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字一開始以為自己在長安沒有找到任何線索,但事實上,他已經帶來了重要的線索。
如果真的像他說的一樣,在長安“古戰場”遺跡中發現的怪物尸骸里確實沒有發現腦機設備的話,那也就意味著,獸潮很可能只是一種單純的攻擊手段,而在這一套攻擊手段背后,還有一套復雜的系統在維持著它的運轉。
包括前期的腦機投放,進攻中的調度指揮,以及收尾時的裝備回收、戰場打掃。
要做到這一步,控制獸潮的勢力必然需要更龐大的后勤和支援隊伍來維持。
所以,這支隊伍還存在嗎?
如果在的話,它會在哪里?
陳劍隱隱感覺到,有一個更龐大、更恐怖的陰影正籠罩在自己、籠罩在華夏軍的頭上。
可現在,他對這個陰影卻沒有任何辦法。
“我們需要更先進、更大范圍的偵察手段。”
作戰指揮室里,陳劍開口說道:
“現有的依靠無人機建立的偵察和預警體系實在是太過于低效,也太不穩定了。”
“長航時無人機需要消耗的航空燃油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按照現在的用量,我們的燃油儲備最多還能支持半年不到。”
“我們迫切需要一種低成本的偵察手段。”
“它的效果不用那么好,精度也不用那么高,但必須要讓我們能夠看見。”
“所以.有什么辦法嗎?”
他的話音落下,雷杰立刻開口道:
“事實上,恢復與衛星間的通訊是最好的辦法。”
“按照伏羲的數據,目前軌道上應該還有至少100顆衛星是能夠勉強維持運作的。”
“只不過,它們與地面的通訊中斷了,在長期沒有收到指令的情況下進入了休眠狀態。”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恢復地面與衛星的通訊,重啟衛星系統?”
“首長,沒有那么簡單。”
伏羲的聲音在指揮室內響起。
“我所說的‘能夠目前維持運作’的衛星,實際上大部分都是不具備偵察功能的通訊衛星。”
“其中,北斗系統中有4顆衛星還能使用,后續我們也可以輕易恢復其功能。”
“但如果具體到偵察衛星上,目前沒有任何功能完好的衛星可供使用。”
“.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雷杰攤手道:
“高空氣球。”
“話說,以我們現在的生產能力,能生產出性能滿足使用需求的高空氣球嗎?”
“我們需要的可不是常規氣球,我們需要的是長航時,遠距離,且具有一定自持能力,能夠被有效回收的偵察氣球。”
“這玩意兒乍一看沒多復雜,可真要造出來.技術門檻還是挺高的吧?”
他的話說完,伏羲的聲音再次響起:
“長航時氣球的主要難點在于高壓聚乙烯材料,現在我們庫存中并沒有現成的材料,而如果要重新建立一套生產線,費效比相對較低。”
“我認為,我們的最優選擇應該是使用相對較為傳統的對流層偵察氣球。”
“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橡膠或塑料制作球皮,在不考慮使用時限的情況下,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大批量生產。”
“偵察設備方面,雖然我們不具備生產成像設備的能力,但完全可以使用011工事內現存的紅外和白光成像設備應急。”
“絕大部分怪物產生的熱信號是較為明顯的,在5到10公里距離上完全可以被發現。”
“如果需要進一步的情報,我們可以通過控制系統降低氣球高度,通過抵近偵察方式來彌補設備的不足。”
“好思路。”
陳劍點點頭,隨即繼續問道:
“控制系統設計呢?這塊怎么做?”
“使用全向螺旋槳控制方向,單向排氣閥控制高度。”
“也就是說,降低高度之后,氣球不再具有復飛、升空的能力?”
“是的。”
伏羲回答道:
“但考慮到特殊情況,我們也可以為一部分向關鍵方向偵察的氣球設計一次性高壓儲氣裝置,用于單次復飛。”
一錘子買賣啊.
陳劍算是聽懂伏羲的思路了。
其實它的思路跟何朔造槍的思路也是差不多的,就突出一個低成本、簡單易用,壞了也不心疼。
但你別說,這種思路在廢土上還真格外好用。
畢竟,現階段的華夏軍根本就沒有對手,他們造出來的每一種東西,都可以稱得上獨一無二的東西。
如果一個氣球的釋放不需要考慮政治因素,不需要考慮隱蔽性,不需要考慮防空火力的威脅時,真的有必要給它加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設計嗎?
說真的,如果不是要考慮回收需求,搞個塑料袋裝點氦氣扎起來吊個攝像頭往天上一飛也是可以的
“那就按這個思路來吧。”
“通知江南商會那邊,把橡膠材料也納入采購范圍。”
“雷杰,這兩天讓伏羲配合你把控制系統搞出來,我們盡可能在兩三天之內放飛第一個氣球。”
“性能不夠數量來湊,只要飛的夠多,覆蓋范圍早晚會擴展出去的。”
“我不管那個所謂的‘幕后黑手’到底藏在哪里,也不管它對我們到底有什么企圖。”
“但是,我們的地盤,絕對不能允許有任何不明身份的外來者進入。”
“火已經燒起來了,下一步,我們要直接在011基地外圍30公里外燒出一條隔離帶來。”
“那里不允許存在任何可能遮擋高空偵察視野的掩體,只要試圖靠近我們的東西,都必須要經過隔離帶的檢測。”
“好家伙,無水護城河是叭”
雷杰好笑的搖了搖頭道:
“你說我怎么就想不到這么夸張的點子呢?”
“因為你思想還沒完全轉變過來。”
陳劍一本正經地說道:
“咱們那個年代確實是放火燒山牢底坐穿,但現在這地方吧”
“森林和植物真的多得有點煩人了。”
“必須燒掉一些!”
高空氣球、真空隔離帶計劃的敲定為陳劍的防守策略補上了缺失的最后一環,只要這兩個條件得到滿足,信息、火力便能實現初步閉環,獸潮來襲后,華夏軍就能獲得充分的反應時間組織防守。
陳劍認為,在這樣完善的準備下,華夏軍面對獸潮的勝算,還是要比那些擬態異端大不少的。
畢竟,按照現有的信息來看,他們只是火力比較強、戰斗力比較強,但在作戰體系、技術體系方面,其實還有許多致命的缺口.
一切工作基本安排妥當,陳劍心情也久違地放松下來。
走出作戰指揮室后,他立刻下達命令,要求沈越集結起了華夏軍一班、二班、三班的隊伍,準備帶他們外出拉練,順便掃一掃周邊殘存的怪物。
“.要做什么、劇本怎么安排你都是清楚的,我就不多說了。”
“我的要求是,絕對不要造成非必要的減員。”
“畢竟,現在這些華夏軍都已經是被篩選過一次的好苗子了,一次鍛煉不夠,那就多來幾次,沒必要走極端哈。”
“放心,我心里有數。”
沈越點頭回答道:
“這次高壓測試主要還是以非戰斗測試為主,伏羲全程監控,再加上兩個圣血者作為高機動支援組掠陣,基本上不會出大問題的。”
“萬一實在是運氣不好,劇本進展不順利的話,我就提前結束行動,另找機會。”
“可以。”
陳劍滿意點頭,隨后招了招手,示意等待在一旁的蟻群機器人把一個大箱子抬到沈越面前,開口說道:
“你這次稍微走遠一點,順便把這些東西帶上,布置好。”
“這什么?”
沈越疑惑問道。
“簡易的地震檢測儀,從紫金山天文臺的地下倉庫里起出來的,修復后大部分還能用。”
“那頭鯨鰍至今都行蹤不明,我擔心它已經開始打洞了。”
“它在蘇杭那邊我管不著,但如果它已經掘進到我們附近的話,那我們就必須有所準備了。”
“只要檢測到異常的地震信號,我們就能通過三角定位鎖定它的位置。”
“到時候.”
“明白了。”
沈越點頭道:
“布設區域呢?規劃好了嗎?”
“伏羲會發到你的PDA上,你按照指引來就好。”
“明白。”
沈越朝陳劍敬了個禮,沒有多余的廢話,簡單整隊后,三個班的華夏軍立刻出發。
站在一旁的黃魚羨慕地看著那些戰士們遠去的背影,眼神中似乎有些失落。
陳劍走到他身邊,略帶調侃地問道:
“咋了?連續兩次沒參加作戰行動,心里不平衡了?”
“沒有!團長!”
黃魚立刻答道:
“就是有點羨慕。”
陳劍拍了拍黃魚的肩膀,寬慰道:
“放心,現在是戰時,以后建功立業的機會多的是。”
“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
“預計10天之后,第一批從帝都來的流民就要到了。”
“我需要你制定一個完備的方案,來對這些流民進行篩選、訓練。”
“華夏軍的隊伍要擴大,我希望你能向上走一步,不要僅限于‘排長’的思維。”
“你要做華夏軍的第一個連長,明白嗎?”
“明白!”
黃魚大聲回答。
連長?
他其實對所謂的“軍銜”“職位”并沒有太大渴求,但在得到陳劍的承諾之后,他確實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
這是華夏軍的連長啊。
這樣的位置,哪怕是哪一個圣堂近衛旅的旅長來換,他都會不帶一絲猶豫地拒絕。
不過,自己真的能勝任嗎?
他想要從陳劍那里得到更多的信心,但后者卻已經走開,徑直走向了焚燒過后的大片荒地的方向。
陳劍可不管黃魚是怎么想的。
反正擔子是要加到你身上的,無論如何你都要給我扛下來。
他現在更關心的,是燒過之后的土地能不能開墾成田地播種。
畢竟,這可是真正關系到華夏軍的糧食安全的東西。
“怎么樣,這里的土質能種東西嗎?”
正蹲在地上跟一名來自黃石城的女人查看土壤的雷杰抬起頭,回答道:
“沒有更細致的檢測手段,但基本可以確定,二級怪物、以及那些菌毯帶來的有毒物質已經完全被焚燒清理掉了。”
“種肯定是能種,大量草木灰堆積,肥力估計也是夠的。”
“現在就是一個灌溉的問題比較麻煩——我在跟她——她叫黃斐,我在跟她討論引水灌溉的問題。”
“目前初步的計劃是從玄武湖開一條溝渠過來,然后再在溝渠主體的基礎上建設網狀的灌溉水道。”
“她對這方面很在行,黃石城里田地的灌溉水道就是她規劃的。”
“女中豪杰,不錯。”
陳劍豎起大拇指,名叫黃斐的女人略有些羞澀地笑了笑,隨后說道:
“是團長過獎了。”
“沒什么過獎不過獎的。”
陳劍擺擺手說道:
“論功行賞,解決了什么問題就有什么樣的獎勵,如果這件事情做得好,以后你可以全面負責011基地的水利工作。”
“當然,你也要繼續學習,在知識水平上更進一步。”
陳劍這番話說得多少有些“官方”,但他也是刻意為之。
團隊漸漸大了,他雖然不需要特權,但也必須在其他居民那里建立起一定的界限感。
否則,日后的管理將會相當困難。
而很顯然,這些居民們確實也吃這一套。
到目前為止,整個基地的運作可以說是相當順暢,隱約已經達到了“令行禁止”的程度。
簡單跟兩人討論了幾句,陳劍站起身來,準備繼續去季星負責的兵工廠看一看75式步槍的生產情況。
但也就在這時,他的耳邊突然響起了伏羲的聲音。
“首長,011基地南側20公里處發現大股流民,無人機抵近觀察后,識別到已記錄的人臉圖像。”
“是江魚,她把千島湖鎮的人帶過來了。”
“那么快?!”
陳劍愣了。
這才過去4天多一點的時間,她就把人帶來了?
不管她是怎么做到的,這效率,實在是有點.夸張了。
“是的,身份已確認。”
“首長,對方攜帶了較多物資,是否需要派出貨車接應?”
“去吧,盡快。”
陳劍立刻點頭。
他有點迫不及待。
因為他是真的想知道,那個叫江魚的女孩,是怎么在五天之內,帶著兩百多人的隊伍,走出近兩百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