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竅二十三處:大梁歷299年,江南道林晨
武政部鐘聲響徹!
消息,很快便是傳遍了所有關注此事的大梁武者耳中。
即便武政部沒有公布,但各行道武政廳也能夠看到“江南道”三字。
江南道三字,足以說明留名者的身份了。
江南道林晨,在面對那些有妖族血脈的武者,依然挑戰成功。
“好小子,還真是爭氣,老夫我早就看不慣那些人,嘴里念叨著我大梁需要改革,要像其他幾國一樣,接受妖族血脈,事實證明沒有妖族血脈,我大梁少年也同樣不弱于他們。”
國都,當一位同樣已經致仕的曾經一品武者在自家府邸說的話,被外人給傳出來,整個大梁都開始震動起來。
這位是大梁上一任左相,論在大梁的威望比起孔大人還要高上幾分,僅在鎮北老侯爺之下。
當這位老人發出聲音,整個朝堂的風向便是又一次變了。
江北道。
老人的草廬中,數位五旬男子匯聚于此,臉上都帶著著急之色。
“老師,現在我等該如何?”
這幾位男子,都是江北的大人物,跺一跺腳整個江北都要震動幾下,現在全都是惶惶不安。
實在是因為,發話的那位威望太高了。
“急什么!”
老人一臉不滿,眼中有著狠色:“鹿死誰手還未可知,那林晨不過是在武道山二十三處留名,還有最后二十四處未留名,既然到了這一步,那就沒必要再保留了,安排人將林晨在武道山上所有留名處都給挑戰掉。”
“老師……這樣做會不會徹底激怒孔大人?”
“你以為你們做的這些,孔奇峰就會放過你們?”老人臉上有著譏諷之色:“現在你們已經沒有退路,只有阻攔林晨成為大梁武道學員典范,證明你們是對的,可別忘了大梁還有許多家族都在觀望,爭取到這些人,即便是孔奇峰也奈何不了你們。”
引入妖族血脈,培養入品武者,這對大梁許多武道家族都是有利的。
大梁這些武道家族之所以沉默,只是因為還在觀望,而這次交鋒的關鍵就在于能否阻攔林晨在武道山二十四處留名。
贏了,林晨成不了大梁學員典范,最后孔奇峰這武政部部長之位也得辭去。
輸了……
輸了的后果,在場的人都很清楚,這才是他們著急的原因。
“多謝老師教誨,弟子明白該怎么做,這就去安排。”
江北,河東……還有諸個行道,此刻有不少家族都開始行動起來。
“父親,孩兒失敗了。”
一位開竅二十二處的少年,從武道山下來,臉上有著失望之色。
“不要緊,挑戰林晨的不止是我們,還有其他人也在行動,你已經盡力了。”
少年父親安慰著自己兒子,而這樣的場景在大梁多處上演,這一日進入武道山的人數,也是打破了以往的人數記錄,足有百人登上了武道山。
然而,一天時間過去,讓這些人絕望的發現,林晨在武道山的名字穩若泰山!
“祖父,孫兒無能,連那林晨一掌都未能接下。”
“一掌都未能接下?”
老者臉上有著不可置信之色,自己孫兒體內可是有妖族血脈的,雖說只是九品妖族血脈,且沒能完全吸收,但怎么可能連林晨的一掌都接不下?
“我……我連林晨的速度都沒能看清楚,就被其一掌給拍下武道山了。”
少年很是慚愧,同時眼中也是有著濃濃的自我懷疑,要知道他從小就被家里灌輸,大梁的武者因為沒有融合妖族血脈,肉身強度不如其他幾國,在入品之前毫無優勢。
他對家里長輩的話語深信不疑,且他出國之后,與國外同齡武者接觸,對方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都遠在自己之上,也是驗證了長輩們的話。
對于小時候那些同齡玩伴,說他背叛大梁,他是嗤之以鼻。
他不是背叛大梁,只是尋求自身武道的突破,這何錯之有?
太祖皇帝已經離世兩百年,難道太祖皇帝說的一切都是對的?
“祖父,那林晨會不會也融合了妖族血脈?”
這話問完,少年自己就先搖頭給否定了,若是林晨也融合了妖族血脈,那就不可能在武道山留下名字。
三天時間!
當林晨在武道山的六處留名,依然穩穩顯露在武道山提名石壁上。
整個大梁開竅境圈子是徹底沸騰了!
“哈哈,真是笑死我了,昨日王朝從國外回來,聽說前往武道山后,連三息都沒堅持住就被轟落下來了。”
“妖族血脈又如何,在林晨面前都得死!”
葉風很振奮,揮舞著拳頭,一旁的沈澤有些看不下去了:“看你這么激動,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留名的是你。”
“雖然留名的是林晨,可不妨礙我激動啊,我早就受夠了這些孫子的言論,什么大梁必須要變,要學會開放包容,要學會放下仇恨往前看,我往前看他大爺,我葉家往前數五代,多少先人與妖族戰斗而死,到現在祠堂還擺著數百族人的靈位,一句話就要讓我放下仇恨,我要是放下了,有什么顏面去祠堂祭拜我葉家先人?”
聽著葉風的話,沈澤點點頭,他和葉風這點觀念是一樣的。
沈家當年為了斬妖,戰死了多少先人,現在后人卻要融合妖族血脈,那是對先人的褻瀆。
“這群孫子先是提妖族血脈,真要讓他們成功了,是不是就得要和妖族和解了?到最后是不是又要讓妖族進入我大梁了?”
雖然只是小輩,但葉風也不是傻子,這些人要做什么,他也是聽家里長輩分析過。
三天的時間,能夠發生許多事情。
大梁的武道家族都不是傻子,心里很清楚這三天林晨必然面臨著多次挑戰,可名字依然穩穩出現在武道山上,這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這場沒有硝煙的爭斗,即將落下帷幕了。
江北!
“憑什么,這林晨沒有融合妖族血脈,實力憑何能夠達到這程度!”
江北幾位大人物,眼中有著憤怒,若是仔細看,還能夠從他們的眼底發現一縷驚懼。
一位開竅少年,往日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睛,不管在武道山留名幾次,在他們眼中也只是一個有潛力的小家伙。
他們怎么也想不到,決定著他們這場爭斗走向的,就是這么一位小小的開竅少年。
“開竅二十四處,絕對不能被林晨給挑戰成功,否則我等就徹底完了。”
臨湖村外的鄱陽湖。
看似平靜的湖面,卻是有著多艘游船正有規律的巡邏。
“大人,您可有想到會有這么一天?”呂同智看著自家大人低聲詢問。
“本官能夠想到林晨在武道會闖出名堂,卻沒想到會這么快,且還如此驚人。”
游船上,方澤搖搖頭,林晨的進步之快超乎了他的想象。
不久前都統大人便是安排他們鄱陽衛幾乎是全部出動,在整個鄱陽湖水域布下了天羅地網,就是為了保護林晨。
整個鄱陽衛,為了一位開竅少年全部出動,放在以前要是有人敢跟他說這事,他都得一巴掌甩過去,說什么荒唐言語。
“還好大人您當初提點我,沒有得罪這位。”
呂同智極其佩服自家大人的眼力,不僅跟林晨提前結下來了人緣,且當初還提點了自己,不然當初自己真要和林晨爭奪那蛇妖尸身,給林晨記恨下,將來日子可不好過。
“認真巡邏吧,等到林晨開竅二十四處,我們就可以撤離了。”
方澤對于最近朝堂上的暗流,也是知曉一些的,現在所有人都等著林晨在開竅二十四處留名。
而為了防止某些人喪心病狂,會對林晨下手,他們鄱陽衛才會出動,且方澤相信不止是他們鄱陽衛,此刻的以臨湖村和鄱陽縣為中心,只怕暗中有諸多入品武者暗中盯梢,有人若是膽敢把手伸進來,等待他們的必然是雷霆一擊。
饒州府舒家。
于永年作為舒家未來的乘龍快婿,在舒老爺子的邀請下,提前住進了舒家。
“伯父。”
院子里,于永年正在修煉,看到自己未來泰岳與一位中年男子進來,連忙開口行禮。
“永年,我與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饒州府武政司副司長徐大人。”
“在下見過徐大人。”
“哈哈,于教習不用多禮,你是我江南道教習典范,我二人官階相當,稱呼我一聲師兄即可。”
徐綸才笑著開口,同時目光掃了眼一旁的舒老爺子,舒老爺子明白這位徐大人是有事情要和自己未來女婿私下交流,雖然不知道徐大人找自己未來女婿有何事,但這個面子他還是愿意給的。
舒家雖然是饒州四大家族之一,可這些年也是在走下坡路,在饒州府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原本舒老爺子是希望自己女兒與其他家族聯姻的,當得知自家女兒和一個小小教習在一起時候,心中很是憤怒,憤怒女兒的不懂事,更是憤怒自家大兒子還幫著女兒瞞著自己。
正當他準備召回女兒,結果饒州武政司那邊有消息傳來,饒州府出了一位少年天才林晨,而這位少年天才的教習恰恰是自己拐走自家女兒的男子。
因著這一點,舒老爺子立刻派人去詳細了解了林晨的情況,得知林晨和于永年并非一般的教習和學員關系,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最終選擇了暫時裝作不知情。
到現在,舒老爺子都佩服自己當初的決斷。
這一等,給自己等出了一位江南道教習典范的女婿!
更重要的,如此一來舒家也算是和那林晨扯上了關系。
女婿實力不強又如何?
雖說教習典范只是虛名,可入品沒有任何問題。
更何況女婿還有林晨這么一位有出息的弟子。
少年之尊嚴看父,老者之尊嚴看子。
弟子也是子。
女婿靠林晨這弟子,走哪都是座上賓。
“永年,你陪著徐大人坐坐,我還有些事情要去處理。”
舒老爺子告辭離去,徐綸才看著于永年,笑道:“于師弟,師兄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問?”
“師兄有話但問無妨。”
“若是林晨有危險,于師弟可愿解救?”
徐綸才這話一出,于永年面色一凝,沉聲問道:“徐大人這話是何意,在下卻是沒能聽懂。”
“我也就不跟于師弟繞關子了,林晨最近卷入了我大梁朝堂的紛爭之中,甚至還有一品強者的身影在其中,稍有不慎,傾軋之下怕是對林晨極其不利。”
“徐大人可否說清楚。”
“現在許多強者希望朝堂對入品武者加大培養,此事無論對于師弟還有林晨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林晨是出身寒微,若是被評選為大梁武道學員典范,便是證明武政部當前的政策沒問題,林晨也因此將會被那些強者給嫉恨上。”
徐綸才看著于永年,倒是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將林晨面臨的險境給說了出來。
這是他身后的人給他的任務,現在他們已經無法阻攔林晨在武道山留名,只能是讓林晨自己放棄,但林晨在臨湖村根本接觸不到,唯一能夠影響到林晨的就只有眼前這位了。
“林晨在武道山留名六次,已經證明了他的潛力,沒有必要再去出這個風頭,大梁武道學員典范只會將林晨給放在火上烤,可若是林晨愿意放棄……”徐綸才壓低聲音:“有人會給林晨一份厚禮。”
聽到這話,于永年明白了,這位徐大人是來當說客的,替他背后那些人來勸動自己,想讓自己去勸動林晨,放棄繼續在武道山留名。
林晨在武道山取得的成績越好,恰恰證明武政部的政策是對的。
那些想要讓武政部改變政策的,也就算盤落空了。
只是這徐大人還有他背后的人,對林晨并不了解。
“徐大人。”于永年改變了稱呼:“此事恕我無能為力。”
徐綸才面色一沉:“于師弟,林晨在武道山多留名一次又無太大收獲,武政部已經獎無可獎,可只要林晨放棄,不但可以得到一份厚禮,且后續武政部更改政策,針對入品武者加大培養,你和林晨豈不是也受益?”
“這份受益,我于永年承受不起。”
于永年冷冷拒絕:“抱歉,徐大人請回吧。”
徐綸才看到于永年堅決神情,眼底神情變化不斷,可最后只得無奈離去。
“永年,發生什么事情了,我看那徐大人出府的時候,神情很是陰沉。”
舒素婉從院子外進來,于永年苦笑道:“這位徐大人是來當說客的,可惜他們不懂林晨。”
以自己對林晨的了解,于永年心里很清楚,林晨只怕也是知道自己卷入了朝堂紛爭之中,可林晨依然選擇在武道山繼續留名,不是為了虛名,更不是為了投靠其中一方。
只是因為林晨自己便是出身寒微,他不愿意寒門子弟的這條武道晉升之路,被徹底的給堵死。
若沒有武政部的培養政策,他于永年就是連練臟也達不到,成為不了武堂的教習。
若沒有武政部的培養政策,林晨也沒有機會入武館,得開竅丹,得甲等弟子名額……
得了武政部的政策之利,現在讓他們師徒兩人為了私利而轉身抨擊,他做不到!
“看來那些人是被逼到無路可退了。”
舒素婉沉吟片刻:“事情也沒這位徐大人說的這么壞,能夠找到這里來,對方是徹底沒轍,孔大人何等人也,這些人蹦跶不了多久的。”
雖說舒家比不得最輝煌時候,但舒素婉還是懂一些朝堂官場之道的,那些人但凡還有手段,就不會來找自家師弟,只有徹底走投無路,沒有手段可用,才會上門來。
孔大人不可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等到林晨在武道山最后一次留名,就該是清算這些人的時候。
兩天后!
臨湖村。
林晨感受著自己氣血澎湃,猶竟猶如潮汐一般不斷翻涌。
“老師,弟子要突破了!”
“我和趙前輩會替你護法,安心突破就是。”
賈南燭微笑,林晨點點頭,走進了后山。
“現在,怕是有許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臨湖村,不知道多少人寢食難安。”
“活該,從他們開始質疑武政部政策之時,結局就已經注定了,這些人根本不懂武政部存在的意義。”
趙蒼生臉上有著不屑之色,真以為武政部只是承擔培養大梁武者那么簡單嗎?
太祖皇帝給予武政部獨立之權,不受朝堂限制,最大的原因就是太祖皇帝的那句話:愿我大梁子民人人如龍,武道長盛。
人人如龍四字在前,武道長盛在后。
加大對入品武者培養,只能夠讓武道長盛,卻做不到人人如龍。
要想武政部改變政策,除非抹去太祖皇帝這句話。
后山,林晨周身氣血如潮汐般不斷翻涌,二十三處竅穴此刻徹底貫通,氣血之恐怖甚至隱隱都能夠聽到水浪之聲。
隨著林晨運轉氣血,每一處竅穴都發出一聲炸響,而每一聲炸響過后,其氣血運轉速度又快了一分,這些氣血甚至從體表溢出,化作無形氣浪震蕩四周草木。
一息,兩息,三息……
短短十息,第二十四處竅穴在恐怖氣血的延綿不絕沖擊下打通,周身氣血從此通達無滯
霎時,林晨體內氣血轟鳴如雷霆炸響,二十四處主竅穴凝聚的真血猶如一道洪流,此刻以摧枯拉朽之勢涌向心臟處。
“不好!”
感受到自己氣血沖向心臟處,林晨面色一變,這是命格發揮作用了,還是他自身氣血太過恐怖,開竅二十四處后,直奔練臟而去了。
一旦練臟成功,那就是練臟境了,上不了武道山了。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林晨直接拿出武道印,心念一動,身形便是出現在了武道山。
隨著林晨出現在武道山臺階上,對面很快出現了一道身影,不過林晨連對方的臉都沒看清楚,身形一閃,毫不猶豫風云掌拍去。
風云掌:掌六!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一定得趕上練臟前擊敗對手。
恐怖的氣血加持之下,對方身影剛顯露出來便是直接被一掌給拍飛了出去。
看到對方身影飛出武道山的那一刻,林晨才松了一口氣,好險!
差點就因為境界突破失去了機會。
擊敗了對手的剎那,武道山上突然一道光柱落下,將林晨給籠罩在其中。
原本準備立刻退出武道山的林晨,感受到自己周身的金光,身形一滯,沒有第一時間離開武道山。
“屏氣凝神,當以九轉真血練臟,莫要耽擱!”
武道山上突然有聲音傳出,林晨眸子一凝,他不知道這聲音是何人所言,但沒有任何猶豫,第一時間便是運轉九轉真血練臟法。
這門他得自武道山的練臟功法,早就已經熟記于心。
盤腿坐于臺階上,金光籠罩中,林晨運轉九轉真血練臟法,呼吸吐納之間,二十四處竅穴內積蓄的真血在光柱牽引下,沿著周身經絡向心臟匯聚。
隨著這股真血的涌入,心臟處驟然傳來灼燒般的劇痛。
與此同時,金光竟也順著真血一同涌向心臟處,竟在林晨心臟上勾勒出金色的紋路,當紋路成形的剎那,林晨周身竅穴伴隨著心臟跳動而共鳴。
然而,這真血并未就此停下。
下一刻又朝著肺部所在位置而去……
林晨感受著自己身體狀況,眼角一挑:這……不對勁!
練臟境,按照老師還有他所了解的,一共有五臟,一處處去煉化,等到五臟煉化完便算是大成了。
可自己現在才剛煉化心臟,竟又涌向其他四臟了!
是這金光的原因嗎?
林晨心中有個猜測,他不知道這金光是什么,但既然是武道山所賜,應當是好東西。
而就在林晨在武道山吸收金光的同時,此刻外界卻因為武道山提名石壁的變化,引起了軒然大波。
江南道林晨,于武道山留名七次,開竅二十四處,打破大梁武道山留名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