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國舅第六百三十七章 滅了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國舅 >>寒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七章 滅了他

第六百三十七章 滅了他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作者:天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天子 | 寒門國舅 
張家正堂。

張巒父子各坐一邊,就好像三堂會審一般,面對跪在跟前說明事情經過的常順。

常順低著頭跪在那兒,神色間顯得很是彷徨,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會如何。

“老二,你怎么看待這個事情?”

張巒聽完常順的匯報,看向小兒子問道。

張延齡笑了笑,道:“這位覃公公生怕爹你跑了,用各種手段才把你拴在大明文官這輛車上,生怕你中途跳車跑了。”

張巒眉頭皺起,好似在思考其中的利益糾葛,半晌后搖頭道:“要是給你大哥謀個差事,或是升他的官,亦或給你個職位,你說的這些為父倒能理解。你說常順……覃吉給他父親個職位,就想拴住我?似乎想多了吧?”

常順聞言也緊張起來。

聽一老一少兩位主人的意思,覃吉分明是不安好心。

要是有所圖謀的話,那位東廠廠公給自己家里的便利,自己有資格接受嗎?

張延齡道:“覃吉倒是想給我和大哥謀個好職位,但問題是我們的官職是他能決定的嗎?”

“自然不能。”

張巒搖頭道。

“這不就得了?常順別看是咱們家的仆人,但平常在你身邊跟進跟出,那也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了。”

張延齡笑瞇瞇地看著地上的常順,道,“覃吉想讓咱們家的人,牽扯到朝廷觸角的方方面面,就連家仆都要給他家里安排個朝廷的背景和人脈。

“賣這么個人情,以后覃吉再來咱府上,就能順理成章讓常順幫他通傳引路,或許還可以從常順口中知道點兒咱府上的小道消息……

“總而言之,覃吉盡力幫父親成為京師手眼通天,關系網強大,隨便就能調遣人力物力的能人,不就幫陛下把你拴在朝堂上了嗎?”

張巒驚訝地問道:“聽你這一說,覃吉是想幫我成為第二個李孜省?他這算是好心好意,還是心懷叵測,伺機坑人?難道是懷恩教他這么做的?”

常順趕緊道:“兩位爺,您二位別小瞧人,小的絕對不會做背主之事。小的想好了,這饋贈……小的寧可不要。再說了,我家所做營生,基本是民間往來,官府那邊牽連甚少,根本就沒法做成大事。”

張延齡道:“別介……覃公公給了機會,你就得好好把握,以后再提到常家,就不再是做牙子生意的商賈,而是有跟腳的官宦人家,能順利接觸到達官顯貴。

“這樣,你這就回家跟你爹說,跟著負責聯絡的錦衣衛去衙門把差事領了,笑納覃公公送的人情。”

“真的嗎?”

常順生怕自家二少爺說的是反話。

張巒皺眉不已,一揮手道:“讓你去你就去,以為跟你逗悶呢?趕緊走!我們父子倆在這兒說事,你聽得還挺帶勁兒,是吧?”

“是小的疏忽了。”

常順趕緊賠禮認錯,“小的這就去干活……至于二公子所說的,小的回頭再去通知,不能耽誤咱們家的事情!”

“爹,你看,常順多會來事?爹,今后你得多器重他,不然旁人都會幫我們收買常大管家。”

張延齡笑著調侃。

張巒扁扁嘴,不屑地道:“他算什么管家?就是個跑腿的,或者叫門子!常順啊,你小子心里可得拎清楚,要是敢在外面多嘴多舌,看老爺怎么收拾你!去吧!”

等常順起身離開,張巒立即抱怨起來,所說無非是埋怨張延齡讓他牽扯到了剪不斷理還亂的西北軍務中去。

“爹,你不理會可不行,身為一個合格的權臣,首先就要熟悉朝廷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政治和軍事。”

張延齡道,“你看李孜省之前也算一號人物,唯獨在軍務方面少有插手,以至于先皇薨逝后,旁人要扳倒他易如反掌。”

張巒卻不敢茍同:“你怎知道李孜省在軍中沒有人脈?他曾經說過,朝廷哪個衙門沒有他的人?你別小瞧了他。”

張延齡道:“爹,那我問你個事,你覺得現在我這姐夫,登基后,手上權力最薄弱的地方在哪兒?”

“啊?”

張巒先是一怔,隨即思忖半晌,皺眉道,“你是說軍隊?”

張延齡點頭道:“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哪個皇帝不把軍權牢牢掌控在手?但你看姐夫在軍中安排了多少‘自己人’?”

“這……誰算自己人?”

張巒道,“這么說來,好像一個都沒有啊。”

“也不算一個都沒有,就好像東宮常侍蔣琮,已經被安排去了南京提督軍務,再就是京營內,也安排了幾個他看起來還算信任的人……可大明最重要的九邊防務,他卻沒有安排人手……不是不想,而是難以插手。”

張延齡說話間,看向對面,發現不著調的老父親,這會兒看上去比之前認真了很多。

張巒道:“這么說也有幾分道理……九邊軍鎮,無非就是巡撫、總兵官,還有什么?”

張延齡道:“重點難道不是軍心士氣嗎?得讓戍邊將士心向著皇帝!就算不能給他們加俸祿餉銀,也得保證他們吃飽穿暖吧?有外夷來犯時,當皇帝的得有個表示,不能讓前線將士獨自面對蠻夷鐵騎吧?

“除了巡撫、總兵、副總兵外,那些土生土長的軍戶,包括衛指揮使、千戶和百戶在內的各級將領,他們才是地頭蛇!光靠更換流官,根本收攬不到九邊軍鎮將士之心。”

張巒咋舌不已,問道:“你讓我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幫你姐夫贏得西北軍心?控制宣大和三邊軍權?”

張延齡頷首道:“我知道,光做眼前這些,并不足以收獲全部人心,但事在人為嘛。送了軍服和軍糧,就比不送強!派了人馬去協同邊軍迎戰韃靼人,就比不派強!

“如果再能在對外夷的戰爭中取勝個一兩場,哪怕只是小勝,對陛下的君威,那得有多大的提升作用?”

“靠!”

張巒抱怨道,“你早說啊,早知道這樣我就不提請讓李孜省去西北治軍了……你讓一個方士去督軍且還要取得對外夷戰爭的勝利?只怕他連一個賊首的軍功都拿不回來!”

張延齡笑道:“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件事了。”

“什么?”

張巒眼神熱切地問道。

“那就是,誰更迫切想得到這次機會。”

張延齡道,“爹,你說說看,要是派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就比如說資歷深厚的馬文升,他去了西北,會以進取和獲得戰功為主要目的,帶兵去跟韃靼人玩命嗎?”

張巒反問:“不會嗎?”

“當然不會!他們這群文臣行事實在太穩健了,首先想到的便是不出亂子,穩定邊防,至于什么殺敵建功,都是很不著調的事情。”

張延齡道,“不但馬文升,放任何一個當過巡撫、都御史的人前去,都不會貿然出兵。”

“呵。”

張巒臉色略顯僵直,“你是說李孜省不一樣,是吧?他比我都迫切想得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讓他知道韃靼人將從何處來犯,肯定會拼死去爭功,我說什么他聽什么,連一點遲疑都不帶的。

“哪怕李孜省死在西北,還覺得是為國捐軀,滿心歡喜……從奸臣一躍而成為名留青史的忠臣,就算慷慨赴死也在所不惜,是這意思吧?”

張延齡笑道:“爹,你看,你這不是想得挺清楚的嗎?”

張巒感慨道:“光聽令行事……能行嗎?李孜省他也沒那本事啊……嗨,早知道的話,我真該推薦王越去西北,至少那是個狠人!無論治軍,還是帶兵什么的,比李孜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張延齡道:“爹,你也不需要把王越這個人過于神話,曾經的威寧伯是有本事,但他建功立業的前提,還不是建立在情報獲取上?

“就說他最得意的一戰,也就是奇襲威寧海,不過是提前得悉韃靼人動向,得知韃靼人的老弱婦孺留在了威寧海一帶,便悄咪咪帶兵出關,晝伏夜出,最后來個突然襲擊,方才大獲全勝。”

“啊!?”

張巒驚疑不定,問道:“有你說的這么容易嗎?”

“爹,咱大明邊關打仗,許多時候都是靠情報獲取的準確性。”張延齡道,“你真以為現在的韃靼人有那么強呢?”

“韃靼人不強嗎?”

張巒再次反問。

張延齡道:“韃靼人現在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的小可汗,那個叫巴圖蒙克的,現在還難以服眾,草原豪強各自為戰,完全沒達到齊心協力的地步。

“再等個十年八載的,巴圖蒙克羽翼豐滿,你再看看……韃靼人會年年來犯,月月來犯,每年邊關就沒個消停的時候。”

“那意思是說,現在是鏟除后患的絕佳機會?”張巒道。

“當然是機會。”張延齡道,“可惜爹你是個懶人,且很怕事,不然我覺得,你去西北治軍都能建立功業。”

張巒趕忙擺手:“別說了,我不行的……我又沒治軍的本事。”

張延齡笑道:“誰說靠治軍取勝的?我覺得應該靠神兵利器取勝。”

“啥?”

張巒聞言差點兒蹦起來。

我跟你談軍事,你跟我扯閑篇?

張延齡道:“爹,我正在研究一種火器,圖紙什么的都設計好了,等過年去宮里拜年時,我就打算跟姐夫說,讓他同意大批量制造。”

“你小子別亂來。”

張巒道,“我警告你,那不是咱們家應該牽扯進的玩意兒……”

“爹,你以后可是五軍都督府的大人物,等你當了伯、侯乃至封公,甚至以都御史身份去西北領兵,就沒想過……”

“別說了。”

張巒趕緊打斷兒子的話,道,“為父希望永遠不會有那一天。爵位可以給我,但領兵之事免談。”

張延齡眉毛一挑,道:“得,你不想建功立業,我那大哥還想名留青史呢。我幫他籌謀總行了吧?我在大明籌備這一年多時間,你真當我每天都在那兒玩鬧呢?

“如今我幫姐夫強化大明軍隊建設,我看誰還敢對我富國強軍的策略說三道四!誰反對老子就用火器滅了他!”


上一章  |  寒門國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