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學校同意讓她從初一開始讀。
桃花去讀書后,就沒空做飯,兩口子把口糧送到元春這兒來,每個月還給她十塊錢的伙食費,在元春這兒搭伙吃飯。
元春上午去買菜,回來做飯,下午去趕海,晚上有桃花幫著一起做飯。
有清潔符,也用不著她動手打掃屋子,一張符撒下去,整個屋子都干干凈凈的,就連瓦片上的灰塵都能去除。
衣服是她偷偷用空間里的洗衣機洗的,洗好拿出來晾一下。
霍旻還從外地帶回來一大車煤球,平日做飯用的是煤爐子,但蒸海螺,蒸生蠔,蒸扇貝粉絲,爆炒海鮮大咖,要用大鍋蒸才好吃。
家里要燒柴火。
霍旻手底下有一伙小兄弟,每天都有人給元春送來柴火,還是劈好的,給她送來,還會整整齊齊的擺柴棚里。
柴火的事,用不著元春操心。
元春只需做一日三頓飯,下午趕海撿到海貨,她都會花費很多功夫來做一頓海鮮大餐給家里人吃。
日子就這樣悄悄流逝。
眨眼間,到了七七年,恢復高考的日子終于來臨。
沈元冬把工作賣了,拿著錢在家復習,和輔導正在讀高一的桃花,小兩口為了能一起讀大學,兩人一起報名參加高考。
霍旻放棄參加高考,他想從商,他霍家是從商起家的,元春嫁夫隨夫,也沒有去參加高考。
為了支持弟弟弟妹,她每天做好飯,給弟弟弟妹送去吃。
郭文忠已經下鄉了。
在沈元冬結婚那年,郭文忠的弟弟也高中畢業,需要工作,不然就要被下鄉。
郭父郭母偏心小兒子,要求郭文忠把工作讓給弟弟,讓他去下鄉。
見父母偏心,他也傷心痛苦過,可到底是養大了他的父母,他沒拒絕,順了父母的意,把工作讓給了弟弟,他去下鄉。
但元春看不得他一直被親人吸血,也不想見到這么好的孩子被親人當成傻子欺壓一輩子,所以催眠了他。
于是,郭文忠再把工作讓給弟弟,并代替弟弟去下鄉之前,他提出唯一的條件,他要跟父母斷絕關系。
對于不受寵的兒子,郭父郭母當然更看重小兒子,所以他們壓根兒就不在意二兒子斷不斷絕關系,就痛快的答應了。
在他們心里,就算斷絕關系了,老二也是他們的兒子,等他們老了,要求老二給他們養老,老二敢不答應,他們就鬧的人盡皆知,讓所有人都知道老二的不孝。
于是,在郭文忠下鄉之前,他跟郭父郭母簽了斷絕關系協議,并且登報做了聲明。
探聽到郭父郭母私下的談話后,也知道了這兩人的打算,元春十分同情郭文忠,在他報名下鄉的時候,她暗戳戳的催眠了居委會的同志,把他下鄉的地址寫在向前村。
郭文忠去了向前村,并沒有住進知青點,而是住進了沈元冬的房子,有沈元冬姐弟倆時常回村里接濟他,又有隔壁老王家的照顧,這兩年,郭文忠在鄉下的日子過的并不艱難。
甚至比在縣城還好過。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