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見爸爸不搭理自己,子瑜更委屈了。
嗚嗚哭著,覺得自己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小寶寶。
哭了大概有一分鐘,子衡聽不下去了,猛的停下腳步,回身看著爸爸質問:
“爸爸,寶寶都哭這么久了,你為什么不哄她?”
李青峰聞言只覺得好笑。
干脆將懷抱中的子瑜往地上一放,隨即大步流星往前走去:
“又不是我弄哭他的,我干嘛要哄她?”
子瑜急得哇哇大叫。
子衡氣得跺腳。
兄妹倆一個哭,一個喊,卻愣是沒能將爸爸喊回來。
不過好在這會兒他們所處的這個位置十分平坦,地上沒什么石頭,只有青翠的草地。
還有一些細小的野花兒。
子衡氣呼呼的看著爸爸遠去的背影,又回頭看向哭個不停地妹妹。
跺跺腳,雙手叉腰,用命令的口吻朝妹妹喊道:
“李子瑜,你不許哭了,知道嗎?”
子瑜不知道啊。
哪有小寶寶哭到一半被人喝止不許哭就可以不哭的?
越是這么喝止,就越是要哭!
子瑜的哭聲非但沒有因此減小,反倒還大了幾個分貝。
子衡頭疼,見寶寶哭哭啼啼,只好四下張望一番,看看有沒有什么東西能逗寶寶開心。
實際上是沒有的。
因為山里無非就是花啊草的。
剛才他為什么跟寶寶起爭執來著?
不就是因為不讓寶寶摘花嘛。
既然這樣,那他現在肯定不能摘花來哄寶寶了,不然不就等于是打了自己的臉嘛。
不過,小家伙聰明,就算不摘花也可以找到替代物。
只見他蹲下身子,從地上撿起幾片大小差不多相等的落葉。
把落葉一片疊一片的卷在一起,然后用一根小藤蔓捆住落葉的底部,便做成了一朵重瓣的‘小花’。
他將手中的落葉花遞給妹妹,哄道:
“寶寶你看,這是哥哥做的花。”
“你想要嗎?”
其實子瑜在他蹲下身子撿落葉做花的時候就已經停止了哭聲。
小孩子嘛,只要分散注意力,她很快就會忘記自己剛才是為了什么而哭泣。
更何況這會兒哥哥還遞上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花,便只見原本哭哭啼啼的子瑜破涕為笑,一臉欣喜的接過落葉花,嘴里開心的說著要。
子衡將花小心翼翼的遞給她,又教會她要怎么抓才能抓穩這些葉子,不讓它們散落。
子瑜抓得很用力,把小花都抓得有些變形了。
子衡本想說她兩句,但一想到她的哭嚎聲,就還是生生忍住了。
心想,唉,自己果然是這個家的支柱!
要是沒有他,就憑爸爸那點兒耐性,肯定是哄不好寶寶的。
這個家想要更和諧,更美好,果然還是要靠他!
哄好妹妹的子衡趕緊拉著妹妹的手去追爸爸。
他追人也不用跑,遁地就行。
此時,李青峰已經走出很遠,見兩個孩子忽然出現在身前,這才停下腳步。
這會兒子瑜不哭了,子衡也不叫了。
挺好!
孩子果然是不能太慣著。
只要自己不搭理他們,他們就能自己解決矛盾。
父子三人又一起往前走去。
李青峰這一路進山之所以沒有用最快的速度往前跑動閃現,就是為了用腳踏出一條路來。
此時回頭去看,可以看到在他身后已經走出了一條蜿蜒卻略顯平整的小路。
只可惜村子附近確實是沒有什么野味,只有一些鳥雀跟蛙類。
這些都不是最佳烤肉選擇,因此還得繼續往更遠的山林走去。
隨著時間推移,日頭逐漸熱辣。
且因為他們行走的山脈是石頭山,山中并無高大樹木遮陽的緣故,因而便覺得日光格外刺目。
李青峰汗流浹背。
子衡的頭發也濕漉漉的了。
只有子瑜還是一身清爽,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李青峰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水,又去給子衡擦。
心想,自己跟子衡這樣特殊的人都會在這樣的日光下汗如雨下,那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藍家村的村民白天在山里干活時揮汗如雨,回到家里還要為了家中田地里的作物操心。
不是操心地里沒水,就是操心家中的水井不夠水。
日子確實挺難的。
要是這些山頭物產豐富倒也還能減緩一些生活帶來的壓力。
可偏偏這樣的石頭山能產出的物資有限,藍家村的村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像綠水村的村民們那樣靠山吃山。
這里不僅野味相對稀缺,一路走來,就連能入口的野菜都要比綠水村少很多。
面對這些,李青峰也是無能為力,只能默默嘆息一聲。
畢竟大自然就是這樣的環境,他沒辦法改變。
他可以通過購買泥土的方式來改變小石頭山,但真的沒辦法改變這一整個地區的地貌環境。
不過,當他們往前翻過幾座山頭后,眼前的事物卻開始有了變化。
李青峰意外發現,腳下的山地有些不一樣了。
隨著他們行進的路程越來越長,距離村子也越來越遠后,腳下山地所含泥土的比例竟然越來越高。
等他們再次翻過一個山頭時,終于看到了熟悉的泥土山!
雖然不是綠水村那種真正的泥土山,但眼前的這一座山跟身后的那些石頭山比起來,確實稱得上是石頭山了。
前方的山脈雖然仍有巨石,但卻不多,主要還是以泥土為主。
因此,山中的植物也跟著發生了改變,開始有參天大樹了。
也有茂密的原始林子了。
子衡最是開心,掙開爸爸的手就往林子里跑。
子瑜想追卻追不上,只能在林子邊緣哥哥哥哥的喊。
李青峰觀察了一下周圍地形,發現再往前的山頭會有更多泥土,自然也有更多林子跟大樹。
還有其他許多可以供人們食用的野菜野果跟野味之類的東西。
同時,水資源也極為豐富。
這樣的地方顯然更適合人們居住生存。
只不過,這里距離其他村落太過遙遠。
目前距離最近的就是藍家村。
而這所謂的最近距離,其實需要尋常人走七八個小時甚至更久。
打量著四下的環境,李青峰不免有些惋惜。
當初藍家村的先人要是在這個地方建村的話,村民們的日子肯定會好過一些。
至少種地的事情不用太愁。
不過,這路程也確實太遠。
村民們要是真生活在這里的話,跟外界聯系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更不必說趕集、看病什么的。
估計當初建村的先人們也是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所以才沒有選擇這個地方。
小說相關
_女生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