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第一百三十七章 笑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攀金枝 >>攀金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笑話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笑話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4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薩琳娜 | 攀金枝 
“樓讓終于感受到‘現管’的妙處?”

王姮笑得甜美,說出的話,卻略顯刻薄。

樓讓來沂州近兩個月,河道也修了一個多月。

先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得罪了陸懷瑾,還是樓彧大張旗鼓的去賠禮,這才給樓讓解決了民夫不足的問題。

但,有了民夫,也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諸事順利。

每段河道,都有上千人。

不說修筑堤壩、清理河道所需要的工具、材料等,單單是民夫們的吃飯喝水等等問題,就都需要好好解決。

樓讓從未辦過差,更沒有跟底層草民打過交道。

他出身高貴,骨子里自帶強權思想。

在他想來,他堂堂河道總管,只需一聲令下,那些卑賤的民夫就該賣力干活。

還有負責提供土料、石方、麻袋的商賈,也該盡心盡力。

這,不只是他樓讓的差事,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萬不可懈怠。

樓讓卻忘了,民夫再卑微,也是人,需要吃喝拉撒,還會受傷、生病。

商賈呢,確實地位低下,可骨子里都是奸詐、貪婪的。

無奸不商,說的就是他們。

河道關乎國計民生?

那又如何?

只要不耽誤商賈們賺錢,他們才不管修筑的堤壩是不是豆腐渣,也才不管河道淤泥是否堵塞船只呢。

皇命?

好嚇人呀!

可惜,他們不是領命的官差,就算出了事,也有樓讓這個“總管”擋在前面!

樓讓:……

不能說寸步難行,卻也麻煩多多。

最開始缺人。

有了人,又缺糧食、工具。

……其實,真正短缺的是錢。

戶部確實有撥款,但一層層的下來,就是樓讓自己,也會拿走一部分。

即便他自己不要,也要打點姻親,豢養幕僚。

來到沂州,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樓讓這么一位不食人間煙火、不知銀錢為何物的貴公子,終于知道了錢的重要性。

處處都要錢啊。

偏偏怎么都不夠。

還有陸懷瑾的掣肘,更有樓彧明里暗里的拖后腿,樓讓竟有種滿目皆敵的無力與憤懣。

不過,樓讓也不真的是廢柴,或者說,他的身邊有聰明人。

意識到了“縣官不如現管”的重要性——

沂州,至少是河東的官衙里,必須有自己人。

如此,就能利用河東當地的錢糧支援河道衙門。

再不濟,也能以權壓人,殺幾頭肥羊,既能震懾河東、沂州的各方勢力,又能緩解銀錢上的壓力。

畢竟,當年的齊王世子楊睿,就是這么做的。

利用一個沂河之變,清剿水匪,抄沒豪族家產。

殺人,發財,立威……一套組合拳下來,楊睿在沂河,瞬間站穩腳跟,還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足夠的功績。

樓讓剛來沂州的時候,本能的排斥效仿楊睿。

可,四處碰壁、左右掣肘之后,他又不得不照做。

不過,河道總管到底比不上齊王世子,樓讓手里更沒有人馬,無法像楊睿那般轟轟烈烈、大殺特殺。

經過幕僚的一番思索,給樓讓出了個主意,先在沂州或是河東的衙門里謀個官。

樓讓便寫信給了李家,通過運作,那個出主意的謀士沒能當上官兒,而是便宜了崔載。

沒辦法,崔載年紀小,能力也平庸。

但架不住人家有個好姓氏啊。

名門崔氏,前朝第一外戚。

當今開創新朝后,崔家繼續靠女人。

就在上個月,圣人剛剛冊封了一個崔氏女為淑妃。

崔淑妃年方二八,比圣人小了四五十歲。

她容貌出眾,極有才情,深受圣人的寵愛。

崔淑妃與崔載不是嫡親的姐弟,而是隔了幾房的族人。

但,一筆寫不出兩個崔字啊。

崔淑妃的得寵,讓習慣了當外戚的崔家,頓時得意起來。

崔淑妃的父、兄等,全都被舉薦當了官。

就連遠在沂州,一個隔了幾層關系的堂弟,似乎也得了好處。

……不過是個不入品級的下縣主簿,崔載居然毫無心理負擔的坐了上去。

王姮聽了暗衛的詳細回稟,腦子快速的思考著。

她看向樓彧,“所以,阿兄,沂河又要生亂了?”

楊睿走的時候,留了一個堪稱陽謀的后手——

當年楊睿主持河道的時候,對民夫等都十分寬厚。

一日兩食變成了一日三餐,中午那一餐,還有葷腥。

雖然不是什么好肉,而是上不得臺面的豬腸豬肝豬肺等豬下水,但也是真的有油水啊。

再加上王棉種植幾年的穿越作弊神器——辣椒,重油重辣重鹽,簡直就是所有重勞力工作者的最愛。

一碗燉的爛爛的豬下水燴菜,再加上幾個粗糧蒸餅,讓那些每日從事繁重勞動的民夫吃飽吃好,還能被辣的滋滋冒熱汗。

整日里因為泡在河水而生出來的寒氣、濕氣等,似乎也都被驅散了。

這些,其實并不算拋費。

樓彧、王姮甚至是王棉名下的農莊,都有規模極大的養殖場。

每日里的下水,還是足夠的。

河道的伙食,甚至比民夫們自家過年吃得都要好,他們心滿意足的同時,對楊睿更是感恩戴德。

這,還不算完。

楊睿還采取了獎罰制度,干得好的,工作時長多的,都會有銀錢獎勵。

這可是官府派發的徭役啊,非但沒有挨打挨罵,吃苦受累,反而能吃得飽,還能拿到錢,這簡直就是夢里才會有的好事兒。

可惜,這樣的好事兒,只有在楊睿手底下才會有。

如今換了樓讓,他就算不克扣,好好的按照規矩、舊例等去辦事,也照樣會引發民夫的不滿。

底層的民夫們才不會管自己曾經的享受是楊睿自掏腰包,他們只會進行對比,繼而得出結論——

樓讓是個狗官,貪墨了修河的銀子,克扣了他們的口糧、賞錢!

一旦當這種情緒滋長、蔓延,矛盾就會一觸即發,最終引發“民亂”。

偏偏這樣的事兒,還怪不到楊睿頭上。

怪人家什么?

怪他不該為了公家的差事,不該體恤底層的河工,而自己掏銀子?

似乎也不能怪樓讓,畢竟他是按規矩辦事。

頂多就是他不夠大方、不夠“奉獻”,這才誤了差事,釀出大禍,甚至是牽連自身。

王姮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楊睿安排這些,但從樓彧跟她說的點點滴滴中,能夠還原出楊睿這一次的“陽謀”。

陽謀,就是明知道是坑,卻無法避免,不得不自己跳下去。

就像此刻的樓讓,已經知道了楊睿曾經的“寬厚”,卻無法完全復刻。

一,沒錢!

二,沒有充足的食材供應。

當然了,還是“沒錢”。若是有錢,王姮、王棉名下農莊的管事,自然愿意把豬下水、辣椒等賣給樓讓。

樓讓:……賊娘的!

不過是一群賤民,沒讓他們餓肚子,就已經很好了。

他們卻還——

楊睿為了仁善的虛名,不惜用自己的銀子補貼河工。

樓讓卻不會這么傻。

他再不看重錢,也知道,每日給幾千人增加葷腥,少說也要上萬的銅錢。

河道的工程卻要幾年,只這“餐補”,就耗費巨大。

還有什么狗屁的獎金……好好干活,不是這些民夫應該做的嗎?

獎什么獎?

楊睿抬高了河工的待遇,縱得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斤兩,竟真的生出了貪心。

樓讓偏偏不屈從,他要讓這些賤民清楚自己的身份、處境!

他們是來服徭役的,不是他娘的來享受的。

只可惜,放狠話很容易,做起事情來,卻讓樓讓有苦說不出。

民夫開始磨洋工,甚至是故意怠工。

樓讓氣不過,便讓自己官差、親衛們出手,或是責罵、或是鞭打……似乎沒人敢明著拖延,但河道之上的氣氛就變得有些陰郁、壓抑。

樓讓這個不知人間疾苦的貴公子,都感受到了一種風雨欲來的壓迫感。

他更是生出了危機感,似乎要有什么事情發生。

他、還沒有以牙還牙的報復樓彧呢,可不能出事。

恰在這時,幕僚給出了在本地衙門安插自己人的建議,也算是給樓讓一個臺階,樓讓“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王姮:……可惜!晚了!

哦不,更確切的說,樓讓死得更快了。

之前他還只是讓民夫們怨聲載道,如今推崔載去做縣衙主簿,想要在河東宰肥羊,得罪的就是富商、豪族等地頭蛇。

雖然河東的當地勢力被樓謹、楊睿等輪番的收割,已經換了好幾茬兒。

但,能夠冒出頭來的,即便是新興勢力,也不是好欺負的。

樓讓又不是樓謹,更不是楊睿,就幾十號的親衛,以及從官府借來的官兵,撐死了不少過二百人……

不說其他的地頭蛇了,就是王姮,也能輕易對抗。

等等!

王姮忽然反應過來——

該死,剛才還在看樓讓的笑話,卻忘了,自家已經“倒”了啊。

王家在沂州的產業,要被查抄。

王姮轉移出去的,也有可能被強取豪奪——

破家縣令、滅門刺史!

崔載成了縣衙的二把手,定會假公濟私、以權壓人。

她、王姮,母不在、阿父又是個犯官的胖丫頭,簡直就是最完美的肥羊!

真肥!

王姮:……呃,我這算不算樂極生悲?

樓彧看著胖丫頭的臉色變啊變,心思全都寫在了臉上。

他禁不住笑出聲,嘎嘎嘎,像極了鴨子!

pS:月底啦、年底啦,某薩打滾求月票啦!拜謝拜謝!(#.#)


上一章  |  攀金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