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孝矩和元壽同乘坐一輛馬車回府,元壽低聲道:“兄弟承諾搞定王隆,時隔這么多年,王隆還會聽我們元家的話嗎?”
元孝矩淡淡笑道:“王隆這個人你不了解他,他這個人野心極大,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什么忠君愛國對他來說都是狗屁,只要利益足夠,他會出賣任何人,何況我還掌握著他毒殺太子楊昭的證據,他就得老老實實聽我的安排。”
“我明白了,但兄長還要去江都嗎?”
元孝矩點點頭,“我必須再去一趟,事關重大,我需要和他溝通。”
“但天子畢竟是他父親,他們父子感情再不好,也畢竟是父子。”
元孝矩笑道:“我不會提這件事,我只是想和他探討海外貿易和鹽鐵專賣,以及怎么收復河西、朔方之事,我們的計劃我不可能讓他知道。”
元壽點點頭,“兄長心里有數就行了,兄長大概什么時候去江都?”
“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吧!我要先在洛陽呆一段時間,等天子開始西征之時,我就出發。”
洛陽皇宮,南陽楊飛燕帶著侄兒越王楊侗來到了父皇的御書房。
楊廣剛剛收到蕭夏送來的快信,大姐楊麗華病重,楊廣沒法親自去探望大姐,便決定讓女兒帶著次孫代表自己前去。
“父皇,您就不能親自去一趟江都嗎?您一直想去看看的,大姑、老三都在江都,帶上母后一起去,一家人正好團聚了。”
如果楊飛燕是之前提這個想法,楊廣說不定都會動心,但現在他的整個心思都在剿滅西隋偽政權上,尤其是他接到了衛王楊集的信,讓他看到了剿滅西隋偽政權希望,眼看著收復巴蜀的機會來了,他怎么能不抓住?
楊廣搖搖頭道:“你們去吧!去問問你母后,如果她想回娘家看看,也可以去一起去,父皇要剿滅西隋偽政權,他們一天不滅,父皇就一天寢食不寧。”
“好吧!”
楊飛燕無奈道:“我去給母后說,她一直想回江都的。”
蕭皇后沒想到丈夫居然同意自己回娘家省親,心中不由大喜,她還不敢相信,用晚膳時,她又親自向丈夫求證。
“陛下同意臣妾回江都?”
楊廣點點頭,“大姐病重,朕考慮僅讓晚輩代表朕去探望,有點不近人情,如果由皇后代表朕,那就合情合理了,父皇母后在天之靈也不會怪朕。”
蕭皇后欣然道:“臣妾愿代表陛下去探望大姐。”
楊廣又道:“現在是十月初,河水還沒有封凍,皇后帶著孩子們盡快啟程,朕會安排船只和護衛!”
“臣妾會盡快返回洛陽!”
楊廣笑道:“不管怎么說,晉王也是你的兒子,你作為母后在江都多住些日子也無妨,再去晉陵郡看一看,新年祭祀父母,蕭家可以在晉陵郡舉行一次大祭,你明年春天回來也行!”
蕭皇后心中卻在擔心另一件事,她沉默片刻道:“陛下…還是和我一起去江都吧!大姐的病情可能很嚴重了,否則夏兒不會寫信給陛下,陛下去見她最后一面,好嗎?”
“她若想見我最后一面,她也可以來洛陽!”
楊廣說完這句話,轉身便走,蕭皇后急喊:“陛下!”
“成都還有一個讓我更加頭疼的大哥,我也想見他最后一面!”
楊廣丟下一句話,頭也不回地走遠了。
望著丈夫遠去的背影,蕭皇后不由低低嘆了口氣。
五天后,五千騎兵護衛著蕭皇后和公主的船隊離開洛陽,沿著通濟渠前往江都,這次規模比較低調,船隊只有十幾艘大船。
楊麗華確實病倒了,而且病情讓蕭夏的束手無策,用今天的話說,楊麗華得的是癌癥,小腹明顯能摸到一個很大的腫瘤,已經到了晚期,身形削瘦的厲害,就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歲,容貌如枯槁,頭發也仿佛在一夜之間白了。
不過楊麗華看得很開,她絲毫不懼生死,每天依舊興致盎然打麻將,這是她最大的愛好。
下午時分,蕭夏在自己書房剛剛坐下,妻子崔羽便端了一盞茶進來,蕭夏放下書問道:“御醫怎么說?”
崔羽嘆口氣道:“御醫說他也沒有辦法,只能開一個止痛的方子,讓母親不那么疼痛難過。”
沉默片刻,蕭夏又問道:“有沒有說,母親還能過多久?”
“御醫說最多半年,不過”
“不過什么?”蕭夏追問道。
崔羽有點不想說,最終還是吞吞吐吐道:“阿喬和我說到母親的病情,她擔心母親熬不過這個冬天!”
“那就安排母親去南安郡,那邊天氣暖和。”
崔羽搖搖頭,“她不肯去的,要不夫君去給她說。”
“好吧!我去勸她。”
蕭夏也沒有辦法了,讓母親能多活一天算一天吧!
果然,蕭夏剛提出讓楊麗華去南安郡,立刻被楊麗華一口回絕。
“我要打麻將,要看我的幾個孫女,你把我送過去,拼命折騰我,難道去那邊我的病就能好?”
蕭夏嘆口氣道:“眼看冬天要來了,那邊暖和,能讓母親平安過冬。”
楊麗華搖搖頭,“在這里我從來就不覺得冬天難熬,我們又不是貧寒人家,燒不起木炭,蓋不起綿被和鴨絨被,我多穿點就是了,有什么難熬的,馬上皇后和飛燕她們要來,教會她們打麻將,可以多開幾桌,你趕緊給我多準備幾副麻將,這才是正經事。”
蕭夏無奈,只得點點頭,“好吧!母親的取暖由王妃安排,母親要服從安排!”
“聽你的就是了!”
楊麗華笑了笑,又低聲道:“小眉跟你也快三年了,你趕緊讓她懷上身孕,這一直是我最大的心病,記住了嗎?”
蕭夏默默點頭,“我記住了!”
蕭皇后的船只到了彭城縣,蕭夏派來的護衛戰船也到了,一百艘戰船前后護衛著皇后船隊浩浩蕩蕩向江都而去。
五天后,蕭皇后的船隊直接在江都宮的碼頭前停下,這是晉王專用碼頭,可以停泊三艘萬石大船。
蕭夏帶著家人在碼頭前迎接蕭皇后和公主駙馬一家到來。
宮女扶著蕭皇后下了船,蕭夏帶著妻妾行大禮參拜,“兒臣恭迎母后到來!”
蕭皇后笑道:“老三,一家人就不要那么多禮了,都起來吧!”
“謝母后!”
蕭皇后轉身拉過孫子楊侗笑道:“這是你皇三叔,你還記得吧!”
楊侗連忙跪下磕頭,“侄兒參見皇叔!”
“你是侗兒,長這么大了。”
蕭夏拉起侄子,見他長得非常清秀,像個女孩子一樣。
楊侗今天只有十一歲,蕭夏上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是去河西任職之前,他才剛剛生出來。
“老三,這邊也有一個侄子,你可不能偏心啊!”
楊飛燕牽著五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上來了,楊飛燕也生一兒一女,兒子叫蕭師道,女兒叫蕭麗容,都是蕭皇后起的名字。
蕭夏抱起兩個侄子哈哈一笑,“走吧!我們進宮去。”
眾人跟隨蕭夏進宮,蕭皇后低聲問道:“大姑的情況怎么樣?”
蕭夏把兩個孩子給了他們的父親蕭祝融,搖搖頭道:“御醫說最多還有半年,大姑一下子變得很蒼老削瘦,頭發也白了,母后要有心理準備。”
“她她本人知道嗎?還有半年.”蕭皇后又問道。
“具體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不過大姑很樂觀,絲毫不懼生死。”
蕭皇后長長嘆了口氣,這次丈夫應該來的,送大姐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