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死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攀金枝 >>攀金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死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死了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30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薩琳娜 | 攀金枝 
正文

正文

依著王姮的聰明,以及對樓彧的了解,她應該能夠猜到樓彧為何生氣。

可惜,她還沒有開竅,完全沒有往情愛方面去想。

自然也就不知道,某個小變態已經妒火中燒。

王姮只能按照她的思維,盡量去揣測樓彧的想法——

難道,阿兄是在怪我夾帶私貨?

明明是要為他出氣,幫他打臉周賀,卻還是摻雜了些許私心。

但,阿兄不是這般小氣的人啊。

不說這種捎帶的私心,就算王姮赤果果的利用,樓彧也甘之若飴。

王姮絲毫沒有想到,樓彧的怒火,只是因為她好奇的多看了慧源兩眼。

與平安告別后,王姮便重新坐上了馬車。

樓彧騎馬跟在馬車一側。

“阿兄,你應該不會生氣的,對不對?”

王姮偷眼看著樓彧冷肅的模樣,雙手扒在車窗上,小下巴枕著手背,端的是軟糯可愛。

樓彧沒有轉頭,只是用眼角瞥了她一眼,“哦,阿姮且說說,我為何生氣?”

小丫頭終于開竅了,知道他在忌妒?

“那個,我剛才讓十三娘、十六娘出手,主要是想徹底讓周賀之流明白,阿兄是他們不可高攀、更不可褻瀆的存在。”

“我不是故意要顯擺什么,跟在我身邊的小伙伴,能夠成為有所特長的才女,是我提供了機會,可也有她們的努力——”

呃,好吧,王姮承認,她故意讓鄭十三、鄭十六在人前展露才華,確實有“打廣告”的嫌疑。

鄭氏姐妹,本是鄭家最不顯眼的庶女。

除了一張天生的好皮囊,似乎并無才能。

但,因著跟在她身邊,相伴幾年,便成長為可以與新晉書法大家相媲美的書道才女。

這里面固然有兩姊妹的努力,卻絕對少不了王姮的培養。

就像方才平安公主所內涵的那般,想要成就一代書法大家,除了個人天賦,生長、學習環境等,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書籍都是傳家寶,密不外傳。

好的字帖,成功先輩的學習手札等,亦是有錢都買不到。

世家之所以有著超然的地位,就是因為他們壟斷了這些資源。

不說尋常百姓了,就是寒門、新貴,他們都渴求而不可得,只能望洋興嘆。

王棉、鄭十三、鄭十六等女子,卻因為跟在王姮身邊,做奴婢也好,做伴讀也罷,終歸是常年相伴,這才享受到了世家的資源。

還有沈度先生,最初他唯一的女弟子,只有王姮。

但,王棉等人,作為小伙伴,哪怕是為了伺候王姮,卻也能近距離的聽到沈先生授課。

海內名士的課堂,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進入的。

就算是旁聽,那也是莫大的榮耀、罕見的機遇。

而這些,都因為王姮,王棉等不屬于這個階層的人,都享受到了。

隨后,王棉、鄭十三嫁入高門。

外人還只能感嘆一句,她們運氣好,遇到了貴人。

如今,又有了鄭十三、鄭十六高調展露才藝,世人便知道:

瑯琊公主所提供的,不只是抬高身份,還有更為根本的教育資源。

王姮可以想象,經此一事,瑯琊公主伴讀的含金量將會提高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給瑯琊公主做伴讀,不只是有機會攀高枝,還能學得一身的本領。

嫁個好夫婿,固然能夠改變命運。

可自己掌握才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任何人都奪不走、常伴一生的財富!

當然,王姮身邊,不能養著一大群的伴讀。

但,別忘了,王姮還有個驪山書院呢。

她會在驪山書院復刻東山書院的模式,即開辦女子學堂——德音堂。

屆時,那些因著王棉、鄭十三等成功案例想要攀附王姮的女子,就可以入學德音堂。

近水樓臺先得月。

即便不能成為伴讀,可若是能夠成為瑯琊公主的學生,甚至是弟子,亦是極好的機緣。

之前王姮給王棉、鄭十三的添妝,已經讓京中上下知道,瑯琊公主是個極其大方的人。

對自己的心腹,她從不吝嗇賞賜。

或許后續的伴讀、學生等,要略遜于王棉、鄭十三,這是可以理解的,王、鄭等,除了是伴讀,還有著一起長大的情誼。

其他人,晚了幾年,少了這份情誼,自然也就少了些許優待。

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都夠許多或是落魄、或是不受寵的女郎君受用終身!

王姮今日出手,打臉周賀,既是為了樓彧,也是為了自己。

這對于樓彧來說,王姮的心思多少有些不夠純粹。

所以,王姮略心虛。

樓彧聽完王姮的話,哭笑不得。

阿姮在想什么?

他豈會為了這點小事,就跟阿姮動氣?

慢說只是夾帶私貨,就是擺在明面上的利用,樓彧都會心甘情愿,積極配合。

無語的同時,樓彧也再次意識到:得,小丫頭還是不開竅啊。

自己胸中妒火燃燒,阿姮卻在想這些有的沒的。

幸而,阿姮不是真的擔心,她信賴自己,也知道她被他偏愛。

“小丫頭,還不算真的沒良心。”

否則,樓彧就不只是妒火中燒,他還會十分惱火。

“放心吧,你的心思,阿兄都知道。”

“驪山書院之事,阿兄亦會幫你!”

驪山書院是王姮的,樓彧卻會竭盡所能的幫王姮建設書院,并將之發揚光大。

事實上,樓彧已經在做準備了。

他提前坑了沈先生,為王姮預定了書院的山長。

另外,樓彧會趕在離開弘文館之前,再給王姮挖幾個學士、博士去驪山書院做先生。

“……阿兄,你要離開弘文館?有新的差事了?”

回到公主府,安頓好庶弟庶妹,又去探望了癱瘓在床的謝太夫人……諸多瑣事安排好,王姮便有時間與精力,與樓彧商量事情。

然后,王姮就知道了樓彧的職位變動。

樓彧進入弘文館已經近兩年的時間,達成了他教書育人、名滿京華的階段目標。

修史、氏族志等,也已經完成了主體的大框架,只等后續的細枝末節。

而這,就不需要樓彧耗費主要的精力了。

他能干,關鍵是非常合圣人、太子的心意。

這般人才,自是不能只放在弘文館虛度光陰。

“或是大理寺,或是刑部!”

樓彧緩聲說道。

作為至尊父子的心腹,樓彧已經擁有一定的主動權,有了權臣的雛形。

或許還未成長為一人之下的參天大樹,卻也不可小覷。

“大理寺?刑部?”

王姮略略一想,就猜到了為何是這兩個主管司法刑獄的衙門。

“裴駙馬之事,果然不是意外?”

或許隨著周駙馬的上位,京中眾人已經忘了曾經的裴駙馬。

王姮、樓彧卻還記得。

一對未婚小夫妻,更是暗自猜測,裴駙馬的死另有蹊蹺。

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王姮只是猜測,而樓彧卻能動手中的權力去暗中調查。

樓彧還有王棉這么一個“外掛”,得知了許多當時之人未知的“神仙手段”。

“王棉說了些殺人于無形之中的法子,我覺得奇妙,便命人試了試。”

樓彧從不隱瞞王姮。

他將自己問詢王棉,王棉知無不言的事兒,全都告訴了王姮。

“試過之后,果不其然。”

樓彧作為圣人、太子的心腹,既然有所發現,便不會隱瞞。

他上報了太子,太子又帶著他去面圣。

在御前,樓彧不但提供了完整的實驗報告,還有相關脈案、人證等。

腐壞的食物,其毒性并不比砒霜差,關鍵是檢測不出來。

還有更為奇妙的過敏,明明只是尋常之物,卻因著個人體質的問題,成為殺人的毒物。

至于炭毒,就更好說了,裴駙馬的尸體就在棺材里。

每年冬天,亦有不少死于炭毒的人。

圣人聽了樓彧的回稟,饒是他見多識廣,也禁不住驚嘆:“這世間,果然奇妙。”

當然,這些也只是樓彧的“猜測”。

畢竟只有一個裴駙馬,還不能斷定平安就是個心思深沉,善于用詭道殺人的惡徒。

尤其圣人、太子都是平安公主的血親,即便兩人從未看重過這個女兒\/妹妹,但平安始終都是自家人。

就算有確鑿的證據,他們都還是會忍不住為平安找借口:或許,她也是無心的!

又或許,平安是好的,是公主府的長史失職,身邊的奴婢挑唆!

但,偏袒歸偏袒,圣人、太子對樓彧的敏銳、能力等還是非常贊賞的。

至尊父子經此一事,都意識到,樓彧的才能還是太全面了。

他不只是精通經史,擅長噴人、干架,他還頗懂刑獄斷案。

把他放在弘文館,完全就是浪費嘛。

且,太子最初安排樓彧去弘文館,也只是給他一個入仕的階梯。

如今樓彧已經在朝堂嶄露鋒芒,也該給他提提品級,加加擔子了。

“對!我因著調查裴駙馬之事,這才有了新差事的契機。”

樓彧點點頭,雖然只靠一個裴駙馬還不能扳倒平安,但卻讓他的仕途更進一步。

不管是選擇大理寺,還是刑部,樓彧都會掌握更多的資源。

他會一直盯著平安公主,他相信,已經成功過一次的平安公主,斷不會就此罷手。

慧源的出現,就是在為周賀敲響喪鐘。

果然,半年后,又是臘月時節,平安公主府再度掛上了白綾——

駙馬都尉周賀歿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攀金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