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第一百六十八章 封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攀金枝 >>攀金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封爵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封爵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4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薩琳娜 | 攀金枝 
正文

正文

“……阿棉,當記一功!”

王姮看著從幾大田莊、養殖場運出來的糧食、肉等,禁不住默默在心底說著。

阿棉,真的幫了她和阿兄良多啊。

不說之前的種種“神仙手段”了,只這一次,阿兄要修運河,要維持世子、哦不,現在是太子。

要維持太子當年在河道實行的“仁政”,就要付出大量的、額外的錢糧。

這些,朝廷是不會買單的,而是要自掏腰包。

運河的差事,落在了樓彧頭上,樓彧在各段河道,監督河務,王姮就要在后方,為他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運河貫通南北,牽扯數個州郡,所調動的民夫數以十萬計。

這些人日常的耗費,絕對是個極大的數字。

更為重要的是,當下的物資算不得充盈。

很多時候,有錢都買不到想要的糧食、肉蛋。

王姮必須慶幸,她和阿棉有著六七年的積累。

河東、沂州,乃至青州、齊州等各地,都有王姮、王棉的莊子。

還有他們弄出來的船隊,進行海外貿易的同時,還會從南至北的運輸物資。

南境的糧食、果蔬等,這些年,就靠著船運,源源不斷的運到齊地的海運港口。

再通過陸運等,輾轉運到沂州,以及其他各州郡。

甚至,還能運到京城。

靠著南貨北賣,王姮、王棉大賺特賺。

賺錢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家的糧倉。

樓氏塢堡、王家莊子等地方,王姮儲備了足以讓數萬人吃上三年的糧食。

每年新糧下來,就會把糧倉里的舊糧拿出來或是售賣、或是用掉,然后補充上新糧。

過去的六七年里,都是如此反復。

王姮、樓彧名下的“糧倉”,基本上都是兩年以內的新糧。

且,他們的“糧倉”,并不只局限于齊地。

朝廷新建都城,準備遷都之時,樓彧就命人提前進入長安。

那時,王棉還想著在新城分一杯羹。

可惜權貴太多,新城的水太深,哪怕是樓彧這位安國公的“侄子”,都很難參與都城這塊大餅的分割。

都城太過重要,無數權貴都盯著,即便勉強沖進去了,也只能得些邊邊角角的殘渣。

如此“雞肋”,卻還要耗費人情、財物。

樓彧索性就另辟蹊徑,不爭新城等核心利益,而是在長安周遭瘋狂買地。

龍首原、驪山,樓彧命人置辦了大量的荒山、荒地。

這些地方,沒有急著開發,而是先建了堆場、糧倉。

齊地的物資運往京城,這些地方就都是中轉站、貨倉。

樓彧的線,鋪的很長很長。

他甚至在隴西老家,也建了農場、糧倉。

樓家軍退伍的老兵,樓彧自己豢養的部曲等,都被分散安排到了這些地方。

六七年的發展,自家農莊的產出,以及從南境各地收購的物資,全都分別運送到了各個糧倉。

此次樓彧敢跟樓謹“賭氣”,只借兵,不借糧,靠的就是這些年積攢下來的物資做底氣。

王姮不知道樓彧已經在西北與突厥死磕,也不知道樓彧之所以會動用各地的糧倉,是為了補充大軍的消耗。

她只當樓彧還在運河沿線——

開鑿運河、修繕各段河道,并不比動用大軍消耗所消耗的錢糧少。

樓家軍有十萬,沿河的民夫,亦有十萬計。

各地的糧倉不夠了,那就繼續從齊地,甚至是沂州調撥。

王姮和王棉名下的在農莊、養殖場等,也開始進行“清空”。

馬車不斷,船只往返,王姮看到一堆堆的米、肉等運出去,饒是她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也有些肉疼。

這些,可都是她和阿棉多年攢下來的“家底”啊。

尤其是阿棉,若沒有她的種種神仙手段,農莊的作物不會那么的高產,養殖場的豬也不會那么的肥。

“阿棉,多虧了你!”

王姮輕聲對王棉說著。

她的記功小本本上,已經寫滿了王棉的名字。

朝廷的誥封,還需要一段時間。

王姮卻也不能總是等著。

有件事,王姮已經想了許久。

王廩等人的回歸,王姮拿到了王家的話事權,這件事,也就能輕松完成。

她看向王棉,認真的問道:“阿棉,你可愿與沂州王氏聯宗?”

王棉愣了一下。

聯宗?

是、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嘛?

只要聯宗,續了族譜,那他們這一家,就從卑賤的田舍奴,搖身一變成了世家?!

雖然沂州王氏遠不如瑯琊王氏名聲顯赫,卻也有了二百多年的傳承。

更是有王姮這位家主。

王棉相信自家的嫡長閨,她覺得,用不了多久,沂州王氏就能名揚天下。

瑯琊王氏,確實輝煌,可已經成為歷史。

北境的世家們,是不會允許王謝等舊時門閥“死灰復燃”的。

王棉不了解世家,可她學過那首詩啊——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唐朝的詩,也就是說,在唐朝的時候,王謝等千年望族都已經敗落。

大虞,類似唐朝的架空王朝,想來也會遵循這個歷史流向。

王謝等老牌氏族,注定要被新興的北境世家卻取代,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

沂州王氏,或許就能成為大虞的新世家呢。

與王氏聯宗,她王棉就是世家女,就不再受制于門第的束縛。

不說別的,就是沈度那兒,或許都能讓她正式拜師,而不是什么勞什子的“外門弟子”。

還有婚事……那個豐神俊朗、清風霽月的人,是世家子。

若她成了世家女,就與他——

王棉心動了。

王姮見狀,便繼續說道:“其實,說起來,王家廟的村民,本就是王氏的莊戶。”

所謂“莊戶”,可以是部曲、佃農,也可以是落魄的族人。

兩百多年前,興許本就是嫡親的兄弟,只不過淪為了旁支,繼而敗落。

同為王氏,嫡支為主,敗落的旁支也就成了奴。

王家廟的村民還算幸運,某次戰亂的時候,脫離了王家,成了自由的庶民。

但,王家廟與王家的淵源極深。

王姮作為家主,可以重新續上這份關系,讓王棉及其家人“認祖歸宗”。

“阿棉,我知你最是個驕傲的人,有傲骨、有堅持!”

“但,這件事,并不是我的憐憫、施舍,而是你這些年的付出所應得的回報。”

“阿棉,你應該知道,從七年前,我就把你當成了好姐妹。”

王姮聲音很低,語氣卻堅定。

她是真的從未把王棉當成賤民。

或許,王姮依然是高傲的,在王棉面前,也是主導者。

王棉更多的是她的伴讀、小跟班。

但,在王姮心里,王棉始終都是不同的。

就像鄭十三,也是陪著王姮一起長大。

王姮卻更看重、更親近王棉。

阿棉,是她的姐妹。

鄭十三等,則差了一大截。

王棉深深的回望王姮,九娘對她的好,她自是知道。

九娘許她聯宗,是“酬功”,亦是多年的情分,她亦知道。

至于九娘所擔心的傲骨……唉,穿越這些年,總是被打擊,還數次被身份、被門第所累,王棉早已沒了穿越女的優越感。

其實,不怕“滅自己威風”的話,即便是現代,王棉也只是個普通人。

剛畢業的女大,為了三千工資,甘當牛馬。

本就不是什么厲害人物,總不能穿越一回,就變成了瑪麗蘇、大女主!

她所知道的穿越神技,在古代,并沒有那么的重要。

天朝,幾千年來,都是士農工商。

讀書,入仕,才是正統,才是最尊貴的。

王棉的那些神仙手段,充其量就是個“工”。

古代就沒有火藥嗎?

古代就沒有改良農具、提高產量的農業大牛嗎?

答案是肯定的。

可,歷史上,又有哪位高位者是靠著造火藥、種田而封爵授官,登上權力巔峰的?

即便有,落在正統的朝臣眼中,也只是幸進。

有出身,有文韜武略,甚至是有容貌,都比穿越者更管用!

王棉悲哀的發現:瑪德,老娘似乎被同化了!

偏偏,她真的無法拒絕。

“……我、我考慮一下!”

王棉遲疑著,掙扎著,緩緩說出了這句話。

王棉的猶豫,王姮早有預料。

阿棉就是這樣驕傲的人,她獨立,她強大,她喜歡靠自己!

王姮很想告訴阿棉:獨立不是孤立,沒必要跟自己較勁。

靠自己,確實了不起。

可若是能夠靠門第、靠關系,其實也不差啊。

真正的獨立,不是只依靠某一個人,而是能夠調動更多的、更有利的資源。

走捷徑,并不可恥。

只有一條死胡同,才是悲哀。

明明可以少走彎路,卻非要為了證明什么而拒絕,在王姮看來,這不是驕傲,而是——

好吧,阿棉是她的好姐妹,她不能罵她“犯蠢”。

她可以不理解阿棉的某些做法,卻會尊重。

王姮笑得甜甜的,“嗯嗯,此事關乎重大,確實需要好好考慮!”

王棉:……九娘,不要這么笑,簡直就是美顏暴擊啊。

瘦了一圈的王姮,已經開始有了絕色美人的雛形。

燦然一笑,傾國傾城。

嘖,都是豆蔻年華,九娘美得不似凡人,而她就,呃,好吧,她王棉也是美的,就是不能跟九娘同框,否則很容易淪為背景板呢。

嘖嘖,瘦了的九娘,褪去了可愛,增加了美顏,這般美人兒,小變態若是見了,還不定怎么驚喜呢!

樓小變態彧,還在前線勇猛作戰。

他有訓練有素、驍勇善戰的樓家軍,亦有充足的后勤補給,他還有著大敗突厥的決心。

就像楊睿所預料的那般,這次對陣突厥,大概是樓彧人生中唯一一次的領兵。

樓彧在心里,無數次的告訴自己,僅此一次,絕不錯過!

他不但要贏,還要贏得盡善盡美,定不讓自己留有遺憾。

所以,樓彧把長驅直入的突厥鐵騎擊退后,并沒有滿足,而是開始追著突厥逃兵,一路從涇州,殺出了散關,沖入西北,直擊突厥汗王的王庭。

可惜,突厥是游牧,所謂王庭也不是固定的王城。

汗王的王帳在哪里,王庭就在哪里。

樓彧殺進荒漠,殺進草原,擊潰了幾個小部落,卻沒有找到突厥汗王。

樓彧扼腕,卻又不得不放棄。

因為這個時候,距離他領兵出京,已經過去了小半年。

新年正旦,上元節,甚至是樓彧的生辰,他都在打仗。

半年下來,包括樓彧在內,所有的將士都是疲憊的。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麻煩的是,樓彧率大軍深入敵境,戰線拉得太長,后勤供應斷了。

樓彧及時采取了“以戰養戰”的策略,但終究不能長久。

尤其是西北太大了,突厥各部落分得太散。

找不到王庭,找不到主力,樓彧帶著大軍,就只是平白消耗。

物資什么的,暫時還能維持。

但,士氣一旦被消耗,就很容易出問題。

樓家軍眾將士,愿意跟著樓彧出征,一來是樓彧姓樓、手握樓氏的傳家寶,二來也是想升官發財。

大虞朝,最重戰功。

尋常百姓出身的府兵,只要立了功,就能跨越階級。

再不濟,也有戰場的收獲,回到家,買田買房,一家人就能過上好日子。

樓彧的大軍,在偌大的西北,根本就無法與主力進行大決戰,只能小打小鬧,將士們根本就沒有立功、發財的機會!

樓彧只得作罷,帶著擒獲的幾個小部落頭領,班師回朝。

突厥第二大部落統領阿史德明:……賊娘的,你才小頭目,我的姑姑是老汗王的可賀敦,現在的突厥汗王是我表哥!

而他阿史德明,則是突厥左賢王。

樓彧以為不夠完美的戰果,實則已經非常碩大:

擊潰突厥鐵騎,剿滅大小部落共計十余個。

擊殺、俘獲突厥兵卒兩萬余。

繳獲戰馬、牛羊等數萬余。

還有突厥王庭的二號人物,以及若干貴族,都被他用囚車運到了京城。

楊翀這位新君,剛剛繼位,就收到了來自突厥的“賀禮”,圣人龍心大悅啊。

“這小子,不愧是樓家的子孫!”

天生的大將軍啊。

既有戰功,那就要獎賞。

樓彧明面上是大敗突厥,實際上,他還輔助了玄武門兵變。

一想到上皇調集兵馬,卻被告知,樓家軍已被調離皇城時的錯愕與絕望,楊翀就滿心快慰——

上皇利用獨孤氏,拉攏了樓謹。

樓彧也利用獨孤氏,背刺了上皇。

這……也算天道好輪回啊。

“樓彧,封開國縣公,封地齊州!”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攀金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