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界還在為若凡集團五億捐款而瘋狂討論的時候,陳凡的生活卻早已恢復了平靜。
“我們走啦!”
門口,蘇若初拉著林詩逸的小手,笑著朝陳凡揮揮手。
陳凡懷里抱著小寶寶,“閨女,跟媽媽說再見。”
“早去早回,中午可是我親自下廚給你們做好吃的。”
“詩逸不是想要吃燒雞嗎?叔叔也給你買回來了哦。”
聽到這個,小丫頭的眼神中露出一絲期待的表情。
“詩逸,跟叔叔爺爺奶奶再見。”蘇若初笑著提醒一句。
林詩逸乖巧地揮揮手:“爺爺奶奶,叔叔再見。”
“哎,好孩子,早去早回。奶奶做好飯等你回來。”
目送兩人上車離開,陳凡這才抱著孩子返回客廳。
陳建業笑著問道:“這丫頭的性格越來越開朗了,看來這幾天的心理輔導效果不錯。”
李錦秋跟著說道:“孩子還小,不容易記事,應該過段時間就好了。”
“小凡,詩逸這邊的心理輔導還需要多久?”
陳凡一邊逗女兒一邊笑道:“心理醫生的意思是這幾天恢復的不錯,不過就怕這丫頭故意裝出來的,把悲傷藏在心底,這樣不是什么好事。”
“后面再去一次,心理醫生會對她進行一次考察,如果通過,短期內便可以不用去了。”
“唉,可憐的孩子。”
“我去廚房準備飯菜。”
“媽,你等一下。”
陳凡喊住老媽,然后示意爸媽坐在。
“有件事,我想跟您二老商量一下。”
“詩逸這孩子的爸媽在地震中喪生了,我找人查了一下,她在哪家那邊唯一的一家親戚,她二叔一家也全都死在了地震中……”
李錦秋一愣:“那豈不是說……這孩子成孤兒了?”
陳凡點點頭。
“爸媽,我想收養這孩子。想問問你們的意見。”
陳建業跟李錦秋對視一眼,然后開口。
“我們的意見不重要。你要問一下若初的意見。”
“你們小兩口過日子,你要多問問若初的想法,平時不要大男子主義。”
陳凡苦笑:“我當然是跟她商量過了,她同意了。”
“現在主要是看您二老的意見。”
“如果真的收養這孩子的話,我跟若初平時忙工作,可能沒有多少時間陪她。以后還得靠您二老來照顧她。”
“現在有豆豆了,我怕再加一個孩子,你們倆看不過來。”
一聽這話,陳建業笑了。
“你這孩子,也太瞧不起我跟你媽了吧。我倆才多大年紀,多一個孩子而已,有什么看不了的。”
“再說現在我跟你媽都不用干活了,每天在家閑著也是閑著。”
“多一個孩子,平時生活也有樂趣。”
李錦秋也笑著點點頭,“詩逸這孩子很討人喜歡,這才來家兩三天的功夫,我跟你爸就喜歡得不得了。”
“以后我幫你們帶豆豆,讓你爸負責照看詩逸,他一定樂意。”
陳建業看著兒子笑道:“你不用擔心我們的身體,我倆沒問題的。”
“現在主要問題是……你如果收養她的話,需不需要準備什么手續?”
陳凡點頭:“手續我會找人辦好的,這個不用擔心。”
“還有一點。”李錦秋看著兒子,“詩逸六七歲了,早就到上學年齡了吧。以后是不是得在這邊給他找個學校?”
陳建業一瞪眼:“孩子剛經過地震,怎么能讓她立馬去學校,至少得在家休息一段時間。”
陳凡點頭:“我爸說的有道理,不過,也不用休息太久,心理醫生說,讓孩子早點入學,每天都接觸同齡孩子,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康復。”
“嗯,這話倒是有道理……”
“你們跟孩子說這事兒了嗎?”
陳凡搖頭:“還沒有。這不是先問問您二老的意見嘛。”
陳建業伸手搓了搓大腿,“我們倆沒意見。我們是真心喜歡這孩子。”
“那就好。找機會我問問她的想法。”
陳凡剛準備起身,一旁的陳建業卻突然喊住他。
然后從茶幾下面掏出一份報紙。
“這上面……”
陳凡看了一眼報紙,頭版頭條的位置寫著若凡集團豪捐五個億的標題。
陳凡苦笑,“您也看到啦?”
李錦秋看著兒子:“小凡,真是你的公司啊?”
“一開始我跟你爸在電視上看到報道,我們還以為是同名同姓。”
陳凡點頭:“是我的公司。”
李錦秋感慨:“你哪來的那么多錢啊。”
“這些年我們知道你公司做大了,賺了不少錢。可是五個億啊……這輩子我做夢都不敢想……”
一旁的陳建業打斷妻子的話,“兒子的事業跟你說了你也不懂。”
“我跟你媽其實就是想問問,這個……是你自己主動捐的還是有啥特殊原因?”
陳凡先是不解,接著反應過來。
“爸,您的意思是上面有人逼著我捐這筆錢?”
見父母緊張的樣子,陳凡忍不住笑著搖搖頭。
“當然不是了。這錢我是自己心甘情愿捐的。”
“從小你們不就教育我,要做個有良心的人嗎,以前咱沒這條件,現在有錢了。幫災區做點實事也是應該的。”
李錦秋趕忙點頭:“做好事我們當然支持,而且這可是積善行德的大好事。媽支持你。”
陳建業苦笑:“你做好事我們當然不反對,只是……”
目光往報紙上看了一眼,“財不露白啊,你一下子捐出這么多錢,我擔心會被有心人盯上。”
陳凡笑著搖搖頭:“爸,您多想了吧。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別的不說,就今天早上,咱們家這幫親戚,我跟你媽已經至少接到了四五個電話了。”
“嗯?”
陳凡眉頭一皺:“我二姑,三叔他們給你打電話了?”
“你二姑倒是沒說什么,沒有直接點名借錢,只是問了新聞上的事情,然后跟我表揚你現在有出息了。你三嬸打電話過來嘮叨了一大堆,明里暗里那意思好像是在提醒我,咱們家發達了,是不是也該照顧一下家里的親戚了。”
陳凡有些不解:“按理說我二姑不是那樣的人吧?”
陳建業感慨道“有的人能跟你同甘共苦,未必能做到共享福。”
“以前大家都窮,偶爾咱們還受到他們的接濟,大家的感情還算可以。”
“后面你發達了,借錢給大家創業,大家跟著與有榮焉。感情越來越好。”
“但是當你變得越來越有錢,五個億說捐就捐了,你說如果他們看到了,會不會心里有想法?”
“畢竟當初你只是借給他們幾十萬做生意,還是借的。”
“這筆錢跟你的財富比起來,大家會怎么想?”
“你二姑三嬸這還是跟咱們家最親近的親戚,更別說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那些親戚……”
“大家會不會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