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王姮帶著圣人、皇后的大批賞賜,風風光光的從宮里出來。
一長串的內侍、宮女,裝滿整個車廂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著實惹眼。
王姮的車馬剛剛離開宮門,瑯琊公主受到帝后看重的消息,就飛快的蔓延開來。
本就是“熱灶”的瑯琊公主府,越發變得炙手可熱。
各大權貴、世家、新貴的拜帖、請柬等,如同雪片般飛來。
公主府的門房,忙得不可開交。
幸好王姮本就有一整個班底的管事、奴婢等。
進入公主府,經過短暫的休整、熟悉,這些人便快速進入到工作狀態。
外院有管事,中庭有管事娘子。
主院里則有傅母。
阿胡負責統領所有的護衛,熟門熟路的安排好班次,將公主府護得密不透風。
吏部已經得到了風聲,知道這位瑯琊公主不只是樣子貨,而是真的受寵,便開始認真的為她挑選長史、丞、文書等屬官。
公主府的屬官,或許不如皇子、王爺府的有前途,卻也是有品級的。
且,最重要的還不是有品階,而是得到了貴人賞識的機會。
若是差事做得好,哄得公主開心,公主便能推薦他進入其他的衙門。
公主府只是一個跳板,是許多沒有門路的寒門,或是家族敗落的世家子,不錯的一個捷徑。
更有甚者,有些出身卑微、志向卻遠大的人,為了出人頭地,慢說屬官了,就是“幕僚”也愿意。
公主的入幕之賓,名聲或許不太好,卻有實惠。
就像平安公主,做了公主不到一年,就招攬了若干清俊才子做幕僚。
其中一兩個,也已經由平安公主舉薦,去了六部做了個八品小官,正式進入仕途。
當然,瑯琊公主不是平安公主。
她未及笄,還沒有嫁人,也還沒有如此的“囂張”。
王姮:……美人兒?面首?
能美得過我?
美得過隔壁的樓彧?
王姮一介粉嫩美少女,本就不懂男女之事。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她最能想到的就是誰吃虧、誰沾光!
很顯然,若以她的條件找幕僚,肯定是她吃虧!
更不用說,隔壁還有個“阿兄”虎視眈眈。
王姮可不想害人——
咳,樓彧這人,若是惱了,定不會傷害她,但別人可就不好說了!
王姮沒有親眼見到樓彧殺人,可她心里就是有股篤定:樓彧,絕不是心慈手軟之人。
殺人不眨眼?
不,這只是樓彧的基本操作。
他絕對能夠笑得如春風拂面,淡然、優雅的輕輕拂去臉頰上的血。
嘶還是算了吧,王姮不愿枉造殺孽。
王姮需要的就是正常的屬官。
樓彧這邊早已暗搓搓的幫忙篩選——
公主府的長史,基本上就是負責公主府外院的管理事宜。
包括對皇宮,對各家族的應酬、來往,以及其他屬官、侍衛等的管理、調度。
長史還肩負著勸諫、訓導公主的職責。
“首先,必須人品端正,行事穩妥。”
“其次,年紀不能太輕。”年輕容易氣盛,還容易——
“最后,容貌要端正,阿姮是個看臉的,太丑的,會讓她吃不下飯!”
樓彧默默的羅列著條件,并以此作為標準,進行挑選。
然后,他便選中了一個落魄世家的庶子。
三十多歲的年紀,早已娶妻生子,就是仕途不太順利。
十幾年都在各部衙門的底層打轉,雖然沒有晉升,可也沒有被拉出來當背鍋俠。
無法晉升,未必是能力問題。
可始終能夠在衙門里游刃有余,卻是有些本事的。
世故卻不油滑,出身世家卻不清高孤傲,十幾年混跡底層,卻也沒有怨天尤人。
好,就是你了。
“穆盛,祖上邱穆陵氏,本是武勛,后轉為文官。”
樓彧拿著從吏部弄來的資料,仔細跟王姮介紹。
“他在禮部、工部和鴻臚寺等都做過文書,差事辦得不錯,也懂人情世故!”
做公主府的長史,負責公主府的迎來送往、宴請待客等,很是合適。
關鍵他是北境的老牌勛貴,家族敗落了,可根基還在。
姻親故舊遍布京城。
或許未必都是達官顯貴,可在大大小小的衙門,都有熟人。
還有東西兩市的諸多豪商、大戶,穆盛也都有些交情。
儼然就是京城的坐地戶。
這樣的人物,即便做不了大事,但處理起瑣事來,則會十分便宜。
“我特意見了他一面,略略透了些意思,他驚喜不已!”
樓彧行事,最是滴水不漏。
作為高位者,習慣了直接下達命令。
但,他又是真心為王姮籌謀,不想招個“心不甘情不愿”的長史進府——
公主府長史雖好,卻也不是人人都愿意。
萬一這個穆盛是個“有傲骨”的,不愿來公主府,樓彧也不好強求。
他倒不是怕穆盛不滿,也不是沒有手段讓穆盛屈服,他真正擔心的,還是會因此而引得阿姮不快。
所幸穆盛是個聰明人,拎得清輕重——
在六部、三寺等衙門,穆盛最高熬到了正八品,升遷還極難。
可若是進了公主府,他就是正六品的長史。
那些他曾經無論如何都高攀不上的達官顯貴,作為公主府的長史則可以直接打交道!
甚至還能被巴結、被討好!
至于有可能會有的嘲諷、污名?
呵,他一個三十多歲,卻始終混跡于底層的老男人,若真能成為公主的入幕之賓,亦是榮耀!
“阿兄覺得好,那便是好!”
王姮只是不想嫁給樓彧,對于他,王姮還是信任的。
他挑選的人,定是極穩妥、極靠譜,是最合適的。
“阿姮既滿意,那就讓吏部那邊下發任命文書。”
樓彧知道自己是為阿姮好,但,看到對方領情,他還是歡喜的。
“明日,穆盛就可來公主府。”
“兩日后的暖房宴,穆盛便可以長史的身份,負責待客宴飲等一應事務。”
樓彧這么快的選好人,也是想盡快、盡好的讓王姮省心省力。
暖房宴,自有管事、管事娘子等操辦。
可這些人,大多都是從沂州老家帶來的。
他們對京城并不十分熟悉。
雖提前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卻終究不如穆盛這樣的地頭蛇,更為擅長。
那些管事等,還是負責公主府的其他事宜吧,比如店鋪、田產等。
“還有阿胡,他被正式任命為公主府親衛校尉,品階正六品!”
阿胡是王姮身邊的老人兒了。
是王廩分配給王姮的部曲之一,最早被王姮所招攬。
當年樓彧被陷害,亦是阿胡出手相救。
對于阿胡,樓彧也能關注一二分。
“阿胡叔有了正經的官身?”
王姮眼底閃過喜色。
好事兒啊!
阿胡是部曲出身,是家奴。
如今,搖身一變,不但抹去了奴籍,還成了校尉。
正六品的武官啊,品階不算高,可對于阿胡這樣的人來說,已經是跨越了階級。
換成其他人,想要由此蛻變,非戰功不可。
阿胡卻靠著王姮,達到了同類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攀登的人生巔峰。
自此,他以及他的后人們,再也不是奴婢。
“嗯!阿胡武功不錯,人也忠心,給他一個官身,他日后定能更加用心的服侍你!”
對于齊國公,提拔一個校尉,并不難。
不過,樓彧從來都不是多管閑事的人,即便是舉手之勞,也要看有無價值。
阿胡是阿姮的人,給了他前程,他便能加倍的效忠。
樓彧覺得值。
公主府外院的屬官,文有穆盛,武有阿胡,算是初具雛形。
四月初六,宜出行。
瑯琊公主府,大張旗鼓的舉辦宴集,慶賀公主進京、喬遷新居之喜。
清晨一大早,公主府府門大開。
門房的小廝們,穿著簇新的靛青色衣衫,守在門口,恭敬的迎接賓客。
上午時分,開始有馬車、轎子等涌入公主府所在的街巷。
不多時,巷子便被擠滿了。
車水馬龍、賓客如織。
不到中午,公主府就已經熱鬧非凡。
賓客們下了車、轎,在門口時,便男女被分開招待。
男賓由新上任的長史穆盛,招呼著去了前庭。
女賓則在管事娘子、百福宮女官的指引下,去了中庭。
安國公府,亦在被邀請的賓客名單之中。
所以,安國公夫人,那位京城有名的獨孤夫人,帶著女兒,被奴婢們簇擁著,來到了公主府。
進了門,順著抄手游廊,一路來到中庭。
期間,自有諸多景致。
不過,中庭的景致更多,亭臺樓閣、水榭假山,布置巧妙,引人入勝。
獨孤夫人緩緩走著,沒有左右環顧,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著。
這公主府,氣派中不失精致,很顯然,修建的時候,定是用了心思。
而暗中負責的人,就是——
“阿娘,阿兄的國公府也在此處嗎?”
說話的是個女童,穿著華美的衣裙,梳著可愛的雙丫髻。
八、九歲的年紀,容貌十分精致,儼然有了小美人兒的模樣。
她抬起頭,好奇的問著獨孤夫人。
獨孤夫人抿了抿嘴唇,想到夫君給她看的輿圖,目光投向遠處的山林。
她微微頷首,“嗯!亦在此處!”
明明是自己的兒子,明明自己也進行了補償,還因為連累了夫君,可她還是沒能與樓彧徹底和解。
樓彧回京,已有好幾天。
他進了宮,去了東宮,還為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忙來忙去,卻始終連安國公府的大門都不肯踏入一步……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