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第九百五十九章 微服私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五十九章 微服私訪

第九百五十九章 微服私訪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15日  作者:皖南牛二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皖南牛二 | 屯兵百萬 | 女帝帶娃找上門 
列表


陸源道:“這第一批學生,都包分配工作,前提是要順利拿到畢業證,技術要過硬。

因為這些學生,都要分配到全國各地的。

你可要卡緊了。

不要給我整出幺蛾子,要是這些孩子到了下面,一問三不知,鬧上來,我拿你是問。”

“陛下放心,絕對不會出這樣的問題。”牛漢胸膛拍的砰砰作響,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這些孩子,我都有把關,而且,他們在畢業之前,都有幾年的種地經驗,不是紙上談兵的。”

自從成立農學院,牛漢就整了一個農學院基地,那里的規模,可半點不比研究所規模小,甚至還更大。

除了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死記硬背之外,每個人畢業,都需要合格的作品。

因為大秦現在實在是太缺人了。

比如包分配工作這樣的事情,也只可能是近些年,再過些年,說不定就不會了。

所以這一批孩子,是吃了時代的紅利。

陸源對牛漢還是非常滿意和放心的,說道:“不僅僅是中土,還有西夷那邊也需要人才。

此外,西夷比中土更大,我這里有一批種子,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需要更多的人去改變家園。

所以,未來二十年,包分配的制度應該不會變。

但是,農學院以后收學生的標準就變了,不再是報名制度,或者推舉制度,而是考試。

從各個行省一步步的考上來。

只要通關學校的篩選,那么就等于提前拿到了一個鐵飯碗的通行證,但是,并不等于他們一定能順利畢業,也能順利拿到他們想要的鐵飯碗。

學生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都是一步步從最基層做起來的。”

牛漢重重點頭,“微臣省得。”

陸源拍了拍他的簡單,讓他不要這么緊張,隨即繼續考察,看著原本的荒地,變成了中田,乃至上田,他心情也好了很多。

改造環境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但神農寶庫里的種子卻能。

這些種子,能在最短時間內,讓京兆,變成青山綠水,天上人間。

以后,誰也不敢說,涼京荒涼。

“老人家,問一下,您推得是什么?”陸源叫住了一個老人,這老人邊上還有妻兒,想來是一家人。

“這個,復合肥料,這是個好東西,灑在地力,既可以提升地力,也可以讓糧食長得壯。”老人說道。

“貴嗎?”

“不貴,朝廷成本價出手,就維持成本,到我們手里很便宜的,而且農業部那邊還有補貼,所以,到了我們手里,比成本價還要便宜。”說出這句話,不只是老人,他的妻子也忍不住點頭贊嘆起來,“眼下年景是越來越好了,朝廷對咱們老百姓,可是太好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也能輪到咱們頭上。”

“娘,這都是因為咱們有一個菩薩心腸的陛下。”老人兒媳婦說道。

“說得對,咱們有一個好陛下!”

陸源不喜歡吹噓拍馬,卻喜歡百姓的真心話,他這才明白,為什么古代那些皇帝,都愛微服私訪,因為總能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前面怎么有人吵起來了?”陸源看著前方圍著一堆人,那便是復合肥料的堆放點,百姓買賣也不可能是幾斤,一般都是上白斤的買,所以一般都是送貨到村。

“害,還能因為什么事兒,不就是因為分紅的事情?”

陸源掏出了兩根煙,遞給了老人跟他兒子,“您老說道說道。”

“咱們村,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模仿試點村,這幾年,得到了農業部,還有朝廷的點名夸獎。

可是把,人多了,就容易鬧出矛盾。”

老漢抽著煙,搖搖頭,“有些人家里人多,總想多要一些,哪怕村里拿出了賬本,還是不認。

就好比這一次,村里集體采購復合肥料,有人上去鬧事,說村里吃回扣,這不是鬧騰嗎?

這些人,就是不想讓村里好。

比如去年,咱們村里,多了三十多個新娃娃,按照朝廷的規矩,這些新娃娃是要分地的。

地一分,那么原本那些無主屬于村子的地,自然就有了歸屬。

如此一來,分到他們手上的錢就少了,所以那些人心里不滿意了,就開始作妖了。”

陸源也搖搖頭,哪里都有占便宜沒完的。

這事兒還真的不好說。

一般來說,村里的無人的地,都是有村子運營。

但是這就涉及到一些問題。

比如,村子總有人生有人死,人死收地,生孩子獎地。

總的來說,目前大秦已經進入了生孩子的黃金時期。

這都有跡可循的,在亂世之后,大家都知道好日子來了,所以就會安心生育。

這是刻在基因里東西,難以更改。

當然了,村子經營的這些地,肯定是歸村子營收,用來建設村落。

前期在荒地的投入可不少。

這又涉及到一些問題。

這些培育好的田地,下田還好,可若是中田、上田呢?

那些回收的土地,接手的人又是誰呢?

一個不好,接手的人,就可能被恨上,然后鬧出血腥事件。

能在亂世活下來的人,什么場面沒見過?

他們是真有可能下死手的。

所以農業部為了解決這個事,就出臺了一個規矩。

人死后,土地保留兩年。

如果這兩年,家中有新添人口,那么這塊地的歸屬,則還是歸屬本來這家人。

這也等于變相鼓勵生育了。

他問道:“您老一家幾口人?”

“六口人,下面還有孫子孫女,大孫女是三年前添的,小孫子是去年添的。”說起自己可愛的孫子孫女,老漢忍不住笑了起來。

“那您家,應該有六十畝土地,還有山林,池塘......去年有多少分紅?”

三國時期,一畝土地的劃分很亂,有的四百平,有的五百平。

所以一畝地的實際面積,遠小于另一個世界的六百六十六平方。

而大秦的一畝地,則是八百八十八平方米。

也就是說,這六十畝,就有三國時期百畝的水平。


上一章  |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