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因為提前知會了樊柊,又給對方發了個定位,所以其他事情都拋到了腦后,買肉回家之后就開始忙活。
他們家的老三樣,那必須不能少的就是豬肉燉粉條了。
另外還有一些菜肴,都是現買菜回去,詢問大家想吃什么。
羊肉做了最經典的蔥爆羊肉,還做了孜然羊肉。
牛肉做了一道干煸牛肉絲。
白老爹還去自家大棚里摘了不少新鮮的蔬菜和榆黃蘑回來。
“媽,這榆黃蘑賣的咋樣啊?”
“好的很啊。”一說到這榆黃蘑的銷量,母親姜蘭的嘴都笑得合不攏了。
之前在電話里也曾經聽白老爹說起過老家的榆黃蘑生意,但電話里說的總還是比較籠統的。
現在提起這茬來,母親姜蘭的話源源不絕的。
上次離開之前,正好是鄭教授派兩個學生過來的時候,知道當時村里應該是有七八戶人家都種上了。
那還是因為其他人家的大棚還沒建設好。
到了如今,村里大多數人都已經種上了。
鄭教授這邊出產的榆黃蘑菌棒基本在半個月左右成熟,技術不熟練的,可能會導致時間延長一周到十天。
現在基本上都控制在二十天內。
而且鄭教授的菌棒給他們的價格都是內部價三塊不到,能出三斤左右的榆黃蘑,而且一開始大家若是資金不夠還能先登記領取,等賣出錢之后再補回來。
這一點,是白葉偷偷的在墊資。
畢竟也不能讓人家鄭教授給他們村兜底。
所以白葉跟自己爹媽商量了一下,自己墊了五十萬在鄭教授這邊,等于村里大部分的養殖戶就算都先行賒款,鄭教授也是扛得住的。
新鮮的榆黃蘑價格很不錯,尤其是過了十月之后,他們村的榆黃蘑迎來了銷售高峰。
之前愿意多拿一些,但手頭不寬裕的居民們很快就等到了資金回籠。
錢拿到手,立馬就要做的就是再進一批菌棒,然后將前面的欠款都補上,順便再購進一些。
村里人做的大棚,到底還是心里含糊,畢竟白家做的時候,那是李教授給他們農場和白葉的優惠。
村民們優惠就沒有這么大了,但整個村子都做還是有優惠的。
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做一兩畝頂多三四畝的大棚。
而一畝一般能種植五千到一萬菌棒,但密集度越高,需要的經驗和耗費的心力也是成倍的。
所以一開始大家都是幾千幾千種的。
多的三五千,少的一兩千。
大棚的錢,菌棒的錢,還有大棚后續里面溫控等耗費的水電也都是錢。
大家也只有真正的見到了回頭錢的時候,才敢大面積的種植。
榆黃蘑應季的時候還能便宜點,十月之后就少了,反而價格能上到五六塊。
要是能運到別的城市,那價格就更高了,北上廣這些地方賣到二三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目前來說,運出去比較難,但是借助白葉這邊賣到省城去還是沒問題的。
村民們賺了錢去還錢,結果還意外從鄭教授口中知道了白家為他們所有村民背書,提前墊資了五十萬的事情。
大家心里說不出來的滋味。
都說人家老白家賺錢,賺大錢了。
可,就活該人家發大財啊。
他們這些街坊鄰居都盼著白家越來越好。
這倆月來啊,村里人彌補了之前只能貓冬的傳統。
畢竟就東北這邊的天氣,尤其是他們這靠著林子邊的就冷的早了,到了冬天真是沒啥事,就吃吃喝喝打牌聊天。
聽著怪不錯的,可那是在有錢的情況下。
舒舒服服貓個冬,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膩了就吃個凍梨凍柿子啥的。
可要是沒錢呢。
本來就沒錢,天天還在坐吃山空,心里著急上火的,吃冰溜子都降不下來。
前兩年有直播平臺,賣點干貨啥的,能過個好年,等著開春了再干活。
現在,就算是過年也不耽誤他們賺錢。
尤其是近年關了,這新鮮蘑菇價格又漲了點,這價格已經是他們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價兒了,一個個樂得啊,都快到后腦勺了。
白葉陳導工地盒飯爆火城管連夜加班白欣芃白秀呈相關
_白葉陳導工地盒飯爆火城管連夜加班白欣芃白秀呈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