時代的衣服,但他是“土著”,冒然搞后世的衣服,該露餡了,所以就一直沒弄。
如今,李琳自己送上門來,趙俁正好就坡下驢:“善,可也。”
李琳立即去將她給趙俁準備的戰術背心拿來,伺候趙俁穿上。
別說,崔念月她們也不知道從哪知道的趙俁的尺寸,這戰術背心縫制的還挺合身。
李琳不只給趙俁準備了戰術背心,還有戰術褲和軍靴,甚至還有作戰服。
看得出來,成為真正的女人了之后,李琳也展示出來了她女性的一面。也就是,有將她的男人往她喜歡的方向打扮的意愿。
等趙俁全都換好,李琳很滿意,她心想:“要是再將頭發剪成寸頭,就更完美了。”
接下來,在李琳的指導下,趙俁又練了起來。
等趙俁練得差不多了,李琳突然從后面抱住了趙俁,很直白地說:“官家,臣妾想了。”
李琳原以為,之前那三次,她就能懷上,并順利地給趙俁生下兒子。
不想,李琳想多了。
到日子那天,李琳的親戚準時到來,一點都沒晚。
這讓李琳失望不已,同時也讓李琳渴望下次侍寢的機會。
事實上,前段時間,李琳就想找趙俁的。
可李琳聽張純說,趙俁留她侍寢,她都堅決沒留下。
李琳十分清楚,張純有多想侍寢。
這張純都沒留下,足以說明,那段時間真的很不適合侍寢。
‘小不忍則亂大謀。’
所以,李琳一直在忍著,免得被不好惹的鄭顯肅針對。
如今,鄭顯肅懷孕了,李琳又有了機會,她哪還會再忍?
趙俁也想李琳那與眾不同的身子了,他也喜歡李琳這種直截了當的性格,所以,趙俁二話沒說,就把李琳給扛進了閣室。
今天的李琳特別乖,不論趙俁有什么想法,她都積極配合,哪怕趙俁讓她跟張純一樣,她雖然很不情愿,但最后也還是服從了。
事后。
趙俁摟著李琳問:“說罷,所欲何為?”
——趙俁深知,事出反常必有妖,一身傲骨的李琳,今天這么乖,要是沒事求自己才怪。
李琳什么都豁出去了,為得就是這一刻!
所以,見趙俁給口,李琳趕緊趴在趙俁身上,滿眼渴望地求趙俁:“官家可否帶臣妾去校場視察神機左軍及神機右軍?”
自從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到了開封校場,李琳就一直在用千里鏡觀察這兩支她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建成的新軍。
李琳看出來了很多問題,她跟童貫詳細地說過,童貫也照著跟宗澤等人說過,可不知道為什么,有幾個錯誤,始終都沒能改過來。
李琳想親自去校場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可李琳是皇妃,沒有趙俁帶著她,她哪都去不了。
因此,李琳才竭盡全力地討好趙俁,想讓趙俁帶她去看看心心念念地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
趙俁也想去看看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這兩支他最期待的軍隊到底練得怎么樣了。
再說,李琳這個高傲的大姐大都做出這么大犧牲了,趙俁要是還不給她點甜頭,她以后還能這么賣力了嗎?
關鍵,李琳要是真能幫趙俁把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練成強軍,受益的不還是趙俁嗎?
所以,趙俁也沒廢話,當即就讓李琳伺候自己穿衣服,又讓她換上宦官的衣服……
趙俁一行離開封校場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嘈雜的訓練聲便傳入趙俁耳中。
趙俁對李琳說:“氣勢不錯啊。”
誰想,李琳卻眉頭緊鎖地搖搖頭,好像不贊成趙俁的看法。
就在趙俁想問李琳,聽出來什么了之際,已經收到通知的童貫、宗澤、張叔夜、王稟、何灌連忙前來接駕。
童貫就不多說了,趙俁還是莘王的時候,他就跟著趙俁混了,等到趙俁登基,他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早就成了趙俁的心腹大宦官之一,目前擔任內殿直都知一職。
宗澤出身寒門,家有“耕讀傳家”傳統,自幼隨兄勞動,農閑時在長輩教導下讀書識字。
十幾歲時,宗家遷至廿三里鎮,宗澤目睹趙宋王朝吏治腐敗和外敵入侵,萌生救國救民的抱負。
不到二十歲,宗澤外出游學十余年,追求治國之道,后認真研讀兵書、苦練武藝,成長為博學廣識、文武兼備的青年。
元祐六年,三十三歲的宗澤才應省試,通過后,進入殿試。他殿試時力陳時弊、批評朝廷,因言辭太直被置于“末科”,獲“賜同進士出身”,由此步入仕途。
當上官以后,宗澤的政績一直很凸出。
但因為出身不高,出道又很晚,快四十歲了,宗澤也只不過才升到了知縣一級。
關鍵,如果沒有趙俁,宗澤就得一直在知縣這一級混,始終升不上去,年近六旬時才能升為登州通判。后來還因事被貶,遂上表引退。
直到靖康元年,金軍再次南侵,宗澤才能臨危受命,在磁州擊退來犯的金軍,聲震河朔。
如今,趙俁登基不久,就將宗澤火線提拔到自己身邊聽用。
雖然在級別上,趙俁并沒有給宗澤提高多少。
但誰不知道,只要在皇帝身邊,不僅地位高、權柄重,機會也多,宗澤很快就會混成重臣的?
事實上,趙俁已經準備用宗澤建立警察系統解決趙宋王朝的冗軍問題了。
不過,目前還不是動手的時候,再說,宗澤現在的資歷也不夠。
這趙俁才讓宗澤跟著練軍,回頭再讓他去前線刷刷軍功和威望,回來就給他加重擔。
跟宗澤情況差不多的還有張叔夜。
張叔夜年輕時喜歡談論兵法,長大后以父蔭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
蘭州地處宋朝邊境,依靠黃河天塹自固,每年黃河結冰時,都要處于戒備狀態,以防羌人入侵,士卒幾個月不離武器。
張叔夜說:“此非善策也。不據險要之地以守,反使敵逼于黃河,我軍危矣。”
有個叫天都的地方,介于五路之間,羌人侵犯內地,一定先到那里集中,然后商議侵犯的方向。
張叔夜巡視那里的地形后,謀劃攻取之策,最后成功奪取該地,朝廷在此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城池,從此蘭州再沒有羌人之患。
趙俁便以此為借口,把張叔夜調到自己身邊聽用。
像宗澤、張叔夜這樣的官員,趙俁手上還有一些,劉韐、張孝純、趙開、張愨、許幾等等。
這些人才,趙俁有的放在自己身邊鍛煉,有合適的崗位也會放出去鍛煉。
總之,趙俁本著重用但又不能揠苗助長的原則,讓這些人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又人盡其用。
至于王稟和何灌,不用多說,都是開封出身、能死戰的名將,正是趙俁想要的能率領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的名將。
有這幾個人為趙俁練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趙俁覺得這兩支新軍是有可能為自己橫掃一切敵人的。
趙俁讓童貫等人平身后,直截了當地說:“走,去看看朕的新軍。”
言畢,趙俁就率先進入校場。
應該是知道趙俁來了,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的將士演練得格外賣力。
可是,雖然趙俁是外行,但他畢竟參加過軍訓,所以還是能看出來,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好像有點外強中干的意思,但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他就看不出來了。
趙俁扭頭問李琳:“原因何在?”
李琳說:“并未認真訓練隊列,便匆匆演練戰陣,才如此進退無序,不堪一擊。”
李琳這毫不留情的評價,讓宗澤等人的臉上不太好看。
他們不是不想練那枯燥的隊列,可問題是,這都快要打仗了,只練站立、走步什么的,能有什么用?自然是要將這寶貴的時間用在刀刃上,也就是直接練戰陣了,至于站與走,就算要練,也得等有時間時再練啊。
還有,他們不知道,這個長得跟兔爺似的小宦官是誰,竟然這么大的口氣。
不想,接下來,李琳便如數家珍一般說出,宗澤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讓宗澤他們不得不重視起李琳來。
為了讓宗澤等人重視她的指導,李琳開始指出她親自設計的陣地戰戰術、伏擊戰戰術、攻城戰戰術、反騎兵戰術的要領……
李琳所說的,跟童貫教給他們的新軍戰法一模一樣,這宗澤等人哪還能不知道,這個小宦官年紀雖然不大,但肯定有真東西。
宗澤等人心中感慨,‘到底是陛下身邊之人,真非常人也!’
接著,李琳就直指要害地指出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真正厲害的地方:“此二軍若想堪用,必須令行禁止,諸兵種間,當緊密協同,以保戰術施行順遂無礙,不然必不堪一擊……”
宗澤等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哪能不知道,趙俁帶李琳過來,就是來指導他們的?
他們趕緊虛心聽講,又將自己的疑問說出來,讓李琳幫他們解答。
等到雙方建立了初步的信任過后,李琳才給宗澤他們講了講他們最關心的戰術問題:
“遼軍素以騎兵稱雄,然我神機營之反騎兵戰術,恰可制其機動性與沖擊力。先布虎蹲炮為環形防御之陣,神臂弓手居于陣中,轟天雷投擲兵散于陣外。待遼騎沖鋒而來,先以神臂弓遠射,挫其鋒芒,減其沖擊之勢。及遼騎漸近,投轟天雷,驚敵戰馬,亂其陣形。繼而以虎蹲炮之火力,配合己方騎兵反沖鋒,必可大破遼騎……”
在趙俁看來,此時的李琳,才是真正的李琳,她的眼里全都是光,那是從事自己真正熱衷的事,才有的光芒。
‘仿佛你生來就屬于那片硝煙彌漫的戰場,而非深宮高墻內的皇妃。’
趙俁都為李琳感到惋惜:“可惜,你穿不逢時,不然……”
好吧,拋開那些未被證實過的傳說不談,趙俁真不知道,有哪個女人,能在屬于男人的戰場上留下她濃墨重彩的一筆,明朝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秦良玉嗎?好像再就沒有其她人了吧?
‘或許戰場就不該屬于女人,尤其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好戰琳的統兵夢,多半永遠都只能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