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五百六十五章 消極對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五章 消極對峙

第五百六十五章 消極對峙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4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在趙孝騫不知道的地方,他的老丈人和宗澤一推算,居然發現了一樁了不得的秘密。

遼軍進攻目標的不合理,令二人生了疑竇。

正常情況下,如果要攻打大名府,遼軍至少要有十萬以上的兵馬,而且一旦出兵,宋遼兩國都會發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兩國所有的兵馬都會圍繞這個城池展開慘烈的爭奪。

現在區區三萬遼軍,居然就敢南下直奔大名府而來,這顯然不合常理。

“耶律斡特剌的主意?打算來個聲東擊西?”宗澤喃喃自語。

帥帳內,狄諮沉思半晌,緩緩道:“這主意恐怕耶律斡特剌沒那膽魄敢想,多半是耶律洪基的主意,只有他才有此野心和魄力,而且,作為遼帝,他所站的位置是全局,而非一城一地。”

“只有攻下真定城,遼國的被動局面才有可能改變,咱們宋軍也將陷入遼國四面八方的進攻和襲擾,宋遼的攻守之勢又將恢復當年的情勢,這才是耶律洪基的野心,他不甘大宋的崛起,他要扭轉局面。”

宗澤點頭:“狄將軍所言有理,我也十分認同。”

“我現在就向郡王殿下八百里傳書,將此事言明。”

狄諮又道:“傳書是當然的,但我軍也要馬上開拔,向真定府方向急行軍,留給我們的時間頂多只有一天。”

“咱們要趕在耶律斡特剌率部改道之前,將三萬遼軍截留在通往真定城的半路上,畢一役而終結這場麻煩。”

宗澤毫不猶豫地道:“好,我這就下令,另外也給大名知府呂惠卿傳書一封,將此事言明,大名府的防務就交給本地駐軍,若是三萬遼軍真去攻打大名府了,以大名府的兵力,固守一個月問題不大。”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我軍緩過勁,將他們圍而殲之了。”

狄諮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低聲道:“宗將軍,這一切都是咱倆猜的,如果猜錯了咋辦?未經請令,擅自將大軍調走,若是貽誤了戰機,造成大名府或附近百姓傷亡,郡王殿下怕是……”

宗澤咬了咬牙,道:“我是主將,若是貽誤戰機,一切責任在我,我自領軍法,毫無怨言。”

狄諮急忙道:“我與將軍同領軍法。”

二人對視一眼,心中不由有了一些壓力。

若是推算錯誤,料錯了敵人的意圖和目標,可就出大事了,郡王殿下縱是有心饒他們,也無法幫他們找到推脫責任的理由。

宗澤突然狠狠一拍桌子,怒道:“為將者,當殺伐果斷,說干就干,想那么多沒用的事作甚?我若料敵錯了,是我沒資格吃這碗飯,殺剮由便!”

“來人,傳令,大軍現在啟程,開赴真定城!”

“此營地內,營帳旌旗不必動,留下一千兵馬,以為疑兵,迷惑遼國斥候。”

東路,大同府與太原府之間的一座無名山腳下。

大宋東路軍兩萬兵馬,與遼國三萬兵馬在山腳下遙遙對峙,雙方相距二十里,各自扎下營盤。

對峙的情況已僵持了兩天兩夜,期間雙方斥候相遇,發生了幾次極小規模的斥候之間的戰斗,除此之外,雙方并無大沖突,主力皆在營盤中按兵不動。

宋軍東路主將折可適,遼軍主將蕭兀納,還有他那不爭氣的犬子蕭光敬。

與其說是兩國大軍的對峙,還不如說是這三個人之間的對峙。

此戰臨行前,趙孝騫單獨交代折可適,要給蕭兀納這支兵馬放水。

折可適記在心里,直到兩軍遭遇后,他還真就未動一兵一卒,只是扎下營盤,消極地與遼軍對峙。

很多部將不解,紛紛詢問,脾氣暴躁一點的索性直接請戰,被折可適一一罵了回去。

折可適也憋屈得很,不明白自己怎么攤上這么一樁莫名其妙的任務,對面就是不共戴天的遼軍,遭遇上了自然是手下見真章,誰拳頭大誰獲勝,回去趾高氣昂請功便是。

結果趙孝騫一句放水,折可適和麾下兩萬宋軍便如同被捆住了手腳,動彈不得。

這兩日來,折可適不知在帥帳里摔了多少酒壇酒盞,麾下部將也都被他罵得灰頭土臉,這么多將領的祖上女性先人,也都先后在折可適嘴里與她們發生了無數次超友誼關系。

打不打?當然是要打,放水歸放水,郡王殿下可沒說一個不殺全放了。

可是,怎么打?難不成派人跟蕭兀納說,你們三萬兵馬,不如先遣一萬人往后撤,剩下的兩萬人我就包圓了,請你配合一下,不要不識抬舉……

對峙這兩日,折可適發了無數次脾氣后,最后好像明白了點什么。

郡王殿下為何要對蕭兀納放水,必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蕭兀納這個人莫非……

折可適也不是只知道帶兵打仗的兵混子,對軍營外的一些事情多少有些耳聞。

聽說兩年前,蕭兀納的兒子蕭光敬,作為遼國使臣來過汴京,好像當時郡王殿下也只是楚王世子,那時滿城的權貴子弟們,多多少少與蕭光敬有過交集……

那么推算一下的話,蕭兀納這對父子的真實身份,莫非……

折可適隱隱好像明白了趙孝騫為何要對他們放水。

但這事兒太敏感,折可適不可能對任何人提起,如果蕭家父子是大宋的自己人,這場仗如何打,就應該好生琢磨一下了。

郡王殿下給蕭兀納放水,應該是想讓他保存部分實力逃回去,說不定能升官,更接近遼國的權力中樞……

與宋軍大營相距二十里的遼軍大營里,蕭兀納的心情倒是頗為淡定。

自從兩日前遭遇宋軍后,對面的兩萬宋軍居然沒有直接對遼軍動手,而是好整以暇扎下營盤,擺出一副長期牽制對峙的態勢。

從那時起,蕭兀納便隱隱明白了宋軍的態度,宋軍的態度興許就是趙孝騫的態度,事前他所料不差,趙孝騫是打算送他一樁功勞的。

說是功勞,其實也算不上,頂多算是讓其他兩路綠葉,襯托出他這朵大紅花而已。

敗是肯定要敗,敗到什么程度,能保留多少實力敗退,這就很微妙了,回去以后遼帝心中自然也會有評判,蕭兀納便脫穎而出。

有點可笑,但又有點可悲。

一場國家層面的戰爭,居然不靠軍功被器重,而是靠少死點將士就能升官,這已很清楚地說明,遼國正在朝下坡路一路狂奔,九頭牛都拉不回了。

今晚的遼軍大營很安靜。

蕭兀納坐在帥帳內,獨自沉思良久,突然下令擂鼓聚將。

片刻后,麾下遼軍將領紛紛聚于帥帳內。

蕭兀納起身環視眾將,沉聲道:“與宋軍對峙已兩日,顯然宋軍已察覺了我軍的意圖,宋國的太原府恐怕已打不成了。”

眾將默然,但也都認同蕭兀納的話。

本來打算出奇兵突襲大宋太原府,現在這支兩萬人的兵馬橫截在遼軍的必經之路上,所謂的突襲當然已宣告失敗,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擺在遼軍面前的問題是,究竟是馬上撤軍,還是與宋軍打一場再走?

蕭兀納眼中閃過莫測的光芒,沉著臉緩緩道:“突襲不成,我們與宋軍交戰毫無意義,不過,我們不能撤。”

眾將愕然。

蕭兀納接著道:“此戰,是陛下親自下旨而定,目的不僅僅是突襲太原府,爾等應知,我們有三路兵馬齊發,主要的目的是宋國的真定城……”

“真定城自有中路兵馬解決,那是南京留守耶律淳的事,我們東路軍的任務,不僅是太原府,同時也要牽制宋軍兵馬,不讓他們回援真定城。”

“我們若撤走,勢必影響整個戰局,那時陛下若問罪,在座諸位誰擔當得起?”

眾將面面相覷,紛紛啞然。

是啊,他們這支兵馬可不單單為了太原府而來,另一個任務同時也是牽制宋軍,如今太原府突襲不成,牽制宋軍的任務若是也沒完成,在座的所有人都難免會被上京問罪。

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里,蕭兀納緩緩道:“以我的意思,既然無法突襲太原府,不如就在此地,與宋軍對峙,直到真定城被耶律淳擊破,與我們對峙的宋軍必然驚慌回援,那時咱們就追擊……”

一名將領忍不住道:“若是對面的宋軍首先對咱們發起進攻,當如何處之?”

蕭兀納嘆了口氣,道:“宋軍若先攻,我們當然只能應戰,陣前脫逃也是大罪,想必各位也擔當不起,對吧?”

將領們沉默不語,臉色變得很難看。

對面的宋軍盡管人數少于遼軍,可他們都裝備了火器,宋軍火器的厲害,遼將們是都聽說過的,宋軍如若發起攻擊,他們這支兵馬很難不敗。

現在退也不是,攻也不是,就連被動應戰都沒有信心,遼軍仿佛陷入了一個古怪的無法逃脫的漩渦里。

蕭兀納這時又道:“依我之見,不如調撥一萬兵馬,后撤三十里,留下兩萬兵馬應對宋軍,就算贏不了,終歸要帶一批兵馬逃回去,不至于全軍覆沒,諸位意下如何?”

眾將猶豫半晌,覺得蕭兀納的決定已然是最合適最正確的了,至少兵敗之后懲罰也不會太嚴重。

于是眾將紛紛點頭贊同。

蕭兀納笑了笑,起身道:“那么,就這樣決定了,現在就調撥一萬兵馬,后撤三十里扎營,本部大營一旦起了戰事,這一萬兵馬不必救援,馬上北撤回大同府。”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