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完了,地里就沒多少活了,元春沒下地,天天往山上跑,這后山干果樹多,榛子,板栗,山楂,紅棗等。
深山干果樹更是多不勝數。
村里人不敢去深山打干果,深山的干果年年都是掉樹下爛掉浪費,元春就繞過深山外圍,跑去深山打,每天都要打個一兩百斤扛下來。
宋城下工后,就會去山上接她。
就這樣忙了一個月,地里的棉花也都收上來了,地里徹底沒活了,宋城和元春兩人天天上山打干果砍柴。
又這樣忙了一個多月,土地上凍了,天氣越來越冷,元春和宋城把后院都堆滿了柴火,地窖里也堆了幾千斤干果。
宋奶奶道,“那么多的榛子松子,咱家也吃不完,你們拉去供銷社賣了,留個二三十斤吃就夠了。”
板栗剝殼太傷手,宋奶奶手上被扎了不少下,元春打了一百來斤就沒打了,專門挑榛子松子打,把深山里的榛子樹松子樹都打光了。
地窖里只是一小部分,她空間里還留了一大部分,有上萬斤。
第二天,元春和宋城就用拉板車拖了三百斤榛子和兩百斤松子送去供銷社賣,供銷社收購價是一毛錢一斤,五百斤也就五十塊錢。
宋城拿到錢,就交給了元春,“媳婦,你拿著,買好吃的,買新衣服穿。”
沒有布票,元春就去供銷社,買了一匹瑕疵大青布,有二十尺,拿回去讓宋奶奶給全家人都做了一身新棉襖。
村里的棉花上交一部分外,剩下的都分了,一戶人家十五斤,宋奶奶用上次的瑕疵大粗布給元春做了一床八斤的新被子。
剩下七斤棉花,正好給三個人做身新棉襖穿。
還買了一副豬下水,一個豬頭。
吃不完,可以凍著慢慢吃。
到了大樹底下,元春讓宋城看著拉板車和東西,她則背著一只背筐鉆進了一個偏僻的巷子里。
沒多久,她就背著五斤五花肉,五斤油花,五包掛面,三斤花生米,三斤白糖,兩斤紅糖,一瓶麥乳精,三斤鹽,三雙棉鞋,和十五個大肉包子出來了。
背筐上面被一件破衣裳蓋著的,誰也看不到里面有啥。
元春放下背筐,就催促宋城,”宋城哥,時間不早了,我們趕緊回去吧。”
“媳婦,你坐上面,我拉你。”
宋城喜滋滋的道。
兩口子回到家,已經過了午時,宋奶奶道,“鍋里給你們溫著飯,還熱乎著,你們趕緊去吃,我來拿東西。”
“奶奶,我們拿完東西再吃飯,不差這一會兒。”
宋奶奶看到背筐里的五花肉和油花,臉上擔心道,“小春啊,這是從……從黑市買的吧,那里危險,下次你別去了。”
“奶奶,不是黑市,是我認識的一個熟人手里買的,她有親戚在屠宰場上班,這我讓人給我留的。”
元春拎著肉去了廚房。
宋奶奶一聽是在熟人手里買的,頓時不擔心了,笑呵呵道,“你們吃飯去,我來切油花,晚上咱們用白糖拌個油花吃。”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閩ICP備1603715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