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泉山莊的中心院落,庭院里種滿了牡丹。
姚黃、魏紫、趙粉、豆綠等各種名貴品種,應有盡有。
夏日時節,國色滿園,盡顯富貴。
王姮喜歡坐在廊廡下,面前擺放著書案,或是抄佛經,或是看話本,忙碌之余,抬眼看看院中的繁華,既能養護眼睛,又能欣賞美景。
公主府上下,都知道王姮的習慣,也都不會在她兀自享受的時候打斷。
霸道如小變態,亦不會壞了王姮的興致。
偏偏,總有人自持身份,不請自來,還擾人清閑。
“阿玖,聽說這些日子,含章都在幫你操持驪山書院的事兒?”
獨孤夫人跪坐在一側,嬌弱柔美的面容上雖帶著客套的笑,眼底卻含著冷意——
好個瑯琊公主,竟這般輕狂!
哪有在廊廡下待客的道理?
獨孤夫人被樓謹偏寵、嬌養了十多年,早已習慣了被眾星捧月。
即便現在安國公府風光不再,可她還有樓彧這個兒子,隨著樓彧在京城愈發顯赫,獨孤夫人總還能保持些許體面。
不管是去參加宴集,還是去到世家、勛貴家中做客,不管那些人心底如何想,表面上對她還是十分客氣。
這讓獨孤夫人禁不住有種錯覺,她還是那個矜貴的國夫人,而非失勢的破落戶。
今日,獨孤夫人沒有提前送拜帖,更沒有接到邀請,就直接跑到了湯泉山莊,獨孤夫人非但不覺得自己失禮,反而因為王姮的“慢待”而氣惱。
“我可是含章的親生母親!”
“王姮作為含章未過門的新婦,理當對我恭敬、孝順!”
“好吧,就算含章已經過繼,名義上,我只是他的堂伯母,但堂伯母也是長輩啊!”
“在族譜上,含章沒有嫡親的長輩,隔房的堂親,便是他的至親。”
“不管是按照規矩,還是按照禮法,含章以及他的新婦,都當對我恭之敬之……”
獨孤夫人心底都是這樣的想法,她的底氣也就格外足。
所以,她不請自來的跑到了王姮的湯泉山莊,非但不覺得自己是“惡客”,還會對王姮諸多挑剔。
王姮勾了勾唇角,絕美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的不屑與嘲諷。
“嘖,阿兄總說我藏不住心事,心里想什么,都在臉上寫得清清楚楚。”
“其實呢,獨孤夫人才是天真爛漫……”
王姮的嬌憨,是演出來的。
身側這位獨孤夫人才是本性如此,或者說,她被樓謹嬌養成了這般的“不諳世事”。
獨孤夫人臉上掛著虛偽的假笑,眼底卻泄露出太多的情感。
她在不滿,她在挑剔……她、不改初衷的一直討厭王姮。
她此刻跪坐在王姮面前,內心絕對是委屈的——
明明排斥王姮,卻為了某些原因,不得不委曲求全,跑來求王姮。
王姮呢,身為晚輩,卻無禮、放肆,對長輩不夠恭敬。
王姮幾乎能夠聽到獨孤夫人的心聲,并能夠揣測出她此刻的悲憤與不甘。
“看來,還是下手輕了,竟又讓這位有閑工夫跑來惡心我!”
王姮笑得甜美軟糯,心底卻已經開始計劃,要再給獨孤夫人找些事情做。
她兀自想著,卻也沒有忽略獨孤夫人剛才的話。
“夫人說的是,這段時間,確實辛苦阿兄了!”
王姮嘴里說著“辛苦”,臉上卻并沒有任何的愧疚、自責。
她和樓彧一起長大,如今還有婚約在身,他們本就是這世間最親密的兩人。
王姮將自己的事兒托付給樓彧,端的是理直氣壯,毫無心理負擔。
樓彧呢,也從不覺得自己辛苦,他、甘之若飴。
說句不好聽的,王姮若是不肯麻煩樓彧,樓彧才會生氣呢。
這些,都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兒,與獨孤夫人一個外人,毫無關系!
所以,對于獨孤夫人暗搓搓的指責,王姮非但不會覺得抱歉,反而用一種很是隨意的口吻說著。
獨孤夫人:……這王九,難不成真以為自己是公主,就可以對未來夫君頤指氣使?
哼,不過是個西貝貨罷了。
京中的真公主那么多,她一個與楊氏皇族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又算哪個?
心里暗自罵著,獨孤夫人卻還要擠出一抹笑,繼續與王姮寒暄。
“含章是個男兒郎,辛苦些不算什么。”
“幸而,他的辛苦亦是有成效的。我聽說,待到秋日,驪山書院就會正式開學?”
王姮的態度多少有些敷衍,并不配合獨孤夫人,獨孤夫人就只能自己引出話題。
王姮挑眉,哦豁,獨孤夫人終于要說出她的目的了?
與驪山書院有關?
莫非她想把樓家的那對龍鳳胎送來書院讀書?
這,應該不算什么吧。
驪山書院公開招生,諸多條件,早已白紙黑字的寫在了招生簡章上。
基本上,只要是京中的權貴,只要付得起一年一千貫的束修,只要年齡在六到十八歲之間,能夠接受書院嚴格的校規,還能通過基礎的入學考試,就能夠入學。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獨孤夫人所生的樓琳樓瑯,年滿十一歲,安國公府也掏得起束修,一對龍鳳胎早已啟蒙,世家的教育足以應付書院的入學考試。
所以,樓琳樓瑯都能符合要求,繼而順利入學。
獨孤夫人完全沒有必要,因著這件事,特意來找王姮。
即便是未來的“侄媳婦”,也不該無故欠下人情。
王姮暗自猜度著,嘴上已經回應了獨孤夫人的話:“好叫夫人知道,書院確實擬定于八月開學。”
“哦,竟是這樣。只是不知,書院的招生是否已經結束?可否還能接納學生?”
獨孤夫人得到了王姮的回答,卻還是不高興。
“這王九,看似句句有回應,實則沒有誠意。”
“她的回復,要么是廢話,要么就是隨意的應付。”
“她甚至都沒有聽出我的言下之意——”
獨孤夫人覺得,自己已經十分努力的在“暗示”了。
但凡王姮聰明些、懂事些,就該主動開口,為長輩排憂解難。
而不是這般不冷不熱。
獨孤夫人用力捏緊帕子,王姮不識趣,她就只能將話說得更直白些。
她直接問起了招生的具體事宜。
王姮乖巧的回答:“書院的還在繼續,直到七月底,會持續的接納學生!”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她根本沒有順勢追問一句:夫人這般垂問,可是有需要入學的學生?
獨孤夫人:……
習慣了高高在上,習慣了被人吹捧,似王姮這般不咸不淡的態度,真真讓獨孤夫人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深吸一口氣,獨孤夫人只得直接說出目的:“如此甚好!我有幾個晚輩,正好到了入學的年紀。”
“只是他們出身卑微,未曾正兒八經的讀過書……”
他們極有可能通不過驪山書院的入學考試。
所以,獨孤夫人才忍著羞憤,硬著頭皮跑來找王姮走后門。
王姮眸光一閃。
獨孤夫人這是什么意思?
晚輩?
是她娘家、義兄的那些親戚?
并不包括樓琳樓瑯?
這就相當有趣了。
獨孤夫人的意思很明顯啊,她只想把一群便宜親戚塞進驪山書院,既是讓他們融入權貴階層,與一眾權貴子弟成為同窗,又是讓他們能夠好好學習。
表面看著,她似乎很看好驪山書院的前景,認可書院的價值。
但,實際上呢,她卻沒有把親生的兒女送來。
她骨子里還是瞧不上王姮這個剛剛開辦的書院!
這是羞辱吧,這絕對是對她王姮以及驪山書院的羞辱。
王姮心底暗自呵呵,臉上仍一派甜美軟糯。
“只要他們有心向學,驪山書院便不會拒之門外!”
王姮的話音剛落,獨孤夫人矜持的臉上就露出了些許滿意。
王姮冷眼瞧著,瞬間話鋒一轉:“只是,既然有入學考試,那便是書院的規矩。”
“規矩不可公然打破,卻能特事特辦。”
“書院的入學規則中,還有一條備注,驪山書院除了正常考試入學,還可‘特招’——”
王姮擬定的特招,有兩種情況:
一,家境貧寒,交不起束修,卻極有天分者,可免學費入學。
二,家境優渥,資質愚鈍,通不過入學考試,那便加倍掏出束修入學。
王姮自詡不是個黑心的人,所謂“加倍束修”,倒也不會太夸張。
頂多就是正常學費(每年一千貫)的三到五倍。
獨孤夫人是她未來的長輩,亦是尊貴的國夫人,王姮覺得,斷不能“侮辱”了她。
那就按照三到五倍的頂格數額吧。
通不過入學考試者,每人每年五千貫!
“什么?五、五千貫?王九,你怎么不去搶?”
聽到王姮用軟糯的口吻說出如此冰冷市儈的話語,忍了許久的獨孤夫人終于裝下去了。
她直呼王姮的名字,還毫不客氣的控訴著。
“夫人,搶錢是犯法的!阿兄正在參與《虞律疏議》的編纂,我們身為他的家人,斷不能知法犯法!”
王姮睜著圓滾滾的荔枝眼,好不天真,說出的話,亦是像個執著于是非黑白的孩子。
她的言下之意卻更讓獨孤夫人氣結:搶錢犯法,而讓走后門的學生掏天價束修,卻合法又合理。
“王九,你!”
獨孤夫人胸脯劇烈起伏,不過,她到底做了多年國夫人,還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理智。
深吸一口氣,獨孤夫人壓制住翻滾的怒意,忽的說道:“九娘,算算日子,再有幾個月你就要除服了吧——”
出了孝,就可以議親。
而若是此時,親事有了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