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大梁太祖皇帝建立了大梁。
但當時的大梁,并不穩固。
前朝大楚朝堂從上到下昏庸無道,整個大梁不僅遭受妖魔霍亂,周邊其他幾國也是虎視眈眈。
“當年,太祖皇帝起兵之前,曾前往寒國,那時候的寒國武道極其昌盛,周邊有不少國家的武者都會前往寒國。”
賈南燭緩緩向林晨講述著這段大梁建國之初的秘辛。
“太祖皇帝學武有成,回到大梁,見大梁百姓民不聊生,遭受朝堂世家和妖魔的多層剝削,一怒之下選擇起兵起義,響應者云集,但當時起義的不止是太祖皇帝一家,大楚氣數已盡,有數股起義勢力出現。”
“這些勢力,有和太祖皇帝一樣抱負的前輩們,這些前輩后來也都選擇加入了太祖皇帝的起義陣營當真,但更多的是投機之輩,和對權力的貪婪者……而太祖皇帝當時處境是最糟的,因為太祖皇帝是唯一提出不允許大梁有妖族存在的,不僅要面對大楚的鎮壓,還要面對妖族的暗殺,處境極其危險。”
賈南燭聲音低沉,繼續道:“好在的是,太祖皇帝在寒國學武之時,曾拜了一位師傅,而那位師傅是寒國的國師,前期給了太祖皇帝不少修煉資源,供太祖皇帝培養麾下的武者和提升自身實力。”
“其實不止是太祖皇帝背后有寒國支持,其他起義實力背后也有其他國家的身影,這些國家可不是真的好心為了我大梁百姓,只是想要借機在大梁扶持自己的勢力,好掠奪我大梁的疆域和資源。”
當時的大楚,就是其他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可恰恰因為大家都想咬一口,都盯著這塊肥肉,便是誰也不敢率先出兵,最后選擇了這種扶持勢力的辦法。
賈南燭老眼瞇起,眼中有著冷意:“包括那寒國也是如此,太祖皇帝推翻大楚,建立了大梁,準備針對那些有其他國家支持的勢力還有妖族進行全面清掃圍剿之時,寒國竟趁機提出要我大梁讓出三行道區域給寒國,太祖皇帝自然不會同意。“
“被太祖皇帝給斷然拒絕后,寒國竟要對我大梁動兵,想要強行侵占三行道之力,當時大梁武者全力對付妖族,若寒國動兵,要么放棄對妖族的清掃,不然三行道之地根本保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太祖皇帝毅然做出決定,建立武院,而武院的創建者,便是其他起義勢力。”
林晨眼瞳微縮,他有些猜到太祖皇帝要做什么了。
“太祖皇帝發下誓言,大梁朝堂只建立武堂和武館,武道少年要想繼續在武道上走遠,可以選擇入武院,而大梁朝堂不會干預武院所有事宜,武院的一切事宜有武院院長和教習自行處理,就這一道誓言,就讓得那些門閥世家還是背后的國家坐不住了。”
說到這里,賈南燭嘴角微微上揚:“這些人以為太祖皇帝是昏了頭才做出這樣的決定,畢竟當時整個國都都在傳,太祖皇帝曾經私下里拍過桌子,與其疆域被寒國奪走,還不如大梁被其他門閥世家所取代,再怎么這鍋肉也是爛在了鍋里,不會便宜了他國。”
“你可知道,那些門閥世家還有背后覬覦我大梁的國家,為何會坐不住?”
聽到自家老師詢問,林晨想了下,答道:“在這些人看來,太祖皇帝這等于是將大梁的武道天才轉手讓給了他們,由他們建立武院,對大梁的武道天才進行培養,自然也可以讓這些武道天才對大梁沒有歸屬感,只聽從他們的吩咐,十年乃至二十年后,這批學員成長起來,步入大梁朝堂為官,將是對大梁的釜底抽薪。”
“不錯,太祖皇帝正是算準了這些人的心思,才會決定建立武院,當時聯合武院的建立者,便是來自于這些門閥世家,太祖皇帝為了安這些人的心,更是給這些人每人一個一品官職。”
“甚至于,這些國家內部門閥派系,為了讓我大梁的天才武者效忠于他們,而非效忠于他們的國家,私下里還在大梁建立了一些武院,短短十年時間,我大梁武院數量有三十多個。”
賈南燭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稀疏的眉毛跳動:“可他們沒想到,從他們同意建立武院那一刻起,就中了太祖皇帝的計謀,你可能猜到太祖皇帝要做什么?”
“太祖皇帝是要借雞生蛋?”林晨思索片刻,答道。
“借雞生蛋,不錯,你這形容的很貼切,就是借雞生蛋。”
賈南燭再也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聯合武院之名的由來,就是因為武院是由這些門閥世家聯合起來創建的,這些門閥世家為了讓招收進來的學員對他們死心,那是大把的修煉資源給出去,甚至為了讓這些學員對大梁沒歸屬感,他們背后的那幾個國家也是給送功法,送資源……。”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學員并沒有對大梁離心離德,轉頭從武院離開后,便是為我大梁效力了,雖有少數學員背叛了我大梁,但相比起這些投入的資源,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林晨嘴巴微張,還能這般操作。
所以這些天才少年是太祖皇帝提前安排好的?
不對!
那些世家門閥,包括背后的國家,必然是對這些學員的背景身份進行過調查,若是來歷可疑,肯定不會招收進武院。
“得民心者得天才!”
賈南燭看向林晨:“這是太祖皇帝的原話,太祖皇帝沒有做任何安排,但太祖皇帝相信,這些少年能夠看得到大梁的改變,看得到大梁逐步強大,賣國求榮者終究是少數,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大梁。”
“太祖皇帝真乃神機妙算!”
林晨內心對這位太祖皇帝更加的欽佩,保國土,斬妖魔,開武政部……借他國資源培養本國武道天才……
這是何等的自信,自信能夠得到民心。
而太祖皇帝也確實是做到了。
難怪,難怪大梁能夠昌盛三百年,到現在還不曾衰退。
“老師,那寒國難道就甘心放棄了?”敬佩于太祖皇帝的雄才偉略,林晨又好奇問道。
“寒國自然是不甘心的,即便是其他幾國都向寒國施壓,寒國依然想要向我大梁動武,屯兵百萬于黑河邊界,還有兩位一品強者,要強占我大梁三行道之地,太祖皇帝抬棺坐鎮黑河,十位三品武者不惜燃燒命元提升境界,我大梁三十萬武者與寒國隔河對峙。”
賈南燭眼中有著狠色:“太祖皇帝只有一句話,寒國要打那就打,我大梁所有武者放棄大梁,以百人為隊伍,殺入寒國地界,以地換地。”
“以地換地?”
林晨眼中有著精光,太祖皇帝這魄力……
就大梁所有武者全部涌入寒國,即便不如寒國,也足夠讓寒國動蕩,而周邊其他國家必然會趁機吞噬大梁地界,大梁是沒了,可寒國也別想占到任何好處。
“所以,寒國最終放棄了。”
“嗯,寒國放棄了,但我大梁也付出了代價。”賈南燭聲音低沉:“十位上品武者燃燒命元,三年后全部離世,當初寒國給予的修煉資源,加倍返還給了他們。”
林晨嘴巴微張,想說些什么,可最后也只是輕嘆了一聲。
即便太祖皇帝表現出來了破釜沉舟的氣魄,可寒國也不傻,知道太祖皇帝更多的只是展示強硬姿態罷了。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
實力不夠,否則即便選擇破釜沉舟,也最多讓對方投鼠忌器。
“不必太傷懷,我大梁現在強大了,再不是當年了,你們這一代要做的,就是讓我大梁繼續昌盛下去,如此才不負當年我大梁先烈所作出的犧牲。”
賈南燭拍拍林晨肩膀,寬慰了一句。
最艱難的百年,大梁已經是扛過來了。
“說回聯合武院之事,可以說武院建立,正是雪中送炭,那時我大梁武道資源匱乏,這些國家就上趕著給送了一波溫暖來,二十年后,周邊這些國家還有那些門閥也終于是發現不對勁了,他們給資源給功法培養的學員,離開武院后并沒有背叛大梁,可惜他們發現的晚了,我大梁新一代武道強者已經成長起來了,再要想開戰,我大梁不懼任何國家。”
賈南燭眉飛色舞,想到這些國家吃了啞巴虧的難受,他就無比的暢快。
“老師,這些國家發現上當后,所以選擇解散了聯合武院。”林晨好奇問道,按照姜師姐所說,聯合武院后來被一分為三了。
“嗯,這些國家發現無法讓我大梁武道天才效忠于他們,或者說那極少數的叛國者,相比投入的成本實在是劃不來,也不再送修煉資源過來了,我大梁自然就順手將武院給接了過來。”
好一個順手!
林晨也是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
“不過當年這些國家,為了讓武院學員對大梁沒有歸屬感,在武院定下了許多規矩,其中武院的資源便是由各國共同劃撥,以武院的排名來決定資源的分配,這規矩依然存在,即便到如今武院的資源,也是由我大梁和其他八國共同支配。”
“由九國共同劃撥,那武院應該就不止我們大梁五家,是其他國家也有?”
“九國,一共六十家武院。”
賈南燭看向林晨:“武院排名三年一變,青云武院目前排名第十、京都武院排名第十一,凌霄武院排名第九,滄瀾武院排名第十二,至于斬妖武院……情況較為特殊,不參與排名。”
“我大梁在頂尖天才上面,略遜于其他八國,但在整體上卻是要超過其他八國,這一點從武院排名上,你也能夠看出來。”
“嗯。”
林晨點點頭,九國,六十家武院,大梁這邊最強的凌霄武院也才只是排名第九算是墊底了,但后續連著三名都是大梁的武院,恰恰說明大梁各大武院的學員實力很均勻。
其他八國沒猜錯的話,應該是最頂尖的一批武道天才對匯聚于一家武院了。
“關于武院的來歷,現在也全部告知了,至于入哪家武院,對你來說區別不大,你要考慮的是這些武院會給你開出怎樣的條件。”
“有奶便是娘。”林晨嘿嘿一笑。
“這話有些粗俗,但卻是有理。”
賈南燭撫須,師徒倆人相視一笑。
安徽府,黃山別院。
楓葉如火!
于永年捧著一份公告,面對周圍其他人的恭賀,神情有些恍惚。
自己連入品都不是,還沒參加武舉,竟然就得了個從八品的官職了。
“于師弟,恭喜了!”
黃坤笑呵呵的向于永年開口祝賀,他現在是越來越佩服自家父親了,果然是看得遠。
當時的林晨還沒在武道山留名,且在江南道學員典范之爭更是出于劣勢,父親便是果斷收于永年為弟子。
說實話,當時他內心還是有些猶豫的,怕父親會不會看走眼,現在看來還是父親眼神毒辣。
這林晨是一鳴驚人!
武道山留名,江南道學員典范……
這兩身份已經是坐實了江南道開竅境第一人的身份了。
原以為于師弟得以拜自家父親為師,已經是師憑徒貴了,可相比起這個從八品官職,拜自己父親為師根本算不得什么。
入教化閣參悟武道,就意味著妥妥的入品了。
“師兄,我這……我這心情有些復雜。”于永年苦笑了一下,一旁的舒素婉笑吟吟道:“黃師兄,永年應該是太過驚喜了,需要緩一下。”
“哈哈,我明白,那師弟就先休息會,師兄我先告辭。”
黃坤點點頭,這天上突然掉下這么大的餡餅砸到頭上,是得要緩一下,換自己也得緩一下。
黃坤帶著人離去,院子里就剩下了于永年和舒素婉兩人。
“師姐,我這……”
于永年苦笑,驚喜嗎?
確實是有,可更多的是別扭,自己在黃山辛苦修煉半年之久追求的目標,竟因為林晨的原因,直接達成了。
“有什么好別扭的,別人羨慕都來不及。”
舒素婉知道自己師弟是別扭什么,師弟外柔內剛,身為教習卻沾弟子的光,過不了內心那道坎。
到現在她也是想明白了,什么黃老前輩在光明頂閑逛,看到自家師弟修煉,對師弟很是欣賞破例收為弟子,這些都是假的,真正讓黃老前輩收師弟為弟子的原因,還是因為林晨。
也許那個時候黃老前輩就得到了風聲了,借著收自家師弟為弟子,與林晨搭上聯系。
“羨慕?我教導林晨,可沒想著會有今天。”
“就是因為你沒想著從林晨身上獲取什么,才恰恰當得起這份獎勵。”
舒素婉知道得好好勸說自家師弟,不然以師弟的性子怕是容易鉆牛角尖。
“武政廳頒布的公文和獎勵,是對江南道所有學員包括教習的一種鼓勵,是讓大家向師弟你學習,身為教習對學員教導多上心,師弟你更應該光明正大接受這份獎勵,如此才能激勵更多的教習在教導學員練武上用心,這對學員來說是一件好事。”
“若師弟覺得配不上這份獎勵,將其給推掉,讓江南道其他教習如何想?”
“師弟你是高風亮節了,可教習也是武者,他們也需要修煉資源,也想在武道上更進一步,人非圣賢,豈能沒有私心,今日你推掉了武政廳的獎勵,往日有其他教習也面臨這情況,他們是接受還是跟你一樣推掉?”舒素婉表情很認真:“教習真心教導學員,學員在武道上有出息,教習得名得利,這是必須要有的。”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于永年也是聽懂了師姐的意思:“是我想偏差了,如師姐所說,這獎勵師弟我是要定了。”
舒素婉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于師弟接受武政廳給予的獎勵,入教化閣后,入品不再是問題。
按照她和師弟的約定,等到師弟入品,就該上舒家提親了。
而且師弟教導了林晨這么一位弟子,家里也肯定不會反對自己和師弟的婚事。
“師姐,這武道山是什么?”
于永年倒是沒去想這些,只是想到那公文上提到的林晨在武道山留名之事,對武道山有些好奇。
“武道山,我也只是曾經聽一位長輩提到過,這是太祖皇帝所建的一處特殊之地,只有真正的武道天才方能進入,而能夠在上面留名者,放眼整個大梁都是佼佼者的存在。”
舒素婉對武道山也不是很了解,舒家雖然也是饒州四大家族之一,可她自身武道天賦不算特別高,武道上的一些事情也不太了解。
“師姐,我準備辭別老師,回一趟鄱陽縣。”
于永年此刻心中有一個迫切的念頭,他想回鄱陽縣,見見林晨。
當初在武堂,在他院門前徘徊了許久,才鼓足勇氣敲門的少年,誰能想到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便是成為了整個江南道耀眼的存在。
他人只看到了林晨現在的風光,但他卻從林晨這篇文章中,看到了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