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七百九十二章 子夜兵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子夜兵變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子夜兵變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5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進京勤王,清君側等等,這些看似正義的理由,古往今來被無數野心勃勃之輩用過之后,它們已經變成了謀反的代詞。

種建中沒想到,自己居然有用到這個詞兒的一天。

是謀反嗎?種建中不清楚,折可適的解釋很正當,反正是姓趙的江山,自己不過是擁戴其中之一罷了,怎能算謀反?

掩耳盜鈴也罷,總之,理由正當了,做起事來也就理直氣壯了。

“既然大家都無異議,那么,明晚子時行動,遵殿下之令,控制陳松齡,奪回燕云兵權。”種建中咬牙狠狠地道。

宗澤突然道:“事成之后,燕云兵馬不能全部南下。”

眾人一愣,紛紛看向他。

宗澤緩緩道:“莫忘了,我們還有守土戍邊之責,北方遼國未滅,他們仍然不甘心失敗。”

“若我們將燕云十萬大軍全部撤走,遼國興許會趁虛而入,重新占領燕云十六州,那時我等不僅會成千古罪人,也連累殿下一生清名受損,被后人唾罵。”

眾人面面相覷,種建中點頭道:“老宗所言有理,燕云大軍不能全部帶走,至少留下兩萬兵馬,裝備齊全,糧草充足,時刻防備遼國趁虛而入。”

眾人也紛紛點頭。

家國大義他們一向是分得清楚的,這些人天南海北能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家國大義。

種建中道:“那就說定了,留下兩萬兵馬戍邊,其余的八萬大軍南下進京!”

沉吟片刻,種建中又道:“殿下昔日發現了西北軍章帥麾下的一位人才,名叫郭成,如今正守備河間府。殿下說此人善守,可委以重任。”

“這次我等率大軍南下,留下的兩萬大軍不如交給郭成,畢竟是殿下選中的人物,定是有幾分本事,人品想必也靠得住的,諸位以為如何?”

在座眾人無異議,紛紛點頭贊同。

宗澤又道:“還有一事,大軍調動,必須要朝廷樞密院的調兵公文,否則沿路遇到官府和駐軍查問,我等拿不出公文,會被當作叛軍,驚動朝廷的。”

種建中卻微微一笑:“此事殿下已為咱們辦妥。”

說著種建中從懷里掏出兩份公文,一份是樞密院的調兵公文,另一份是兵部的公文,按理說大宋朝廷調兵,還需要官家的親筆旨意,三者合一,軍隊的調動才合理合法。

不過趙孝騫鉆了這個空子,官家駕崩,新君未立,所謂的官家親筆旨意,在新君登基之前,自然是不需要了。

兩份公文傳示眾人后,大家都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殿下果真厲害,這種公文居然能弄到手,他是咋做的?”折可適咧嘴笑道。

“殿下自然有殿下的本事,不然咱們能對他如此服帖嗎?”宗澤瞥了他一眼道。

“有了這兩份公文,我大軍南下,沿路便暢通無阻了!”狄諮喜滋滋地捋須笑道。

種建中緩緩道:“明晚子時,我親自帶百名親衛進帥帳,請陳松齡交出帥印,然后將他關在幽州城里,直到我等汴京事成,再論處置。”

說著種建中忽然站起身,凜然道:“諸位,千秋功業,富貴榮華,在此一役,咱們既然選擇跟隨殿下,那就毫無怨言,一條道跟下去。”

“大宋祖宗基業得來不易,江山無主,唯有殿下這樣的英雄才配天下共主之位,也只有他,才能將大宋基業發揚光大,我等粗鄙武夫才有開疆拓土,恩蔭子孫萬世的機會。”

“明晚之后,我與諸公跟隨殿下,共謀大事,昔年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方有后來的貞觀之治,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方有后來的開元盛世,我等今日愿效之,斯役之后,我大宋必將迎來自己的盛世!”

“諸公,同往矣!”

營帳內,眾將激動興奮卻努力壓抑了聲音,低吼道:“吾愿同往!”

第二天,深夜。

陳松齡披著厚厚的大氅,緩步走出帥帳,仰望月晦星稀的夜空。

大營里一片靜謐,只有周圍間隔的火把照明,襯映著夜色,顯得愈發孤寂幽冷。

這幾日陳松齡的身體不大好,不知為何,他好像吃壞了肚子,每日上吐下瀉,整個人都快折騰散架了。

囑托種建中從幽州城里請來大夫診治,大夫開的方子卻不溫不火,喝了幾天的湯藥,卻總不見好,仍然每天上吐下瀉,病情沒有半點緩解。

原本一步步拿到燕云兵權,籠絡將士人心的計劃,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得不遲緩延后。

這幾日陳松齡只能躺在帥帳里,就連軍務都只能交給許將和種建中,更別提深入普通將士營帳,拉攏將士的人心了,他根本動彈不得。

而官家駕崩的消息,對他來說更是驚天噩耗,心情哀慟之下,身體好像更差了。

今夜陳松齡的身體似乎稍微好轉了一些,多日未曾走出帥帳,這才出來透一透氣。

“應該是水土不服吧,畢竟我是南方人,在這北方苦寒之地,難免不適應,過一陣差不多便好了。”陳松齡喃喃安慰自己。

拿回燕云兵權的進程要加快了,官家曾經的囑托,如今已變成了遺詔,陳松齡只忠于官家,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官家的旨意。

此時的他,同時也關心著汴京的朝局,心中充滿了憂慮。

不得不說,陳松齡不是壞人,他有一顆報國之心,無數次夢想率領大宋精銳之師,為官家開疆拓土,一統天下。

可官家駕崩,新君不知何人,若是換了個性格志向完全迥異的人當皇帝,他為大宋滅亡遼夏的夢想,不知何日才能實現。

“應該是端王吧……只能是端王了。”

作為京官,陳松齡自然對汴京皇族宗親很清楚,從祖制上說,即位的人只能是官家的兄弟,長幼排下來,端王趙佶是唯一的人選。

“端王……是個怎樣的人呢?”陳松齡皺眉思索,他在回憶曾經與趙佶少得可憐的交集,試圖分析趙佶的性格,揣摩趙佶即位后可能會做出的決策,尤其是北方用兵這方面的決策。

半晌后,陳松齡感到有點冷。

如今除夕已過,即將開春,可北方的天氣依舊十分寒冷。

陳松齡不自覺地縮了縮肩膀,裹緊了肩上的狐皮大氅。

隨即陳松齡突然一怔,發現周圍的環境有點不對勁。

從他走出帥帳透氣,一直到此刻,約莫過去小半個時辰了,可這段時間里,帥帳四周竟沒有一支巡夜的將士經過,這很不正常。

以往頂多半炷香時辰,就會有一支巡夜的將士經過帥帳的,這不是主帥的排場,是大營鐵打的規矩。

陳松齡皺起了眉,直到這個時候,他仍然沒往深處想,下意識便覺得是將士們怠惰了,天氣寒冷,將士們不愿出營帳。

這可不行,拉攏人心是一回事,疏于軍務又是另一回事,陳松齡治軍也講究一個嚴字,現在這明顯怠惰的行為,是必須要嚴厲懲處的。

陳松齡清了清嗓子,語氣嚴厲地高呼道:“來人!近衛可在?來人!”

帥帳四周一片靜謐,沒有任何反應,更沒人出來應答。

毫無來由地,陳松齡終于察覺到空氣里彌漫著一股不對勁的氣息。

那是一種肅殺之氣,悄無聲息,卻如黑云壓頂,沉沉地籠罩在陳松齡的心頭。

陳松齡本是文官,他的官職很高,參知政事,龍圖閣直學士,相當于副宰相。

這是他第一次帶兵,經驗方面很缺乏,唯有用文官的政治手段拉攏人心。

此刻他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他只是莫名感到心悸,發自內心的覺得顫栗,那是人類遇到危險的一種本能警覺,盡管沒有任何預兆,可他還是感覺心里悶悶的,氣都喘不上來,有種窒息的感覺。

漸漸地,陳松齡想明白了,他終于想通,這種不對勁的氣息,名叫“殺氣”,軍隊對陣時獨有的。

后背頓時冒出一層冷汗,陳松齡察覺不妙,急忙大聲疾呼。

“來人!來人!有人在嗎?給我出來!”

許久之后,帥帳四周方圓數丈內,突然亮起無數支火把。

昏暗的光線下,種建中披戴鎧甲,朝他緩步走來,火把的亮光照在他的半邊臉上,種建中此刻的臉龐半明半暗,如佛如魔。

陳松齡悚然大驚,神情禁不住驚惶起來,扭頭四顧,然后他聽到了四周一陣陣甲葉撞擊聲,最后無數披甲將士現出身形,四面八方將他和帥帳團團包圍。

“陳帥,不必叫人了,整座大營的人,都在這里。聽候陳帥吩咐。”種建中微笑道。

這個時候,這般架勢,陳松齡如果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這么多年算是白活了。

目眥欲裂地盯著種建中,陳松齡儒雅的面容已變得扭曲猙獰。

“種建中,知道你在做什么嗎?你這是兵變,要誅九族的!”陳松齡厲聲喝道,此刻的他凜然不懼。

種建中點頭:“知道,不過不一定會誅九族,或許能帶來榮華富貴。”

“何人指使你這么干的?爾等發起兵變,究竟意欲何為?”

種建中和身后折可適,狄諮等將領都深深地注視著他,眾人的眼神里帶著憐憫和嘲諷。

“陳帥,你本不該來蹚這渾水的……”種建中搖頭嘆息。

“燕云十萬大軍,是成王殿下一手帶出來的,它一直姓趙,永遠姓趙,‘趙孝騫’的‘趙’!”

“我們不認朝廷圣旨公文,不認虎符帥印,只認趙孝騫這個人,明白了嗎?”

“今日始,我等十萬將士,要追隨成王殿下,做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如今只好委屈陳帥了,對不住。”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