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是沒想過許柯蕓蕓貴妾身份的,但今天這么一照面,他立馬改主意了。
柯蕓蕓眉目含秋,楚楚動人地看著朱一暄一眼,唇齒翕動,“蕓蕓謝朱公子抬愛,只是我這副身體實在是拖累,大夫說了,我不能勞心勞心,只能一輩子好好養著,便是嫁給公子做妾也是活不長久的,到時候蕓蕓死在公子府上,反倒是晦氣。”
朱一暄心下一緊,眉頭死死擰成一團,“柯姑娘千萬不能說這種喪氣話,我朱家在釗化縣不說首屈一指,卻也遠勝尋常人家,連縣令都要對我們客氣三分,姑娘嫁給我,必定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在下還可以為姑娘尋來名醫,治好姑娘身上的頑疾。”
“可公子的原配夫人在,只怕蕓蕓是無法過上如此舒心的日子了!”柯蕓蕓做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話鋒一轉,道:“不過能得公子垂簾,蕓蕓三生有幸,自然不敢推脫,可否請公子想個折中的法子?”
朱一暄還以為柯蕓蕓要拒絕他,正想著用別的法子,沒成想她竟然答應,當下便松了口氣,一副有事好商量的模樣,“柯姑娘有何要求盡管開口,在下必定竭盡全力辦到。”
柯蕓蕓笑了,又讓朱一暄心神晃動了一下才緩緩道:“公子也知道蕓蕓出身不好,若是跟公子入府還要學規矩,可我這身子實在有心無力,只怕夫人隨便找個由頭輕罰我兩下,我就受不住了。
蕓蕓不求名分,只希望能過上安穩清凈日子,所以我希望公子在府外為我置辦一座院子,悄悄的,不要驚動府里其他人,再為蕓蕓買一個服侍的下人即可。”
“就這樣?”朱一暄一臉詫異,同時也覺得新奇。
這年頭竟然還有姑娘寧愿當外室都不愿意做個有名分的貴妾,實在令人納罕。
不過如此一來他倒是省心了不少,而且養外室這種事情他也沒做過,倒是可以試試看。
柯蕓蕓重重點頭,“蕓蕓所求不多,就這樣。”
“好!柯姑娘這點要求在下還是能辦到的,你且等著,我這就回去將事情安排妥當,最遲后天便可接姑娘回去。”朱一暄留下東西便帶著人快速走了。
柯蕓蕓目送馬車離去,回頭讓蘇妮子他們把東西搬進去。
韓氏對她的做法很是不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既然不得不嫁,為什么不答應他?貴妾好歹也比外室強啊!”
柯蕓蕓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二舅娘,我是深思熟慮后才做這個決定的,外室雖然不好聽,還會被人指指點點,可我不用受朱家約束,即便朱公子的夫人知道我的存在也不能明著對付我,畢竟我是良民,到時候我一走了之,他們又能奈我何?我仍是自由的。”
她已經被關在家里十幾年了,可不想后半輩子繼續被關在深宅內院走不出去。
“可這么一來你這輩子就毀了呀!到時候還怎么嫁人?”韓氏仍是想不通。
柯蕓蕓卻不以為意,“二舅娘,您說我是能生兒育女還是能像您一樣家里家外照顧得井井有條?”
韓氏一噎,說不出話了。
柯蕓蕓繼續道:“您也知道我什么都做不到,人家娶媳婦不是供祖宗,便是帶著豐厚的嫁妝也是會被夫家嫌棄的,更何況我還沒有豐厚的嫁妝,不給朱公子當外室,我一樣嫁不出去,如今有人愿意養我,讓我過上好日子,其實也沒你們想的那么糟糕,是吧!”
幾個長輩一時半會兒還是轉不過彎來。
蘇苔倒是覺得柯蕓蕓活得很通透,默默朝她豎起大拇指,扭頭去看朱一暄帶來的聘禮。
“咦?這是人參?”蘇苔拿起一支像蘿卜似的玩意兒,使勁兒聞了聞,確定是人參后,趕忙小心翼翼地把東西放到桌上,繼續翻。
韓氏和蘇妮子也過來幫忙,不一會兒,那些聘禮全都被開了。
有人參鹿茸燕窩魚翅,還有金、銀、玉、寶石,四套頭面,錦緞兩匹,一百兩銀子,一套接近大紅色的嫁衣。
看著這些東西,所有人都沉默了。
柯蕓蕓卻很是歡喜,“你們看,朱公子對我還是很大方的,我跟了他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在柯蕓蕓的反復勸說下,柯家一大家子終于默認了這件事。
過了兩天,朱一暄親自過來接人,這次柯蕓蕓只帶了一個小包袱就頭也不回地跟他走了,那些朱一暄給的聘禮她是一樣也沒帶走。
柯家一大家子難受了兩天才接受事實,眼看著快要下雪了,再不回去就來不及了,他們只好帶上東西,叫上葉家姐妹,離開東門村。
蘇苔和沈逸帶著棉布回蘇家的時候已經不見蘇妮子一家人。
韓氏只簡單解釋了兩句就去喊黃氏陶氏過來取布。
結果跟過來的還有不少村里的婦人,大家看到棉布全都愛不釋手,知道價格后,仍有一部分人堅持要買。
蘇苔早就料到這個情況,立馬在娘家支了一張桌子,讓黃氏陶氏通知村里想要買棉布的人過來。
統共就藍色紅色黑色和白色。
正好年底辦喜事的人家多,一聽有好料子,還是紅色的,好些姑娘都來了,這家裁四尺,那家要五尺,不過半天時間,蘇苔帶來的布料全沒了。
韓氏生怕村民再上門買布,趕忙把院門關上。
堂屋里。
沈逸幫蘇苔算錢,細數后,竟然有五十兩。
她將銅板全都挑出來,和韓氏換了碎銀子,這才跟沈逸回去。
五十兩碎銀子賣給自動交易柜,得12500幣,這一下,她的虛擬幣余額又破五位數了,而中轉站還剩下三四百斤棉花,還能再壓幾床棉被,做幾身衣服。
趁著還沒下雪,兩口子繼續在后院忙活,沈逸得了空還會進山下個套子什么的,家里偶爾也能見著一些葷腥。
就在這個時候,沈逸二叔家的房子完工了,他們一大家子把漁船還回來。
沈莊一進門忙把手里拎著的木桶送到灶屋,“今天收船的時候從大尋河撈上來的,不大不小,能做個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