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淡水新縣(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淡水新縣(上)

第八百三十四章 淡水新縣(上)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2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不過剛開始死亡的人比較多,隨著工程繼續向前推進,戰俘們的經驗也豐富起來,他們知道了怎么對付毒蟲毒蛇,死亡的人也越來越少,進度也開始加快。

新羅人負責地段也是一樣,新羅民夫剛開始經驗不足,不斷有人被毒蛇咬死,但隨著時間推移,死亡率迅速下降,開發效率也提高了,不再像剛開始那樣,一條毒蛇出現,嚇得幾百人一起逃跑,到了后來,一個農民就能干掉幾十條毒蛇。

但主要還是得益于發現了一個硫磺礦,眾人取硫磺磨成粉,隨身攜帶,并在草地中拋灑,驅毒蟲效果非常好。

這天上午,幾百條船大船駛入淡水河靠岸,下來無數身材矮小的男子,還有兩艘船是涂脂抹粉的女人。

這是從九州招募的倭國農民,一共五萬人,十文一天,這個價格對于兩三文一天的倭國人,無疑是高價,倭國人爭先恐后報名。

又在長崎招募了六百多名過氣的妓女,讓她們來流求發揮余熱,掙一筆養老錢。

倭國農民負責燒磚建城,修筑道路、修建碼頭,挖掘樹根,一共十五萬勞工在淡水河北岸勞動,三座大營延綿二十里,由一萬隋軍負責看守。

整個淡水河北岸成了一個巨大大工地,十幾萬人干得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大片大片的平整土地漸漸成型了。

與此同時,每天說一句漢語運動也在勞工中悄然展開,只要兩年會說一千多句漢語,交流就沒有問題了。

將來他們回國后能獲得大隋海外臣民戶籍,無論稅賦、土地都能得到巨大好處。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除了個別人比較抵觸外,其余無論新羅人、百濟人還是倭國人都在積極學習說漢語,每天勞工們互相交流,增強記憶。

時間一晃到了次年二月,閩縣碼頭上,一千五百戶大隋百姓扶老攜幼開始登船了,這是第一批自愿去流求生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剛剛獲得自由的奴隸,他們都想去異鄉重新生活,當他們得知朝廷招募去流求島生活的百姓,開出的條件讓所有人都怦然心動。

每戶有一畝的宅地,給永業田百畝,百年免稅,每戶給一頭牛、一頭毛驢,孩子可以免費讀書,保證每戶每年百貫錢收入。

這么好的條件,無疑是地主家了,報名的百姓十分踴躍,很快就超過了五千戶,五千五百戶會在兩個月內分三批過去。

第一批抽中了一千五百戶,他們帶著家人、家產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出發了。

兩天后,十幾艘大船緩緩駛入淡水河,站在甲板上的百姓看見一望無際的田野,看見高高矗立的縣城,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十五萬勞工都轉到淡水河南岸去開發了,而淡水河北岸已經初步開發完成。

開辟出一片南北寬五十里,東西深三十里的土地,修建了一座周長二十五里的縣城,軍隊用開發的樹木修建了數千座木房子,還給每戶圈出了院子,并打了水井。

淡水第一任縣令王修、縣尉李瓊和主薄魏超然已經站在城門處歡迎第一批縣民。

在路上百姓們就已經抽簽完成,每戶人家拿著簽牌從縣官們手中領取了鑰匙,在一名士兵帶領下進了縣城,前來自己新家。

這批百姓有一百多戶都來自河北武都郡清河縣,是清河崔家釋放的奴隸,他們不少人家還有聯姻。

這里面有個叫康有富的年輕人,長得十分壯實,他和兄弟康有武一起報名,帶著各自的妻兒來到流求,兩人都是一兒一女,孩子都不到十歲。

兩家抽簽也抽到一起,抽到了第三坊,全縣一共十二坊,每坊三百戶人家,一共三千六百戶人家,這次一千五百戶百姓分到五個坊內。

還有十幾家商鋪也跟著一起來了,主要經營雜貨鋪、布店、酒館、糧油鋪、肉菜鋪、藥房等等。

康有富弟兄兩家八口人很快找到了他們的新宅,康有富是一百七十四號,康有武是一百六十一號,正好在斜對面,相距不到五十步。

康有富打開院門,兩個孩子歡呼著沖了進去,康有富摟著妻子肩膀,兩人都忍不住喜極而泣。

一年前他們還是崔家的奴隸,在莊園里種田,住著低矮的茅屋,一家人擠在黑漆漆的小屋里,雖然他們后來脫離奴籍,成為崔家佃農,租種八十畝土地,但變化并不大。

主要是他們依舊住在奴隸區,和幾百戶人家擠住在一起,依舊是黑漆漆的小破屋,見到主人還是要卑躬屈膝行禮,他們的孩子依然被歧視。

康有富便意識到,必須離開崔家,他和孩子們才能挺直腰做人,否則他們子孫永遠擺脫不了奴隸的陰影。

事實證明他選擇對了,雖然這里遠離河北,但他們有自己的宅子和寬大的院子,占地一畝啊!奴役他們幾十年的崔家人再也看不見了。

夫妻二人在院子里轉了一圈,考慮著這里養幾只雞,那邊種一畦菜,康有富還想種一顆柿子樹,就不知道這里能不能種活?

直到孩子在房間里叫他們,夫妻二人才牽著手進了房間。

下午,康家兄弟二人坐在院子里商談,他們的凳子是樹樁,城外有很多大樹根,把根鋸掉,剩下一截樹樁就是天然凳子。

“流求這邊只能水稻,一年兩季,畝產五百斤左右,但聽說朝廷決定讓這邊種甘蔗,畝產三千棵,一棵就算一文錢,也能賺三貫錢,一百畝地就是三百貫錢,據說一年能種兩次,保底就能賺到五百貫錢。”

康有富跳了起來,“你有沒有算錯,一年五百貫錢?”

康有武笑道:“就算一年一熟吧!那么一年賺兩百貫是有的,咱們只管賣給官府,秋天官府還會組織大家去摘木棉桃,全家人一起去,一個人一個秋天也能掙幾十貫錢,這些都是王縣令說的,他下午來我家座談,我讓小三郎來找你,說你去城外撿樹樁了。”

康有富聽得悠然向往,“這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