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虞瞾,是虞朝兩千多年來,最偉大的皇帝。
這兩千多年來,是遷移過來的歷史,而中土歷史,虞朝早就滅亡了。
這樣的皇帝,也還沒有變老,怎么就糊涂了呢?
果然,女生向外,陸源都沒有任何的表示,怎么就要把好好一個大虞拱手相讓了?
“朕不是賣國賊,你們別著急,聽朕把話說完。”虞瞾說道。
眾人這才平復了一下心情,按捺住性子聽虞瞾說話。
“第一,咱們打不過大秦,這是事實!”
“第二,虞朝雖有主場優勢,但綜合各方面,我們都是處于弱勢。”
“第三,現在的局面已經很清晰了,大秦就是要一統世界,不可能放任一個大虞不管的。
如天佛國,兇奴,論疆域人口,這兩國,都遠超虞朝,還不是輸的輸,滅的滅?
從大秦披露的戰報來說,這幾仗下來,損失低的可怕。
而殺敵率和戰俘卻是高的可怕。”
“第四,除非陸源死,可陸源死,也無用,因為大秦上面還有一個太上皇,太上皇身體不錯,不說百歲,活個七八十歲完全沒問題。
陸源有子嗣,而且子嗣很多,大的都有五六歲了。
完全可以等到秦三世上位!
大秦的軍功制度,就注定了大秦是個殘酷的戰爭機器。
這一點,朕已經跟你們討論過很多次了。
這種想要迫切開戰的愿望,不僅僅是皇帝,就連朝臣,最底層的士兵,都熱切的想要功勛,以此來蒙蔭子孫。
所以,他們一定會把目標放在大虞上。
大虞對大秦而言,對年輕的士兵而言,是一塊肥美的肉,他們一定會咬上一口!”
“第五,就算我去了大秦,也不能完全阻止,只能是延緩幾年,而這幾年,想要彎道超車,超過大秦體量,基本上是癡人說夢。
我了解陸源,直到他有幾張底牌,而這幾張底牌,是大虞幾十年,乃至幾百年都無法跨越的鴻溝!”
說到這里,虞瞾深吸口氣,掃過每一個人,他們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復雜,驚訝,惆悵,恐懼......
“所以,綜上所述,我以為,倒不如以身入局,大秦作為天朝上國,虞朝想要跟它平起平坐,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咱們只要明面上認同大秦的統治和制約,認大秦為天下共主,這對我們而言,是最節省的辦法。
那么再有朕的斡旋,能免去兵戈,甚至在大秦的庇護下,默默發展!”
聽到這里,眾人終于明白過來。
陛下還是那個清醒的陛下,并不是胳膊肘往外拐的陛下。
七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沒人敢說話。
有些時候,低頭這兩個字,很難說出口。
特別是對于一個大國來說。
虞朝,起勁已經延續了三千多年。
三千多年來,虞朝的百姓是驕傲的。
但是,這一切從探險隊的船只回來后,全都變了。
中土,依舊是中土。
這個每個人心中的故土,依舊是世界的中心,在世界上舞動風云,無人能及。
女帝陛下說的這個辦法,哪怕從她口中說出來,卻絕對不能讓她來推行。
“表態吧。”虞瞾也懶得跟他們廢話。
一個人承擔不起,那就七個人一起承擔。
總之,虞瞾是不可能有錯的。
錯的也只能是臣子。
風無邊張了張嘴,卻如鯁在喉。
雨師死死咬著牙,咬肌清晰可見。
七個人死一般的寂靜。
其實退步,低頭,不算什么。
大國博弈,不是一兩年就能博弈出結果的。
只要主導權還在自己的手中,即可。
“都啞巴了?”虞瞾不耐煩了,“弱后是事實,打不過是事實,而且朕告訴你們,不打還好,打起來,就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了。
要么虞朝認輸,如那些戰敗的國家一樣。
要么,大秦一直發兵,打到虞朝滅亡。
面子這種東西,只有強大的時候才有用。
弱國是沒有面子的。“
虞瞾說的話扎心又真實。
一通內心糾結針扎后,風無邊長吐了一口濁氣,“臣,同意!”
“微臣,也同意!”
“同意......”
最后,七個人全都同意,不同意也沒用。
這不是一個人能承擔的。
按照內閣的秩序,七個人,只需要四個人同意,那么一條規矩就能通行。
而現在,就是女帝逼著他們表態。
不表態沒關系。
不代表女帝不會動他們。
女帝也說了,要飛去大秦,到時候兩邊跑,跑之前,那些跟她意見相左的人,必然要倒大霉。
在皇子公主被掠走后,女帝大開殺戒,虞京已經沒人敢反駁她了。
好在,絕大多數時候,女帝陛下都比較佛系,還跟以前一樣,比較平易近人。
但,也越發的說一不二。
那種感覺就像是耐心耗盡一樣,不如她意,她已經懶得講道理了。
而此時,女帝是正確的,他們還是不要作妖的好。
以免人頭落地。
“好,既然你們都通過了,那就這么操作,這件事不能讓第九個人知道,否則,后果自負!”虞瞾冷冷說道。
七人紛紛稱是。
揮退了內閣大臣,虞瞾也松了口氣。
這大虞,她是半點都不想呆了,根本沒有一點安全感。
只有在陸源身邊,才有一些些的安全感。
緊跟著,他把大秦鴻臚館的人叫來,表明了自己要去大秦。
鴻臚館官員自無不允,在他們看來,大秦在虞朝投入這么多,雖然很賺錢,但這就是把虞朝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在經營。
而女帝自然就是陛下的后宮之一,屬于他們要尊敬的人。
“陛下,小臣這就安排戰機,不過,還需要朝廷那邊點頭才行。”
“可以,那朕等你好消息。”
第二天,大秦鴻臚館的人傳來消息,說是朝廷那邊已經同意了。
而女帝出行,自然不能無聲無息的。
虞瞾對外則是宣稱,再一次訪問大秦。
對于兩國交往密切,百姓還是比較認同的。
因為秦人的確帶來了很多好東西,不僅讓他們開眼界,也讓他們的生活,上了好幾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