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書第575章 又下一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志怪書 >>志怪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5章 又下一子

第575章 又下一子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8日  作者:金色茉莉花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金色茉莉花 | 志怪書 


西邊的霞光越發黯淡了。

滿天黑煙聚成烏云,七尾白狐圣潔而優雅,凌空踏步,神光照亮黑夜,又有十幾道反射著霞光的飛劍在夜空中穿梭交織,構成夢幻之景。

林覺則是飄然而下,落在地上:

“萬公別來無恙?”

“多謝真人前來相救!”萬新榮當先行禮,“否則萬某的修道之路恐怕就到這里了!”

“萬公好膽氣啊……”

“真人抬舉我了。”萬新榮說道,“真人也說,成真不是易事,自然要從險處求。萬某本來也有些忐忑,只是想到以前真人的成真之路,又覺得這般危險似乎也是應得的。”

“那萬公尋得如何了?”

“小有收獲。”

遠方時有暗紅鮮血涌起,化作地面長出的巨手,轟然抓向七尾白狐,又被狐貍低頭一口寒氣瞬間凍成冰雕,時有無數血蟲聚成一條黑龍,張牙舞爪撞向狐貍的金色真火,被燒得一干二凈。

十幾道劍光則是穿梭不停,無視一切防御反擊,緊追一道黑影,若有黑煙襲來,便自黑煙當中穿過,若是對方躲進山中,便將大山刺個對穿。

那方斗得無比激烈,動靜驚天動地,兩人則在這里從容交談。

“紫帝的蕩魔除妖已經結束,除了這名妖人,萬公也還不回山嗎?”

“蕩魔除妖雖然結束,不過天下卻不見得就此太平,這人間仍有機緣可尋。”

“這樣啊……”

林覺嘆著氣說:“便祝萬公順利,再有需要,盡管叫我就是。”

“多謝真人!”

“倏倏倏……”

遠處十二道劍光飛了回來,劍身上染滿了黑血還在冒著黑煙。

狐貍也優雅的跳了回來,低頭舔毛。

“呼——”

林覺吹了口氣。

飛劍上的黑血頓時化作花瓣,各色各式,從飛劍上掉落下來,劍身很快變得干凈明亮,甚至倒映著天上的星辰。

雷云在他腳下聚起,一聲隱約雷鳴,便帶著他離開此地。

“真人慢走!”

萬新榮注視著他遠去。

回頭一看,剩下的半座高山早已千瘡百孔,夜空變得干凈透亮,黑煙血蟲都消失不見反倒是不斷有黑血從地下臼臼冒出,將白日里看著還算正常的荒原染成了腥臭的黑血水澤,有道身影墜于遠方,還在冒著火光。

這般力量……

萬新榮的心中也有向往。

于是繼續行走。

陶道長師徒二人穿過雪地森林,走到海邊,又沿著海往下,走到鷺州臨海縣。

已經過去近百年,這座小城還流傳著當年神仙賣花勸人向善的故事,這種妙趣的事情,甚至比很多驚天動地的除妖之事流傳更久,更入人心。

這里也流傳著神仙為將軍重拾勇氣,幫助將軍除掉巨鰲的故事。

聽說在那額頭山上將軍修了亭子,名曰神仙亭,下方沙灘上兩座石山對望,長得和鰲魚一模一樣,就叫鰲魚山。

聽說那位將軍在那之后,因為作戰勇猛,受到越王重用,帶兵打仗十分厲害,替越王屢次打退北方朝廷的進攻,后來因為越王自殺投降,將軍也歸順了北方朝廷,他的后人如今依然顯赫。

師徒二人去登了額頭山,看了神仙亭,又去看了下方鰲魚山,知曉這是自家真人所為,腦中便似能浮現出當初畫面,既感唏噓又覺妙趣。

蔡靈玉行至江南,陽州是避不開的。

當年街巷之中無緣無故的梨兒香,除歲夜里的除穢雷霆,也都還在流傳。

他知道當初真人曾陪同師兄在陽州煉丹,因此聽得津津有味之余,大概也能從細節中猜測得出,這也是自家真人所為。

不知不覺,又是一次雪蓮會。

萬新榮代表自家真人,恭恭敬敬前往天山,去拜會了天山老祖,回來行至西海,卻見這里流傳著一種除妖符,傳說傳自于林真人,可以除妖。

粗略一看,竟似乎是陳牛符?

仔細一看,就是陳牛符!

只是這種“除妖符”和陳牛符只有七八分相似,有些線條筆畫有著些微差異,應是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形變,此外也沒有蓋上陳牛印章,顯然是沒有呼喚陳牛的作用的,更沒有除妖的效果。

好奇打聽一下才知道——

原來是幾十年前,紫帝入主九天之后,通過紫霄宮下令,讓各地拆除前任天翁麾下真君神將的廟宇,此地百姓本來打算拆掉濟靈真君廟,不料林真人居然親身來了這里,以這里是濟靈真君的故鄉,他們與濟靈真君是老鄉,好生供奉濟靈真君,真君也會護佑他們為由,勸住了他們。

為防止濟靈真君吃了香火不干事,或者墮落入魔,便留下了三張符紙,說是燒掉符紙他就會到來。

此后當地百姓果然誠心供奉濟靈真君,濟靈真君也護佑此地,一直沒有妖魔作祟,而這三張符紙的事情也傳了出去,傳著傳著,就變成了這是林真人賜下的靈符,可以通達林真人,有著林真人的神力,連真君都會害怕,更別說尋常妖魔了。

于是尋常百姓也好,江湖術士也罷,紛紛仿照這三張符,畫出符紙,用來驅邪鎮宅、護體除妖。

萬新榮也是這才知道——

說這符紙沒用也不全對。

因為林真人之名實在太盛,妖精鬼怪也不見得比人聰明,又常有單純愚鈍者,既然人都會相信這種符紙是有用的,妖精鬼怪自然也可能相信。因而有些妖精鬼怪侵入人家,看見人門上貼著這種符紙,不知是真是假,反正也不敢拿性命開玩笑,真就止步不前了。

又有人夜行遇到妖怪,掏出這般符紙,以林真人之名威懾,竟真嚇退妖鬼的事情。

和當年樊天師的事情有異曲同工之妙。

等到萬新榮回山,已經又過了十來年。

他也是最先回到楓山的。

也是這年,人間發生了一件大事。

活了一百多歲的南天師離世了。

一百多年間,無論大江南北,人間還是妖界,江湖還是朝堂,南天師都已攢足了聲望。

在他仙去那日,京城百姓兩極分化:有的打心底里認為南天師是天上的大神下凡,如今便要回歸天上了,也有的認為南天師會成神,因此聽說南天師離世也不覺得悲傷,反而替他高興;有的剛一聽到這個消息,便如晴天霹靂,不敢置信,又痛哭流涕,自發聚在他家門前,前來送別。

僅是次日,皇帝便下旨意,為彰顯南天師的功德,封他為監天伏魔光正昭烈帝君,并命全國各地廟宇修立神像,千秋萬代供奉祭拜。

皇帝封神不是罕見的事,封誰為某某帝君也算不得太稀奇,具體還要看人間百姓認不認可。常有帝王一廂情愿封了神靈,結果百姓并不買賬,或者只在幾十年前掀起一股潮流,待得幾十年后,換了皇帝,神靈的香火很快就弱了下去,乃至于完全消失。

因此天上有很多“帝君”,其實都沒有“帝君”的神職神力,甚至連“真君”的神職神力都不見得有。

放在本朝,因為紫帝霸道,紫霄宮也很囂張,后面的皇帝終究不如羅公強勢,哪怕盡力平衡,封神的事情也做得很少。

更沒有封過誰為“帝君”。

只是南天師卻是不同!

這個旨意剛下,立即就得到了朝堂內外的擁護認可,火速傳出宮門,傳到京城,又自京城傳向四面八方——世人皆知南天師,都認可他,自然也認可皇帝對他的敕封,甚至于在皇帝敕封之前,南天師還沒死的時候,很多人的家中就已經供奉有南天師的神像和牌位了。

這時紫霄宮和九天還想反對,不說能不能來得及,不說法理上站不站得住,也已經完全沒用了。

上至帝王皇家,下至乞丐罪人,中間的什么達官貴人、平頭百姓,販夫走卒、文人武人,都已經在南天師的神像前上起了香。

天地間多了一位“帝君”。

這位“帝君”神力尚微,底蘊尚淺,還遠遠無法稱為帝君,不過卻沒有任何人與神靈敢小覷他,甚至他剛一上天為神,很多真君神靈見他,便下意識站直一些,縮起脖子,生怕被他罵一通。

黟山之中,瞎眼的道人又落一子。

大師兄則又收了兩個弟子,這一代浮丘峰的八個弟子已經齊了。

這時季陽季陰年紀都很大了。

大師兄雖然依舊活著,不過他已成真得道,還不知要活多少年,若是弟子無法成真得道的話,他定然能將弟子也熬過去。因此一番深思過后,他還是放棄了浮丘觀的觀主之位,轉而將之傳給了季陽,讓其繼續傳承道觀,又按祖例,做好安排,叫別的弟子都下山去。

不知哪個能住上當年錦屏縣百姓為林覺修的道觀。

二師兄則將他的道觀留給了弟子。

隨即大師兄、二師兄和六師兄在旁邊的剪刀峰上修了幾間茅屋,與滿山野貓一同清修度日。

小師妹則依舊住在紅葉觀。

大概是紫云沒有收徒的意思。

此時天下再度進入一場盛世,邊境沒有戰火,百姓安居樂業,連年風調雨順,妖魔邪物不出,皇帝也仁厚,縱觀史書,也是最好的時期之一。

林覺則又到了徽州,飛來山下。


上一章  |  志怪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