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衛東只會更喜歡。
打完針還得意洋洋的宣稱:“我們現在能賺錢了,賺這么多錢,你居然還不為了錢跟我一起,那就真是金不換……那些看我發財才靠上來的女人,我簡直惡心得想吐,我們兩口子都有病,慢慢一起治。”
的確,在這塊兒讓衛東的心病更重,淤積了四十年。
還剛開張又遇見章蘭芝這種情況誤導了下。
內心壓根兒就不相信什么愛情,最多有點囫圇吞棗的親情吧。
董雪瑩愈發想踹他下床,沒力氣,算了。
隨他去。
但是攆男人去做事:“我本來就覺得心里不舒服,還耽誤事那就更不舒服了,你自己去,別這個時候給人翹尾巴的感覺。”
本來已經在翹尾巴的讓衛東好吧好吧。
勉強下樓去搬運公司,可有可無的簽署了搬運專業運輸公司的改制轉讓合同。
完全沒意識到交通局那邊有多大的膽戰心驚壓力。
背后有多少人在觀察這種轉制的新模式。
真就一個人前來的讓衛東,看不到半點撈了國有資產的喜悅,按照協議上的每年支付一萬元費用收拾完畢。
面對忐忑的運輸公司所有員工:“現在你們把所有車,都跟著我轉場到新工廠建筑現場,準備開始參與新工地的建筑運輸工作,但具體能做什么,得到什么報酬,需要你們自己組合成業務部去跟施工方、材料供應商洽談,雖然所有工程項目都是我們公司的,但運輸公司得獨立運轉,這個過程誰有能力帶動指揮,誰就可能擔任新的運輸公司經理。”
因為原來的運輸公司總經理算是行政干部,報告審批這些天,糾結猶豫還是不敢下海,選擇回到交通局坐辦公室。
讓衛東根本不勸這種官本位思想。
商州改委會有退出者,江州同樣會有很多看不到局勢的人。
反而是搬運工們沒得選,才更堅定的參與。
十七輛各種車型,嘩啦啦的塞滿人,其實根本不止轉讓協議上的兩百六十多名員工,還有大量家屬,全都擠上各種貨車。
仗著這會兒沒什么交管部門查車,更不會對搬運公司的車說什么人貨混裝。
幾個比較積極的科長、班組長擠到讓衛東的面包車上,盡可能的想先表現下自己。
讓衛東已經是個熟練的資本家:“未來你們可能都不是在運輸、搬運崗位上,這種商州市里面很重視的衛生巾工廠,建設完成后是朝著萬人規模去,后勤、運輸、生產、采購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很多人,你們可能甚至是最早一批廠里的管理人員,能不能抓住機會就看你們自己。”
三言兩語把大餅畫得溜圓。
其實很近的,都在長江大橋兩頭沒多遠,四五公里的距離,才畫了個燒餅沒到披薩餅那么大就到了。
目前就是拼命的挖地基豎水泥樁,工地看著還是一片篾竹棚的簡陋模樣。
但來得早就幾乎在整個經濟開發區的最前排,而且是路邊最平整的地方在建局部廠房,遠處洼地還要把旁邊的丘陵推平去填埋,土建施工方和設計方又得算計回填部分要怎么預先施工打樁。
讓衛東對看著一片“荒地”摸不著頭腦的搬運公司上下,虛空勾勒:“這里是廠房,這樣過去一段,升一級起來,后面也拓寬一倍,再過去再升級,再拓寬,一直要升六級,到拓寬六倍建筑厚度,規模夠大吧,底層巨大全都是廠房,上面是原材料、成品庫房,大貨車都是上二樓裝貨送往各地,再往上都是辦公樓層,餐廳食堂,健身中心,花園……”
之前給領導都沒這么解釋費力,轉頭還是給設計院建議:“你們好歹給我整個效果圖,那么多參觀的我好解釋啊。”
再轉身對著純粹的洼地比劃:“這邊就是住宅小區……還是也給我整個效果圖,好吃力!”
搬運公司所有人都啊,還以為過來可以上班,甚至盡快可以搬家。
結果啥都沒有?
讓衛東看懂這種眼神:“啥都是現成的,還要你們干嘛,說得最簡單直白,這個建設過程,你們能賣力,未來這里誰就更有分量,偷奸耍滑的,躺平摸魚的,最后啥也得不到,下個月這里必須要工廠開工,宿舍樓必須要開建,你們就看自己能不能有貢獻了,所有車輛開始固定在這里做進出報單,加油距離全部做計算,節約用油的先進分子就優先獲得宿舍挑選權!”
說完把現場就交給那幾個搬運公司的班組長,自己走人。
他把所有人車帶過來的目的,就是交出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隨便看他們怎么搗鼓。
十二萬,讓衛東連這堆破車的價值都不當回事。
隨后都過戶到東升運輸公司名下的那幾棟老房子,怕是三四十年后都不止12……00萬?
讓衛東對江州房地產價格不熟。
但只要經歷過如火如荼的地產時代,哪怕是老保安也能信手拈來的知道怎么算首付款月供吧。
現在……居然是讓衛東來做這個開路先鋒了。
他是真的不知道。
就像他不知道交通行業政企分家的改革,是江州在全國前兩年第一個開始。
國家還拼命拿這個樣板去給全國各地推廣。
可那分開也是管理部門國營企業,真正轉了個邊角嘗試成為民營公司的,讓衛東是第一個。
連那位老船王家族被重新找出來搞民營企業標桿,那也是給錢給鋼給油然后自己搞。
拿現成的虧損部門給轉制,這是第一家。
說不定還有人混在搬運公司員工里面監督或者觀察,就這?
說完這個讓衛東就開車去房地產公司裝逼了。
他還是以為這種事情肯定滬海、粵州這些地方走在最前沿吧。
所以沒壓力。
殊不知新政策可能就是要拿到內地,拿到最落后的地方做測試服。
他還以為是老服新號,大家都知道該怎么玩兒。
按照約定的地址抵達后,吃驚的看見居然有設計院的領導在。
別人也吃驚:“你也來開會啊,聽說今天有新的發達地區先進領導來上任。”
讓衛東都沒多想,抓緊寒暄,老子剛接了一堆搬運公司的人員包袱,能不能先把宿舍樓搞起來,但絕對不要那種老樣式的單身宿舍,老的一樓二戶單元筒子樓也不行。
建筑設計院頓時覺得有意思。
讓衛東和其他所有甲方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他對新樣式很在乎,幾乎都是一步到位的要三十年后那種款式。
而且能非常清楚的挑出毛病在哪。
廢話,每天夜里巡邏的保安,對每個防火門、消防通道、地下車庫的旮旯角都熟悉得要命!
“必須做一層地下車庫……沒車,沒那么多車,就當成地下倉庫唄,地面以下算不算建筑面積?”
周圍伸脖子圍觀的江州市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人員,也都茫然,還拉了旁邊規劃局的來看。
“沒聽說過要做地下停車庫的,哪里有車停,到處不都可以停車嗎?算什么建筑面積,這建筑修起來不都是面積嗎?”
讓衛東不爭論以后停車庫有多搶手:“住房建筑得有規定吧,比如你批準我建一萬平米的商品房住宅,地面以下算不算,車庫算不算,公攤……這個就必須不能算!”
沒買過房也聽過很多段子吧。
規劃局更懵:“家庭住宅建筑規范?就指著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探索經驗來制定呢,以前都是國家福利分房,你讓我到哪里去找商品房規定,你這個同志是哪……怎么看起來這么面熟。”
設計院的連忙介紹:“讓衛東,愛克斯照相機廠的副廠長讓衛東同志,昨晚改革專題報道,最后投籃的那個……”
還比劃了下那個動作,看來昨晚也沒少關注。
來自好幾家建筑公司、國營大企業和政府各部門的人員立刻忍不住齊刷刷的高山仰止全打量!
你就是那個半個月前敢把廠子搬走,讓江州在全國當顯眼包的家伙?
然后又齊刷刷的內心臥槽,昨晚那個紀錄片最后就是他?!
只要是體制內,稍微善于揣摩點大報上新聞動向,磚兒臺會議座次排列這些玄機的,都會看出來昨晚專題報道最后的投籃畫面有內涵。
你就是內涵豬腳啊。
但這時候還不至于立刻都熱烈表達,想再看看。
夏天看不出來穿得有多大區別,襯衫帆布褲和運動鞋……這是牛仔褲好不好。
回家折騰又換了新襯衫,也是從后面服裝街上買的南邊流行休閑款式。
加上茂盛的黑發略微蓬亂,的確有點港臺風。
主要是年輕到令人發指,但二十歲的年紀在改開初期又不是不可能。
因為突然爆發的各種改革新局面中,根本來不及論資排輩看年齡。
正好市里面的人也抵達:“哦?衛東同志已經在跟大家交流了,我介紹下,讓衛東同志是民營企業改革代表,他的企業作風代表著我們正在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時又把三線工廠,國營單位的改制改造都在做嘗試,所以市里面擬定由他作為民營房地產業的試點,加入成為市房地產改革委員會的副主任,也兼任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顧問,大家歡迎!”
讓衛東已經在商州市當了個改委會辦公室主任,頓時覺得還是國內這種機制奇妙。
實際上一點實權編制都沒給他,但又確實能指揮做事。
就典型的領導說你是就是,說不是隨時都能不是。
但緊接著反應過來:“民營房地產業?不不不,我不會做房地產商……”
誰會做房地產商,做房地產商的能是好人嗎。
尤其是從八十年代就開始涉足房地產,后面指定要面對各種拆遷、狂奔局面。
讓衛東從一開始就嚴肅表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