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綿綿:、、、、、、、、、
眾人不信,紛紛湊過來看。
看了之后,反應就跟李大朝的一樣。
“這些有錢人真離譜,居然花錢買屎,自己拉一泡出來不就有了嗎?”
“自己拉的屎都嫌臭,全都從下水道沖走了,居然還買別人拉的屎。”
“也不是人拉的,你看這上面不是寫著嘛,豬屎來著。”
“豬屎也是屎啊!”
“對啊,而且都是屎,人家上面寫著豬屎,也不一定就都是豬屎,為了湊斤數,把人的屎倒進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青峰前后左右全是人,一個個伸長脖子看他的手機,一邊看,一邊說屎。
聽得他一臉黑線,滿腦子都是屎。
終于,眾人看了一會兒,回到原位了。
可他們還是在說屎。
現在確定豬屎發酵好之后能賣錢了,可賣多少錢又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人家網上賣給城里人種花種菜的屎要賣兩三元一斤,確實有些黑心。
屎而已,居然賣出了大米的價格。
因此,村民們就討論著,他們把自家豬圈產出的有機肥賣給村民的話不能賣得太貴。
畢竟一頭豬里一天少說能產出十斤屎跟尿呢。
這十斤屎尿混合泥土稻桿發酵后,會蒸發掉不少水分,但重量也不會改變太大。
就按照十斤的量來計算的話,一斤只賣一塊錢都很有賺頭了不是?
一斤豬肉才十塊錢。
每天賣一頭豬的豬屎錢就能把一斤肉錢賺到了,這絕對是大家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豬屎能賣錢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本身就很離譜。
現在,按照他們的算法,每天賣一頭豬的豬屎錢平均一下少說也有十元。
一天十元,一個月就是三百。
一年下來,就是三千多了呢。
這只是一頭豬的豬屎產量。
如果養了十頭豬,那一年下來,光是賣豬屎都能賣兩三萬元。
養了二三十頭豬的,那就能賣更多的錢。
當然,這其中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因為每天都要去山里挖土割草覆蓋新鮮的豬糞。
光是這一項工作就能把人累得夠嗆。
另外,養豬也不輕松。
養的越多,人越辛苦。
好在如今村里種植蔬菜紅薯的人很多。
他們這些養豬人從他們手里低價購入老菜葉跟紅薯藤什么的,不僅能輕松解決豬草問題,也能為種菜種紅薯的村民帶去了收益。
而如今,如果按照青峰的說法來做,豬屎有機肥真能賣起來的話,他們這些養豬人也可以在賣豬之前先賺一筆豬屎錢。
總之,養殖的跟種植的兩撥人互利互惠,各取所需,不僅能高效利用資源,而且還能大大提升各自的收入。
確實是一件十分完美的事。
村民們想清楚這些事情后,都很是激動。
當即紛紛拍著胸脯表示不怕辛苦,再辛苦也一定要把有機肥發酵好!
李大朝反應最為積極,興高采烈的說道:
“不就是挖土嘛,這個簡單,有空的時候,我就去挖,一下子挖他幾百幾千斤回來堆著。”
“然后每天往豬糞池里倒一點。”
“那樹枝茅草也是,有空我就去割,割回來堆柴房里,每天扔點進去就行了。”
這是個好辦法。
村民們不可能每天都有空去挖土割草。
但他們可以提前準備好這些東西,而且準備得越多越好。
這樣一來,往后便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用去挖土割草了。
只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家從來沒試過這樣的漚肥方式。
大家并不懂具體該怎么做。
李青峰便道:“這個容易。”
“大家就在豬圈后面挖三個土坑,每個土坑對應一個排豬糞的洞口。”
“先往第一個土坑排豬糞,排滿第一個土坑后,堵上第一個土坑的洞口,往第二個土坑繼續排豬糞。”
“第二個滿了,又往第三個排。”
“等第三個土坑也排滿了,那估摸著第一個土坑的有機肥便已經發酵好了。”
“這個時候,大家先挖空第一個土坑的有機肥,之后繼續往第一個土坑排豬糞。”
“第一個又排滿了,那第二個土坑的肯定也發酵好了。”
“就按照這個順序來依次排糞發酵。”
“你們當中家里養豬養得比較多的,可以把坑挖大一些,也可以多挖兩個坑。”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省去不少力氣,也可以分批漚肥。”
眾人聽了連連點頭。
原本鬧得村里人心中極為不舒服的事情就這么解決了。
夜里的時候,大家就在微信群里討論這件事。
養豬的村民們直夸青峰的主意好。
種植的村民們聽到往后可以買到天然有機肥后,自然也是極為高興。
紛紛詢問青峰是否可以用有機肥給蔬菜紅薯施肥。
因為青峰先前規定了他們這些搞種植的不可以用化肥以及其他科技產品來施肥膨脹蔬菜的。
但有機肥應該可以。
李青峰立馬給出了肯定答案。
眾人一聽就樂了。
趕緊跟自家搞養殖的親戚或者鄰居預定有機肥。
一斤有機肥一塊錢。
十斤也就是十塊錢而已。
但實際上,有機肥發酵后會變得極為松散,拳頭大小的一把肥料大約也就一兩重,那也就是一毛錢而已。
可這一毛錢的有機肥用來給一棵菜或者一棵紅薯施肥的話,帶來的收益可絕對遠遠超過一毛錢。
村民們淳樸,但也不傻。
他們知道有肥跟無肥的差別。
因此,不消一個晚上,還沒開始發酵的有機肥就被村民們預定了上萬斤。
幾乎每一戶種植戶都先預定了一百斤左右。
到時候先看看肥料的肥力如何。
如果好,就回購!
不好的話,就換另一家人的肥料。
雖說都是親戚鄰居什么的。
可你要是為了增加有機肥的重量而使勁往里倒入泥土,從而引發肥料的肥力下降的話,那無異于是自掘墳墓。
種植戶們可以上當一次,但絕對不會上當第二次。
這一點李青峰也早就跟養殖戶們說過了。
并且給他們制定了比例,不能隨心所欲的亂來,更不能為了增加重量而拼命蓋泥土。
得知這些真相的種植戶們頓時就放心了不少,紛紛表示只要肥料好,往后肯定持續大量購買。
廖桂芳李青峰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