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機會可太多了。”
宋思銘開始給廖大友畫大餅,“市政府大力建設運河景觀帶的目的是什么,一個是發展旅游業,一個就是帶動周邊的房地產市場,運河景觀帶兩側規劃了至少二十個高端住宅區,大部分是總高不超過二十米的洋房,還有兩個是純別墅區。”
“還有純別墅?不是不允許蓋純別墅小區了嗎?”
廖大友驚訝道。
“政策上是不允許,但是,政策都是有漏洞的,可以繞過去,也可以規避掉,廖總開發了那么多樓盤,具體怎么操作,應該比我清楚。”
宋思銘呵呵笑道。
“確實,只要領導們支持,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廖大友發自內心地附和道。
相比于禁墅令,變更土地性質的難度,大了十倍,但他之前開發的那些樓盤,不一個個都變更成功了嗎?
這叫事在人為。
找到合適的人,再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
廖大友這一副門清的架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友房地產之前那些樓盤,都是怎么開發的。
雖說是輕車熟路,但廖大友還有擔心。
“宋局長,我聽說現在市區的房產市場,也比較冷。”
廖大友試探著說道。
房子蓋好不是目的,賣出去才是目的。
大友房地產在豐瑞縣的最后兩個樓盤,銷售情況就很一般,賣了快兩年了,去化率還不足百分之六十。
壓住了廖大友的大量資金。
“市區的房產市場確實進入了下行通道,成交量不容樂觀,但是高端置換需求,還是存在的,而且比較旺盛。”
“廖總可以讓人調研一下市場情況,合適了再進入。”
宋思銘對廖大友說道。
“是得調研一下市場情況。”
“宋局長,我也不瞞你,我之所以做運河景觀帶的工程,就是因為現在的房地產太難做了。”
廖大友感慨地說道。
“理解。”
“我認識的一些房地產行業的朋友,也是天天跟我叫苦。”
“但我認為,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蘊含著商機。”
“隨大流,建普通的住宅,肯定是沒有前途的,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走差異化路線,搞市場上沒有或者少見的產品。”
宋思銘認真分析道。
“宋局長覺得建別墅有前途?”
對于房地產市場,廖大友還是有著足夠敏感性的,分分鐘就讀懂了宋思銘的意思。
“是。”
宋思銘頓了頓,說道:“就是開始階段,操作起來有點難度,一旦成功了,絕對是躺著賺錢,要知道,青山年限最近的別墅區,也有二十年了,完全是上上代的產品,新別墅出來,對于老別墅將是降維打擊。”
“是這個道理。”
廖大友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以他自己為例,原本是有計劃到青山市區買套別墅常住青山市區的,畢竟,青山市區的各項配套設施,遠超豐瑞縣城。
為此,他還專門在市區的各個別墅區轉了一圈。
新別墅沒有,能買的,都是二手老別墅,而老別墅連個電梯都沒有,根本就看不上眼。
最終,他只得放棄到市區買別墅的想法。
廖大友相信,和自己有著同樣經歷,同樣想法的有錢人不在少數。
如果當下,真有產品力強的新別墅入市,壓抑多年的購買力,大概率會集中爆發出來。
“宋局長,晚上有時間嗎?”
“要在咱們找個地方坐坐,深入地探討一下別墅區的問題。”
賺錢的機會是絕對不能放過的,廖大友是馬上就趁熱打鐵,對宋思銘發出了邀請。
“今天晚上不行,我得去找何副市長匯報工作。”
宋思銘說道。
“晚上找何市長匯報工作?”
工作時間之外匯報工作,可是非同一般的待遇,廖大友只知道宋思銘給市長梁秋香當過秘書,沒想到和何副市長關系也那么好。
“我記得何副市長分管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吧?”
廖大友問宋思銘。
“對。”
“廖總真想在市區開發別墅,可離不開何副市長的支持。”
宋思銘說道。
“宋局長,有合適的機會,還請您在何副市長面前,提一提我們大友公司。”
廖大友旋即說道。
市區不是豐瑞縣,再想像在豐瑞縣那樣拿地,肯定是不現實的,得按照正規步驟來。
而正規步驟的第一步,就得和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打交道。
土地的招拍掛,是自然資源與規劃局負責,掛牌土地的各項指標,比如容積率,房子都能蓋多高,蓋幾層,也都自然資源與規劃局說得算。
所以,宋思銘說,想蓋別墅,離不開何副市長的支持,是一點兒錯都沒有。
何副市長不支持,第一步就卡住了,也就不用談以后了。
“廖總放心,有機會提,我一定提。”
“市區現在很缺像大友公司這樣有經驗,有實力的開發商。”
“更何況,您在運河景觀帶的建設中,是做出突破貢獻的,領導心里都清楚,肯定會優先照顧。”
宋思銘告知廖大友。
“其他領導心里清不清楚不重要,只要宋局長心里清楚就行了。”
臨了,廖大友不忘繼續拍宋思銘的馬屁。
而同一時間。
已經離開會場,坐上車的豐瑞國際副總經理沈光豪,撥通了他結拜大哥歐陽瑞的電話。
“大哥,協調會開完了,會后,我找宋思銘聊了幾句。”
沈光豪說道。
“宋思銘都說什么了?”
歐陽瑞問道。
“他說,豐瑞國際能拿下運河景觀帶的開發權,都是市領導的支持,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執行者。”
“他還說,你什么時候回來,第一時間通知他,他要請你坐一坐。”
沈光豪回答道。
“這是真正的雨過天晴了嗎?”
歐陽瑞喃喃自語道。
“什么雨過天晴?”
沈光豪不明白。
“沒什么。”
“我這邊的生意談得差不多了,這幾天就能回去。”
歐陽瑞岔開話題。
他讓沈光豪主動接近宋思銘,就是想探探宋思銘的口風。
東南某國的情況,他已經知道了,接貨人已經被打死,可以說是死無對證了。
如果宋思銘對他,對豐瑞國際,也不再敬而遠之,那就意味著,這次危機已過,他也就沒必要再在國外躲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