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芳華第173章 等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慶芳華 >>慶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章 等待

第173章 等待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6日  作者:葉不渝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葉不渝 | 慶芳華 
瓊玉湖邊的梨花散發出淡淡幽香的時候,從紫徽山下來的管事,終于帶來了好消息,他們采出紫玉了。雖然顏色還很淡,但紫色在玉石中間分布的均勻,玉石本身十分水潤有光澤,閃耀著迷人的光澤。

孫瀅暗道:這顏色比前些時候送過來的又深了許多,再開采下去,會不會出葡萄紫?

開出來的石頭可以蓋廟宇,也不算浪費,要不然花人力將石頭運到半山腰也要花上一大筆銀子。

“繼續開采,工人們累了可以換一批。”孫瀅吩咐道。

才一個月而已,要賭就賭個大的。

我要自己去看看!

孫瀅這種說風就是雨的性格,既然決定了就得馬上去做,她跟老太太交待了一聲就出了陸家,騎上桃花馬,上官道之后開始快速馳聘,到達山腳下僅用了一柱香的時間,很快她將馬寄放在了長春觀內,攀爬到了半山腰,匠人們正在用筐子將石頭往外運,她一身男裝,道士打扮,倒也沒引起別人的注意。

不過陸家的管事桑慶豐認得她,忙行了禮。

孫瀅道:“你帶我進去逛逛。”

桑管事領命而行,在前面領路從洞口進入,“之前夫人看到的水,是個泉眼,不過出水量不大,小人專門讓二十人輪流將水抬出去,每天大約抬出去三百來桶。”

因里面有些潮濕,所以粉采石頭的粉塵有也有太多被揚起。

孫瀅道:“給這里的匠人配上防潮的牛皮靴子,平日多煮些花椒生姜水,不如你給她們每餐加個大骨湯,多放些花椒,辣椒、胡椒、大蔥,我再開個去濕的方子,還是老規矩,銀錢從府里我的私帳找妙律支取。月底一并對帳。”

陸虞推薦的這位姓桑的管事不錯,在里面開鑿出了臺階,還將里面收拾得干干凈凈,等到廠頭開采差不多,可以在里面刻上石雕供香客瀏覽。

她將這個想法和桑管事說了之后,他用一支碳筆在紙上記了下來。

已經挖采下了大概五六丈那么深,“你們辛苦了,給匠人們說,每人賞五兩銀子,頭目翻倍,等這玉石開采出來,賞你一件首飾好了,再賞二十兩銀子給你娶媳婦。”

完了還不讓桑管事跪下謝恩。

孫瀅走的時候帶走了一些碎玉,讓盛芙的匠人做成首飾耳墜、手鏈,都是些不值錢的小玩意,貴在新奇。

盛芙是孫瀅新開的一家珠寶鋪子,里面匠人是現成的,還有一批學徒,有了這些邊角料,正好可以讓他們去練手。

“你們用心一些,可以在上面鑲金,這批東西,我要送進宮里去。”

先取巧討好皇后娘娘,然后這些珠寶才會變成京都貴婦們的潮流風向標,等到紫玉人人都有的時候那她的葡萄紫寶石應該也能出來了,她還未被太后詔見過,等到時候打一副頭面敬獻上去。

做人還是該低頭的時候就低頭,找準一顆大樹才能乘涼。有了太后撐腰,太子也不敢對她太過份。

做完這些孫瀅已經饑腸轆轆,她去了離她不遠的九州春,“要一個鍋子,放三斤鮮羊肉,再來兩條半斤重的鱸魚。”

孫瀅說著,往自己從前常坐的那個雅間走去。

堂倌忙將她攔住了,說道:“四夫人,抱歉得很,有貴客在里面。”

孫瀅訝然抬頭看了堂倌一眼,這個雅間因是她經常在的,所以訂價的時侯就訂了雅間費額外增加二十兩銀子,哪個大冤種這么想不開呢?

這酒樓名義上是以沈重安的名義開的,實際上的東家就是孫瀅,之前由于她沒成親,不能將鋪子掛她的名下,后來她成親了沈家又以陪嫁的名義將鋪子還給了她。

“不知里面是哪位貴客?”孫瀅實在太好奇了。

“是大皇子和鎮南王殿下。”堂倌哈腰回道。

正好雅間的門打開了,聽到王浩鄭重其事的說道:“到時候臣會親自為兩位殿下送行。”

見到孫瀅王浩走了出來,“妹妹也在這里,是來用飯嗎?不如一起?”

孫瀅笑道:“浩然兄,我要看吃鍋子,要了雅間了。”

王浩緩緩地點頭,“大殿下與殿下要去南疆了。”

孫瀅道:“什么時候?”

王浩道:“三日后便是絕佳的出行時機。”

孫瀅忙道:“我做了個夢,兩位殿下還是緩上幾日再說,有大事要發生了。”她說話間,猛然變了臉色向大皇子道:“不瞞大殿下,民女做了一個夢,夢見京都出現在很嚴重的蝗災就在三日后,為了將士們的安全,還請殿下為了將士們的安全,及早預防。”

這件事牽扯太大了,鎮南王更有國之戰神一說,更兼他救了周正的命,孫瀅想還他這份人情。

“做夢?”鎮南王已經走了出來,“你們道家不是會占卜術嗎?”

為了不引起必要的動亂,孫瀅現在只能進了雅間,關上門,說道:“民女是會用六爻占卜不假,但也會遭到反噬,民女很惜命,若非給出相應的報酬,民女決不會隨意占卜。信不信由殿下決斷。”孫瀅說完拉開雅間的門自顧自走了。

留下三人面面相覷,大皇子道:“我相信孫夫人的話,本殿的腿治好那次孫夫人也說是做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緩幾日再出發吧,皇叔。”

這次去南疆的除了兩位殿下,還有二十萬將士。

“要不還是去跟父皇說一聲,咱們聽圣裁。”大皇子說道。

這是件大事,大皇子顧不得吃飯,直接奔宮中而去。去了宮中,皇上正在內書房和內閣大臣們議事,不過說些災情。

“兒臣有國之要事要稟報皇上。”大皇子心道,人多正好,多個人,多一份想法。

大皇子快人快語,三言兩語將孫瀅的話重復了一遍。

皇上神情莫測地看了下陸虞:“陸愛卿,你對這件事是什么看法。”

陸虞道:“做夢一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內子去歲也和臣說了雪災一事,臣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多囤些糧草,僅靠這一項,咱們勝了韃子,過了安生年。因是做夢,怕說出來動蕩了國之根本,沒敢和各位細說,但各位以為那些糧食為什么會在糧倉里?就是因為夢的預警。南疆這一戰勢在必行,但時間卻不用這么趕,大可從長計議。晚個三五日走影響不大。”但如果走早到了,蝗災喝雖然不會造成傳染性疾病,但大批量的蝗蟲肯定會造成劃傷,這么多人,光是劃傷要浪費多少藥?連年的旱災已經讓百姓食不裹腹。

大夏已干旱到了連草藥也沒有的狀態了。

“那就多休整幾日。”皇上說道。

有人就皮笑肉不笑地道:“孫夫人不是陸大人的妻子嗎?為什么像有蝗災這么大的事,陸大人剛才也好很驚訝,孫夫人為什么會不跟你這位內閣的重臣說要和大皇子說。”

陸虞不慌不忙地看了眼大皇子,什么也沒說。

大皇子道:“事情是這樣的,孫夫人正騎著御賜寶馬,風塵仆仆一副想先用餐的樣子,如果諸位不信,估計這會兒已經進宮了,有什么問題你們還是問她吧。”

皇上挑了挑眉,看了下身邊的吳大伴一眼。

吳志尚忙出了御書房,正巧看到鎮南王和孫瀅正大外面侯著。

他進來對著皇上點了點頭。

吳大伴帶著兩人進了御書房,孫瀅進來行過禮之后,皇上就問道:“你是做夢夢到有蝗災?那夢沒夢到何時會下雨?何時能有雨水,解了朕烯眉之急?”

孫瀅一副不太情愿的樣子,“不瞞皇上,民婦每次一做這樣的夢就很久晚上沒辦法入睡,十分痛苦,民婦本來想求祖師爺的指示,等了許久也未曾看以,民婦無意在酒樓的雅間外聽到鎮南王將要赴南疆,鎮南王是夏之戰神,一直守護著大夏,大皇子是皇上的愛子,兩位都是國之棟梁,民婦和鎮北侯府都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

皇上點頭道:“陸卿,你這夫人不錯,賜一品誥命夫人。”

孫瀅忙欲跪下謝恩,皇上又道:“如果三日后沒有蝗災,夫人可甘愿受罰?”

“自然是不愿意,民婦聽說一品誥命就是丈夫官居一品,夫人就是一品誥命夫人了,這稱號雖然是皇上賜的,但它早晚是民婦的。民婦等于沒得到獎賞,還必須受罰,您可是人人稱頌的熙寧帝,婆婆一直告訴我說您是最公正的……”

“罷了,罷了,賞你一箱天山紫玉石,別整天摳摳搜搜,弄一大群工匠在山上挖!”

自己挖的是自己的,但皇上賞的畢竟更有面子。孫瀅忙叩頭謝恩,未了才道:“不敢欺瞞皇上,那山上真有玉石,民女已經挖開采到紫玉了,還準備開采到葡萄紫就進獻給皇上,由盛芙記的匠人給皇上打造一頂皇冠,還請皇上開恩允許。至于其他的玉石,臣婦和外子連同我家老祖宗都商量好了,都準備做成首飾,變成現銀,然后用于賑災,給太子殿下積功德。”

皇上臉一板,“你這是在提醒朕免了太子處罰?”

孫瀅道:“民婦不懂朝堂上事,但民婦知道鄰里有孩子犯了錯身為鄰居必定要上前勸導一番,如果是親屬那就更義不容辭了。民婦就是依舊例勸一勸,不行就算了,您是皇上,您說了算!”

皇上哭笑不得,“那朕今天還非給你這個面子,將太子解除處罰。”

“民女謝謝皇上。民女不打擾皇上了。”說著,她很輕松地提起了那一箱玉石。

感覺到一屋子人都盯著她在看,孫瀅不由不好意地笑了,“見了皇上賞賜的東西,太高興了!”

皇上擺手道:“朕將君蘭瓦居一并賞給你了!”

沒辦法,孫瀅又叩了一回頭,謝了恩,方才去了,吳大伴趕緊叫了兩個侍衛幫忙將一箱子寶石抬到了鎮北侯府。

老太太得知太子免除了處罰也很高興,直接獎勵孫瀅,“明天、后天、大后天,放你三天假去君蘭瓦居歇息三天。”

孫瀅搖頭道:“媳婦不累,這三天還有很重要的事要做要囤食物,準備迎蝗災了。”

因為是早有準備,孫瀅在陸府放了兩千只鴨子。結果放早了,吵得人人睡不著覺。

陸家的人平時沒少受孫瀅恩惠,倒沒有抱怨,一墻之隔的寧遠侯謝家和廣平侯王家一起找上門了來了。

說是鴨子太吵,影響了休息。

老太太豪爽地笑道:“等下借你們用一天!”

“這等聒噪的畜生一息本夫人都不想看到!”

什么玩意!

寧遠候夫人有點想罵人了!

孫瀅道:“兩位夫人有這點空,不如先讓家里的管家去東市多采買一些日常果蔬,糧食,好應急。”

兩位夫人將信將疑,謝夫人走出大門還向王夫人道:“陸家這是要敗了,好好的皇后娘娘的生母,堂堂的侯夫人不讓掌家,讓個三不著兩的玩意掌家,看三天后她怎么收場!”

王夫人沉思了一會兒,笑道:“人人都在夸獎這孫夫人,咱們還是家去讓管事多備一些蔬菜吧。”

謝夫人有些意動,回去就交待了采買的人拿了一千兩銀子到街上去采買。

王夫人卻在想,孫夫人說話的神情不像做偽,萬一是真的呢?她狠狠心給下人支取了兩千兩銀子。

采買的人打聽了一下物價,老老實實地買了些青菜和米,包里已經沒銀子了,因為人多,物價比平時漲了好幾倍,采辦的回去了。

王夫人心里一陣痛,但愿孫瀅說的是真的,不然這次真是太傻了。

王夫人看著買回來的青菜,說道:“這個孫氏,是個慣會做生意的商賈人家之女,說不定這是她賺錢的門路,等下沒有蝗災,我必定讓人去他家門口扔爛菜葉子!”

像王夫人這樣的人還不少,都覺得這是孫瀅做生意的一種手段。

在眾人的心思各異中,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所有人都在等著蝗災的到來,有不少人已經在想著如何將撲到的蝗蟲吃掉了。


上一章  |  慶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