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段,老領導還是被老耿和秭局長,左右擔著肩膀扶上去的。
六十來歲的老者,全靠平時還算硬朗,前年還跟讓衛東在籃球場上出過鏡。
才能頂住這步行距離絕對超過十公里的超長步道。
但站在簡陋的觀景臺時,一切都值了。
三峽全長兩百公里左右,這里是起點也是最高點。
向東下游方,能縱覽一大片如雞蛋綿的那種山峰林立。
向西則有種回看盆地的傲然。
整個蜀川盆地圍著蓉都平原,外圍真就跟盆沿一樣嚴嚴實實。
古時候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就只有這個缺口可以出去。
朝著滇南的茶馬古道都得翻山越嶺出去,直到解放后的火車也是打隧道從東北角進來。
所以東南角這個缺口從古至今,再到未來都是整個盆地朝外運輸的最重要渠道。
站在這巔峰處,除了會下意識的在腦海里翻滾諸如“大丈夫生當如此”、“朝辭白帝彩云間”、“世間壯美莫過于此”、“一覽眾山小”等各種有氧運動到極點的幻覺感慨,就是真會有視角、高度的感知變化。
站得高,真特么看得遠。
就看是悟到看風景,還是看人生。
已經午后了,五月下旬的陽光帶點熱度炙烤在身上,但體感不熱,因為高處不勝寒的那種心理感覺壓過了氣溫。
也許陰雨天或者冬季來,還會云海繚繞。
這會兒就是陽光普照的清晰。
所有一切都盡收眼底。
連浩浩蕩蕩的長江,這下都不過如蚯蚓般蜿蜒而去,再遠眺四周山峰,全都臣服綿延到天邊。
峽江美景,都壓不住壯懷激烈的雄心萬丈。
好像一探手就能摘下天邊云朵。
這就是君臨天下的感覺嗎?
不真實。
老領導都有些呆呆的站在那環顧四周。
秭局長還掏了紙筆站在旁邊,準備時刻記錄點什么。
可回過身的老領導只對讓衛東點頭:“確實要把這一切景色,帶給所有人。”
讓衛東微笑嗯,來來來,給您拍個照。
老領導還整了整衣領很認真。
秭局長你能不能稍微閃開一點點,就想蹭照。
讓衛東堅決不給他這個機會。
誰叫你早上得罪我。
其實是怕這貨要是以后還是心態失衡的搞事,拿著跟誰的合照去招搖撞騙才是嗶了狗。
秦羽燁已經掌控了攝像機,扛在肩頭頗具專業水準的廣角勻速運鏡,盡量不拍人,只記錄這非同凡響的景致。
起碼要給HK看看這等讓衛東開發的美景。
看誰還吹噓HK那點太平山的景色,只能說太小家子氣。
李二鳳和拉姆還要扶著點她,在這沒啥欄桿的觀景臺上注意安全。
工程師們已經立刻展開了勘察。
整座山巔,站到這里才能確認就像金字塔切了個對角,于是有三條脊線。
從峽口爬上來的這條其實是最長最遠,因為到山底還要橫過幾座山才到景區起點。
直線三四公里,拉成了十來公里步道。
另一邊到江岸里的最陡最近,然后朝著后面的最緩。
山民們對這點攀爬精神抖擻小菜一碟,熱烈介紹后面的道觀有老神仙。
正在跟工程師們交流的讓衛東心頭噗嗤:“等等,等我們開會談完工作,待會兒再去拜訪老神仙,哦,拉姆,把吃的安排上。”
達瓦、老耿、工程師們還是背了包的,還有工程測繪儀器。
拉姆和石頭在旁邊大塊石上擺出野餐布,還有茶水可以燒煮,達瓦連忙說自己擅長這。
山民們趕緊歡喜的拿了些雞蛋、蛋糕,捧著跑掉,一看就不是自己吃。
老領導就端了茶缸,開始聽讓衛東和工程師們探討。
其實站在這高處,一下就明了。
要真朝著下江這邊的脊線直接鋪條索道纜車下去最簡單,然后這山谷到江邊估計最多一兩公里,在谷底江邊修個小碼頭,游客送過來,步行谷底走個一兩公里,纜車上來,齊活兒。
老耿都提出,把古城藏在這山谷里是不是就更完美了。
實在是他覺得那邊景區口,純山坡上得炸開個缺口清理出平地才能建古城,這里谷底平坦簡單多了。
讓衛東只知道這山巔建過,但具體在哪真沒見過。
可他現在的認知是真高:“始終要記得我們搞這個景點是為什么,賺錢嗎,不是,修樓和賣產品比這個來錢簡單快捷多了,讓景色被全國全世界知道嗎,本質上也不是,我們就為了脫貧致富,盡可能讓更多本地人能從中受益,而不是集中給旅游公司,景區來賺錢。”
很難說讓衛東這種態度到底有幾分是他真實想法,但起碼在這個時代,在這個場景最合適。
就像洪天成他們后來陷入承包企業的巨大陷阱,承包經營權和產權之爭導致后來很多改開企業家落馬。
旅游景點的承包經營,產權所有后來也到處扯皮。
有能力的經營者,在獲得成功之后肯定不甘于只當個打工人,而且還是只能拿很少工資的國家打工人。
想方設法的突破這個產權限制,就成了竊取國有資產或者貪污之類。
產權主管方則只會覺得是我的景區牛逼,幾乎都會產生那種你行我也行的居高臨下外行態度。
然后把一個個景區收回去經營。
除了那些頂級出名的景區,大把從此一蹶不振、門可羅雀的案例。
當然景區這種商品,比制造業還是好打理些,畢竟產品硬實力擺在這里,曹隨蕭規的維護好就不會太差。
但在旅游景區還沒這樣產業化的八六年,讓衛東幾乎是非常特別的推出了個全新模式。
就是輕景區職能產權,重地方群眾的開放景區模式。
在沒有參照比較的時代,他這種做法別人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狠辣之處。
旅游資源從國有景區被擠出來了啊。
至于未來,不是誰有錢誰就能說服帶領群眾么。
反正現在就是狠狠壓制了相關職能部門,讓利于地方群眾。
真說這些景區的收益能對縣里、地級市財政有幫助?
執掌這方幾十年的老領導就再清楚不過了。
啥也不是,能指望這些清水衙門的賺多少錢?
圖的都是各種撥款。
讓衛東沒要一分錢款項,一個多季度就搞定這條步道,更是明擺著會給周圍公社大隊帶來收入變化,質的飛躍那種。
旅游部門怎么都不可能這么干,哪怕有點收益,也在各種“忙碌”中消耗掉。
斷不會反哺到貧困農村地區。
同為六十來歲的老領導和讓衛東,雖然在商州有天壤之別的地位差距,但對實際工作中的這點認知是一樣的。
扶貧關我旅游、文教部門何相干,部門把控的這點權益是萬萬不會松手。
讓衛東恰恰就是在八六年,這個旅游部門還啥也不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時候,穩準狠的用旅游開發總公司的身份砍掉開放旅游資源。
就那個白帝托孤的院子,一堆泥塑、展廳,就那點鐵索攔江的景點算景區。
其他都交給周邊地區公社大隊。
包括這山巔的絕佳景色,不是景區的私家館藏,直接分利給了人民群眾。
所以這話在八六年,被老領導聽見剛好合適。
一直要求讓衛東為改革破冰,為這片貧困山區謀求改變的他,百分百的同意:“就這么干!旅游開發總公司就是用這種普惠于民的方式來開發景色,這是直接由市里面對全市旅游資源的調動配備,旅游文教部門管好自己那點鐵飯碗吧。”
這點,在第二天前往小峽谷的“旅程”中就更加凸顯了。
而癡道長展示的線路,恰恰也跟讓衛東不謀而合。
因為按照讓衛東的態度,這直接用游艇把游客送到腳下江邊,順著這邊的山谷用索道把游客送上來,完全沒法帶動周圍村民,甚至因為搶走了大量生意,沒準兒以后會產生矛盾激化。
這時得了村民們稟報通知,癡道長擺出仙風道骨的姿態從后山過來。
就朝著后面最緩的山脊方向,悠悠然的拿個拂塵,踩著土路過來正要裝著偶遇的說什么,就抬頭看見老領導,愣住。
老領導也匪夷所思的看著這家伙:“你什么時候跑這里來了!”
在場,可能只有小蝶見過老爸和癡道長在那商州后山公園的接觸。
看見這花白頭發扎了髽鬏的老者,還忍不住臥槽了。
讓衛東才有點內心臥槽,市中心山崖公園就在市里大院沒多遠。
這癡老道可以多少年都安穩的在上面寫寫畫畫,搞個破爛道觀,沒在前些年破四舊給收拾,說明他有點東西啊。
好在這家伙估計也是擅長張嘴就來:“修行之路長漫漫,心靜神寧方致遠,我想來這方靈山感悟已有多年向往,沒想到付諸實施就能遇見村民說是受了政府所托,來開拓勝境山道,問道易,得道難,這路雖遠,深得其道……”
讓衛東臥槽之余再內心點贊,可以呀,能把此道彼道攪合成一道。
老領導明顯是熟悉他這種東拉西扯的口吻,不受影響:“那好在哪里呢?”
道長恭敬:“法繁不省,道貴不減,這番作為不是為了私利求財,而是讓更多人能體驗悟道,更為沿途村民帶來福澤,可以延綿多年,這才是興旺之道,夔州一定能由此得福……”
這話說得真是縱享絲滑。
(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