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綿綿:、、、、、、、、、
李青峰走入屋內,看到潘老頭腳邊放著兩個綠油油的籮筐,眼中笑意甚濃:
“叔,您怎么這么早就來了?”
這會兒才七點鐘。
潘老頭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下雨天黑得早,我怕你早到,就來了。”
李青峰跟他寒暄兩句,然后就一起將籮筐里碼放得整整齊齊的黃花菜苗拿出來清點。
一共是六百五十五棵苗。
且都是較大的苗兒。
很明顯潘老頭刻意挑選了一番,大約是覺得小苗賣給李師傅有些坑人,就特意不要小苗。
李青峰也不多說什么,直接將事先準備好的現金遞給潘老頭。
潘老頭看著眼前又紅又綠的鈔票,滿眼都是不敢置信。
他雙手局促不安的在衣服上擦了擦,抬頭將視線從鈔票上挪走,有些怯懦的看著李青峰,問:
“李師傅,這錢都是我的?”
“對啊,都是您的。”李青峰笑著將錢一把拍他手上,
“剛才咱們不是數了嘛,六百五十五棵苗,這里就是六百五十五塊錢,您拿好了。“
六百五十五元?
一天就賺到了?
而且還是在他七十歲高齡的時候?
潘老頭有些不敢置信,身體不由得有些微微顫栗起來。
六百五十五元啊。
一斤最便宜的豬頭肉或者后腿肉價格是六七元一斤。
如果一天買半斤肉,可以夠他家吃大半年了。
老婆子的臉色不會再是青菜色,孩子也不用眼巴巴等著幼兒園的午飯了。
一想到這個,潘老頭只覺得胸口好像燒了一團火一般,熱乎乎的,幾乎要將人融化。
他不住的跟李青峰道謝,他說不了華麗的言語,只能謝謝謝謝說個不停。
李青峰拍拍他的胳膊,笑道:“叔,謝什么,這都是您應得的。”
“我又不是白白送錢給您,您別跟我這么客氣。”
話雖然是這么說,可潘老頭知道,李師傅這跟給他送錢是沒有什么兩樣的。
村里到處都是村民們從前丟棄的黃花菜,李師傅想要,他既可以自己去挖,也可以喊其他親戚挖。
可他沒有,他將這個機會給了自己。
那跟送錢有什么差別?
見兩人你來我往的客氣,鐘大不由得好笑道:
“行了,你倆別說那么多了,趕緊來幫忙,我今天殺了只不下蛋的雞,東家您手藝好,你下廚。潘叔您幫我把青菜洗一下,我去熬臘肉洗洗。”
潘老頭聞言面露難色:“這怎么好意思?我家里還等著我回去吃飯呢。”
其實是,他這剛剛賺到了錢,想去村里的小賣部割兩斤肉回去煮給老婆子跟孫兒吃。
他這情況讓鐘大想起了當初的自己。
當初自己比潘叔還慘上幾分。
他當時跟潘澤相依為命,而且潘澤的腿還斷了。
當時家里已經窮得砸鍋賣鐵,甚至準備賣房子了。
可后來,因為遇到了東家,一切就都改變了。
如今他的日子在這富庶的村里雖然還排不上號,但卻比原先好了不知多少倍。
欠款還清了,家里也重新購入了新的家電。
潘澤腿好了,去了縣里讀書,生活費什么的,他也很是舍得給潘澤。
每個周末他都會去縣城接潘澤放假,然后一起去東家的別墅里住兩個晚上。
潘澤那孩子總是舍不得花錢,所以周末兩天他會從家里帶只雞去城里煮給潘澤吃。
還給他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水果。
如此一來,潘澤每周只有五天是在學校里吃飯的。
可饒是如此,他每周仍舊會給潘澤三百塊錢的伙食費。
讓潘澤別心疼錢。
可潘澤總是不聽他的話。
每周給他三百,他卻連一百塊錢都花不完。
攢了一個學期后,愣是又給他還回來好幾千塊錢。
這樣的日子讓鐘大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幸福。
他真心愛著不是親生的潘澤,而潘澤也是真心愛著他這個并非親生的父親。
如此一來,當他看到跟自己類似的潘老頭,要說不同情是不可能。
只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則。
所以工作什么的,他給不了潘叔。
但殺只雞還是舍得的。
他道:“我這雞都殺了,潘澤又不在家,我自己吃,不得吃好幾天啊?”
“現在天氣這么熱,隔天就不好吃了。”
“您先吃,吃完了,再回去。”
“反正嬸子他們見您遲遲不回去,肯定會猜到您在我這里吃飯的,自然就不會再等你。”
見鐘大都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且鐘大還拽著他不給他走。
潘老頭只好無奈的去洗菜。
李青峰已經吃過晚飯了,但他不介意留下作陪,便去切雞肉準備下廚。
他炒菜的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幾個小菜就出來了。
三個年紀不一的大男人坐在一起,免不了要喝幾杯小酒。
喝著喝著,然后就互訴衷腸。
潘老頭罵那些當官的不干人事。
同樣是貧困戶居然還分三六九等。
有關系的,每個月就能多拿錢。
沒關系的,比如他家還有村里另外幾戶人家,就只能拿最少的錢。
說到這個,鐘大也是感慨。
他們村人口多,雖然也像綠水村一樣到處都是山,但挨著綠水村這邊的山都是屬于綠水村。
另外一邊得山則是石頭居多。
因此,村里的情況算是人多地少。
每家每戶基本上也是兩三畝水田,然后幾十畝山地而已。
有些人的山地在當初修建高鐵的時候用了不少。
以前征用山地給的錢不多,到了如今,基本上都花得所剩無幾了。
如此一來,好些村民的日子便有些捉襟見肘。
再加上他們村又盛行打撲克抓骰子一類所謂的‘小賭’,以及打麻將也有,不少年輕人都沾了賭癮。
干活沒有綠水村人勤快,田地也沒有綠水村多。
白木村看著更為繁華,實際上底子里未必有綠水村好。
像潘老頭這樣失孤的家庭當然只是少數,但其他人的日子也各有各的煩惱。
比如年輕人賭博的。
兄弟多房子不夠分娶不上媳婦的。
還有老婆嫌棄家里窮跑路的。
以及孩子一心想要逃離山區,要父母幫忙掏錢供養讀書還不算,還要父母幫著買房的比比皆是。
如此一來,村里很多老人即便一把年紀了也舍不得撂下鋤頭。
年輕一點的老人就去給人打零工。
一天干八九個小時苦力,挖芋頭,挖馬蹄,剪水果,修荒地等等,六七十塊錢工資搶著做。
像潘老頭這樣去做零工都不被人接收的,就自己進山挖點山貨拿去鎮上賣。
或者自己養些雞,養兩頭豬,等年底了也能賣點兒錢。
那錢說多不多,但好歹能為年輕人出一份力。
廖桂芳李青峰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