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高昌滅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二章 高昌滅國

第八百三十二章 高昌滅國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2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李靖率領的五萬西征大軍抵達了敦煌,這時他得到消息,西突厥出兵三萬東征高昌國,高昌和伊吾兩萬聯軍在輪臺和西突厥交戰,高昌和伊吾聯軍大敗。

后面就沒有消息了,這個時候,李靖倒不急西進了,下令大軍在敦煌郡駐扎下來。

現在他面臨的問題,并不是要不要去救援高昌國,而且冬天來臨了。

現在是十月中旬,這是農歷,公歷是十一月中旬了,進入北庭的星星峽已經下起了小雪。

如果沒有高昌兵敗的消息,李靖大軍進入北庭后還有補給過冬之地,可如果高昌已經被西突厥占領,五萬隋軍進又進不了,退也退不了,被困在北庭一個冬天,最后不戰自潰。

這種冒險就是兵家大忌了。

官衙內,李靖正和敦煌郡刺史陳孝意討論軍隊過冬問題。

陳孝意是鄯善郡兵馬副使兼且末縣兵馬使,他和曹太岳為大隋守住西域十幾年,都得到了提拔,曹太岳出任張掖郡刺史,陳孝意則出任敦煌郡刺史。

“可以將一部分軍隊駐扎在城內,我昨天看了一下,如果不考慮冬天訓練,城內軍營可以容納兩萬軍隊,另外三萬可以駐扎在縣城南面,緊靠城墻,這樣既可以避風,同時把哨兵安排在城墻上。”

李靖沉吟一下問道:“城外軍營的水源怎么解決?”

“可以掘井取水,或者挖一條水渠,連同敦煌河,不過冬天會結冰,需要大量燃料化冰煮水。”

現在隋軍最不缺的就是燃料,他們攜帶了大量蜂窩煤,張掖那邊還會提供大量三珍餅,燃料足夠。

李靖欣然道:“那就趁現在還沒有結冰,引了一條水渠過來。”

次日一早,五萬大軍開始挖掘水渠,大軍干得熱火朝天,進度很快,最多三天就能完工。

就在這時,一支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為首斥候向李靖稟報道:“啟稟將軍,晉昌縣那邊出現一支殘軍,約數百人,護送高昌國的王室。”

李靖一驚,難道是高昌國被西突厥攻下了嗎?

他連忙翻身上馬,率領三百騎兵趕往百里外的晉昌縣。

晉昌縣位于兩條主官道分岔上,向西去北庭,向南去敦煌郡和鄯善郡,這里是絲綢之路南線和北線的分道處,生活著大量粟特人,同時也駐扎了三千隋軍。

抵達晉昌縣的數百殘軍正是高昌國王闞伯雅和王后。

高昌國決定向隋朝求援,但事機不密,被西突厥收買的大臣派人趕去伊麗河谷告了密。

西突厥葉護阿史那泰立刻率領兩萬大軍前來興師問罪。

闞伯雅派兄弟闞昌玉率一萬五千大軍,配合伊吾國的五千軍,在輪臺迎戰西突厥大軍。

盡管雙方兵力一樣,但實力相差較大,高昌聯軍抵不過兩萬西突厥騎兵,聯軍大敗,闞昌玉和伊吾國王都不幸戰死。

闞伯雅已經無兵抵擋,他一邊派丞相向西突厥投降,他自己則帶王后自我放逐,離開高昌國,前往大隋。

這也是草原上規矩,失敗后如果不愿投降,也可以選擇自我放逐。

年邁的闞伯雅見到李靖,忍不住失聲痛哭。

年邁的闞伯雅見到李靖,忍不住失聲痛哭,李靖好言安撫他,又派軍隊將他護送去張掖,等開春后再護送他們去洛陽。

李靖當然不會讓闞伯雅和自己在一起,他的任務可不光是擊敗西突厥,他還要北庭建立三郡一府,高昌郡、伊吾郡、西州郡和伊麗府,把北庭完全納入大隋的版圖。

如果帶著高昌國王去收復高昌,讓他怎么建郡?必須將高昌國王送走。

高昌國王闞伯雅一行當天就被送走,十天后隊伍抵達了張掖,在他們抵達張掖的第三天,一場暴風雪席卷河西走廊。

整個河西走廊變成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洛陽,天剛亮,無數洛陽商人都跑到洛水碼頭上,今天將有今年的最后一批貨船到來,官船和民船都有,規模盛大,商人們把這天叫做搶尾貨,錯怪了今天這批貨物,下一批貨物就要到明天開春了。

河水冰凍三個月,這期間有臘八、新年、上元和春社四個大節日,都是銷售旺季。

備貨充足對商人們尤其重要,而且搶尾貨的價格都比較便宜,南方過來的商人們也想盡快把貨物賣掉,趕緊回家過年,各種商品比起平時普遍要便宜一成。

上午時分,一支由幾千艘貨船組成船隊終于出現了,緩緩駛入城內,碼頭上敲鑼打鼓,商人一片歡呼,大家都一擁而上,在民船碼頭上占據了有利位子。

洛水北面是官船停泊,而南面停滿了民船,十幾里的河邊全是南方來的各種貨船,商人們直接在船上出攤,開始賣貨了,數十萬百姓都跑來,就仿佛過一個盛大的購物節。

今年賣得最火爆的便是綿,大隋雖然羊毛也不少,但羊毛制品主要供應軍隊,帳篷、地毯和軍絨衣等等。

而普通主要是用綿,綿在開皇年間還是奢侈品,只供應官員,現在隨著木綿樹在南方各地的大量種植,綿早已走進千家萬戶。

從最早的幾貫錢一兩,現在是百文錢一斤,兩斤綿就能做一件棉衣,四斤做一件綿長袍,深受百姓歡迎。

尤其今年是大年,木棉產量極高,價格就開始跌了。

在十幾里的沿河市場,專門有一個區域就是賣綿,數百艘大大小小船內全是木綿,都是一袋一袋的賣,一袋二十斤木綿一貫錢,但需要自己找鋪子剝綿取籽,但算下也只要六十文一斤,比市場上百文一斤便宜四成。

現場簡直搶瘋了,一家買一大袋,家里每個人都可以蓋棉被了。

御書房內,有侍衛給天子蕭夏也送來一袋木綿,鋪得一地都是,幾名相國進來,都無立足之地了。

“啊!聽說木綿賣得火爆,陛下也買了嗎?”

蕭夏笑道:“這是官船運的木棉,不是外面民船賣的那種,民船的木棉是嶺南和建安郡的木棉,朕只是想看看流求島木棉的品質和建安郡木棉的品質相比較如何?”

“官船都是流求的木棉?”

“這一批幾乎都是,今年是大年,整個島上全是木棉,水軍專用動用兩萬人去摘木棉,要不然全爛掉了。”

蕭夏笑了笑又道:“朕接到沈光的報告,說流求島上的木棉品質很高,可以用來紡織布匹,朕想看一看。”

一直都說木棉不能織布,只能用來填充,這話當然是扯淡,若木棉只能填充,那宋元時期的黃道婆去海南向黎族學什么紡織技術,難道黎族已經開始種棉花?

黎族當然是用木棉紡線織布,因為海南的的木棉品質高,纖維長度可以用來紡織,雖然比不上美州長絨棉和埃及長絨棉,但至少經可以用來紡織了,這就是個巨大進步。

“幾位相國請坐吧!朕想和大家聊一聊流求島的事情。”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