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第285章 返鄉前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返鄉前準備

第285章 返鄉前準備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8日  作者:十瑚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十瑚 |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 
→、、、、、、、、、、、、、、、、、、、、、、、、、

留在宅子里看家的房有根、房有貴已經洗好菜、煮好米飯,顧文萱他們回來后,兩人又被顧文萱指派著去處理魚蝦以及貝類。

顧文萱洗了手,先把海鱸魚蒸上,然后又燒了半鍋水,把活蹦亂跳的大蝦倒進水里。

賈月蘭比她廚藝好,這會兒正拿著處理好的貝類準備做蒜蓉粉絲蒸扇貝。

做完這個,她又按照顧文萱說的做法和步驟,做了一個醬爆魷魚、一個爆炒蟶子、一個香煎馬鮫魚塊。

顧文萱則是在把大蝦撈出來后,刷干凈大鐵鍋,開始做蒜蓉炒生菜。

房有福六兄弟洗干凈手,按顧文萱說的,用醬油、陳醋、蔥姜蒜調了一些蘸料出來。

幾人一邊忙活,一邊聞著飯菜香味兒偷偷咽口水。

海產品的香不同于雞鴨和豬肉的香,吃起來也相對麻煩,但那股子鮮香味兒卻是絕大多數人都抗拒不了的。

再加上顧文萱還弄了口味稍重的蘸料,嫌棄清蒸和水煮不夠味道的,盡可以蘸了蘸料再下嘴。

一頓飯眾人吃的格外香甜,飯桌上除了眾人吃東西時發出的輕微聲響,就只有“這個好吃”“這個也好吃”“我覺得這個最好吃”的接連驚嘆聲。

顧文萱也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吃到變異前的海產品了,入口的細膩與香甜讓她格外懷念,她一邊剝蝦殼一邊對眾人道:“好吃的海產品多了去了,以后每天我都買一些回來,盡可能讓你們每種都吃一遍。”

賈月蘭咽下嘴里軟彈鮮甜的蝦肉,“我看漁民家里有曬的魚干,我們是不是能買一些帶回家里?”

她是個孝順孩子,每每吃到什么新鮮東西,都會惦記著也帶賈父賈母嘗嘗鮮。

顧文萱點頭,“海菜、魚干、蝦干,咱們都可以買一些回去。”

房家六兄弟立馬舉手,“算我們一份,我們也想帶一些回去給家里人嘗嘗鮮。”

顧文萱點頭點頭,“放心,少不了你們的那一份。”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顧文萱他們三天兩頭就會從漁村跑回林家村,給白景洲他們送各種新鮮海產。

馬鮫魚、刀魚、海鱸魚、秋刀魚、帶魚、鯧魚、大黃魚、小黃魚、黃姑魚、剝皮魚、鳳尾魚、鰣魚、黑鯛、墨魚、魷魚、花蛤、扇貝、香螺、花螺、海膽、牡蠣(生蠔)、梭子蟹、大龍蝦、對蝦、竹節蝦、蝦蛄(gū,瀨尿蝦)......

東海所有好吃的、漁民能夠捕撈到的海產品,顧文萱只要遇到中意的,就會買下來送回林家村。

要說有什么讓她略覺不滿的,大概就是這個季節的梭子蟹遠不如秋天時的那般肥美了。

和這些鮮活海產一起被他們送回林家村的,還有她買的一大堆魚干、蝦干、蝦皮、紫菜、海帶。

魚干她只買到了馬鮫魚、刀魚、秋刀魚、海鱸魚、帶魚、鯧魚、大小黃魚、墨魚、魷魚的,漁民們知道她喜歡做生意本分、誠信的,每次都會自覺給她送最好的干貨過來。

他們自己則是趁空做了很多蝦醬、蟹醬、魚子醬啥的,打算拿回家拌面或者夾饅頭吃。

貝殼他們也收了不老少,顧文萱帶去漁村的銅板、物資,陸陸續續都被村民換了回去。

被他們不斷投喂的白景洲等人除了閉門讀書,還做了一件十分費力卻又很有必要的事,那就是抓緊一切空閑時間拼命抄書。

托白景洲盡心盡力給那幾個林氏族人治病的福,那幾個林氏族人都把自家的藏書拿出來和他們分享了。

林氏一族雖然因為不肯站隊敗落了,但他們畢竟富貴過,知道藏書是比浮財更珍貴的一種資產。

他們為求自保賣掉了鋪面、宅邸、田莊,但卻一直沒有拿家里的書籍換錢。

因為感激白景洲,林氏族人大方的拿出藏書讓他隨便翻閱、抄錄。

機會難得,白景洲等人廢寢忘食的分工合作,就為了能夠多抄一些林家的藏書帶走。

最常見的四書五經他們沒抄,白景洲那兒有皇帝賞賜的,也有他們陸續購買的,已經夠齊全了。

他們主要是抄的《道德經》《莊子》《荀子》《韓非子》《墨子》《孫子兵法》《鬼谷子》《楚辭》《漢賦》《昭明文選》《說文解字》《墨經》《茶經》,以及林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歷年科舉試題和模范答卷、部分州縣的州志縣志和山川地理圖、游記、詩賦集子、字帖、棋譜、曲譜。

這些都抄完,他們又挑揀著抄了一些記載著音律學基礎知識的殘卷,比如《國語·周語》《管子·地員》《淮南子·天文訓》等。

至于混雜在這里面的《呂氏春秋·季夏記·音律篇古樂篇》《史記》八書之二(關于“律”的部分)、《漢書·藝文志律歷志》,白景洲他們就沒抄了,因為他們已經擁有《呂氏春秋》《史記》《漢書》的全本書了。

其他被林氏族人當寶貝的酒方、香方、食方,白景洲他們很識趣的壓根沒去翻看。

在古代,有這些東西的人家基本不會外傳,大家也都很注意避諱這一點,就好像林父和林大哥抄了皇帝賞賜給白景洲的書,但卻從未提出要看他的那些醫書。

如此一直忙碌到七月初,白景洲總算完成了對那幾個林氏族人的治療。

徹底治好是不可能的,像他們這種陳年舊疾,后續起碼得慢慢調養兩年時間。

白景洲在給他們每個人做完最后一次的治療的時候,都耐心地又給他們開了食補方子,交代了他們日常注意事項。

不僅那些人,其他也在關注那些人病情的林氏族人,在親眼見證過白景洲是如何一點一點治好縣城大夫治不好的頑疾之后,也都很是佩服白景洲醫術之精深。

即使白景洲每次都不厭其煩的跟病人和病人家屬強調,他只給治好了七八成,剩下的兩三成只能寄希望于日常調養,那些林氏族人也還是每次都用“治好”來宣傳他的醫術是何等神奇。

若不是有林父攔著,不許林氏族人繼續傳揚這事兒,白景洲還不知道要多收多少病人。


上一章  |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