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君確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君確立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君確立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6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二王投得很干脆,從奏疏上懇切的語氣來看,他們甚至有幾分迫不及待的味道。

如今大宋未立新君,由政事堂代掌朝政,宰相章惇收到這兩道奏疏后都懵了,他不知道趙孝騫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讓二王如此乖巧自覺地退出了爭位。

沒聽說汴京這幾日調動過兵馬,以武力威脅二王呀。

總之,很神奇,過程就不便打聽了,結果是好的。

于是章惇當即就把兩道奏疏帶上了朝堂,傳示群臣。

雙方陣營因為大禮議正吵得厲害,支持立嫡長的一系看到二王的奏疏后,頓時覺得天都塌了,許多人虛弱無力地癱軟在大慶殿的地板上嚎啕大哭。

而支持立賢的一系則欣喜若狂。

大禮議本就是圍繞燕王,越王和趙孝騫三人來爭論的,現在代表嫡長的燕王越王主動退出,那還爭什么?

至此,趙煦在世的五位兄弟,除了身為盲人的申王外,其余的四位全軍覆沒。

世上已沒有趙煦的直系兄弟了,剩下的人選只能從宗親里找。

而趙家所有的宗親里,誰還比趙孝騫更有資格當皇帝?

這幾日的大禮議,本來已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隨著二王的主動退出,大禮議戛然而止。

再爭下去已無意義了,支持嫡長一系的就算爭贏了又如何?誰來當皇帝?

大慶殿內一片寂靜,群臣面面相覷,神色各異。

良久,戶部尚書蔡京突然站出來,躬身朝坐在首位的向太后道:“稟太后,臣以為‘大禮議’可止矣!”

向太后自然比誰都清楚形勢,于是點頭道:“不錯,諸公已不必爭論了。”

蔡京繼續道:“太后,臣還有一議……”

“你說。”

“臣,提議成王趙孝騫,可為大宋新君,請太后和諸公參詳考慮。”

殿內突然轟的一聲,所有人皆震驚地看著蔡京,隨即很快恢復了平靜,仿佛蔡京的這個提議已是意料之中。

接連數日的大禮議,從頭到尾沒人提過趙孝騫的名字,大家論的是禮法。

現在大禮議結束,趙孝騫的名字終于正式被提上臺面。

而且,他是唯一的人選,沒有任何競爭者。

這層窗戶紙,終究還是被蔡京捅破了。

蔡京說完后,向太后并不急著表態,而是望向朝堂群臣,緩緩道:“諸公以為,蔡尚書之議若何?諸位可有異議?”

沒人說話,哪怕是堅定支持立嫡長的朝臣也沒說話。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就是,立嫡長的一系已經沒有可以扶持的目標了。

總不能讓僅剩的那個瞎子申王來當皇帝吧?那就太扯了。

殿內久久無人出聲,這時政事堂宰相章惇站出來,旗幟鮮明地表態。

“臣以為,成王殿下果敢韌毅,謙恭厚德,自慎益光,可即大宋皇帝位。”

身后的新黨眾臣也紛紛站出來附和,對趙孝騫這些年立下的功勞,大宋如今可喜大好局面一通夸贊,最后得出結論,大宋的皇帝若非趙孝騫,實在無人能勝任。

至于宗親出身的問題,群臣很快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神宗這一脈的幾個皇子基本已經無人能即位了,按照祖制,只能往上再追溯一代,從英宗的家譜里找。

英宗育有四子,其中包括神宗趙頊,以及楚王趙顥。

趙孝騫是楚王趙顥唯一的獨子,可不正是英宗的親孫子么?

那些堅持立嫡長的,就問你,英宗的孫子算不算“嫡孫”?有沒有資格當皇帝?

有理有據,合理合法,所有反對者全閉嘴了。

向太后心中一喜,沉聲問道:“成王孝騫,可為大宋皇帝,朝中諸公可有異議?若有異議,當殿提出來。”

良久,仍是無人出聲。

向太后站起身,緩緩道:“既如此,那便定下了。”

“成王趙孝騫,可即大宋皇帝位,政事堂和禮部馬上頒告天下,國有新君,安定民心。”

“太史局測算黃道吉日,為大宋新君行登基大典,一應皇帝冕服,玉冠,儀仗,皆由內宮重新置辦。”

“自今年始,大宋更改年號,由新君和朝臣們商議而定,各地官府乃至州縣鄉鎮,大宋周邊各方鄰國藩屬,朝廷應迅速傳遞新君即位的消息,此事,政事堂會同禮部,鴻臚寺等照行。”

太后說完后,站在殿內停頓了一會兒。

以章惇為首的新黨立馬朝太后行禮,齊聲道:“臣等愿擁戴大宋新君,為官家效命,為大宋社稷死而后已。”

新黨占據朝堂的大多數,他們表了態,其余的舊黨和反對者就算心里不樂意,但還是躬身跟著附和。

其實,早在燕云邊軍兵臨汴京時,這個結果就已經注定了,不是么?

舊黨垂死掙扎了這些日,又是爭辯又是禮議,有何意義?終歸改變不了結果。

如今木已成舟,那便認命接受現實吧,舊黨大約是不可能復辟了。

朝會還沒結束,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出了皇宮。

半個時辰后,汴京大街小巷敲鑼打鼓,百姓們涌上街頭,紛紛慶賀大宋再次確立新君。

新君是趙孝騫,以他的威望和名聲,在市井坊間幾乎沒有爭議。

如此有本事的人,為大宋立下這么多功勞的人,活該他當皇帝呀。

他若不當,誰有資格當?

只有經歷過戰火,深入過民間,懂得百姓疾苦的人,才是有為的英明的君主,他知道百姓要什么。

相比當初趙佶被確立為新君,百姓們今日的慶賀更出自內心。

他們是打從心底里認同趙孝騫當皇帝,原因不必多說,一樁樁擺在眼前了。

至于趙孝騫的出身問題,宗親身份等等,普通百姓哪管這個,他們只要直到,未來的大宋皇帝是個賢明君主,會為百姓謀福,這就夠了。

太后和滿朝文武既然都已決定下來,那就已經說明趙孝騫的皇位正統性是毋庸置疑的。

新君確立,滿城慶賀。

政事堂和開封府接連向汴京城頒布了告示,確定趙孝騫即大宋皇帝位。

不僅如此,朝會散后,無數信使背負政事堂開具的公文,朝大宋各個地方官府疾馳而去。

新君登基后,大宋將更改年號,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

楚王府。

趙顥趙孝騫父子正在用飯,桌上簡單兩個肉菜,一個蔬菜,還有一盆喂牛馬的香油拌生菜。

趙顥眼饞地看著趙孝騫大口吃肉,嘴里嚼著干巴的生菜,每吃一口便嘆口氣。

人生啊,真是索然無味。

見趙孝騫埋頭干飯,趙顥的筷子忍不住偷偷伸向肉菜,被趙孝騫眼疾手快扒拉開。

“父王,吃個飯還要跟你斗智斗勇,有意思嗎?”趙孝騫無奈地道。

“逆子!真就一口肉都不給我吃?”趙顥怒了。

趙孝騫耷拉著眼皮道:“昨晚子時,你的一位侍妾悄悄從廚房里偷了大半碗回鍋肉給你,當我不知嗎?我若不是睜只眼閉只眼,你以為昨晚那頓肉真能吃得上?”

“現在倒得了便宜賣乖,你去官府告我啊,告我不孝,虐待四旬老人。”

趙顥一怔,然后指了指他:“你厲害!”

挾起一大筷生菜塞進嘴里,嚼了半晌突然吐了出來,趙顥放下筷子,怒道:“你當上皇帝后,立馬給我滾皇宮里住去,咱爺倆兒分家!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趙孝騫不咸不淡地道:“行啊,既然分家,那就分清楚,你的孫子也別想抱了,畢竟是兩家人了,我總不能讓外人抱我家孩子吧。”

趙顥一驚,急忙道:“這可不行,兩碼事……罷了,不分家,吃草就吃草吧,老夫能忍。”

“對了,大事已定,差不多該讓你老娘和婆娘孩子從日本回來了吧?總不能讓她們一直待在那個島上,當了皇帝拋家棄子可不成……尤其是我那乖巧的孫兒,老夫都還沒見過呢,怎能讓他流落在外。”

趙孝騫點頭:“確實該讓她們回來了,這一關總算過去,明日我便派人給張嶸送信,五千將士依然駐扎日本,我娘和夫人們該回汴京了。”

趙顥瞇起了眼,道:“朝堂大禮議,估摸今日差不多結束了,你就等著登基吧。”

“等狄瑩那姑娘回來,她會被冊封皇后吧?”

“那是自然,我總不能換個新姑娘當皇后吧。”

趙顥咂了咂嘴,笑道:“說來狄家倒是祖墳冒青煙了,家里養出來的姑娘嫁了人,居然當了皇后,當年誰能想到狄瑩那姑娘有這個命呢。”

趙孝騫看著他,道:“等我登基,許多人都要冊封的,父王,您難道不想當太上皇?”

趙顥立馬搖頭:“不當,而且這事兒你最好提都別提,我還是楚王,只不過有個當皇帝的兒子罷了,這就足夠。”

“為何?”

趙顥嘆道:“你啊,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以為皇帝能為所欲為?我若被尊為太上皇,知道要牽扯多少人和事嗎?從英宗那一代起的族譜都要從頭到尾篩一遍。”

“我成太上皇了,哲宗先帝怎么算?神宗先帝怎么算?下面的朝臣答不答應?”

趙孝騫明白了,一想到因為尊太上皇的事,搞不好朝堂又要來一次大禮議,想想就頭疼。

“先擱置吧,我看看情況,等哪天我的威望可以在朝堂上一言而決的時候,父王這個太上皇就順理成章了。”

“你的威望何時能到這一步?”

“遼夏滅國,華夏統一。”趙孝騫淡淡地道。

父子正聊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飛快趕來。

趙孝騫抬眼,卻見陳守一臉激動地站在銀安殿外,滿臉通紅興奮喘息。

接著在父子倆愕然的目光注視下,陳守突然雙膝跪倒,伏首而拜。

“臣,陳守,恭賀官家!大禮議結束了,太后和朝臣們已議定,世子您馬上要即皇帝位了!”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