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知府離開之后,凈圓看向謝玉琰:“回汴京這一路,是真的不太平。”
只不過,不太平的可不是她們。
謝玉琰知曉凈圓師太的意思,也不多說,只是倒了杯茶道:“還有一樁事要交給師太。”
凈圓頷首等著謝玉琰說完。
謝玉琰道:“我們臨走之前,您還要找到邱知府吩咐幾句,讓邱知府做樁事,告訴他是生死所系。”
凈圓微微挑了挑眉:“是否有點太過了?”
謝玉琰看向凈圓:“師太的意思是,讓邱知府太過輕易地脫身?”
凈圓忍不住一笑,此時此刻她哪里有半點出家人的樣子,她捻了捻佛珠道:“養出一個知府也不容易,留一留興許以后還能用得上,娘子將這么一份功勞留給邱知府,將來邱知府必定心懷感激。”
凈圓道:“娘子讓我與知府說些什么?”
“我留了點東西給邱知府,”謝玉琰道,“不過要我們離開半日之后,知府再親自去看。”
凈圓點頭:“我知曉了。”
謝玉琰還有些事要安排,卻也沒有讓凈圓師太離開。
凈圓師太也不覺得無聊,就在一旁陪著。
望著謝玉琰的一舉一動,凈圓師太有時候會覺得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面前的人并非謝娘子,而是大梁當朝的太后娘娘。
片刻之后,她回過神來喃喃地道:“大娘子若是有心仕途,興許……”
謝玉琰道:“興許臭名遠揚也未可知。”前世她不就是人口中的妖后,被百姓唾罵,死的時候,不知歡喜了多少人。
所以……
做什么樣的人,并非她自己能決定。
凈圓師太忽然笑起來,眼睛也跟著瞇起如兩彎月牙,她知曉為何喜歡這謝娘子了,旁人都看不透的,謝娘子偏能看透,僅這一點,就讓她覺得,跟著謝娘子定會看到許多有趣的事。
邱知府雖覺得眼前的事不好辦,好在凈圓師太和謝娘子就要離開隆德了。
“務必要將事情做好,”邱知府吩咐通判,“一定要是能信得過之人。”
通判道:“知府大人這個主意好,將‘敢勇’充作民夫,就能避開出兵數目之事,即便將來被彈劾,咱們也能辯駁。”
這些小動作瞞不過去,但大梁律法又沒有規定,不能臨時下派勞役。
“希望他們能贏吧,”邱知府嘆口氣,“若是輸了,即便朝廷不會治我擅自出兵之罪,也會被人暗中算計。”
好在無論如何,慈寧宮都不會倒,他好好聽話辦事,至少能保住一條性命。
最終邱知府派了三十名兵卒,二十五名民夫,這也是他盡力做到最好了。剩下的幾十兵馬,還要繼續抓捕妖教徒。
雖然有意隱瞞,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謝玉琰還未出發,廂軍指揮使薛龍就趕到阻攔,邱知府見狀迎上前。
“這是何意?”薛龍指著囚車,“難道朝廷派來了兵馬,來押送這些犯人?”
邱知府搖頭道:“沒有,不過也不能這樣耽擱下去,此事非同小可,該早些啟程向朝廷稟告妖教之事。”
薛龍皺眉:“衙門人手不足,路上若是遇到劫囚該如何是好?”
邱知府維持住表面的淡然,公事公辦地道:“做事豈能瞻前顧后?眼下正是覆滅妖教的好時機,早些知會朝廷,也能更好的處置眼下的情形。”
薛龍到底無法與邱知府對抗,只得道:“知府糊涂啊,好不容易抓到這些人,真的出什么差池,如何對得住為此傷亡的兵卒。”
“趙都頭還生死不明……妖教說不得正等著囚車離開府衙。”
“那就讓他們來,”邱知府擲地有聲,“我們正愁抓不到人,薛指揮使覺得不妥,大可向朝廷彈劾本官。”
邱知府這話擲地有聲,威嚴盡顯,格外有自信,一定能將案犯送到。看向薛龍時,嘴角含著一抹冷笑,似是恨不得薛龍上奏折。
薛龍無話可說,半晌道:“那就希望路上順利。”
“那是自然,”邱知府道,“這些妖邪永遠壓不得正氣。”
薛龍站到了一旁,眼皮不停地跳動,本想著先將人留下,再暗中湊齊人手,在押送途中將人截殺。
到時候押送犯人的是他們的人,就能里應外合。
誰知道沒等安排好,邱知府就放這些人走了。
怎么無論他們想什么法子,最終無法實施。
薛龍暗中嘆息,身邊的副將上前道:“要不然去嚇一嚇那謝氏?興許她聽說路上會出事,就不敢走了呢?”
薛龍乜了一眼副將:“她膽子那般小,就不會圍攻山谷的那些人馬了。”
“那怎么辦?”副將道,“就眼睜睜地看這些人離開?”
薛龍抿了抿嘴唇:“令使怎么也不能讓他們順利抵達汴京,既然沒有萬全之策,恐怕就只能冒險了。”
邱知府回到衙署,腦子里是一團亂麻,但他也只能放下,人都走了,他也無計可施。
正當他準備松懈一下,給自己一盞茶的功夫休憩時,門就又被敲開了,緊接著凈圓走了進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邱知府一驚,忙站起身,他沒想到凈圓居然留下了。
凈圓也不耽擱,徑直道:“我有一樁事要交代給你。”
說著將手中的文書遞給邱知府。
“記得無論如何都要將事情辦好,否則你們邱氏一族都難逃罪責。”
片刻之后,凈圓騎馬離開,邱知府握著文書,站在府衙之中,不知過了多久,他看向旁邊的沙漏。
過半日,才能去凈圓所說的地方,查看凈圓留給他的東西,揭曉最終結果。等待的時候,如同將他整個人置于火上,內腑仿佛都跟著燒了起來。
終于等到桿子下的影子向東邊偏斜,邱知府進內室換下官服,帶了幾個心腹從后門離開,先回了府中,又兜了圈子,往凈圓安排的院子里去。
拿著文書進了院子,推開屋門,邱知府終于看清楚凈圓留給他的是什么。
兩個中年漢子被綁縛在那里,另外一個年紀大一些的人,正看管著這二人。
邱知府的手登時抖起來,如果他沒看錯,這三個都是妖教的人,而且是重要的犯人。
原來謝娘子沒有全將人帶走。
吳老爺看著這驚住的知府大人,心中忽然浮起一股說不出的感覺。知府都能被謝大娘子安排的清清楚楚,他落得這個境地也不冤。
邱知府抬起手又仔細地看了看文書,這是一張朝廷征生辰綱的文書。
這份入京的生辰綱,顯然就是這三人。
怪不得謝娘子覺得萬無一失,這一手可謂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她在前面引那些人出手,而他背地里將為首的三個犯人押去汴京,只要小心謹慎些,就不會被人發現。
對他來說,做好了,也是功勞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