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圍著祭臺轉圈挖,就只對著一邊挖,直到露出祭臺地基底部,剩下的交給空間,一招拔蘿卜,直接收走。
祭臺進了空間,新的菌絲附著到魔紋和祭臺上,又是新一輪的能量激蕩。
葉奈忍著心臟上被咣咣咣地掄大擺錘,收了東西回家洗澡睡覺。
睡了三四個小時起床,葉奈一臉平靜,完全看不出來她因心臟難受而根本沒睡好。
在吃了早飯出門的時候,能量激蕩結束了,跟第一次時一樣,咣咣咣咣咣,沒了。
細算一下時間,比第一次短了一些。
葉奈眼睛一亮,心情放松了。
她現在只收了兩個祭臺,而一個秘境內這么大的面積,肯定還有更多的祭臺未被找到,要是每找到一個難受的時間都會縮短一點,這樣的難受倒也可以忍受。
“真想知道把所有的祭臺都找出來后,這個秘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葉奈懷著饒有興趣的心情,騎著電瓶車一身輕松地來到駕校,按部就班地上完剩下的三小時線下課。
中午在街上吃了飯,回到家里,葉奈先把晚飯要用的菜洗好切好收進空間,接著換上衣服再進秘境。
落腳就在第二個祭臺的大坑里。
葉奈打開空間,第二個祭臺的魔紋也已經被菌絲吞噬了,菌絲正在汲取祭臺材料的能量。
她認為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能叫分解吸收汲取了,那是對有機物的叫法,這種吸收能量的過程還是叫“吞噬”更合適。
跟第一次時一樣,一個魔紋“紋身”很快出現在葉奈手腕上,把她帶去了第三個祭臺所在位置。
依然是先拍完照片,再拿出挖機咣咣一頓挖。
然后忍著心臟難受,回家一邊刷線上課的課時,一邊做晚飯,并且在時間一刷滿,就約了科目一考試,約到了周五的第二場。
到了晚上,如她所猜,這第三個祭臺造成的心臟難受時間又縮短了一點。
今天才周二,周五考試,于是周三和周四,葉奈除了出門買菜,在家里哪都沒去,以為了備考要刷真題的理由,讓于驕繼續跟著媽去上班,她給買她零食飲料做交換。
實則這兩天,葉奈一大早買菜回來后,就反鎖家門進秘境干活。
找祭臺,拍個照,挖出來,收空間,然后去挖下一個。
在葉奈不惜力氣的努力下,在這兩天時間里,她收了六個祭臺,加上先前的兩個,一共八個,但菌絲反饋秘境里還有。
而連收八個祭臺,心臟的難受時間已經縮短到了四個小時以內。
空間里被吞噬了能量的祭臺材料都碎成了一堆渣,根本看不出來曾經是個祭臺。
葉奈這時候就感慨幸好她給每個祭臺都拍了照,等打完仗了,還能按照片捏模型玩。
周五科目一考試,葉奈很順利地一次考過,馬上預約科目二的課,從下周一開始。
這一周,于驕靠著葉奈買的各種零食,成功在她媽單位的小朋友圈子里站穩了地位,但她一點都不覺得有意思,還是想跟葉奈去看她學車。
葉奈不再一口拒絕,只是有言在先,練車的場地邊上有個鐵皮棚子,練車的學員都在那里等著,就有大人帶小孩來,然后大人上場練習,小孩就在棚子里等著,但沒人特意照顧,小孩自己跑出去出了事也不會有人負責。
因為駕校不是看顧孩子的地方,成年人要把孩子放在這種危險地方就該預見出事的風險,連這種預見性都沒有,還學什么車,上了路都是馬路殺手。
于驕表示她一定聽話,保證不亂跑,要是亂跑就罰她這個暑假都沒有零食。
葉奈同意了。
周六上午,于青抓于驕上網課,在國家網課平臺上刷真題試卷測試于驕的學習水平,結果期末考試時在班上排名還可以的成績,在真題試卷上只是勉強及格。
于青一下子就焦慮了。
“于驕,你這成績將來怎么給你轉重點小學啊?!”
于驕扭頭要找葉奈求救,葉奈坐在客廳根本不露頭,挨罵這種事當然是于驕自己享受就好了。
“媽媽,轉學先不提,你先拿到證,能升職加薪再說吧。”
“呵,我要是考不上我檢討,但這是你也不好好學習的理由嗎?”
“大姐救命!”
葉奈不吭聲,默默地把手機音量調大,讓臥室里的兩個人都聽到她在刷短視頻。
于驕求救無效,被她媽按回電腦前,從一年級開始刷題,看她的學習水平從哪里開始落后的。
周末兩天,這母女倆就是這么過的。
不測不知道,越測越傷心。
教育資源整體落后的東嶺市,讓于驕的成績也是整體落后全國水平,只能從一年級開始補。
一年級的語文課,學習生字的時候,錄制課程的全國特級老師就已經會時不時地插入一些擴展知識,別說于驕沒聽過,于青和葉奈也沒聽過。
于是,于驕的暑假網課補習就這么定了,于青把電腦留在家里,于驕上午跟大姐去看她練車,下午在家被大姐監督學習,晚上她媽帶電腦去上夜校。
現在白天都有事要做,挖祭臺的行動,正式定為夜間行動。
當天晚上,十點多鐘,葉奈把她媽和小妹都弄成深度睡眠后,進秘境挖出了第九個祭臺。
周一一早,葉奈帶于驕出門,依舊是走到路口上才掏出電瓶車。
到了駕校,把于驕放在棚子底下,給她一袋零食飲料,葉奈就找教練去了,開始科目二的課程。
她來得早,前面沒人,先上課,摸車前還有一節理論課,標準流程必須得走,她在秘境練出來的車技在這里不管用。
手動檔和自動檔的車子都要練,家用車多是自動檔,但秘境里常見的越野車是手動檔。
葉奈上車前習慣地掃了一眼周圍環境,但沒有繞車一圈,有能力的覺醒者大多會省略這一步。
因為秘境里開車不用留意是否有人趴在車子死角,葉奈自然也跟著養成了這樣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