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皇帝冷笑,“那你猜朕要問什么?”
李泉望著地下:“方才高洪誣蔑老奴,說的有鼻子有眼,皇上就算聽信了幾分,也是人之常情。
“皇上要問的,自然是關于高洪遞上來的證據為何變成了狀告嚴家結黨的證據。”
皇帝磨著牙齒:“既然知道,那你就解釋!”
“皇上,高洪深居后宮,與嚴家結黨,沒有人手是萬萬辦不成的。身邊聚集的人多了,總會有那么一兩個不愿同流合污。
“老奴之所以會提前知曉,并且做好應對,就是他身邊之人通風報信予我。
“人已經安排在殿外等候了,若皇上想要親自審訊,老奴這就把人傳進來。”
皇帝聞言朝門口看去,只見一個面熟的小太監正立在店門外,哆哆嗦嗦的覷著屋里。
李泉說道:“此人便是高洪收的徒弟之一,昨夜便是他來告訴老奴,高洪與嚴家結黨,并且還打算就在昨夜往老奴的屋中塞入偽證,以便今日前來狀告老奴之時,坐實我罪!”
皇帝寒臉看他一眼:“讓他進來!”
小太監進來了,還在半路就跪了下來,一直膝行到跟前:“奴,奴才,叩見皇上!”
李泉示意:“昨夜里高洪如何支使你的,一五一十說出來!再把高洪原本打算呈交給皇上看的證據也拿出來!”
“是,”小太監一路說的結結巴巴,“師父,不,昨夜里奴才給高洪送夜宵,高洪突然拉住奴才,問我想不想往上進一步。
“還說等他把李公公告倒,掌印太監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到時候雞犬升天,如小的這般,也可以成為他的左右手!
“小的不敢不答應,便敷衍下來,隨后他就給了小的一塊玉佩,讓小的放在李公公屋里的暗格之中。
“說今日他會勸說皇上派人去搜尋痕跡,到時候這塊玉佩就會成為捶死李公公與太子殿下結黨的鐵證!
“奴才,奴才入宮幾年,前陣子好不容易才加了俸祿,萬死也不敢摻和這樣的事情當中。
“半夜里思來想去,奴才就找到了李公公,把事情告訴了他,想請他幫我求情。
“李公公,李公公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背叛了高洪,他一定會報復我。
“他就給小的指路,讓小的偷梁換柱,把證據換過來了。”
小太監說到此處,把拎在手邊的另一個包袱遞上來:“這就是高洪預備要交的東西。請皇上,請皇上過目!”
李泉接在手上,打開之后雙手呈給皇帝:“這些東西倒也都是指正老奴與太子殿下的,只不過全都屬于偽造,許多地方都有明顯的新鮮的墨漬,一看就知是臨時偽作。皇上可傳大理寺的人前來鑒別。”
皇帝接在手里,翻了幾頁之后便將東西一扔:“都好的很!都很好!一個個都把朕當成鏟除異己的工具了!”
李泉跪下來:“老奴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求皇上寬恕!”
“寬恕?!”皇帝道,“當年你跪勸朕立儲之時,用的就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如今嚴家罪行一樁接一樁的暴露,結算這些東西做不得準,難道你心底下就不曾詆毀過朕?!”
李泉緩慢地支起身子,含淚望著他說:“皇上若以此言對老奴,不如下旨將老奴千刀萬剮!”
皇帝狠狠瞪著他。
“你們都是一丘之貉!你們這些人,全部都是一丘之貉!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們都覺得朕不是明君!”
“老奴若有此心,甘愿永世為奴!”
“你滾!”
皇帝抓起桌上的碗砸向他。想必是不堪接受接連而來的兩場怒意,他身子一搖,退坐在榻上。
李泉彎腰撿起來,連同那些細碎的瓷一起投進了痰盂,然后跪坐著望向皇帝:
“這世上之人之事,哪里是非黑即白?皇上光是任用沈博平定西北,就已功在千秋。
“皇上從坐上這位子那日開始,就從未想過辜負百姓。嚴家是罪惡滔天,可皇上當初任用他的初衷,也是因為他們有真才實學。
“您并非是有意要任用奸吏,與天下作對。即便事與愿違,皇上也在撥亂反正,我等為何要詆毀皇上?
“即便老奴支持立太子,也是因為不管是立當今太子還是立寧王,那都是立皇上的親骨肉啊!”
他說得緩慢低沉,在安靜的殿堂里顯得無比響亮。
皇帝怒瞪他半晌,喉沉咽了幾下,“你們誰我也不信了,你以為你說的這些朕還會信嗎?!”
一口血從他的嘴角漫出來,順著龍袍滴出一線。
“皇上!”李泉大驚,爬起來沖到榻旁:“皇上你怎么了?——傳太醫!快傳太醫!”
“你滾!”
皇帝斥道,“都給我滾!”
李泉白著一張臉后退。
到了殿門之下,旋即吩咐門下小黃門:“即刻傳太醫過來!慢一步等著吃罪!”
小黃們撒腿離去。
李泉穩了穩心神,又看向身后已然失魂落魄的小太監,厲聲道:“去呆著!想活命的話就不要亂跑,不等傳喚不要出來!”
“……遵,遵令!”
小太監連滾帶爬的離去,李泉收回目光,又轉身回到殿中。
昨夜他與沈輕舟實現了偷梁換柱,自然也就防備了此事還會有疏漏,小太監也就是如此被提前收拾好的。
自然,后來呈交給皇帝看的那些所謂的和太子勾結的證據,也是經過了處理的。
入了簾櫳,皇帝已盤腿坐在榻上閉目調息,李泉給他送了杯水,他睜開眼睛,拉開炕桌下的小抽屜,取出一顆丹藥送入口中,想了一下又加了一顆,就水吞服。
李泉擔憂地望著他。
皇帝放下杯子:“高洪死后,讓賀平著人把他扔去城外亂葬崗!把他所有家產充公!”
“……遵旨!”
“再下旨給嚴頌,朕還要五十萬兩銀子,命他十日之內湊齊上交。若有延誤,朕就讓賀平親自帶人到嚴家去取!”
“是!”
“都辦好之后,再往沈家也下道旨意。”
李泉聽聞,往上看了一眼。
皇帝靜坐片刻,緩聲說道:“沈博巡查歸京之后,讓他去吏部任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