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當家第243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紅樓大當家 >>紅樓大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第243章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6日  作者:潭子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潭子 | 紅樓大當家 
這種我搞不好,就交給皇帝的方式,讓董孝全不知道說啥好。

曾經的賈家不這樣啊!

寧、榮二公且不說了,賈代化、賈代善都是文武雙全之輩,是太上皇搞不定,他們沖鋒陷陣在前,到了賈敬那也沒得說,小小年紀就被他爹扔在京營,一邊讀書,一邊替他處理京營各種事務。

太子那邊有什么為難事,也會扔給他,他要搞不好,就會啟用召喚大法,用他爹用他叔以及各方世叔,他爹他叔和世叔們不靈光,他還能召喚岳父,借他岳父召喚各方文臣、學子。

曾經,還沒考到官的他都被召喚過一次。

考到了官,進了翰林院,更被拉壯丁多次。

沒想到……

董孝全在心里悄悄嘆了一口氣。

皇上對如今的賈家,看著是很滿意的。

這樣……也好!

被皇上拉著一起琢磨怎么借賈雯算計金人的董孝全出宮的時候,看到那一溜煙跑了的管事馬車,心頭一動,轉頭就又往宮里去了。

皇帝還在御書房。

他還有好多折子要批呢。

想要打金人,把他們搶去的地盤再弄回來,首先大昭的內部得政通人和。

還有琉球被倭國煩得不像樣子,幾番遞交國書,請求大昭駐軍。

這事兵部也在商議之列。

可惜去年大昭才經了一場大的戰事,如今羅剎國又來勢洶洶,再加上南邊未穩……

皇帝只覺千頭萬緒。

他不是不想大發神威,一舉把該打的地方都打下來,奈何窮兵黷武傷的只會是大昭的國力和百姓。

飯——他得一口一口的吃。

“皇上,董大人又回來了。”

劉安有些怕董孝全。

那老小子火起來,當初連太上皇都得退一退,更不要說他們皇上了。

“啊?又回來了?”

皇帝愣了一下,“那就宣吧!”

不宣也不行啊!

皇帝認命的放下筆。

“皇上!”

董孝全大踏步的進來,才要行禮呼聲萬歲就被皇帝擺手免了,“虛禮就免了,有什么事趕緊說。”

“皇上,榮國公賈代善不是無智之人,您說,他怎么會把女兒許到沈陽那邊?”

皇帝的眉頭蹙了蹙。

“他前面的三個女婿里,武飛槐是唯一的南方人,其在沈陽衛并無根基,而金人曾在沈陽建國,肯定會死盯著那里,您說,您若是榮國公,會把女兒許在那邊嗎?”

雖然藍家一大家子也死的挺慘的,但那是賈政和王子騰不做人。

武飛槐……

“皇上,還有賈雯和賈玟的名字。”

董孝全道:“兩個的讀音如此相近,臣總感覺不太對,所以臣申請查閱榮國公賈代善給太上皇的秘折。”

其實這事問太上皇最好了。

可惜太上皇早已不認識人。

“準!”

皇帝明白董大人的意思,迅速道:“劉全,馬上按董大人所言,把榮國公賈代善給太上皇的折子都搬來。”

“是!”

劉全急匆匆的去了。

于是沒多大一會,才回國子監讀書的賈珠又被借調到進宮,查祖父當年寫給太上皇的折子,從里面找金人、沈陽衛等字眼。

反正這活董孝全是不會自己干的。

身為順天府府尹,他的事也好多。

賈珠和幾個同學努力的翻。

在賈家,他讀書算不錯了,但在國子監……,只能算還不錯,離天才還有好一段距離。

以前這種借調到宮中的活,根本沒他的事。

今天他完全是借了自家祖父的光。

賈珠很認真的找。

突然,他很佩服的學弟呂永瑞一下子站了起來,“找到了。”

他的臉上又是興奮又是震驚。

呂永瑞看了一眼賈珠,神情又微微怪異了起來,“榮國公早已考慮到,會有今日之事。”

什么?

賈珠的臉一下子就僵住了。

他看著那個應該是秘折的折子,一時不知道是不是該求著看一下。

“賈兄請看,我們一會給皇上送去。”

他們常被叫進宮,不是翻查什么資料就是謄寫什么資料。

去年快過年的時候,還被叫進宮,替皇上寫給各勛貴以及各大人的勉勵和賞賜等言。

那時候大家都是相互幫忙的。

如今賈珠被叫過來……

顯然皇帝是不瞞他的。

呂永瑞也佩服榮國公的深謀遠慮,把折子直接遞了過去。

“多謝!”

賈珠接過這書,不過不看還好,一看……

他的臉色卻漸漸發白。

原來,原來他的三個姑姑遠嫁邊疆,都是別有深意。

尤其二姑姑所嫁之沈陽。

“……他日二女若與金人王族同歸,可啟當年所伏之暗線,分而化之,逐個擊破!”

賈珠已經翻過祖父不少折子了。

祖父深憂韃靼和金人。

尤其是后者。

曾經的蒙元入關,到后來的金人入關,走的是同一條路子。

甚至金人比蒙元更加的殘暴兇狠。

金人在人數上比蒙元少,想在中原站穩腳跟,只會殺殺殺。

殺的人頭滾滾,殺的所有人膽寒……

雖然后來又被他們打出去了,但是見識過中原的花花世界,祖父認為他們只會更加的向往。

有機會一定會再次聯合沒落下來的蒙元韃靼,在大昭虛弱的時候出手。

就好像他們對付前明一樣。

所以祖父早早的未雨綢繆,甚至不惜搭上三個姑姑的幸福。

賈珠的手抖了起來。

他們家……無人知道啊!

還是說知道的都……

想到去年才死的敬大伯,賈珠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

“走吧!”

呂永瑞拍了拍他的肩頭,“交給皇上。”

其實他想說,既然令姑姑已經走了這一條路,那他們就不能浪費了。

但想想如今的賈家對女兒越發的看重,這話他就不太好說了。

最終,這份折子在另三個學子中又過了一遍,才等到了皇上的召見。

皇帝看完這封秘折,心中也是翻騰的厲害。

賈代化和賈代善在太子去后的那一年,相繼病逝。

但在他們去世之前,父皇對他們卻只有疑。

直到他們都死了,他才念起那些年的兄弟之情。

但這念……,還是基于他回憶曾經崢嶸歲月的時候。

只是這暗線又是誰?

時隔這么多年,對方還愿意聽他的嗎?

“你們做的很好,都下去吧!”

他倒不怕他們把這事傳揚開來。

能召他們進宮,那都是交待過保密的。

皇帝對呂永瑞幾個還是很信任的。

藏在金人的暗線,得他和劉安去查父皇所留之密檔了。

那東西只能他自己來。

皇帝揮手讓他們退下,起身就往壽康宮。

太上皇雖然早就退位,但真正不管事也就是這個把月的事,以前可是事事都抓在手里的。

秘檔啥的,皇帝根本就沒撈著看。

如今……

皇帝原想著,好歹做個樣子,到了二月再去搬去看的,卻沒想等不了了。

“皇上,那些秘檔戴公公最熟悉了。”

劉安知道皇帝有多累,也知道只靠他們兩個找,只今天根本不行。

“您看……”

“自然是去找他。”

皇帝沒有不用的人。

“秘檔什么的,你跟他交接一下,該給他的體面養老,告訴他,朕不會吝嗇。”

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他也不是那等無情之人。

“誒”

劉安回答的異常響亮。

太上皇生性多疑,也常按喜好辦事,戴公公的日子并沒有外面人想的那樣風光。

其實他們當太監的,富貴生死,全系于主子一身。

新上任的總管太監劉安,愿意給前任一個體面。

這也是給他自己的體面。

他要是對著前任窮追猛打,后來者又會如何對他?

再說了,戴權在這宮里經營多年,真要把他逼急了,誰知道他會做出什么不智的事?

劉安很清楚,他和皇帝接手宮中一切,現在需要的是穩。

此時趕狗入窮巷,是最不智的事。

主仆二人趕到壽康宮時,戴權才指揮眾太監給太上皇換了一次褲子。

皇上在不該出現的時候過來,他嚇得一身冷汗。

慶幸自己沒敢太過懈怠。

“父皇這里,你們好生服侍,朕……會記著。”

好話還得說說的,皇帝的眼睛在每個人的身上掃過,“戴權,太上皇對金人所設之秘檔,你可都知情?”

“是!”

戴權忙大聲應是。

那些個東西,完全交接出去,他才算功成身退。

如今,皇上終于問出來了。

這邊,府衛帶著賈珍的信回京了。

但對于賈雯……,沈檸的心中還是很不安。

搜尋原身記憶,賈雯的性子亦是柔中帶剛。

不同于紅樓中的迎春、探春,賈赦和賈政幾乎全然不管,對于賈雯三人,身為父親的賈代善還是很關注的。

他親自給她們擇婿,好像生怕賈母害了這三個女兒似的。

但……

如今回想,他選的這三個女婿,其實真不怎么樣。

京城周邊的武官,或者說內地的武官,他就找不著嗎?

藍、武、閔三人都在邊關,雖然不算最前線,可一旦有戰事,馬上就會被波及。

就算為了賈家在邊關的控制權,他們三個官小職低,其實能幫的也并不多。

沈檸不明白賈代善為什么要這么做。

她們嫁人之前,原身似乎跟賈敬提過異議來著。

當時賈敬說什么?

沈檸揉額。

她頭痛的很。

賈敬當時好像也不甚同意來著。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他都有人脈,完全可以為堂妹們選個更好的婆家。

可最終他往西府走一趟,回來就讓她不要再提此事了。

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沈檸很煩。

賈敬這一會只怕早就坐上了海船往倭國去。

她想問都問不著。

賈母……

那老太太能知道嗎?

如果知道,紅樓中的賈家四個女兒也不可能只交待一個賈敏吧?

沈檸好想嘆氣啊!

“祖母!”

蓉哥兒腳步匆匆的進來,“祖母您看,孫兒找到了什么?”

他的眼睛閃閃發亮,好像真有好東西似的。

沈檸一瞧,就是一本書,“什么書?”

“大娘放花樣子的書。”

蓉哥兒拿給她看,“這是前朝熊人霖所著之《函宇通地緯》呢。”

沈檸:“……”

她不知道,只能搜原身記憶。

這本書……似乎是寫地理的。

但這書她沒讀過。

只聽父親說過。

此書記載前朝萬國來朝時,明成祖似乎派遣過持節使者遍訪各地了解風土人情,以懷方柔遠為宗旨,設籌人之官(天文歷法、數學官員),以象天治時,守護四夷。

父親他們那一代,也希望大昭能像前明一樣,有萬國來朝之興盛。

并且管理四夷。

但這書……

沈檸拿過這個缺了好些頁的書。

“祖母,您看這里,”蓉哥兒指向一頁,讀給她聽,“九重天所象之地,已盡收‘圣代版圖’,其秉承儒者之學‘格物致知’。”

沈檸的眼睛看的比他指的快,她看到了寰海五大州,不同地區,語言不同卻都能翻譯而辨別等等。

“常先生曾跟我說過,此書說我們所居之地,是整個圓形大地。”

賈蓉還在興奮著:“大地還能是圓形嗎?孫兒只聽過天圓地方,但先生說這書甚為奇妙,是熊先生查了無數內外典籍而寫。”

圓形大地?

沈檸心間巨跳。

她猛的翻書,卻沒想紙頁在面前差點就破了。

“你們先生還說了什么?”

“我們先生說,熊先生的地緯一書,可以幫有識之士走遍萬國。”

賈蓉齜著一口大牙,“您不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孫兒一直想要找到此書,然后從這里,走遍萬國,看看大地是不是真的是圓的。”

沈檸:“……”

她震驚的不知道說啥好。

“孫兒因為這書,還去找過西府的珠叔叔,他說國子監的先生和學生們對此書,也甚有爭論。”

賈蓉道:“只是這書因為戰亂,都只剩殘卷,如果可以找到全部的就好了。”

“……找!”

沈檸小心的接過書,“問問村長,這書賣不賣?”

“賣!”

賈蓉笑道:“孫兒已經問過了,他們賣呢,孫兒已經又花了二十兩買了它。”

可惜還是殘卷。

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不過,他還這么小,有本事找到這些,將來未必不能再找到其他的。

或許,大家的殘卷并一并,就能拼出整本呢。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被清朝刪改過的《大明一統志》、《明史》、《明會典、》《明實錄》、《西洋諸番志》、《外夷朝貢考》等史料里,依然可以找出180多個朝貢國。

《函宇通地緯》有效的反駁了艾儒略的《職方外紀》,鄭和到過美洲,那里遺留的明朝大量銅錢也是明證。

就好像如今的毒教才,明、清時期,也一樣有所謂的專家,在自我貶低,誤導國民,明朝的成就遠超我們的想像。。。


上一章  |  紅樓大當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