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看到大姐回來非常高興,亦步亦趨的跟著。
喬雪把姜放進地窖一半,剩下的準備曬干,也就放在了外面的窗臺上。
“姐,咱們去山上背酸梨行不?我怕丟了。”
無奈的看著小弟,這家伙就惦記著吃的。
“行,咱們一會兒上山。”
小丫頭可憐巴巴的看著,喬雪也不想再干什么,干脆就帶著小妹妹一起去。
姐弟四個都背著筐,就是最小的小玲都有自己專屬的筐。
在山腳下遇上一些小伙伴,他們每個人都背著柴火下來。
他們上山,也沒有人好奇,主要是現在孩子都往家里拾柴。
直奔著酸梨樹過去,還要去取酸棗,既然來了,干脆就都帶回去。
也許他們的運氣真的好,補償今年沒有摘到柿子,還沒有到酸梨樹附近,發現了兩只灰兔子。
兩個小子動作非常快,還有姐妹幫著趕,沒想到兩只都抓到了。
“大姐,這大灰兔子還真肥。”
“我明天去縣城看看能不能賣了,野豬肉一定比兔子肉好吃,你們兩個覺得呢?”
“姐,我想吃兔子肉。”小慶小聲的說。
“好,沒問題,回去就把兩只兔子殺了,燉一只,我去看爹正好給他帶過去一些。”
弟妹們都笑著點頭,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酸梨沒有丟,也沒有被禍害。商量著先去取酸棗。
沒想到這次在酸棗枝子中發現了野雞,雖然沒有逮到,不過撿了好幾個野雞蛋。
姐弟四個又撿了一些樹枝,這才悠哉的往回走。
直到天黑這才進家,兩個小子第一件事就是去地窖查看,家里所有吃的都在這里,真怕被偷了。
“小宇,你會殺兔子嗎?”
“姐,我來就行。”
“嗯,小慶去地窖把下水都拎上來。趁著水洗幾遍,明天我去縣城一趟看看有沒有粉面子的,回來咱們灌腸。”
“姐,不用去縣城。狼窩鋪就有賣粉面子的,你忘了他們村以前就是漏粉條的?”
喬雪懊惱的哼了一聲,“我還真忘了,那明天去買。”
“姐,小慶我們兩個去就行。”
十二歲的男孩子在這個年代已經不能算作孩子,他們無論是心計還是干活上都能頂半大大人了。
“行,明天你們兩個小心點。”
晚上吃的疙瘩湯,雖然面不多,可是蘿卜絲多,都吃飽了。還給小丫頭加餐一個野雞蛋,她非要哥哥姐姐都吃一口。
就那么大的野雞蛋,三個大的都假裝咬一口,小丫頭這才眉開眼笑的坐在一邊吃,嘴里還哼哼著真香。
吃過飯以后兩個男孩子殺兔子,然后剁成小塊用水泡著,血水泡出去才能去兔子肉的土腥氣味。下水也清洗了好幾遍,沙子都洗干凈,要不然吃著牙磣。放在笸籮里控水,準備明天還放進地窖的大缸里。
第二天吃過早飯,兄弟兩個推車出發,喬雪給了他們十塊錢。讓他們看著買,反正這十塊錢最好都買成粉面子。
姐妹兩個沒有出去,就在家里切肉,準備灌腸。
看著小丫頭的饞樣,“今天中午還給小玲包肉餃子吃好不好?”
本來想著這么小的孩子聽到有肉吃一定會高興的答應,誰知道她居然搖頭“姐,咱們等著爹回來再吃餃子,爹還沒吃到。”
喬雪聽了后眼圈泛紅,剛剛四歲的孩子,沒想到這么明白事理,孝順。
“好,咱們等著爹。”
肉都切好以后兄弟兩個還沒回來,兔子肉已經泡的發白了,控水,放在院子里風干還準備藏到地窖里。
豬小腸再次的洗了一遍,趁著小丫頭去外面玩拿出來不少的調料腌肉。
午飯都已經做好了兄弟兩個才回來,十塊錢居然買回來兩大袋子的粉面子。還有一袋子的粉條。
喬雪再次的感嘆這個年代的購買力,錢實在是太禁花了。
“姐,粉面子從兩家買的,周莊子也沒多少了,他們說現在吃的東西都不賣了。這兩家應該是從作坊里偷的。”
“你們怎么知道?”喬雪笑著問。
“我們進了周莊子打聽了十多家都沒有,去大隊問,人家說不賣。就在我們兩個以為買不到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子叫我們過去,說他家有。”
“這是你們的猜測對不對?”
看到兄弟兩個點頭。“你們記住了,以后這種事情可以和家里人說,但是絕對不能在外面說,因為你們沒有證據。
可能因為你們的猜測就會毀了一個人或者一家人。”
小宇皺著眉頭“姐,我明白你說的意思,可是不是偷的是哪里來的?”
喬雪也為難,她不想讓弟妹們自私自利,什么事情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是也怕他們太激進,教孩子還真是太難了。
“不管是哪里來的,就算是偷的,并沒有被逮住,咱們正好需要就買過來。
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數就行。其實我覺得這個世界不是只有黑白。”
喬雪說完嘆氣,自己和孩子們說這些干什么?說了也是不懂。
“好了,你們就記住在外面不能說其他人。”
兄弟兩個都點頭。
現在最缺的就是漏斗,家里實在是沒有這東西,自己有也不能拿出來用。
突然看到柜子上擺著的兩個小葫蘆。比劃了一下后覺得還行。
“小宇,你能把葫蘆的頂和尾巴那里都鋸開嗎?”
“爹的手鋸我會用,姐你說從哪里鋸?”
喬雪比劃了一下,小宇很快拿出來工具,幾下子就按照她說的弄好了。
洗干凈后姐弟四個開始忙活著灌腸。說實在的這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分工合作,很快房檐下面已經掛上了灌腸。
小丫頭怕野貓過來偷吃,搬著板凳坐在外面看著。
兩大盆子的肉都灌進去,房檐下已經掛滿了。兩個盆子剩下的肉再次多加了淀粉和蔥花,剩下準備做點粉腸吃,能給弟妹們解饞。
“姐,娘每次都放粉條碎,要不然咱們也放點?”小宇問。
“也行,那就燒開水,粉條怎么也要燙燙,要不然蒸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