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蔚語氣平靜:“我的身體你也不是不知道,吃了那么多藥也不見好,我薛蔚這一輩子恐怕是沒有子孫福了。”
藏在暗處的張原聞言瞪大了眼睛,什么叫沒有子孫福?
難道是薛大人不舉?!
張原再往下聽兩人的對話內容。
陳大夫無奈安慰道:“薛大人,您別這么說,您帶領西北百姓們過上好日子,積了這么多福報,老天爺肯定會眷顧您的。”
薛蔚嘆了口氣:“我在西北做的這一切都是有私心的。“
張原聞言立馬豎起了耳朵,只聽見薛蔚道了一聲:
“大哥和我素來不和,而我又不可能有自己的子嗣。”
薛蔚神情帶上幾分凄苦:“我只希望我所做的這一切,能讓后世有人還能記得薛蔚這個人。”
張原心中唏噓。
薛蔚這般青年才俊,竟然不舉!
這么一來薛蔚身邊沒有任何鶯鶯燕燕,便說得通了!
這就算是有心也無力。
同時恍然大悟,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種同情。
他就說怎么會有完美無缺的人,原來這位薛大人是缺了最根本的,所以拼了命的證明自己想從其他的地方找回成就感。
張原家中妻子賢惠,兒女雙全,幸福美滿,在窺探到薛蔚的秘密之后,他震驚的不能再震驚。
太慘了,實在是太慘了!
這一邊陳大夫還在說著安慰的話,叮囑薛蔚在忙于公務的時候也要愛惜身體,勸薛蔚再治一治。
“沒事。”
薛蔚一副看開了的模樣。
“與其吃這些虛無縹緲的藥方吃到吐,不如把銀子省下來多給孩子們買幾只雞補補。”
“西北百姓的孩子就是我薛蔚的孩子。”
這句話讓張原肅然起敬!
薛蔚,還是兩年前那個在傳臚大典上說出那句“有之,請自薛蔚始”的兩袖清風狀元郎!
之后,薛蔚又和這位陳大夫交代了些義診和防治瘟疫方面的注意事項,都是為西北百姓著想的,隨后便又悄悄回了薛府,坐在書房之中批閱公文,敬業到沒話說。
張原將在西北的見聞都寫在了密函之中,交給了悅來鏢局的閃送業務。
悅來鏢局送件效率極高,這密函將會比他要先一步抵達皇帝手中。
張原并不怕這信函在送的路上會被人拆開,一來這不是軍事情況相關的軍務機密,二來他們欽差大臣的密函封的嚴實,拆開之后就沒辦法復原成原來的模樣。
最重要的是悅來鏢局這幾年已經在大盛積累了口碑和信譽。
官府文書傳送和悅來鏢局的合作已經有一年多了。
對于這種朝廷重要信件,悅來鏢局有契約規定,準時保密送達,若是這么重要的信件丟了,不僅會追究責任,而且還會賠付上萬兩銀兩。
有京城小分隊幫忙,悅來鏢局的物流網點也完善的差不多了。
關悅現在直接當個甩手掌柜,手底下的鏢師們由程嘉鈺帶著辛家軍一批批培養出來,省心的很。
悅來鏢局現在不僅僅是押鏢送鏢那么簡單了,在各地都有人手耳目,閑下來的關悅成立了一個地下情報組織,組織的成員都是經過這三年的篩選可以信賴的鏢師。
而不需要網絡的無線電就成了交流地下情報的快接工具,已經被現代互聯網社會淘汰的電報機成了關悅的金手指!
倘若各個小分隊有需要幫忙尋找的東西或者招募的人,直接發一封電報,速度杠杠的!
張原連續監視了薛蔚快一個月,這樣枯燥的生活,他自己都有些厭倦了。
張原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佩,薛蔚這個人真是一心都撲在了事業上。
等到張原認為再也查不出什么破綻時,他便離開了陵川準備快馬加鞭回到京城復命。
京城還有他放不下的人,那就是他的師傅。
大概一年前,京城一帶出現了一位斷案如神的賣茶老頭。
這老頭大概50來歲,精神矍鑠,他推著小推車的身影,時常出現在大街小巷,一邊賣竹筒涼茶,一邊說書。
京城及京城周邊一帶陸續有許多冤假錯案被這老頭以說書的形式給復盤了出來,有捕快依據這老頭說的,去查案還真的將真兇捉拿歸案,證據確鑿!
這賣茶老頭為他們大理寺破案提供了許多關鍵思路,但也給大理寺帶來了壓力和非議。
大理寺中許多官員都尤其討厭這賣茶老頭,認為這老頭是在公開挑戰他們大理寺的權威,現在京城一帶的百姓們都認為這個賣茶老頭比大理寺還厲害,將老頭視為神探,現在無論發生什么案件,比起官府官員的說辭,民間都更相信這賣茶老頭說的。
而張原,卻是在第一次聽這賣茶老頭說書的時候,就已經被這老頭的魅力給折服,千方百計的拜了這老頭為師。
張原年紀輕輕能夠坐上這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就是因為在師傅的指點之下破了兩樁大案。
張原十分擔心自己一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有人會刁難他師傅。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還要天天靠著小推車賣涼茶說書糊口,實在是過得太凄慘了。
偏偏這賣茶老頭自尊心還極強,張原給他送吃的穿的,這老頭根本不接受,還犟嘴說看不上眼張原送的東西。
張原離開后的第一個晚上。
薛蔚坐在府中書房之中,看著手中的公文發呆。
站在他旁邊的貼身侍衛仇方:“薛大人,那欽差大臣不是已經離開了嗎?您可以稍稍松懈一些,不用再這么緊張了。”
“這些天您一回府就撲在書桌前,你都沒休息放松過。”
薛蔚看起來在批閱公文,實際上正在追小胖分享在群里的最新電視劇。
聽到仇方勸導,他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有皇帝的貼身的太監周居善給他通風報信,薛蔚十分清楚皇帝派過許多人來監視他,試探他。
他連這一次派來監視他欽差大臣身份信息都了如指掌。
這種有內線隨時通知應付檢查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
“又到了每月一次向皇帝匯報工作的時候了。”
薛蔚拉伸完后,叫仇方取來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