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礦二字一出在場之人的眼睛就亮了,他們大乾什么都多,就是金礦和銀礦不多,這些年陸續發現了些,都算不上大礦。
辛敞繼續道:“另外還有礦出寶石,說還有金礦,太陽照在石頭上都能看到細碎的金子,可是他們保護不了,鄰近的部族已經在爭奪。”
趙公公上前接過使臣手里的銀礦石送到了皇帝跟前,皇帝眼神微瞇。
有礦,那就好說了啊。
皇帝覺得,自己就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前一刻還在想著要怎么富國,后腳就有人哭著喊著要送金礦銀礦給自己,若非多年的定力,差點笑出聲。
但又覺得這太不現實了,怎么會有這樣的好事?
冷靜下來的朝臣也在想這個問題,沒辦法啊,天降橫財怎么都要多想想。
皇帝抬手,唐綱站出來領著辛家父子和使臣退出了殿外,里頭的君臣要商議此事。
里頭商議的熱鬧,殿外的使臣紛紛瞧著辛家父子,壓低聲音嘰里咕嚕的和他們說話,強烈表達了自己想要抱大腿的愿望,還想給父子倆給好處,希望兩人能說服偉大的皇帝陛下答應他們的請求。
父子倆嘴角微抽,他們說服皇上?
呵呵
這一等就是小半個時辰,唐綱出來好一陣唉聲嘆氣,對使臣說我朝偉大的皇帝陛下聽到你們的遭遇很難過,很想幫你們,但幫你們我還要造大船,還要調配威武的天軍,花費巨大,勞心勞力,“只怕幫不了你們啊。”
辛敞如實翻譯,使臣沒能明白什么意思,唐綱給辛敞使了眼色,談判這種事嘛,自然是要一次性壓干對方的油水。
常做買賣的辛敞有什么不明白哦的,拉著使臣到了一旁好一陣嘰里呱啦,使臣這才懂了,朝著唐綱拱手作揖,手腕上的好幾個大金圈子取下來就要往唐綱懷里塞,而后又是一陣嘰里呱啦.
唐綱
“皇上親口說的要讓你們給朝廷做轉譯?還要讓你們半個月后跟著一起出海去南羅查看礦脈?“
辛家父子出宮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辛安,朝臣覺得天降礦脈不真實,他們也覺得突然有個差事不真實啊?
“跟做夢一樣,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
辛敞狠狠捏了下自己的大腿,疼的齜牙咧嘴,辛安笑出了聲,“機會來了擋也擋不住,是怎么樣,一起去還是只去一人?”
辛敞想問問她的意見,辛安琢磨一下,“一起去吧,還要出海,那南羅是什么情況也不曉得,多個人也好照應,多帶些人手隨行。”
“要是有什么適合我們的辛家的買賣也能張羅起來。”
辛安叮囑他們也沒必要什么都想著要賺錢,機會難得,自然是差事最要緊,“京都城的事你們給我說說,再有方管事他們在,不會出什么問題。”
辛敞說他也是這個意思,“你二嬸還有兩個妹子也能幫忙,生意上的事你二嬸都知道。”
“人手是要準備些,朝廷還要派兵一起去,安全問題應該不大。”
他心里已經有了章程,辛安也就不再跟著操心,“我在想若是真有金礦銀礦,要是還不小,朝廷會抓緊開采,你們怕是不會太快回來”
有些事情得要想到前面去,不能等上面的人來安排,“我想著還是應該請個門客,也好替二叔多想想,差事之內沒什么好說的,可差事之外呢。”
“不管差事大小里頭都有學問。”
辛敞覺得這個提議甚好,做買賣他擅長,別的哪里懂?
“這事還得辛苦你來幫著張羅,明日我再來一趟,有些事我們再商議一下,另外侯爺那里你看是送些稀罕的物件兒好還是銀票?”
今日唐綱已經側面提點過他們父子倆。
辛安笑道:“都送吧,我公爹那人重利還要名,最好二叔今日晚上就拿著東西登門,一定要好好的感謝他,表達追隨他的決心。”
“東西不用太多太貴重,告訴他會以他的名義做善事,為他揚名。”
辛敞笑了起來,唐綱的那點心思是被她侄女給拿捏的死死的。
晚上唐陌回來得知此事也為辛家高興,但建議辛安暫時不要再為辛家謀劃什么,“桓弟還在幫著謹王世子做慈善募捐,未來如何尚未有定論,眼下二叔要去南羅,這兩頭帶來的好處足夠辛家忙活很久,步子邁的太大并非好事。”
一家子要是被扯的七零八落,很難聚起力量。
辛安怔了怔,娘家人對她好,她也一直都希望家里更能更好些,遇到好的機會下意識都想去爭取,倒是忘了過猶不及,“多謝你提醒。”
唐陌笑道:“你不嫌棄我多事就行。”
“我是那么不識好歹的人?”
辛安問他,“要不要越過父親提拔幾個族中人?”
唐陌坐在她身邊,“用不著,族中人本就以侯府馬首是瞻,且老頭子不會允許,我也沒什么需要他們做的。”
他眼下是不愿意沾上族中人的,主要是族中人也沒看好他。
“今日如何,孩子聽不聽話?”
他笑著湊上前撫上辛安的肚子,“他們有沒有踢你,需不需要我教訓他們?”
“怎么教訓,拍我肚子嗎,可千萬別。”
辛安抬手覆在他手背上,哀怨的看著他,“真是恨不得明日就生,太難了。”
尤記得上輩子懷著孕還要打理許多事,好似也沒覺得懷孕多難,如今日子好過了,人也嬌氣了好多。
唐陌側耳貼在她肚子上,嘴里嘟嘟囔囔說著話,辛安笑著,說是要教訓,實則盡是許諾好處去了。
天一日日的涼,偌大的京城卻每日都有新熱鬧,最熱鬧的那日當屬大牢里平順伯等人被處斬的那日,據說那日囚車從大牢出來的那那刻爛菜葉子滿天飛,叫罵聲跟了一路,行刑的時候陽光格外的好,監刑的官員們神色格外凝重。
平順伯死了,但他留下的把柄卻在皇上的手里,誰知道皇上會不會等待恰當的時機處置了他們呢?
到了十月初,天已經徹底涼了下來,處處都能瞧見菊花的影子,茶樓酒肆依舊如往常般熱鬧,閑來無事的人總能找到引人入勝的話題。
今日休沐,趙通準時坐到了他常坐的位置上,一壺熱茶一碟咸豆,作為御史臺的人,他的職責就是監察百官,茶樓著實是個好地方,香的臭的消息一籮筐。
幾個商人打扮的人進了茶館,要了一壺茶兩碟茴香豆感慨起了京城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