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夏又對裴矩道:“高昌國之事,朕會好好考慮,另外,朕之前制定的鐵勒制度變革推進如何了?“
說到鐵勒各部制度變革,裴矩著實佩服天子的深謀遠慮,天子推出了三項制度改革,一是在各部建立元老會,推行元老共議制,人數不能少于七人,就是把各部大酋長的權力分走一部分給部落元老,比如對外發動戰爭這種重大決策就不再是大酋長一人說了算,而必須由元老會決定。
第二個制度就是酋長分級制,酋長最多可以分為五級,所有酋長無論大小,都一律由朝廷冊封,確定其合法性,而且酋長所有子嗣都有土地繼承權。
第三個制度就是在大隋安北城建立鐵勒共議會制度,由鐵勒各部派長子出任代表,共同商議草原大計。
這里面一環扣一環,其中第二個制度最狠,就是草原的分封制,本質是削藩,部落下面再分部落,小酋長下面再設小小酋長,朝廷一律承認,這樣部落大酋長想出征打仗,以前只要召集十幾個部落就行了,現在得召集幾百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私心,光利益分配就要吵上幾年。
第三個制度就是對前兩個制度的保證,比如仆骨部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雄主,他嫌元老會嚴重阻礙自己的雄心壯志,便廢除了元老會。
鐵勒共議會就會立刻指責仆骨部可汗違法,大家就會紛紛出兵,在隋軍的帶領下攻打仆骨部,順便可以合法搶掠仆骨部的財產,重新建立仆骨元老會,選出一個新可汗,那個雄心勃勃的可汗只有死路一條。
裴矩躬身道:“回稟陛下,已經在順利推行了,雖然各部可汗有點抵觸元老會,但各部的元老們卻積極支持,內部在激烈博弈,我們在外面施壓推進,應該能成功。”
“另外兩項制度呢?”蕭夏又追問道。
“回稟陛下,另外兩項制度實施非常順利,受到了草原各部的熱烈歡迎,他們不懂西漢的削藩歷史,只想到子孫利益得到保證。”
蕭夏點點頭,“再讓理藩院通知草原各部落,朝廷準備攻打薛延陀和葛邏祿,參加者都有利益分配,但必須由元老會決議,如果不成立元老會,那就沒有資格跟隨隋軍出征。”
“陛下睿智,微臣這就去通告!”
理藩院和樞密院、御史臺一樣,都是獨立于六部外的朝廷機構,負責管理大隋的各個藩屬國,包括西域、漠北和安南各國。
有了理藩院最大的好處,就是朝廷能夠精細掌握各個藩屬國的動向,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一家坐大,防止出現強大的外敵。
比如云南洱海地區有六詔,就是六個部落,有了理藩院,朝廷就能掌握洱海地區各民族的動向,六詔必須和睦相處,蒙舍詔不能吞并其他五詔,否則朝廷就會聯合其他五詔來削弱你,這樣一來,南詔國就沒有機會形成了。
裴矩告退走了,蕭夏負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裴矩建議借西突厥之手滅高昌,雖然有失仁義,但也說到了關鍵點上。
北庭和安西不一樣,安西自然環境惡劣,資源匱乏,它對隋朝的戰略意義就是維護絲綢之路,所以中原王朝采用的策略就是駐軍和藩屬國制,從漢朝以來就是這樣,建立鄯善郡也是因為從吐谷渾手中奪取這片土地,隋朝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緣。
但北庭不一樣,北庭草原廣袤,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有大量漢人生活在高昌和伊吾,所以歷史上隋唐兩朝統治者都是直接在北庭建州郡,建立了伊州、西州和庭州,直接把北庭收入囊中,唐朝甚至直接滅了高昌國。
蕭夏不僅是想在北庭建郡縣,更想把整個伊麗河谷和金山南路納入朝廷直轄,這是蕭夏戰略計劃,也獲得了朝廷的支持。
但這個計劃最大的阻礙并不是西突厥,而是高昌國和伊吾國,它們畢竟出兵幫助朝廷收復河西走廊,有這份人情在里面,但如果顧及這份人情,他的戰略計劃就休想實施了。
但使用裴矩的策略,任由西突厥滅了高昌國和伊吾國,這樣也不妥,這樣會導致高昌國的數十萬漢人悉數逃回中原,這恰恰是蕭夏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蕭夏得想一個萬全之策,蕭夏便想到了‘杯酒釋兵權’這個典故,大軍兵臨城下,逼迫高昌國自己解散軍隊,象征性保留王室,甚至可以讓高昌王世世代代生活在洛陽。
仁義最終還是得給王朝戰略讓步。
想到這,蕭夏終于下定了決心,當即下令道:“速宣李靖來見朕!”
不多時,李靖匆匆趕來,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蕭夏微微笑道:“對薛延陀和葛邏祿的不斷挑釁,李愛卿有什么看法?”
“回稟陛下,薛延陀和葛邏祿的背后是西突厥,它們之前一直受漠北突厥的打壓,所以還算老實,不敢有非分之念,現在漠北突厥被滅,加上西突厥開始東擴,作為西突厥忠實的小弟,薛延陀和葛邏祿肯定會蠢蠢欲動,不過請陛下不用擔心,有蘇將軍的三萬大軍,還有草原鐵勒各部協助,我們能夠滅了薛延陀和葛邏祿。”
蕭夏點點頭,“現在朕最擔心的是西突厥,西突厥開始東擴,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朕西域戰略實施,必須要滅了西突厥,這個艱巨的任務朕打算交給你。”
李靖毫不猶豫道:“微臣愿為陛下分憂!”
蕭夏滿意地點點頭,“這一次你是兵部尚書的身份去指揮大戰,所以不光是做武將的事情,還有幾件重要之事需要你去做,第一,設伊吾郡、高昌郡和瀚海郡,伊吾國和高昌國可以繼續存在,但他們皇族只能生活在長安或者洛陽,明白朕的意思嗎?”
“微臣明白,名義上存在,但實質上消亡。”
“一點沒錯!”
蕭夏贊許地點點頭,又嘆息道:“事實上,高昌國和伊吾國并沒有什么過錯,甚至還對我們有恩,但為了大隋的百年大計,我們只能割舍這份仁義,所以盡量對他們態度好一點,一路護衛他們來長安或者洛陽。”
“微臣遵令!”
李靖想了想又道:“微臣還有一方案,是否可以用置換土地的方式,比如用若羌縣置換高昌城,請高昌王遷徙去若羌為國王,把伊吾王遷去且末縣,這樣一來,我們道義上就不會有負擔了!”
李靖的這個思路不錯,蕭夏欣然道:“這個方案可以實施,讓他們自己選,愿意來洛陽生活我們歡迎,愿意去若羌復國,我們可以幫助,總之,選擇權在他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